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
周天子還親自寫了書信,信中說道:“洛侯,昊天素王庇佑您,千年萬歲,喜樂安康。 邦周天命到現在已經快要八百年了,這都是洛侯您和歷代先祖的功勞。 因為洛國的原因,王室才能夠得到這么多的土地。 寡人這些時日獲得了很多的寶物,如果不將這些寶物分于您一半,難道寡人能夠安然坐在洛邑之中嗎? 所以還請您收下。 您不能前來洛邑,寡人無法見到您,或許寡人要成為邦周唯一一個沒有見過洛侯的天子,每每想起此事,寡人只覺悲痛莫名。 寡人將這幾座靠近洛國的城池賜予您,或許這樣您就能夠離寡人更近一些了。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邦周的天命萬萬年?!?/br> 周王室多出昏惡庸君,這位天子還算是比較的明事理的。 洛長望著信件有些感慨,微微嘆道,“享受了前人所創造的富貴,那么前人造下的苦業,作為后人同樣要承擔,這就是上天的公正啊?!?/br> “父親?!?/br> 洛長剛剛收起信件,就聽見自己的兒子洛清在門外呼喚自己,便道:“清兒,你進來吧?!?/br> 公子清推門走進,身為公室子弟,他的長相當然是相當的出類拔萃,只是身上還帶著些許的塵土,就像是剛剛從土堆之中出來一般,他的臉上滿是興奮之色。 公子清走進屋中,先是行禮,然后跪坐在洛長面前,眉飛色舞的說道:“父親。 這些時日兒臣和許多墨者研究墨家工具之時,創造出了一種新的犁。 這種犁使用起來很是省力,使用牛耕,能夠在過往那些耕作較為艱難的土地上使用,而且效率還要比人高。 這些年家族之中對歷法逐漸進行微調,完整的歷法快要出現了。 研究改進現在的種田技藝,現在兒臣又和墨家搞出了新的農具,這是農事將要大發展的征兆。 農是天下的根本,若是能夠將新犁在天下之間推行,豈不是可以開墾更多的土地,養活更多的人口。 先祖素王說過,諸夏擁有更多適宜耕作和出產青銅的土地,就能長盛不衰。 所以素王開創分封,到了現在,天下之間最適宜耕作的土地都在諸夏手中,所以四方的蠻夷都漸漸湮滅。 終有一日土地的開拓會停止,那么就要在每一塊已經開拓的土地之上深耕,若是諸夏有一萬萬的人口,那該是何等興盛的景象呢?”牛耕已經出現不短的時間,但是青銅的確不適合作為農具,還不算是太過廣泛。 直到鐵器的出現,雖然現在冶鐵技術不行,但是作為農具還是很好用的。 新犁的出現,洛氏同時還在改進天文歷法,能夠讓農時變得更加準確。 公子清是洛國公室之中對農事最關注的人,現在真的是很振奮。 他認為素王的禮之所以那么完美的讓邦周天命延續數百年,根源就在于素王的禮能夠讓所有人各安其位,使得天下總是能夠有足夠多的糧食供應國人。 國人安穩,邦周就安穩。 “現在諸夏的人口越來越多,而且人口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快。 但是開墾一塊可以出產糧食的土地卻并不容易,現在有了新的便利的工具,想必可以加快速度了?!?/br> 洛長笑道:“那便去看看你說的新犁,若是真有大用,應當記錄在典籍之中。 如同上古的燧人氏和有巢氏一般流傳千古,讓后人知曉,有這樣一群先賢,為諸夏子民開拓前路?!?/br> 在昭城之外,有一座專屬于洛氏的莊園,洛長和洛清兩人在衛隊的保護之下來到這里。 在一塊農田之中圍著很多的人,一半的人穿著墨者的服飾,另外一半則是士子袍服。 若是洛國貴族見到,就會發現大多數的洛國成年公室子弟都出現在了這里。 漫天的灰塵落在這群人身上,但是卻沒有人離開,墨者是因為習慣了,他們本就是在底層摸爬滾打,沒有那么多的講究。 