第225節
您成為了天下共主,代表上天來統治諸夏,不論楚人還是秦人,都是您的子民,愿您善待萬民。 素王與天下同在!” 項羽沒聽出洛陵話中若隱若現的鋒銳,在場眾人之中聽出來的不過張良等寥寥無幾的人而已。 項羽微微俯首,冠冕便戴在他的頭上。 【尊貴的主人,您的家族為新的天下共主戴上了至高的冠冕,您獲得了5000點氣運點,您的家族聲望得到了提高?!?/br> 洛陵自然不知道這些,他完成這些之后便退到一邊,項羽意氣風發道:“諸君,吾等以素王之名起兵,今日戰事終結,籍為天下共主,素王與吾同在。 自古共主則有號,嬴政稱皇帝,我不用,我得到天下是諸侯襄助,倒像是邦周時的齊桓晉文,是霸主,便以霸王稱之?!?/br> 到底是家學淵源,即便是不愛讀書,文化水平依舊不低,各種歷史典故用的很是熟練。 上至諸侯,下至士卒,盡皆叉手垂首,乃至于單膝跪地,齊聲同諾響徹云霄:“素王與您同在!” …… 寬闊的大殿之中人聲鼎沸,諸侯們都在交頭接耳,德高望重的學派領袖同樣在和子弟低聲說著什么,這里聚集了整個天下各方面最有影響力以及最有權力的人物。 “項王到!洛公到!” 所有人都正襟危坐起來,項羽和洛陵聯袂而至,今天的場合是洛陵的主場,項羽屬于可來可不來,他最后還是決定過來,要第一時間獲得第一手信息。 畢竟洛氏搞得這么聲勢浩大,全天下幾乎所有百家學派都來到了咸陽,就連在山里種地的大貓小貓三兩只的農家都被弄來了。 要知道就連滅秦會盟都沒有這么大的陣仗,誰能不好奇洛氏要做什么呢? ———— 通常來說,項羽這種在大的朝代交替過程中的過渡人物,總會被后世王朝降格,即在史書之中不將其列入本紀,但是項羽卻是特殊的,不談《史記》這部非官方史書,即便是《漢書》,依舊將項羽列入了本紀,究其根本,是因為項羽選擇了讓洛昭公為他戴上王冠,這使得項羽從天人兩方面獲得了極高的合法性,漢朝的統治者不愿意為了虛名而觸碰洛氏,從中可以窺得洛氏在漢王朝的影響力?!稘h王朝興衰史》 第236章 洛陵踐法(上) 洛陵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如今的天下,他才是最有權勢的人,諸侯雖然臣服項羽,但是在驅策風霜雨雪之后,或許是恐懼,但無論如何洛陵的威望實在是太高了,一句話就能夠讓項羽天下皆反。 至于殿中的百家之人就更不用說了,始皇帝一統天下,這里的很多人都不愿意前往。 但是洛陵一道書信,就連那些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家伙都要讓子弟將自己抬來。 這些人很清楚自己手中的知識才是這世上最寶貴的,只要有這些書籍在,即便一時落入谷底,只要時機一到就能翻身。 正如帝扶蘇即位之后,儒家立刻登堂入室,雖然還是斗不過法家,但是只要時間充足,勝利是必然的。 在始皇帝焚書之后,很多學派都要依靠一些老者的回憶重新將書籍默寫出來,這些書籍自然是錯漏百出,于是很多學派就開始造假。 尤其是最為興盛的儒家,很多學派都已經將典籍創造出來了,結果洛氏嫡系竟然還在世間,這就讓很多人開始慌張。 嫡系被圍在昭城尚且能夠逃走,那守藏室里面的書籍難道會消失嗎? 他們造假出來的書籍,還有那些憑記憶默寫的書籍,在洛氏的原版書籍面前,不堪一擊。 洛氏幾乎捏著大多數學派的命門,除非之后他們再各自擴展領域,才能漸漸擺脫洛氏的控制。 洛陵和項羽一同坐在主位,雖然項羽是天下共主,但洛陵本就不算是他的臣子,而是賓客,享有種種特權,這些都不算什么。 