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邦周不能一日沒有王后,夫人褒姒是有德行的女子,出身諸夏之國,上天眷顧她,寡人便冊封她作為王后。 素王定下宗法制度,嫡子是上天賜下可以繼承地位的。 自古以來,兒子因為母親的血統才尊貴。 現在申姜不過是一個罪人,王子宜不過是一個罪人的兒子,他還擔任太子,是不和禮制的。 姬服的母親是王后,他便是寡人的嫡長子,以他作為太子,想必是上天認可的。 寡人冊封王后與太子,是為了邦周的社稷。 用這封詔書告知諸夏列國,讓全天下的諸侯都知道,為邦周新的王后與太子慶祝?!?/br> 這封詔書,宛如在一個平靜的湖面上砸下來一顆隕石,湖面沒有產生半點漣漪,因為整個湖都被砸沒了! 洛氏府邸。 從王宮夜宴不歡而散之后,洛成一直在與盟友們見面,但沒有與姬涅見過。 他將邦周有影響力的諸侯公卿列在名單中,一個個勾畫他們,從中挑選那些自己需要的人。 一個人是做不成事的,想要達到一個政治目的,第一件事就是組成一個政治團體,洛成現在就是在挑選自己的人。 至于王后申姜的事情,他只是讓妻子去做。 他相信姬涅見到自己的態度,只要還有腦子,就不會輕舉妄動。他正在書房之中推算可能出現的情況,妻子洛姜突然走了進來,神色之間還有些急切。 “良人,剛剛王上頒下旨意,廢掉了王后申姜與太子宜,立褒姒為后,王子服為太子?!?/br> “什么?” 即使以洛成的冷靜也愣住了,根本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 他伸手接過妻子帶來的旨意,匆匆看過,發現這居然是一份合法的詔令。 “繞開諸侯公卿直接詔令天官下旨?” “不僅僅廢掉了后位,還直接出言侮辱申國?” “姬涅他是瘋了嗎?” 這等大不敬的話直接從洛成嘴中說出,他實在是顧不得了。 對他這種冷靜的人來說,就算是想十天十夜,也不可能想得通,姬涅為什么會下達一個這樣的詔令。 他瘋了嗎? 申國和褒國孰輕孰重他真的不知道? 不說其他大臣,單單自己的父親在鎬京時,就與姬涅講過申國的重要性??! 這件事情實在是太突然了,以他的眼光,立刻就能看出這其中的nongnong危機。 要知道他之所以愿意維護申姜的地位,以及姬宜的太子之位。 首先這是宗法所規定的,他維護責無旁貸。 其次就是申姜的父親,申侯所在的申國,在他未來執政的版圖之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至少十年之內,申侯一定要穩住??! 即使對他挾戎自重不滿,也要日后再收拾他。 洛成需要通過保護王后申姜以及太子姬宜,讓申侯站到他這一邊,結果現在全部泡湯了。 見到丈夫這副沉重的神情,洛姜也有些驚慌,連聲道:“良人,現在應該如何?可還有斡旋余地?” 洛成將詔書放下,輕嘆一口氣,“詔令下達,而且程序沒有錯誤,一切就成了定數。 孤雖然厭惡姬涅與虢石父,但是不能這么明晃晃的將天子的威嚴踩在腳下。 況且,這份帶有侮辱性質的旨意想必已經傳往申國,即使現在再下詔令,收回旨意,挽回這件事也已經晚了。 細君,鎬京必然成為是非之地,稍后孤安排軍士保護你回洛國,這里可能會有危險,孤不能看著你陷入險地?!?/br> 見洛成已經開始給自己安排后路,洛姜心中頓時知曉怕是真的不妙,便泣聲道:“素王說,夫妻是一體的。 現在您有危險,卻讓妾身一人躲避,難道是要讓妾身成為沒有德行的賤種之人嗎?” “細君不必如此,孤有素王老祖宗保佑,可以逢兇化吉。你先走,回到國中好好教導子孫,這也是重要的事情啊?!?/br> 洛成幾番勸慰之下,洛姜才哭泣著,帶著軍士返身回洛國去。 隨著洛姜的身影隱沒,洛成的臉色瞬間冷下來,眉心緊緊地皺起。 他喚進來幾名親衛,迅速的寫了幾封信,交給幾名親衛,要他們送到幾位諸侯手中。 姬涅這一番cao作就是在一個快要炸掉的火藥桶中,直接扔了火把進去。 鎬京王畿四方的藩屬很多,東邊有晉國、還有沒有遷徙完的鄭國,還有當初洛文公分封的諸侯國,諸如周國、李國等等,西邊有費國這些嬴姓的藩國、西南有褒國等等。 