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他們畢竟開設學府是為了給朝廷擴充人才,不是做慈善的,自然要選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能更好地維持帝國向上發展。 鄭成功是這么打算的:“入門等級,所有人都要學儒學,培養對漢文化的認同感?!?/br> “等層層考試、升入太學之后,就要進行分流,只有極少數人繼續學儒,其他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天賦,學商、學法、學疆域地況、自然物理、奇門八卦、蒔花弄草、醫藥行診、兵法軍陣,等等?!?/br> 陸秀夫認真傾聽。 鄭成功又道:“可于文廟正中,祭祀孔子,從祀七十二位古往今來大學者,并奉其學說,從此流傳?!?/br> 天幕上。 觀眾們對此十分感興趣,紛紛開始提名自己心中合適的從祀人選: 【唐太宗李世民】:說到兵法,李靖軍神在世,橫掃千軍,這兵家的從祀舍他其誰! 【唐太宗李世民】:當然,本位面的藥王孫思邈也須列入其中。 【魏孝文帝元宏】:我大魏酈道元,書生報國,開一代水經地理之先河,自然要榜上有名。 【明武宗朱厚照】:陽明先生一代圣人,影響萬古,必須占據一個席位! 【唐玄宗李隆基】:李白的詩歌是什么水準,想來不用朕多說,你這個文廟總不能沒有詩歌吧。既然不能沒有詩歌,那肯定不能沒有李白。 【宋神宗趙頊】:蘇軾詩詞超凡越圣,同樣應該上榜。 【宋神宗趙頊】:朕的王相公作為一代改革家,思想先鋒,銳意進取,延平王你好好考慮一下。 【魏文帝曹丕】:說到文才,這個時代一定繞不過朕的父皇,還不速速讓他上榜! 【大周皇帝張士誠】:朕的幕僚施耐庵、羅貫中,寫了有史以來最好看的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他們不入祀天理難容。 【晉孝武帝司馬曜】:提名本位面的書圣王羲之! 【晉簡文帝司馬昱】:提名本位面的畫圣顧愷之! 【欽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朱厚熜】:提名本位面的藥圣李時珍! 【宋孝宗趙瑗】:朕的幼安冠絕當世,才映千古,如果他不入選,只能證明你這個文廟的選人水平有問題。 【暫時還沒想好帝號的女帝秦良玉】:朕為徐光啟發個聲,徐光啟精通數學物理,修訂歷法,改良紅夷大炮,作《農政全書》,惠及萬民,代表著一個時代最先進的技術。 【暫時還沒想好帝號的女帝秦良玉】:徐光啟應當入廟。 【陳文帝陳蒨】:本位面沒有什么配得上從祀的人選,朕就提名一下文天祥吧。 【北周武帝宇文邕】:朕直呼好家伙,崖山位面的文天祥還沒死,你就要給人家祭祀了? 【北周武帝宇文邕】:當代王炎午就是你吧。 【陳文帝陳蒨】:啊這,朕忘了(瘋狂擦汗)。 【后秦君主姚興】:反正文天祥總有一天會死的,朕也提名文天祥。 眾人:“……” 什么叫總有一天會死? 這個姚興,不會說話可以把嘴捐給有需要的人! 【宋武帝劉?!浚耗请尢崦谥t。 【北齊神武帝高歡】:于謙可以有。 【宋高宗趙構】:這里是大學者的提名,于謙留下了何等著作,他配上這個榜單? 【漢光武帝劉秀】:于謙留下了清白不屈、忠心義烈的精神,也是一種不朽的傳承,學文先學德,于謙的人格光輝足以彪炳史冊。 【周太祖郭威】:說到精神傳承,朕就不得不提名李淵了,感謝他向諸天萬朝分享咸魚擺爛精神。 【周太祖郭威】:朕現在已經意識到躺平擺爛啃兒子的快樂了,把大多數事務全推給了我兒柴榮。 【陳武帝陳霸先】:擺爛精神是李淵傳播的嗎,分明是你本來就懶,李淵只是負責點醒你。 【晉元帝司馬?!浚嚎袃鹤拥目鞓?,誰啃誰知道!合十感謝李淵的貢獻! 【宋哲宗趙煦】:李淵是帝王,不能列入文廟吧。 【宋哲宗趙煦】:論精神的話,朕愿支持李定國,于山河殘破的絕境中猶不放棄,血戰至日暮途窮。 【宋哲宗趙煦】:李晉王這種精神,正與崖山人一脈相承。 