鐺鐺鐺! 清脆又沉悶的編鐘聲響起,洛陵望著幾乎坐滿了一整個大殿的人群,即便他這樣心如堅鐵,冷若冰川的人,眼眶也不禁微微有些濕潤。 十多年前,祖父等人以及父親叔伯全部死在了昭城,為洛國殉葬,他帶著弟弟meimei們躲進了桃花源。 直到命運的時刻來臨,他才重新出山,向全天下宣告洛氏還在。 之后得到素王允許,一件件天命神器再次讓天下人回憶起了洛氏的光輝歲月。 “諸君。 秦國一統六國之時何其強大,兵威之利,遠勝諸國,但是短短十數年之間,竟然攻守易勢。 始皇帝剛一崩殂就天下皆反。 昭城會盟之后不足一年,秦王朝就轟然倒塌,不得人心到了這樣的地步,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為什么獨獨秦王朝會這樣? 難道是因為胡亥太過愚蠢嗎? 但是周王朝有厲王、幽王、荒王這些的昏君和暴君,卻有一千年的天命,這又作何解釋呢?” “是因為秦法太嚴?!?/br> 此起彼伏的聲音在大殿之中響起,這是眾人發自內心的答案。 也因為始皇帝死的太早。 這些人即便是貴族也都是在基層生活過的,對于秦法在基層是個什么情況再明白不過了。 在沒有執行能力的時候,法律這玩意就不能制定的太嚴苛,因為官吏是一定會想盡辦法從中漁利的,若是法律稍微寬松一點,最多就是破財免災。 但是秦法嚴苛,胥吏稍微推一下,判的重一些就是家破人亡,底層識字率本來就低,法律條文怎么解釋都由胥吏,造成那樣的結果是注定的。 陳勝一句“伐無道,誅暴秦”就能席卷中原,就是因為大家都活不下去。 洛陵說道:“是的,因為秦法太嚴,致使酷吏遍布郡縣鄉野之間。 全天下的黔首都活不下去,于是聚集起來要覆滅秦朝。 這樣的律法,即便是古代的圣王降臨人間,也沒有絲毫的辦法。 我奉素王之命出世,誅除秦朝,除的卻不是咸陽城中的秦王室,而是秦朝實行百年的秦法。 現在秦朝已經亡了,但是秦法呢? 我很是憂慮??! 扶蘇算是仁厚之主,他親近儒家而排斥法家,但是在不經意之間卻依舊使用了刑罰家,將秦人送上了戰場。 這證明,天下的大害在法,而不在人。項王,您是新的天下共主,您會用刑罰家來治世嗎?” 項羽沒想到洛陵會突然問他,立刻道:“當然不會,籍是洛諱宴公的后裔,出自素王支脈,素王所厭棄的,天下人所厭棄的,籍若是繼續使用,難道是要天下人再造反一次嗎?” 項羽說著自己都笑了起來,整個殿中的氣氛稍微寬松了一些,洛陵舉杯讓眾人歡飲,然后感嘆道:“項王,您是英明睿智的君王,所以不用刑罰家。 但是陵所憂慮的是后世的君王,若是再出現使用刑罰家的君主呢? 一千年前,邦周剛剛建立,素王薨后,連續數代明君英主,但是緊接著就是厲王這位獨夫,文公都不能阻止他霍亂天下,只能之后收拾殘局。 我所擔心的是有獨夫重啟刑罰家,或者假借軀殼,或儒、或道、或墨,卻暗使刑罰家,那要怎么辦呢?” 百家之人精神瞬間抖擻起來,有些明白為什么洛陵要將他們這些人叫來了,洛陵這是要徹底將刑罰家踩在地下,甚至就連借著其他學派的名頭借尸還魂都不行。 荀子一脈的儒家有些坐立難安,他們這一脈的思想和法家有很多相通之處。 最激動的自然是其他的儒家,儒法是兩大顯學,而且很是對立,雙方一直敵對。 黃老道家同樣激動,他們的學說更是和刑罰家幾乎就要反過來了,現在洛陵要將刑罰家徹底按死,那黃老之術的春天豈不是就要來了。 齊法家則一點不慌,他們這一脈本就是洛氏混在法家之中的jian細,而且和刑罰家完全不是一個路數,甚至比儒家的荀子還講王道。 洛氏主導的踐法不可能踐踏到他們的身上。 “謹尊洛公,您所言假借軀殼,暗使刑罰家,不知道如何劃分?” 最終還是荀子一脈的儒家實在是坐不住了,想要問問哪部分屬于刑罰家,別到時候踐法的時候把他們當成刑罰家滅了。 洛陵緩緩道:“害天下者為秦法,不在一人,而在諸夏?!?/br> 這一下就連項羽都坐直了身子,一旦洛氏開始提起諸夏的時候,那就表示這件事是洛氏的底線,洛氏愿意付出任何代價去完成它! 素王和諸夏都抬出來了,洛陵的決心之強讓所有人都心驚不已。 洛陵的聲音響徹在大殿之中,“諸君,素王昔年制周禮,作書籍,教化天下,使諸夏有華美服飾,有兵戈之利,于是勝蠻夷,以有今日。 刑罰家愚民,甚至焚燒書籍,不允許民間藏書,這是何等的恐怖啊,人生而愛學,不知書不為人,便如同蠻夷一般。 刑罰家這是斷諸夏之根,以此法實行下去,民間之中縱然是有文公、宣公之天資,也只能泯然眾人,單單依靠王公貴族,哪里有那么多天才呢? 諸夏無圣王賢才,蠻夷出有道君主,至多不過三代,夷夏之間的攻守就會易勢,甚至諸夏失命,而蠻夷受命。 這是刑罰家罪一。 刑罰家貧民、疲民,這是與王道截然不同的道路,何等的惡毒啊。 上古的圣王見到饑餓的牲畜尚且會落淚,天子是天下所有人的大宗,天下人像是對待父親一樣的對待他,但最終換來的卻是這樣惡毒的對待。 這樣的君王如果不推翻他,不殺死他,難道這世上還有公理和道義的存在嗎? 這是刑罰家罪二。 刑罰家連坐檢舉,鄰里之間如寇仇,父母之間甚至談利,如果王朝的律令不能導人向善,不能賞善罰惡,世人不敢行仁義,世風一定會不可逆的向著冷漠轉變。 若是世道冷漠到了極點,世人皆言利,蠻夷大軍壓境之時,難道還有人愿意舍身嗎? 昔年洛國有敢戰士,有銳士,皆是洛人主動投效,因為洛人皆知,總要有人為了保衛老人、女人、孩子而戰,他們還知道,即便他們犧牲在戰場之上,他們的父母、妻子、兒女,公室都會妥善的贍養,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洛國之中鄰里之間和睦,家庭之中親近,互相幫助,人有牽掛,所以能常人所不能,刑罰家毀掉了這些,會毀掉一切。 這是刑罰家罪三。 刑罰家嚴苛控制天下之人,甚至除了打仗之外,不允許離開家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諸夏有萬里廣袤的土地,北方有高山平原,南方有群山湖泊,異獸不知凡幾,天下瑰麗的景象一生都看不完,但是秦人終生只在尺寸之地打轉。 一代代先祖開拓出這么廣袤的疆域,難道是為了修建那幾條直道,然后在全天下巡游嗎? 當然不是,諸夏之土,諸夏之民的足跡就應該踏遍,不見識到諸夏的瑰美,難道僅僅憑借著書上的那幾句記載就能讓人升起歸屬嗎? 誅暴秦之時,洛人、江東之地的楚人、臨淄城的齊人最為踴躍,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就連最普通的國人心中都懷著故國,再看看秦國,扶蘇一死,沒有任何秦人愿意復國。 嬴姓秦氏在秦川之地統治了整整八百年啊,八百年都沒能培養出秦人的歸屬,昔年秦穆之時,秦人是愿意同秦伯而戰的,但是商鞅變法之后,卻成了這個樣子,這難道不是刑罰家的過錯嗎? 這是刑罰家罪四!” 第237章 洛陵踐法(中) 伴隨著洛陵清朗的聲音,整個大殿都陷入了沉默之中,甚至就連氣氛都凝滯起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