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現在擺在陳蒨面前的其實只有兩條道路。 一是打完侯景就稱帝,利用自己平叛的威名,加明夷軍無與倫比的戰力,和自己麾下的名將,生死豪賭,先聯合北齊,再趁亂取西魏,奪下關中地區進行糧草補給。 然后將較為稠密的關中人口流動遷徙到江南各地,進行開荒務農。 二是廣積糧,緩稱王,回去專心搞幾年民生建設,再過幾年待江南國富兵強,宇文泰也該薨了,主打一個趁他病要他命,介時再圖謀北上。 歷史上,陳霸先打算走第一種,結果沒走通,現在陳蒨選的是第二種。 原因無他,如今根本不是稱帝的良機。 陳蒨聽辛棄疾給他講后世之事的時候,直接倒吸一口涼氣,老天鵝啊,他叔父究竟是吃了多少花生米,才會趕在這個節骨眼上強行稱帝。 南邊嶺南未附,西邊王琳作亂,上游軍閥盤踞,華皎、杜龕、張彪、徐嗣徽、蕭勃,個個與本方實力相當,而且手握重兵不服管教,是實打實的“令不出建康千里?!?/br> 區區千里之國也能稱為帝王嗎,君士坦丁堡堡主還差不多。 從理智上來說,陳蒨可以理解他叔父年老垂垂,余下的年華所剩無幾,所以急著登基,開創一個新王朝。 然而從感情上來說,陳蒨很想刀他。 陳霸先自己是爽了,過足稱帝的癮,做了區區一年零八個月的皇帝,結果整個國家和后繼之君被他坑得凄慘無比。 大批的梁朝故吏、江南士人因為不服陳霸先,不肯歸順陳朝,紛紛流竄入北方,這對于國家發展是一筆不可估量的損失,更不用說那些為了平定內部動亂而消耗的國力,所流失的疆土。 等于說,陳朝從開國就是先天不足、罹患絕癥的,后來再怎么搶救都只能是給它續命,完全失去了一統天下的資本。 陳霸先怎么就不能有點大局觀呢,這開國之君是非當不可嗎。 高歡、宇文泰都位極人臣,人家也沒急著登基,而是等待水到渠成,時機成熟將機遇留給后人。二人死后好些年,高洋、宇文覺才正式完成了禪代流程,正式建國。 功成不必在我,這是一種坦蕩磊落的胸襟。很不幸,陳霸先并沒有。 這世上有的開國之君,給繼承人留下了充實的倉廩,滿滿的國庫,大把的精兵強將,可靠的托孤大臣,比如劉裕。 還有的開國之君,給繼承人留下了四面楚歌的反叛者,還有一地爛攤子,比如陳霸先。 當然,這事還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比起梁武帝的作死程度,陳霸先給陳蒨挖的這些坑卻又不算什么了,蕭綱才是所有后繼之君中最慘的一個,開局即劇終。 “我真想去給宋祖當繼承人”,陳蒨聽完之后沉默了半晌,嘆息說。 怎么看都是天胡開局啊。 辛棄疾伸手拍拍他,笑容可掬地說道:“洗洗睡吧,夢里啥都有?!?/br> 往好處想想,我們陛下也很想擁有一個你這樣的繼承人呢。 …… 蕭詧聽說陳蒨大軍壓境,急得如同鍋中的烙餅,輾轉反側,茶不思飯不香。 他倒也不是一開始就放棄掙扎的,只是連日以來,傳來的皆是敗訊,外面關于陳蒨的傳聞是一日更比一日離譜,什么天神降世之類的都來了,區區四十多天就直接殺到了他的都城底下。 蕭詧派了一波又一波的人去迎敵,都被陳蒨和他的部將像割草一樣消滅掉,不費吹灰之力。 蕭詧開始膽寒了,感到無比害怕。 他本就不是做皇帝的這塊料,如果沒有突如其來的侯景之亂,如果不是梁元帝殺了他的哥哥,將他逼反,他還在平平安安地當著他的地方太守,做一個吏治清明的好官呢。 