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節
兩人一番推讓,項羽才向前走去,率領著山東諸侯聯軍進入了函谷關,然后直奔咸陽而去。 他已經知道了劉邦攻破咸陽的消息,若是之前他定然是要發作的,這可是亡秦的大功勞,竟然被別人得到了。 更憋屈的是,兩人相約為兄弟,共同征討蒙恬和章邯,然后劉邦轉頭就進關中,在項羽看來這就是劉邦背信。 秦軍主力是他打垮的,劉邦擊敗的蒙恬軍只是一部分而已,之后的關中更是空虛,在項羽看來這完全就是摘桃子,越想越氣,但是礙于洛陵就在身邊,他又不好發作。 不過項羽當然不會坐視劉邦王關中,從昭城會盟一開始,項羽一直想要的就是關中王的位置。 楚國覆亡之后,項氏就一直在思考為什么楚國會失敗,原因很多,其中一條就是秦國關中這塊地實在是太好了,尤其是連接上巴蜀之后,楚國每每被動挨打,沒有還手之力。 項羽當然不會再讓這塊土地完整的落到一個人的手中,他已經想好了分封之后,就找借口開始削弱這些盟友,最終達到始皇帝寸土不封的地步。 沒錯! 項羽心中真正想的是寸土不封,為諸侯封王裂土是迫不得已,因為那些人都是他的盟友而不是屬下,大家一起攻滅暴秦,你想獨吞天下,真是做夢! 但是對于屬下,他和始皇帝一樣的吝嗇封賞,恨不得將所有都自己一人拿到手中,郡縣制簡直是最完美的制度。 這就是為什么之前洛陵說不準備復國時,項羽非常欣喜的原因,洛氏不復國,之后他能cao作的余地就大了很多。 洛陵實在是沒想到秦朝的崩潰就在眼前,項羽竟然依舊打算這么做,簡簡單單的頭鐵已經不能用來形容項羽了,這是典型政治上低能。 權力永遠不會只屬于一人,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需要分享,一個好的權力分享體系能保證政權的穩定。 這個剛剛結束春秋戰國亂戰的時代,這個交通和信息傳遞還不是很有效的時代,最有效的分享權力的制度就是裂土。 畢竟土地和人口就是權力,所以只有愿意為臣屬裂土封王侯的才能興盛,才能真正的成王! …… 項羽進了關中的第一時刻,劉邦就帶著洛亦等人前來敬拜。 山東會盟諸侯共同推舉項羽作為天下共主之時,只有劉邦和韓王成沒有參加,現在補上也算是應有之義。 宴會之下,觥籌交錯,一片和氣,完全沒有想象之中的刀劍凌冽,但是劉邦卻始終提著十二萬分的戒備之心。 不想讓他做關中王的可不僅僅是項羽,其他的山東諸侯同樣如此。 一旦劉邦做了關中王,豈不是復刻了當初秦國東出滅諸國,這讓眾人怎么容忍?這些山東諸侯,尤其是六國后裔,甚至包括和劉邦一路同行的韓王成都有一個同樣的述求。 那就是徹底毀滅秦國的一切。 包括但不限于殺光秦國的宗室,毀掉秦國的史書,他們要將當初秦國對他們做的全部還回來。 要知道和秦國有仇的可不僅僅是項羽一個人,那些投降的王基本上都死在了咸陽之中。 山東英豪之中誰若是沒有幾個親戚死在始皇帝手中,那只能證明身份地位實在是低微。 酒過三巡之后,項羽笑意盈盈的向劉邦舉杯道:“沛公,還請飲酒。 您勇冠諸侯,先入關中,覆亡暴秦,功勞在諸侯之中極大,如果不在關中為您封王,想必是不能讓天下人信服的?!?/br> 劉邦自然聽得出項羽笑言之下暗藏的鋒芒,連忙說道:“季能破入關中是因為您在中原擊潰了章邯。 這就是您作為天下共主主持大宴,而季在下首為您慶賀的道理。 您為天下黔首誅滅暴秦,誰能不感念您的恩德呢? 季的王位是諸侯相約,但最終還是要聽從您的命令,畢竟您的天下共主同樣是諸侯相約?!?/br> 項羽笑道:“能夠誅滅暴秦是天下用力,籍難道能夠將功勞全部攬在一人身上嗎? 籍前些時日與洛公交談,洛公不愿復國,但洛公亡秦功高,籍思來想去,決定重建昭城,作為洛公的食邑。 但是等到為諸君復國之時卻猛然發覺,若是按照舊國起復,沛公這樣的豪杰之士便無土可封,這難道是正確的嗎?” 