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眾人或怒目而視,或神色冰冷。 片刻后,在柳太后不甘的呼喊聲中,侍衛便將她客客氣氣地請了,不對,綁了下去。 陳蒨自令將陳叔寶送走凌遲,又道:“后主皇后沈婺華品行端肅,宜德中闈,暫代宮內宮外朝政諸事?!?/br> 未料自己忽然被點到名,沈婺華眸中驚訝一閃而過,旋即恢復了平靜如水。 她衣衫儉素,眉眼澹然,極為莊重地應了一聲:“臣妾遵旨?!?/br> 文帝陛下一來就讓皇后參政,眾人不禁面露驚訝之色,只是因他素來積威,倒也人人肅靜,未敢有反駁者。 蕭摩訶等人更是懷著迷之自信,陛下的決策一定是對的! 為什么他讓沈婺華理政,一定是有什么至關重要的原因我們沒發現,還是陛下高明??! 陳蒨確有一番深入的考量。 他是兩朝位面之主,無需再立新君,但這個位面卻要一位足夠穩得住的帝室高層坐鎮中樞,平靜朝野,掌機明斷,絕不能在他征戰的時候給他添亂。 傳統意義上來說,陳朝的硬實力肯定是不如隋國,落后一截,但架不住茜茜他開掛,有精兵,有火器,還有江南之地充足飽滿的士氣可用。 所以,這個坐鎮者無須沖鋒陷陣,最重要的就是能穩得住,要心性過關。 沈婺華可謂完美符合這個標準。 不僅年少夙成,聰敏強記,且素來節儉,心性超然度外,堪稱是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縱是在亂兵中依舊“安居如?!?, 也因此,深得陳叔寶厭惡,正在磨刀霍霍準備廢后。 陳叔寶寵妾滅妻,捧起貴妃張麗華,洋洋得意,殊不知沈婺華心懷恬淡,跟他的思維根本不在一個維度,看他好像在看猴子演出。 她歷經動亂,見朝綱敗壞,屢次上書勸諫,言辭皆頗有見地,有許多切實可行的救國策。 結果呢,笑死,陳叔寶一個字不聽。 沈婺華一生歷經三朝,兩次亡國,由陳入隋,由隋入唐,去世于貞觀年間。 后于常州天靜寺出家,以觀音為法名,廣開布施,救濟百姓,治民無數——她的白衣形象,也就是第一尊觀音女性造像的由來。 觀音本為男相,到沈婺華這里方始變為女,又因她早年為皇后,故以“娘娘”稱之。 陳蒨提問了若干軍政實務,由淺入深,漸轉刁鉆,見沈婺華一一應答,言之有據,目露贊賞之意:“婺華才思敏捷,可堪以國托之?!?/br> 他的皇后沈妙容,乃是沈婺華的姑姑,同樣都出自沈約、沈林子的吳興沈氏。 日后陳蒨在此位面打出吊民伐罪的旗號,北伐擊隋,而沈婺華居中坐鎮,治理有方,乃至糧草調配、軍械運輸、賢良舉薦、農桑水利等一干朝事,皆絲毫不亂。 陳茜茜:誰懂啊,真的好想給她送錦旗! 從來只有朕一個人同時干好幾個人的活,宵衣旰食,夜以繼日,不敢停歇,所以才不幸把自己折騰到了英年早逝。 現在居然有人為朕鎮壓后方了,這是多么讓人感動的事啊,人間自有真情在! 當然,文帝陛下作為一代卷王,最欣賞的還是沈婺華的奮斗精神。 既素行節儉,無奢華之愛好——陳茜茜精打細算,嚴厲打擊貪官,國家財政每少一筆錢,他都會因此痛心疾首,平日恨不能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沈婺華平日布衣素容,飲食寡淡,不施粉黛,也不戴什么金釵珠寶之類的。 而且還熱愛干活。 承蒙文帝陛下信任,銘感五內,生怕自己有負重托,于是決定勤能補拙,爭取盡早讓一切步入正軌。 