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節
洛繼表面上依舊率領著大軍在游蕩著收割秦軍,實際上卻緊緊地盯著中軍大纛。 隨著西南角的大營傳來混亂之聲,又是一支軍隊從中軍離開。 洛繼幾乎就要看到秦國的那個將軍了,他明白,機會來了! “殺!” 煞氣沖天! 洛繼長劍所指方向,勢大無窮的騎兵幾乎瞬間就突破了那道兩層人組成的防線。 舉著大盾的秦軍直接被撞飛,口中大口大口的鮮血吐出,立刻斃命。 騎兵的速度有多快? 突破三層防御,只在剎那。 中軍剩下的軍隊如夢初醒,蜂擁著向白程所在的大纛而來。 箭雨撒下,長槍挺刺。 白程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衛直接被屠殺。 十個雄壯如山的身影,將所有擋在面前的東西都徹底毀滅,而且完全不避生死。 白程想到了昔年那個傳說,他驚駭道:“這難道是傳說之中的天兵?” “答對了!” 洛繼冰冷的聲音傳來,似乎就在他的耳邊,“賞賜給你死亡!” 洛繼的身影出現在了衛兵身后。 白程想要逃走,但想了想,這么一場大敗,有何面目回到國中面見王上,還不如直接自殺。 白程自裁,周圍的秦軍最后的堅持也徹底消散,不再和洛軍糾纏,向著四方逃去。 洛繼沖過來將自裁的白程梟首,高高舉起,又砍斷秦國大纛,大吼道:“秦國敗了!” 這下整個秦軍都徹底崩潰了,步兵散亂了陣型,洛國軍隊自然要繼續壓上。 奔走的秦人互相踐踏,死傷無數。 望著這片硝煙彌漫,血流成河,尸橫遍野的土地,卻只想放聲大笑。 本來只是為了打擊一下秦軍的囂張氣焰,讓天下人知道洛國即使敗了,那也不是洛人的錯。 卻沒想到戰果居然這么輝煌! 秦國十萬大軍,灰飛煙滅! ———— 秦軍十萬攻洛,太子繼將兵一萬御之。 太子繼先攻,秦軍四萬潰散。 秦將白程將兵六萬攻之,太子繼萬騎破之。 秦軍覆沒,洛軍亡者十一?!妒酚洝ぢ迨兰摇?/br> 第183章 列國反應 昭北之戰的結果像風一樣,伴隨著熊熊燃燒的大火,傳遍諸夏。 天下皆驚! 從洛武公薨逝,白起東出開始,緊接著是王翦橫掃趙魏韓三國。 秦國什么時候吃過這么大的虧? 什么時候經歷過這么慘重的失??? 十萬大軍,五萬精銳,打洛國一萬人,全軍覆滅! 昔年最擅長打殲滅戰的人屠白起,也沒有人數差距這么大過。 洛國驚人的勝利自然讓無數人心中激蕩。 “洛人悍勇!” “洛國壯哉!” 天下之間,多少希冀對抗秦國的仁人志士都發出了自己的感嘆。 “可惜洛國土地太小,若是洛國能平定天下,愿意作為諸侯永生永世效忠,縱然不是公侯高爵,子男足以?!?/br> 到了這個時候,更是不知有多少舊貴族開始懷念昔年那個貴族之間彬彬有禮的時代。 秦國剛剛平定的趙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sao亂,許多貴族乘著秦國力量的空虛希望能夠復國。 逃亡燕國的趙國公子在趙國北部建立了代國,他向著整個趙國發出號召。 “秦國殘暴如同虎狼,趙國淪陷短短數月就化作人間煉獄一般,難道有人會不感到心痛嗎? 寡人是公室貴胄,不忍心祖宗社稷和趙國臣民繼續淪落在秦國兵鋒之下。 舊土還沒有光復,不能用趙的國號,寡人稱代王,誓要和秦人再分高下!” 隨著代王發文,很多不愿意臣服秦國的趙人紛紛隨著他反抗。 代王還聯系了與他交好的燕國太子,試圖和燕國聯合起來與秦國頑抗到底。 燕國太子自然答應,更為激進的他甚至還準備派出刺客刺殺秦王政。 因為他悲觀的認為,哪怕現在列國聯合也不可能阻止秦國。 