這些諸侯共同為天子守御著四方的戎狄。 但是這些藩國都沒有申國,對現在的王畿重要。 因為申國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在王畿的西北部。 王畿四面八方的戎族勢力中,西北犬戎的勢力是最強大的。 申國能夠在那個地方生存,第一是因為申國實力強大,第二是因為申國乃是姜姓,本就出身姜戎,所以申國與犬戎中的方國聯姻是很普遍的事情。 王畿通過申國來緩和與西北犬戎的沖突,這些年雙方才沒有動刀兵,能夠讓王畿騰出手來收拾其他方向的戎族勢力。 四面八方向著王畿刺來的利劍,其中最鋒利的一把被申國擋住了。 所以說,申國是王畿保命的盾牌。 西北部的另外一個諸侯國是曾國,但是曾國與申國交好,這兩個國家一向都是共同進退。 一旦申國與王畿翻臉,整個王畿的西北大門瞬間洞開。 可能是姬涅沒見過西北犬戎入寇的情況,對申國的作用沒有直觀的感覺,所以才如此輕視。 那些清楚申國情況的公卿,大多都被姬涅貶斥,或者直接離開了姬涅。 洛成之所以向諸侯去書,就是擔心,如果申國聯合犬戎一起攻擊王畿,情勢簡直不堪設想。 這并不是洛成在危言聳聽,以申國與王畿之間那脆弱的信任來說,這件事情非??赡艹烧?。 申國本來是洛文公時期,從王畿之中遷徙出的大貴族。 一代人沿著涇水開辟國家,付出了莫大的艱辛,現在成為了方幾百里的大國。 再加上留在王畿的申氏,是邦周有數的大宗,只是后來百多年之間,雙方漸漸疏遠,再后來王畿的申氏失勢。 申國與王畿的溝通就漸漸減少,申國在西戎之地開拓,難免與西戎部落有血緣上的交雜。 況且姜姓本就出自西戎。 因為一些摩擦,王畿便征伐申國,還將申國稱作申戎來羞辱。 從那之后,雙方之間的關系就變得劍拔弩張起來。 這件事讓當時的洛侯很是無語,簡直與百多年前的熊頓之事如出一轍。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申國沒有熊頓那種戰神,所以王畿并沒有敗。 但雙方的梁子就這樣結了下來,那段時間也是犬戎入寇最強的時候。 直到多方斡旋,王后申姜嫁入邦周,還生下了嫡長子姬宜之后,雙方的關系終于緩和起來。 這些年,申國既與犬戎通婚,又與王室通婚,西北還是比較安定的,王畿的外部壓力小了很多。 現在被姬涅的saocao作一搞,直接毀于一旦。 洛成剛剛給諸侯們去信,就是要讓他們帶兵勤王。 一旦申侯真的反叛,不但要面對申曾兩國的聯軍,還要面對那些如同潮水一般的犬戎人。 …… 昔桀寵妹喜以亡夏,紂寵妲己以亡商,王今寵信褒妃,桀紂之事,復見于今,夏商之禍,不在異日?!稏|周列國志》 第29章 申戎入寇 從那道詔令下達之后,鎬京城中就一直不平靜,王后申姜派人來聯系洛成,他派人回復王后稍安勿躁。 申姜的命運取決于她父親的舉動,如果申侯真的勾結西戎部落進犯鎬京,那么她是必死的。 現在見于不見,又有什么區別呢? 王畿的詔令與洛成的信件一前一后到了各個諸侯手中。 …… 申國是第一個收到王后被廢消息的大諸侯。 整個申國,上到申侯,下到大夫,沒有人敢相信這個擺在他們眼前的消息。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申國的君臣就很有自知之明,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分量,清楚自己對于王畿的重要性。 所以,即使姬涅將太子宜放逐到申國,他們也只是以為姬涅不喜歡太子,不想見到太子罷了。 這對申國不重要,只要姬宜最后能夠在姬涅死后成為天子就足夠了。 沒人想過太子宜會被廢。 姬涅瘋了? 他怎么敢的? 豐鎬王畿的諸侯公卿沒人勸諫嗎? 他們不清楚西戎的實力有多么強大嗎? 一個個問題縈繞在所有申國貴族的腦海中。 實際上,王畿的群臣知道申國的重要性,但又沒有那么清楚。 因為王畿很多年沒有與西北戎族打過仗了,沒人知道西戎的具體實力。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