陳茜茜在禁苑書房扎根到深夜,甚至有時根本不休息,就看見沈婺華精神抖擻,坐在一旁批改公文,速度飛快。 如此幾天下來,他不禁深為感動,我們家竟有一個晚輩和自己一般,吃出來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何等高風亮節,理當擊節贊嘆! 陳蒨上回參賽抽獎得到了一板續命藥丸,共有十顆,每顆可以續命十年,他自己吃了兩顆,現在又給沈婺華分了兩顆。 卷王們吃了續命藥丸,愈發不可收拾,夜深人靜還在挑燈戰夜地工作。 沈妙容放心不下二人的身體,唯恐這般熬下去會出什么事,每到子時,就帶著晚安牛奶過來,催促他們各自回去休息。 萬萬沒想到,一進門,就對上了兩雙無比明亮,充滿斗志的眼睛! 陳蒨意氣風發道:“反正續命二十年死不了,這個年紀怎么睡得著的?朕每天縱然只睡一個時辰,也依舊活蹦亂跳,處理公文效率奇高!” 沈妙容:“……” “謝謝姑姑”,沈婺華接過牛奶,直接一飲而盡,抹抹嘴,語速飛快地說,“我現在已經找到了生命的意義所在,那就是工作,唯有工作才能讓我感到快樂?!?/br> 沈妙容:“……” 陳蒨在批改公文的百忙之中,頭也不抬,扔下一句贊美:“婺華不愧是觀音,如此思想境界可堪成佛?!?/br> “還是差遠了”,沈婺華語氣謙遜地說,“睡覺其實是一種完全不必要的東西,生前何必多睡,死后自會長眠,一個時辰還是有些太長了,就算不睡也很精神?!?/br> 陳蒨點頭,深以為然:“天幕既然已經獎勵給其他位面辟谷丹,不知日后是否存在著辟睡丹,吃一粒,便可一月無休地開始工作?!?/br> 沈婺華遙想了一番那般的場景,縱使她一向心境淡然,也不禁泛起了一陣欣喜的漣漪:“所謂人間天堂便是如此了吧?!?/br> “是啊”,陳蒨露出了贊同之色。 沈妙容:“……” 我經常因為自己不夠卷,而感到跟你們格格不入! …… 此刻,李煜高坐廟堂,心念如電轉,思忖著如果求援的話,究竟有哪一方勢力愿意介入南唐這一灘渾水中。 像大明大漢聯軍,那是強強結合,各有千秋。 但是南唐這種情況,來個弱的幫手壓根對付不了趙宋。 若是比較強悍的位面……人家根本看不上他們,平白無故為啥出手幫忙啊,南唐又給不出什么合適的價碼。 韓熙載想了想,給出了一條建議:“唯以情動人耳?!?/br> 李煜一怔。 “金陵不僅是本朝國都,亦與天幕上的三帝密切相關”,韓熙載提點他道,“明世祖起家于金陵,宋祖的舊都定在金陵,梁武帝到如今的都城依舊是金陵?!?/br> 反正就是賣慘。 文人最擅長的就是文筆描繪嘛,極盡凄惻宛轉。 將后世南唐亡國之時,南京城破的慘狀添油加醋這么一說,不相干之人也要為之唏噓不已,悲哀淚下,更別說本來就對南京這塊土地懷有感情的人了。 韓熙載又道:“且本朝最終的失敗,是因為神衛軍都虞侯朱令赟最后孤軍試圖進攻宋軍水戰,欲以火攻,本已經勝券在握,不料風向陡然逆轉,反而燒向了我大唐軍隊,朱令赟戰死,全軍盡葬?!?/br> 風向逆變,這是天要亡唐,非戰之罪。 李煜若有所思,說到風的話,想來明世祖一定感同身受。 宋祖當年起兵守建康,似乎也是遇到了颶風覆舟,慨然拔劍,迎難而上呢。 他去找二位大佬賣慘一通,多少能賺到點同情分吧。 韓熙載見他終于將自己的話聽進去了,神色微緩,又道:“陛下不必額外做什么,只需和其他參賽者打好關系,交上朋友就可以了?!?