至于洛國公室,在培養子弟的過程中,他們吃過的苦可真是太多了,能讓他們接受不了的事情,在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是不算太多。 “國君!” “家主!” 眾人紛紛向著洛長行禮,然后一群人頂著烈陽望著遠處正駕馭著耕牛的墨者,就像是用一把鋒利的刀去劈開血rou一般,稍顯堅硬的土質根本沒有絲毫的阻礙,直接被犁翻起。 在場的眾人都是種過地的,這犁地的效率實在是高太多了,洛清振奮道:“父親,這效率至少提高了數倍啊?!?/br> 洛長很快就抓到了最關鍵的點,“現在就要看看磨損的程度?!?/br> 過了一會兒,犁地的墨者便牽著?;貋?,朗聲笑道:“改造之后,單手扶犁,只要保證不歪,便全程可以讓耕牛用力,有此物在,一人一牛足以勝過十人!” 洛長走到耕牛后扶住鐵犁,果然沒有絲毫的屈身費力,然后將鐵犁直接拔出來,只見木頭之上包裹著鋒利的鐵皮,散發出寒冷的光。 這種比青銅更加堅硬的金屬,由于冶煉技術還不過關,還不能在戰場之上代替青銅的地位,但是作為農具,這是遠比青銅要優秀的金屬。 …… 洛國政治退隱的一段時期之內,由于列國之間頻發的戰爭,無數的死亡和仁義的崩壞,導致古代士人總是將其描述為黑暗時代。 但客觀來說,在將精力從政治方面抽身而出后,洛國之中出現了層出不窮的新思想和新技術,正如“墨犁”的出現,對生產力的推進是不可忽視的,這些智慧的結晶才是那個時代最寶貴的財富。 諸子百家之間智慧的交鋒,遠遠要比那些王侯將相之間的血腥故事更加精彩?!掇r家、墨家對農具起源和發展的貢獻考》 第119章 離間,縱橫家互相秀cao作 碧空如洗,一片湛藍,大地之上,卻是鐵血森嚴的景象,齊備的青銅甲,雄壯的脫產精銳,仿佛攪動了風云一般,煞氣沖天。 韓成、趙用望著魏國那些膀大腰圓的武卒,羨慕的直流口水,“魏侯,您的武卒真是天下強軍??!” 六國連橫會盟真正國君前來的也就是韓趙兩國,另外三國都是派遣公子前來,這是明顯地不敢相信魏侯卿的人品。 魏侯卿氣的大罵,“齊國和秦國竟然如此羞辱孤,現在會盟就如此心懷鬼胎,難道攻楚之時能齊心協力嗎?” 衛城認為這是很合理的,聯盟作戰就是如此,互相自然有扯皮,于是建議道:“國君,秦伯、齊公短視,您是英明之主,還是連橫之長。 應當率先彰顯誠意,以消弭聯盟內部的不和之聲,這樣才能使連橫目的達成,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擊敗楚國。 臣提議,魏國與秦國和齊國互質公子,如此必能消除秦國和齊國的戒心?!?/br> 質子不是簡簡單單的人質,而是一件干涉他國內政的武器,所以互質是一種高級別的政治承諾。 魏侯卿眼中一亮,迫不及待地裝出嘆息之聲道:“孤是愛自己兒子的,怎么忍心讓他們身處險境呢? 但他們身為公室子弟,享盡了富貴榮華,現在又怎么能夠安坐宮室之中呢? 這是不正確的,就按照卿所言,讓公子出質吧,傳告全軍將士,孤以質子換取聯盟安穩,讓將士們安心作戰?!?/br> 魏軍聞聽自然更是士氣高漲,魏國提出互質以彰顯誠意,秦國和齊國自然答應,于是魏國分別和秦國、齊國交換公子作為人質,連橫聯盟看著穩固了起來。 北方的凜冽血腥之風,一路翻山越嶺,終于來到了郢都之中。 楚國終于得到了六國連橫的消息,整個郢都城仿佛遭遇了冰霜一般,瞬間凝結起來,高飛的鳥發出凄厲的嚎叫,聽著就像是一曲喪禮之上的歌,很符合楚人現在的心情。 楚國的令尹、司馬等高級貴族紛紛來到王宮之中。 華麗的宮殿掩蓋不住陰寒的氣氛,美貌的侍女不能改變楚國君臣臉上的陰沉,六國連橫讓所有人都想起了一些不太好的記憶。 楚王臉黑的幾乎就要掛冰,沉聲問道:“六國連橫攻楚,眾卿認為楚國能夠抵擋嗎?” 沒人說話,因為楚王并不是在問他們,這不是問題。 