太可怕了,真的太可怕了。 常言道,不在壓力中爆發,就在壓力中變態。 而蕭詧他不一樣,他冥思苦想了幾天,又召集了自己的一幫親信議事,壓根沒得出什么應對之策,索性人一癱,擺爛了,蒙頭大睡。 部將尹德毅奉命守城,送來緊急戰報下迮戍已失,樊城成為一座孤城岌岌可危,請陛下速速披甲登城,親自督戰。 蕭詧將戰報往床底下一扔,兀自睡得很香,一直到城破之時,被刀劍架在脖子上抬出城,整個人都完全是懵逼的,整個處在狀態之外。 “你殺了梁元帝,你怎么就殺了梁元帝呢”,蕭詧兩眼發直,喃喃道,“我還沒來得及親自復仇,你怎么就已經把他殺了呢?!?/br> 陳蒨見這家伙魂不守舍,心氣全無,也感到無語,索性指派了一隊人將他收拾收拾,打包送到江陵去見蕭大球。 他自入城中坐鎮,張榜露布,安撫百姓,與襄陽朝廷的一眾文武官員完成了完美的交接。 期間有一干宵小試圖作亂,俱被以雷霆手段誅滅之,懸首殿前,終于內外肅然,風氣為之一清。 陳蒨從將沈君理從吳興城調過來,指派成為雍州刺史、襄陽郡守,搞他最擅長的戰后安撫工作。 沈君理性情沉穩,處理民生政務是很有一套的。 他看起來相貌清正,意態儒雅,端的是一表人材,史書評價他「風儀俊美,博涉經史」,的確是恰如其分。 美中不足的一點就是,沈君理這次居然還攜帶了心上人一同前來,二人攜手并肩踏入室內,衣袂裙裾翩然交織,一路上都如膠似漆,似是片刻都不愿分開。 陳蒨一看見這位沈君理的心上人,劍都快拔出來了,怒斥道:“你荒謬!這事什么時候發生的我怎么不知道,你居然想娶我姐?” 陳儀華雖然是陳霸先的次女,但因為自幼過繼給陳道譚的緣故,他們之間的關系和親姐弟也并無分別了。 老陳家的家庭結構極其簡單,人丁也極其單薄。 現在全家各種沾親帶故的關系全都算上,活著的成員也僅有陳霸先,陳蒨,陳儀華,陳霸先的一個兒子,以及陳蒨的弟弟陳頊五人,可謂是歷朝歷代枝葉最單薄的一個開國宗室。 正因為人少,所以才情誼深厚,殊為可貴。 眼看陳蒨勃然大怒,已然認定了自己是什么引誘少女的不法狂徒,沈君理不敢躲避,僵直地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他忽然神來之筆般地來了一句:“要不商量一下以后我們各論各的,我還叫你主公,你叫我姐夫,如何?!?/br> 陳蒨:“……” 朋友,你是真覺得我平日縱橫疆場是在修生養性嗎? 一道雪亮的劍光如白虹貫日般劃過室內,沈君理猛地打了個寒顫。 “使不得??!”辛棄疾趕忙攔住他。 “使不得??!”小老虎有樣學樣,大聲招呼道,要是沈君理嘎了,未來的小觀音沈婺華可就沒了。 “使不得??!”陳儀華拽了拽他的衣袖,輕聲說,“是我……是我先動心的?!?/br> 陳蒨無可奈何,長嘆一聲,收劍入鞘,充滿納悶地問:“阿姐,你到底看上了他哪一點?” 陳儀華連一絲一毫的猶豫都沒有,坦坦蕩蕩又擲地有聲地說:“他長得好看,非常好看!” 陳蒨扶額,一時語塞。 他老陳家的顏控屬性也算是祖傳了,他第一時間要收復蕭摩訶,還有歷史上陳霸先對侯安都一見便青眼有加,引為腹心,不就因為人家長得好看,風姿俊爽美儀容么。 沈君理聽見心上人贊揚自己,挺直背脊,一正衣衫,宛如開屏的孔雀一般華美亮麗。 ……真叫人看得眼睛疼。 陳蒨半天都沒給沈君理一個好臉色,最后索性眼不見為凈,揮揮手,冷漠地將其趕去處理城中庶務。 