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他們想要在體系下撈好處,天子應該高興,畢竟這個體系他是最大的獲利者。 天子只要穩坐釣魚臺,用高位來賜予那些顯赫一時的畿外諸侯,平衡那些畿內公卿貴族,掌權就是很簡單的事情。 況且,申侯是王畿的西北屏障,與犬戎一些部落之間的溝通全權由申侯負責,維持與申國的良好關系,對王畿的安危很重要。 宣王看到這一點,所以為姬涅選擇了申侯的嫡女作為王后,但是姬涅居然想要破壞。 “首先共同的敵人,征討犬戎,這是邦周的大義。 穩住申侯,聯合外戚申侯、齊侯對抗畿內公卿貴族,齊侯國土遙遠所以要讓齊侯對抗申侯,聯合晉侯保證局勢穩定,不至于刀兵相見,還不夠……” 洛成開始思索引入新的政治力量,以及利益之間的置換。 他不太在乎畿外諸侯在王畿之中獲得力量,洛氏考慮問題向來以幾十上百年計算。 這么長的時間,沒有龐大的氏族支撐,畿外諸侯執政的權勢最終一定會失去。 洛氏連續七代傳承的三公之位,經過時間的消磨,也在洛臨時期失去了。 “嗯?” 望著竹簡上的信息,洛成本來有些從容的臉上,漸漸嚴肅起來,竹簡上面記載了這幾年之間發生在豐鎬之間的天災。 從一條條的記錄中,仿佛上天已經不眷顧邦周一樣,從姬涅即位起,鎬京陸陸續續的發生了很多的自然災害。 “天災!” 無數嚴重的天災在十幾年內集中發生,最嚴重的就是姬涅二年時發生的地震,這次地震引發了涇河、渭河、洛河的改道,最終造成了豐鎬之地三條河流的枯寂。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啊?!?/br> 由于姬昭的存在,洛氏是完全相信天命氣運的,現在洛成心頭就蒙上了一層陰影。 放下這份竹簡,洛成拿起另外一份與災害有關的竹簡,搜尋一番,果然找到了自己預料中的內容。 這些災害導致豐鎬之間很多的土地已經不適合生存,甚至已經陸陸續續的有卿大夫舉家向東遷移。 “麻煩了!” 洛成臉色不太好,手指忍不住用力捏著竹簡,他知道自己可能遇到了一個無法解決的大問題。 天災導致的地理變化! 這在素王給洛氏留下的治政書中是重中之重,每代繼承人都會深刻專研。 治政書里面提及過,只要是由于人的行為所造成的問題,都有解決辦法。 如果你認為一個問題無法解決,要么是能力不夠,要么是身份限制了你。 洛文公用自己數十年的執政經驗為這段話做了注解。 厲王造成的局面就是人禍,包括王畿公卿貴族盤踞,畿外諸侯實力壯大漸漸與天子離心力變強,這些都是人禍。 他將自己解決的問題的方法列了出來,也將自己限于貴族的身份地位不能解決的問題列了出來。 這些寶貴的治政經驗能夠快速的提升洛氏繼承人的水平。 但同樣的,如果一個問題不是人的行為造成的,那么就是大麻煩。 農耕是王朝的根本,在這本治政書中,素王提到了一個很少有人會注意的點。 他認為一個合格的執政者,應該時刻關注氣溫、降雨的變化,關注河流的改道、山脈的變化,關注這些影響田地糧食產出的因素。 這些變化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是上天的旨意,人間的王朝要順從天意的變化,尋找到最適合生存的地方。 現在洛成感覺自己就遇到了這個嚴峻的問題。 諸侯卿大夫的遷徙,是因為他們的采邑已經不足以讓他們生存,所以寧愿遷徙。 在這個遍地都是荊棘叢、遍地都是森林、豺狼虎豹的時代,離開已經開墾好的土地,重新在荒野之地建城,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鎬京就坐落在涇水與渭水的匯流之地,這兩條河斷流,會摧毀掉整個豐鎬之地。 沒有水源,糧食減產,無法維持人口,人口不足,軍力就會進一步減少,那些蜂擁而來的戎人,誰來抵抗? 洛成有點無法保持淡定了,他手中握著竹簡,在屋中開始踱步。 …… 西周末期,一系列的天災對渭河平原的經濟生產造成了嚴重的打擊,王畿的實力大幅衰退,底層的周人生活困頓,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周王室對豐鎬王畿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段髦苣切┦隆?/br> 第28章 褒姒 大概理清了王畿目前有些嚴重的問題,洛成有些心情沉重的見了洛氏在畿內的盟友。 