若是秦魏兩國來攻,楚國自然是要迎敵,勝負未知,若是秦魏吳三國來攻,楚國也可以據城而守,但是六國之力,想要抵抗就是做夢。 楚王頓了一頓,環視眾人道:“若不是在蜀國平原將秦國得罪太過,現在楚國甚至已經拿下吳國,免除了后顧之憂,哪里還有現在六國攻楚的禍事呢?” 令尹公子予聞言說道:“王上,六國連橫攻楚,是因為楚國太過強大,他們畏懼楚國攻打他們,所以才先下手為強,這不是楚國所能夠決定的?!?/br> 如今楚國之中擔任司馬的是項氏族人,隨著項程的逝去,項氏之中沒有了那種可以統籌全局的人才,但是優秀的統帥還是不少的。 司馬項印拱手道:“王上,若是想要保住漢江和南陽,必須要將蜀國平原的駐軍撤回才可,秦軍不弱,卻被魏國軍隊打敗,這是一定要謹慎的。 淮泗與吳國之間的軍隊同樣要先撤回來,否則秦魏齊吳四國聯軍切斷后路,我軍可能會全軍覆沒。 六國伐楚,來勢洶洶,但沒有洛國壓陣,臣不相信他們真能一條心,若是能尋找一個辯才無雙之人,或許可以破除聯盟。 王上,只要您一聲令下,項氏兒郎愿意率領著楚國兒郎為您在戰場之上效死,但請恕臣沒有必勝的把握?!?/br> 說著直接單膝跪在了地上,楚王聞言卻直接眼中一亮,他抓到了那一閃而過的靈感,連忙走下將項印扶起,用力的拍著項印的肩膀,哈哈大笑道:“項卿。 您說的好啊,秦國和吳國參加楚國的連橫,寡人尚且能夠猜出是因為楚國逼迫過甚。 但是韓趙和齊國參加連橫,寡人百思不得其解。 難道韓趙就真的會因為所謂的同屬三晉,就答應魏國的連橫嗎? 正如您所說的,抵擋六國連橫雖然是大事,但瓦解六國聯盟才是能讓楚國生存下來的關鍵。 項卿,還請您率領楚國士卒與六國軍隊作戰,拖延時間?!?/br> 說完環視著大殿之中的楚國臣子,大聲道:“眾卿,門下賓客之中可有辯才無雙之人?能為寡人和楚國擔當出使大任?” 從洛國學宮之中走出的縱橫家大多數都到了三晉之中,還有一部分隨著齊法家到了齊國之中,但是來到楚國的并不多。 主要就是因為楚國的貴族制度實在是太過嚴苛,在魏國之中早就被廢除的世卿世祿制度,在楚國之中根深蒂固。 陽武君熊越出列道:“王上,臣門下賓客之中有一人,名為夏陳言,素有急智,能擔當大任,可以為您出使?!?/br> 于是楚王連忙讓人召見夏陳言,夏陳言是個看著有些落魄的士子,但是望著就讓人不禁升起信任之心,是個很有魅力的人。 于是楚王問道:“您是陽武君所推薦的賢能之人,寡人想要知道,您要如何來挽救楚國呢?” 夏陳言跪坐在眾人之前,笑道:“楚國有五十萬的大軍,但是六國的兵又何止百萬呢? 所以要將六國的兵變少,六國之中,齊國是最薄弱的,臣會前往齊國,讓齊國退兵?!?/br> 實際上楚國的時間還算是充分,連橫六國當然不可能簡簡單單地準備一兩個月就開戰,從準備計劃,到互相協商進攻,如果有人故意拖后腿,速度慢的話,甚至要準備兩到三年。 昔年的諸夏大戰,說是僅僅五年,但實際上,那只是兩百年的一個最后矛盾激發,雙方的動員、準備、戰略目標早就完備,就差導火索動手,所以才會那么的迅速和激烈。 這一場六國連橫,本質上是魏國和楚國的爭霸戰爭,夾雜著吳國的衛國戰爭,其余的國家都算是被迫卷進來的。 夏陳言并沒有直接到齊國之中,而是先派了人到燕國之中,賄賂了燕侯的寵臣,然后他就得知了當初燕國國相勸阻燕侯的事情。 這讓夏陳言直接大笑出聲,向陽武君道:“我的計策能成功了?!?/br> 于是夏陳言帶著楚王的禮物,直接動身前往燕國,對于楚國使者的出現,燕侯感到很是新奇。 在列國之中一向都是個透明人,在邊境的各個大國之中,只有燕國一直沒能擺平邊境的蠻夷,這導致在諸夏大戰時,燕國還要苦逼兮兮地抵抗北方的胡人。 “楚國的使者,你為何來到燕國之中呢?”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