眾人聞言便是一驚,劉邦還好,他是在場眾人之中王位最穩的一個。 但是諸王的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但是偏偏還說不出什么話來。 畢竟項羽說的對,他們把土地全都拿走了,其他的英豪同樣是參與了亡秦的,沒有封土實在是說不過去,恐怕當場就要火并起來。 項羽環視眾人神情,眼底忍不住閃過一絲得意的神色。 心中暗道:之后便將諸王調離自己的基本盤,齊王只封給一部分齊地。 然后在燕地割一部分,再在齊地封兩個魏國的豪杰之士。 其余諸國都這樣做,讓這些王互相攻殺起來,之后坐收漁翁之利。 洛陵一言不發,看著項羽表演,他喜歡順其自然。 大勢湯湯,人的一切行為最終都會反饋到未來,至于項羽的未來,洛陵不看好。 劉邦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僅僅片刻,劉邦就發現至少四個人對他起了殺心,心中一凜,更是謹慎起來,他此次前來帶著些許的賠罪行為,所以人手不多,一旦這些人想要動手,項羽又不保護他,真的會陰溝里翻船。 第235章 為天下共主加冕 山東諸侯各自勾心斗角之時,洛陵卻離開了這里,洛亦低聲和劉邦說了兩句就追了出去。 “大兄?!?/br> 洛亦來到洛陵身邊,兩兄弟算是很久沒見了,洛陵眼中帶著笑意問道:“阿亦,你怎么跟出來了?” 洛亦有些猶豫的問道:“大兄,亦有些不知道這天下的未來會走向何方,您有通天的智慧,所以想來問問您。 之前亦覺得沛公稱王應當是沒有問題,但是項王和山東諸侯的敵意實在是有些大,之后該如何做呢?” 洛陵淡淡道:“山東諸侯是提線木偶,齊王是我的血盟,我在山東之地驅策風雨暴雪,山東諸侯都畏懼我,沒有人敢在我面前違背應下的誓言,項羽也不敢。 劉邦的王位你不用擔心,不過你們要做好戰爭準備了,劉邦會在關中封王,但是關中一定還有別的王?!?/br> 身為洛氏家主,洛陵和洛亦這些子弟是完全不同的,他所能夠調動的資源是難以想象的,姬昭的系統面板之上,洛陵的名字就在其中,他是姬昭真正的代行者,這種身份視角的不同,加上頂級的權謀,鑄就了洛陵的性格。 他是這世上最無君的人,君王在他眼中是用來興盛諸夏的,如果不能,那就換一個。 洛亦心中一凜,大概猜出了項羽想要做什么,有些擔憂的道:“大兄,戰事剛剛落下,就又興起,這對諸夏的傷害極大,您打算阻止嗎?” 洛陵抬頭望著天,“阿亦,人永遠不要妄想阻止天下大勢,那是老祖才能做到的事情。 就像是昔年禹王治水,如果一味的去封堵,難道還能成功嗎? 諸夏氣運昌盛,人杰輩出,懷有野心者不可勝數,那有些事情就是不能避免的。 家族的確是能夠阻止這一場亂戰,家族的力量遠比你想象的還要強大,但即便是家族也不可能一直阻止。 既然如此,還不如卷出一個最強者,成為帶領天下的王! 至于這個王是劉邦還是項羽,乃至于其他諸侯,家族無所謂。 家族的任務是為了不損傷天下的元氣從而誅滅暴秦,現在已經達到了這個目的。 家族會化作諸夏這條大河的堤岸,任憑天下群雄在其中掀起驚濤駭浪,諸夏自然會巍峨不動?!?/br> 保存諸夏的元氣,始終維持在一個強于周圍蠻夷的狀態,這是洛氏很重要的一項任務,任何人敢觸碰這個底線,即便是天子也要死。 洛陵停頓了一下,緩緩說道:“你既然做了劉邦的臣子,那就要看好他,否則等我殺死他的那一天,對你就不好了?!?/br> 畢竟是自家弟弟,洛陵對待他還是不同的,洛亦放心了,劉邦雖然問題很多,但在這方面不會觸碰到洛氏的底線,他是個心中有天下人的英雄。 洛亦鄭重道:“大兄放心,若是真有那一天,亦會效仿先祖舊事,親手送他上路!” 昔年諸夏大戰之后,當代洛侯死前毒殺鑄下大錯的周天子,在家族秘傳之中是有記載的,洛氏從來不愚忠,有靈活的道德底線。 “討滅暴秦之后項羽會論功行賞,想必諸侯都迫不及待了,不過為兄并不在乎這件事,項羽想要如何做就讓他去做,王侯將相,終歸塵土。 為兄所在意的是天地綱常大道,天下之人都匯聚到咸陽,為兄要在那里踐踏秦法,以示后世?!?/br> 洛亦神情一震,相比較王朝的變幻,這才是洛氏真正要做的,從很多年之前就開始準備。 …… 諸侯聯軍進入了咸陽,始皇帝將六國的珍寶都搬到了這里,金銀珠玉宛如泥沙,劉邦心里在滴血,但是嘴上卻對項羽說道:“項王,季進入咸陽之后,就在等您到來,金銀珠玉分毫未動?!?/br> 項羽望了洛陵一眼,知道這關中終究不屬于他,既然如此,那就將咸陽城徹底搬空! 很快咸陽城就混亂起來,項羽主要是針對秦國宗室,他現在畢竟是天下共主,還是要臉,這些人最富又和項羽有仇,項羽殺他們完全沒負擔。 但是其他和項羽關系較好的諸侯就不講究了,就你劉邦要稱王關中是吧,給你留個爛攤子,于是直接明搶,甚至不僅僅局限于咸陽城,開始向著周圍擴散。 劉邦很是著急,在他看來這都是自己未來的本錢,洛亦笑道:“沛公,我聽說禍患總是伴隨著機會,山東諸侯搶奪走了財貨,卻不能掠奪這里的人口,這是您攫取名望的好時機啊?!?/br> 劉邦懂了,于是悍然出面,冒著和項羽翻臉的風險,狠狠和那些山東諸侯沖突了幾次,身為現在當之無愧的實力前三的諸侯,眾人見到項羽沒說話,于是紛紛偃旗息鼓。 劉邦的名望蹭蹭蹭的上升,仁義的名聲傳遍了關中。 咸陽城愈發的喧囂起來,天下各個學派都來到了這里,尤其是遍及天下的各派儒生和黃老道家,更是云集咸陽。 …… 項羽在咸陽城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祭天儀式,要完成楚人千年的夙愿,他請洛陵為他加冕,這對他來說有一種移交的儀式感。洛陵自然無不可,洛氏為周天子加冕極大的提高了洛氏的地位,現在項羽已經拿到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卻依舊選擇讓洛氏加冕,這對洛氏是有好處的。 洛陵站在祭壇之上,項羽站在他的身邊,洛陵手中端著冠冕,轉身望著臺下神采奕奕的諸侯。 突然想到昔年邦周之時,先祖為天子們戴上冠冕之時是不是同樣的感覺。 “諸君!” 眾人紛紛肅然,只聽洛陵朗聲道:“暴秦無道,上天厭棄,素王詔命陵討伐暴秦,因天下無主,諸侯于是以素王之名,誅除暴秦。 現在暴秦已亡,素王在天上,人主在人間,各司其職,應當將號令天下之命,轉移到共主之上。 昭城會盟,我等相約功高者為共主,項王邯鄲一戰亡秦軍三十萬大軍,山東之地,暴秦苛政,一掃而空,他的功勞冠絕諸侯,難道除了他,還有人有資格擔任共主嗎?” 山東諸侯聞言,忍不住心中暗道:“洛公你的功勞就更高?!?/br> 這些親歷之人腦海中都忍不住回想起邯鄲之戰后的情形。 那時章邯堵在滎陽,他的確是擅長守城,項羽再是悍勇,也不可能一人打塌城墻,眼見山東諸侯軍就要被拖在滎陽城下。 洛陵站了出來,他在滎陽之外筑起高臺,午時三刻,正是日照中空之時,伴隨著無數人共同的頌圣之聲,狂風大作。 滎陽城頭上的士卒們根本就站立不住,更不要說迎著狂風射箭,揮舞兵器。 整整三張借東風疊加起來,足以改變一場局部戰爭,更不用說攻城戰,僅僅一日,滎陽城就被攻下。 正是這一戰,項羽徹底改變了對洛陵的態度,尤其是洛陵輕描淡寫的說道:“陵不過是個凡人,這是素王厭棄暴秦,才降下懲罰?!?/br> 這更讓項羽驚懼,他這個人是很相信這些東西的,尤其是素王的存在,項羽暴虐的性子很多時候就是依靠素王和項氏先祖的名聲控制的。 洛陵眼見沒人反對,轉身面對項羽道:“項王,您亡秦有大功,楚人有大功,這天下之間難道有人能不感念您恩情的嗎?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