目前王畿之中的畿內諸侯與百年前已經完全不同,當初不過是一塊一塊的采邑而已,地不足五十里,公卿貴族掌握權力主要是依靠世代傳承的官職。 但是隨著一代代天子將王畿之中的土地賜下,加上畿內土地兼并嚴重,現在畿內諸侯是真的諸侯。 他們擁有大片的土地控制權,爵位,畿內執政的地位,已經事實上與畿外的諸侯沒有什么不同了。 洛成想要做事,自然需要他們的支持。 卻說自從宮中夜宴之后,洛姜便經常進宮與申姜相談,主要是為了安定申姜的心,以及給所有人一個信號。 那就是,姬宜的儲位,洛氏一族保了。 這一招還真的挺有用,由于姬宜多年不在鎬京之中,自然有很多有心之人暗流涌動。 現在這些事情都隱了下來。 但這件事卻引起了褒姒的注意,她與申姜母子之間是不死不休的關系,自然不能容忍現在這種情況。 只不過洛氏的聲名她也是知曉的,只能暗自焦急煩躁,一個漸漸失去理智的女人是可怕的,洛成未曾設想過的事情發生了。 …… 這一日姬涅來到褒姒宮中,便見褒姒在帷中垂淚。 褒姒出生時,姬昭曾經見過,她的美根本就不是人間能夠造就,這是上天降下的背負氣運之人。 傾國傾城亦不能形容她萬分之一,現在淚水漣漣,真是天見猶憐,何況姬涅? 姬涅來到褒姒身邊,握住褒姒柔荑,心疼道:“愛妃,什么事能讓你垂淚??? 寡人富有四海,無論你要什么,都能為你取來?!?/br> 褒姒便盈盈撲入姬涅懷中,泣聲道:“王上,妾身本來只是邦周西陲一個小國的女子罷了。 能夠有幸嫁給王上,這是上天賜下的恩典。 因為錯誤的蒙受了您的寵愛,還不幸的生下了孩子,王后便妒忌臣妾。 臣妾身份卑微,又恐惹得王上心煩,便不敢與王后爭辯,沒想到王后卻愈發過分。 近日洛國夫人進出王后宮中,王后言語之中頗多怨憤之語。 還說要將太子召回,為她報仇,太子在申國這么多年,怨恨臣妾。 若他回來,臣妾母子的性命就懸于一線了。 臣妾的生死不重要,但服兒是您的王子,還請王上為臣妾母子做主啊?!?/br> 姬涅捧起褒姒的臉蛋,為她抹去眼淚,柔聲道:“愛妃切莫擔心,有寡人在,姬宜便永遠在申國,寡人不會讓他回到鎬京的。 至于洛侯雖然勢大,但洛氏最重規矩,恪守君臣之道,不會對愛妃不利?!?/br> 褒姒癡纏一番,哀道:“王上您是上天之子,自然沒人能夠違抗您的命令。 但是您千秋萬歲之后,便是太子為君,到那日,妾身母子定然死無葬身之地了?!?/br> 說完便嗚嗚啼哭起來,幾行清淚仿佛直接落在了姬涅心中。 姬涅懷抱著褒姒,又想起申國對自己的不敬與控制,更是心頭大恨,嘆聲道:“愛妃,寡人早就想要廢掉申姜,那戎人之女,怎么能做王后呢? 況且那申侯仗著國力強盛,又有戎人作為姻親,對寡人不敬。 若是可以,寡人愿意即刻便立你為王后,立服兒為太子,那才是一件美事。 但是申姜是宣王時的大臣所迎立,她沒有過錯,寡人廢掉她的后位,群臣恐怕不會同意啊。 尤其是洛侯,必然以周禮諫言寡人,那時應該怎么辦呢?” 褒姒眼底閃過一絲冷光,很快隱去,柔柔的從姬涅懷中抬起頭來。 微紅的眼中還帶著一層水霧,眼中滿是對生的渴求,柔聲道:“王上,周禮上說,臣子聽從君主的話,是符合天道運轉的;君主聽從臣子的話,是不對的。 臣子應當向君主進諫,但是君主應該下最終的決定。 臣子心中即使不愿意,也應該聽從君主的決定,這才是符合禮儀的。 群臣如果進諫,您可以說不見,這樣就不會傷了您與臣子的感情。 等到事情平息,想必就沒有人會再諫言您了?!?/br> 姬涅一聽,只覺得這話說到了自己心中,便大喜道:“愛妃如此聰慧,此言誠是真知灼見。寡人明日便知會虢石父,昭告天下?!?/br> 虢石父是現在唯一在位的三公,從制度上來說,確實可以直接下詔。 但是一般都是召集群臣商議,才會決定某件事,然后開始走流程。 現在姬涅得到了褒姒暗示,竟然真的直接下詔,完全沒有想到后續的結果。 褒姒這才綻放出笑意,見得這美景,姬涅心中大悅,更是洋洋得意起來。 …… 翌日,一道旨意從天官官署而出,傳遍四方。 “王詔曰: 王后申姜,本來是戎人的女子,因為先宣王的恩典,才能成為邦周天子的王后,得到天命的眷顧。 但是她不感念天家的恩德,反而因為姬宜不在身邊,就對天子生出怨憤的言語,甚至詛咒天子。 真是惡毒??! 難道這樣沒有德行的女子也能成為王后嗎? 但是念在她為寡人誕下了王子宜,于姬姓有一份血緣的貢獻。 寡人依照祖宗的規矩,廢掉她的王后之位,將她打入冷宮之中反省。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