/br> 柳如是作為大明首輔,份量舉足輕重;沈約是梁朝宰相,蕭綱是梁朝皇子;李清照是書院山長,曹植和謝靈運都是宋祖家養的小朋友,謝脁更是宋祖的后人,他們若開口的話,宋祖定然不會拒絕。 說到底,南唐這邊無比困難、無力回天的滅國局勢,對人家來說壓根不是什么問題。 各派一名大將帶領全副武裝的千人小隊,帶上攻城大炮和巴雷特等物,形成火力壓制,加起來不到五千,配合南唐如今的水陸軍隊,就能直接推進到江北去。 熱武器放在這個時代就是嘎嘎亂殺,什么兵力懸殊,什么敵眾我寡,什么地緣與國家實力的劣勢,統統都要在炮火之下化為虛無。 韓熙載將那幾位帝王心思琢磨得很準,幫忙的這點代價對于大明、劉宋來說,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本位面的小朋友/ 宰相/ 皇子若是開口請求,又有國都金陵的一份香火情在,權當是順水推舟幫一幫了。 當然,也不能讓人家白干活,他們這邊必當有所表示。 兵馬糧草的費用肯定是全包了,末了還要再以南唐之豐饒富庶,舉國之力獻上回饋重禮。 李煜心下稍松,覺得這樣倒也還好,反正蘭亭副本參賽本就是文人聚會,是要去交朋友的。 察覺他有所意動,韓熙載趁熱打鐵,繼續給他畫餅:“陛下這次若cao作得當,便可以一舉擺脫「后主」名號,列入宗廟,說不定還能當上世宗世祖?!?/br> 這話真是他敢說,自己都不敢聽,李煜額頭直冒冷汗道:“世宗世祖就不必了——” 韓熙載卻不這么認為:“那梁元帝都能當世祖,蕭長懋一天皇帝沒做過,都能追封南齊世宗,陛下有何不可?” 南唐目前只有一個「祖」,那就是烈祖李昪,只要李煜不亡國,成功把南唐茍到下一代,就能拿到一個不錯的謚號。 李煜:“……” 這是夸他呢,還是貶他呢。 蕭長懋也就算了,梁元帝這等狗賊,是個人都很難比他更差了吧。 殘忍刻薄,流毒江表,坐視親爹梁武帝慘死,手握重兵而不救援,轉頭又害死蕭綱,還將一眾兄弟子侄盡數屠戮干凈。 這事要是發生在別的朝代,正常。 但發生在梁武帝一朝,確實不正常。 梁武帝是一個極端重視親情的人,弟弟起兵造反都不忍殺之,厚待如初,第三子叛逃流亡北魏,遇事還是會竭力救援,死后也是花費巨大代價將其的遺骨接回來安葬。 更別說蕭統、蕭綱二人,那是只相差了兩歲的同母兄弟,自幼一起長大,情同生死,形影不離。 在蕭綱看來,便是他自己為哥哥而死,以命換命,那也使得,他著實不能理解為何家里竟會有梁元帝這般的兄弟存在。 蕭統也是大皺眉頭,心中萬般不喜。 然而,梁元帝最可怖的行徑還得是江陵焚書。 城破之時,登樓焚書,一場烈焰毀去數十萬卷,為整個中世紀最大的文化浩劫,自秦朝以后江東地區的大多數孤本珍籍都被他一把火焚盡,后世再也看不到了。 千古罪人,莫過于此。 他甚至不是想要焚書焚城,壯烈殉國的,而是打算死前再作天作地一把,焚完書后立即跑路,只不過沒跑掉,被抓起來殺了。 這些被焚的書里面,還有兩萬卷書是沈約的收藏,四萬卷是蕭統的東宮藏書,四萬卷是梁武帝的宮中藏書。 至于蕭綱的藏書,在侯景亂梁時就已被焚燒殆盡。 眾人得知消息,無不大怒。 梁武帝聽了直呼冤孽,家門不幸,深感生梁元帝這廝真不如生塊叉燒。 鑒于梁元帝的種種事跡,既然本位面他還沒有出生,那就永遠都不要出生了。 梁武帝一揮手,直接將梁元帝蕭繹的生母阮令嬴送入庵堂,送入空門,立誓永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