代王聞言色變道:“太子,若是刺殺不成,秦王必然暴怒,到時候反而會迎來滅頂之災,您難道不感到害怕嗎?” 燕國太子自然知曉,但還是堅決的說道:“大王,什么都不做,還是會亡國,就像是趙魏韓一樣。 現在就是要從必死的絕境之中找出一條生路,這是我唯一找到的路。 若是失敗,父王自然會用我這一顆大好人頭向秦國賠罪。 若是能殺死秦王政,秦國起碼數年的時間不可能再東出,若是秦國因為王位而爆發內戰。 或許趙魏韓三國就能夠復國。 我們就還有機會,這一切只需要殺死秦王政?!?/br> 燕太子沒有說的是,趙魏韓復國就能重新成為燕國抵御秦國的西方屏障。 趙國燕國在這里謀劃,韓魏兩國則安靜許多,實在是韓魏兩國的反抗力量都已經快要被打沒了。 雖然諸如張良這樣的貴族同樣想要復國,但是沒有人力和財貨,單單憑著一張嘴,不可能拉的起反抗的隊伍。 即便是韓人和魏人,也不想跟著他們送死。 不是所有人都像洛國公室的威望那么高,能夠依靠刷圣痕就讓國人不避生死的跟著他走的。 齊國依舊處于醉生夢死之中,上一代齊王在楚國的勸說之下,還準備為齊王的存亡奮斗一把。 但是他去世之后,天下局勢已經徹底明朗,現在洛國也已經走到了覆亡的路途上。 加上貴族勸說,齊國萬萬不可招惹秦國,新齊王直接選擇擺爛,在齊國王宮之中日日笙歌。 洛國這位親戚擊敗了秦國,齊王半醉半醒之中笑道:“洛國真是諸夏之光。 若現在是數百年前,有洛國的支持,或許寡人還能成為霸主。 號令天下,莫敢不從?!?/br> 他大聲呼著,仿佛已經在酒醉的幻想之中,見到了自己萬人之上的樣子,他用力地捏了捏懷中美人,“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啊?!?/br> 微微有些吃痛的美人連忙將酒斟滿,喂到齊王面前,柔聲道:“大王,還請飲酒?!?/br> 楚國之中,面對洛國的大勝,貴族們為要不要支援洛國而不斷爭吵著。 正常人的思維,艱難萬險之時,正是應該通力合作的時候。 但正常人的邏輯是不符合政治的。任何一個國家到了末期,一定會迎來一系列的失敗,這是一定要有人負責的。 即便為了平穩,暫時壓下去,不處理責任人。 但失敗的責任不會消失。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甩鍋,徹底了結這件事。 所以越是末期,內斗就越激烈,現在的楚國就是如此。 項氏已經徹底對楚國的朝堂絕望,認為和這群蟲豸一起沒法治理國家。 面對現在的境遇,項氏同樣準備跑路,好在他們不需要像洛氏那么費勁。 只需要將族人安排走就足以,江東這個地面上,項氏能量很大。 最終在項氏的冷眼旁觀之下,援助洛國的決議沒能通過,這些貴族擔心援救洛國會讓秦國轉而攻打楚國。 那可是六十萬大軍,整個楚國現在還算是能戰的軍隊不會超過二十萬,其中精銳就更少了。 王翦正率領著秦國主力前來,然后就收到了這個消息。 他當即就是眼前一黑,重重地將戰報扔在地上,恨聲道:“白程竟然如此愚蠢,如此無能。 十萬人! 哪怕是十萬頭豬,想要殺光也幾乎不可能。 他竟然能將十萬人全部送掉?!?/br> 王翦感覺心都在滴血。 以秦國的國力,單純十萬兵,還不算是傷筋動骨。 但是其中有五萬久經戰陣的老兵,是戰爭之中的中流砥柱。 不論是攻堅,還是斷后,關鍵時刻的戰爭,都是依靠這些數量不多的精銳一錘定音。 最典型的就是洛國敢戰士,徐淮之亂時,就是洛國敢戰士攻城,一日而下。 之后隨著洛國公室,每每以一當十,斬將奪旗,打爆前營,席卷全軍。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