沈君理瞅著陳儀華,一步三回頭地走了,陳蒨猶自心氣難平,拉著自家阿姐嘆氣了好半天,最后忿然道:“哼,我就知道這吳興沈氏中人沒一個好東西,沈君理猶甚?!?/br> 辛棄疾在一旁默默吃瓜,這話可不興亂說,誰讓你日后的夫人就出自吳興沈氏。 小老虎隨手點開書院聊天群的視頻記錄功能,直接給這段錄了下來,準備以后當著沈妙容的面來個循環播放。 萬朝觀眾絕倒,多損吶。 另一邊,江陵城中。 蕭詧滿以為自己會被殺死,不料一路卻是吃好喝好地款待著,就這般到了梁宮。 他和蕭大球叔侄二人見面,氣氛還算和睦,二人之間談不上有太大的怨□□同的敵人兼仇人梁元帝已經死了,如今終于見面,甚至還有點唏噓,相對飲泣了一場。 與此同時,面對本方屢戰屢敗的侯景,也終于在長久的蟄伏之后,積蓄了一波力量,準備趁著陳蒨不在,突襲江陵城,來一波偷家。 【作者有話說】 侯景:沒想到吧,我又來了 第175章 侯景賊兵過境, 立即引發了動亂。 多虧胡豆洲一帶守城者是羊鹍,臨危不亂,筑城壕以恪守, 這才沒讓侯景得逞,在高城之下逡巡許久,不得前進, 只得繞道而行。 然而, 羊鹍的兵力足以保住城池無虞,卻不足以開城出擊。 眼看侯景繞過他, 繼續前往別的地方, 羊鹍也是別無他法。 眼見賊軍正盛,除自己外更無人能沖鋒突圍, 便將守城之事托付給可靠的副將,孤身一人暗夜縋城而出,前往陳蒨處告急。 此刻,陳蒨正在和西魏邊境發生小小的摩擦,出兵攻打秦州, 這樣一來, 再加上原屬蕭詧勢力、現在已然收復的武寧郡、漳川郡、章山郡一帶,就可以連成防線, 據險自固。 他這個度把握得很好, 既讓西魏損失了一些兵力,卻也不至于大舉調集兵力過來硬拼。 宇文泰見老對頭北齊失了慕容紹宗,正打算和高洋死磕,騰不出手去管南方的事, 見本方折損不算太大, 幾次進攻又被陳蒨擊退, 也就捏著鼻子隨他去了。 陳蒨成功拿下秦州,完成了從前給蕭摩訶畫的餅,蕭摩訶也興高采烈地當上了秦州刺史(虛銜),人依然留在軍中聽候調用。 正在此時,羊鹍飛馳入軍帳,送來了警訊。 眾人見他一路行來,渾身浴血,人與馬俱是數處中箭,望之森然露骨,且驚且敬,不甚唏噓,當即趕緊將他拉下去治療。 辛棄疾嘆息一聲,伸手戳戳李來亨,示意他拿出從大明帶過來的特效藥,又道:“你隨我去看看?!?/br> “噢好的”,小老虎點點頭,“幼安,這人是誰啊,你認識?” 辛棄疾告訴他:“羊鹍就是歷史上手刃侯景,將其千刀萬剮、分與百姓吃rou之人?!?/br> 小老虎恍然大悟,聽他又道:“我之前見過羊鹍的曾祖父?!?/br> 小老虎:??? 羊鹍是羊侃第三子,羊家祖孫幾代可以說是滿門忠良,碧血丹心,最后在歷史上的結局卻無比凄涼,著實令人扼腕。 羊侃的祖父羊規就是劉宋帝國的將領,現在還是個年紀很小的少年。 辛棄疾之前練兵的時候見過他,主要還是因為前段時間沈林子招募了一群親衛,訓練成騎兵將領,準備和匈人帝國的盧阿王掰掰腕子,其中就有這個羊規,天生神力,英勇無比,很得眾人青眼。 正值九州書院開學,其他人都得留下來上課,沈林子卻成天不學無術,只喜歡沖鋒陷陣,根本不想聽課。 加上前段時間沈林子母親去世,他留在京城難免觸景生情,劉裕決定把他打發出去戰斗,化悲憤為力量,鑿穿匈人帝國的東線。 這一年,羅馬帝國和匈人帝國正在爆發戰亂,打得極度焦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