【暫時還沒想好帝號的女帝秦良玉】:朕的軍師史可法支撐殘局,力矢孤忠,絲毫不遜色李晉王。 【魏孝文帝元宏】:精神傳承,難道不應該傳承劉秀的氣運?人家可是萬朝第一氣運之子! 【漢光武帝劉秀】:??? …… 天幕上,眾人的談話逐漸跑偏。 鄭成功一行行看過去,深感無語。 帝王們提名南宋之前的那些人也就算了,怎么還有于謙、徐光啟、李定國? 從崖山年間往后推,要再等幾百年他們才出生,難道打算搞跨時空祭祀? 甚至還有各種奇奇怪怪的人選出現,什么論顏值當數古今第一的衛玠,死后被封瘟神、傳承瘟疫精神的鐘會,運氣奇佳、自帶三個ssr的衛子夫,等等等。 鄭成功將眾多不合時宜的人選剔去,又將時間點框定在崖山之前,最后略略一算,差不多得到了三四十位人選。 他將這些名字一一記錄下來。 此時,一名玄衣抱劍的高冷靚仔——張世杰忽然路過,掃了一眼名單,大為驚訝:“辛棄疾?李靖?你們這是打算建武廟?” 鄭成功:“……” 神他媽武廟,哪里來的武廟。 往前翻了翻,李靖是因為兵法論述入選,辛棄疾是因為辛派詞風,開一代先河,加上宋孝宗在那邊不時提刀威脅。 反正不是因為兩人都擅長打仗。 他將這個解釋告訴張世杰,后者神色很不滿,冷著臉說道:“為什么只有文廟,沒有武廟?難道一個新生的帝國只需要文官決斷事務,不需要武將守國戍邊、保衛疆土了?” 鄭成功:emmm,他說得好有道理! 雖說南宋的國情向來是重文輕武,但到了崖山的流亡小朝廷,情況迥然不同,完全就是張世杰的一言堂。 什么,你說你有不同意見? 你真以為張世杰麾下,那些只聽令于他的軍隊是擺設? 因此,張世杰自然要讓新帝國的定策,向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發展。 但除去他的個人立場不提,在教育體系中加上習武,確實勢在必行。 鄭成功回想了一下自己所在的時代,頂尖文人群體中,幾乎沒有一個人未曾掌過兵。 譬如,前任江北督師、現在女帝秦良玉的軍師史可法; 兵部尚書、手下有一支艦隊的張煌言; 收編了李自成闖軍舊部成為「忠貞營」的堵胤錫; 當然也包括了他自己。 恰在此時,陸秀夫沉吟一番說:“世杰說得有理,我們或許不該辦一個單純的「文廟」或「武廟」,而是應該辦一個文武兼備的學宮?!?/br> “甚好!”張世杰立刻拿出一張紙,將若干他認為合適的人選列下。 鄭成功:“但我們缺人手——” 雖說崖山人里有很多精英中的精英,都是從前的文武百官,但又不可能長期停留在這個地方教書。 陸秀夫卻很淡定:“莫急,一步步慢慢來,先把第一批學生迅速培養出來,現在的問題是,必須要在學宮中將后世之人和他們的學術也加上?!?/br> 鄭成功:“……” 他發出了一聲靈魂質問:“為何?” 有些人還沒出生,就已經死了,被擺上了祭祀臺? “可以列空白神位,而非靈位,等這些人日后歸位”,陸秀夫說到這里,幽幽地看了他一眼,“延平是真的不清楚為什么要加么——” 當一個人開始卷的時候,其他人也就被迫開始跟著卷了??! 鄭成功帶來了大量的后世知識,并且都已經投入了生產運用。 等于說,如果學生們完全不學的話,很快就要跟不上帝國發展了。 鄭成功抬頭望了一眼天幕,許多皇帝也都意識到了這個bug,正在和提名者緊急磋商: 【暫時還沒想好帝號的女帝秦良玉】:徐光啟說他沒問題。 【大周皇帝張士誠】:羅貫中和施耐庵也沒問題。 【明武宗朱厚照】:祭祀就祭祀吧,陽明先生說,只要你們把他的心學傳播下去,提前「死」一回也沒什么。 【欽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朱厚熜】:李時珍說隨意,他的醫術都發在這里了,你們拿去參考。 【欽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朱厚熜】:上傳《本草綱目》全文。 朱厚熜開了一個好頭,緊接著,眾多的學術資料和著作都一一分享在了天幕上。 諸天萬朝的人們紛紛忙著抄錄保存,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變革風暴。 鄭成功有點遲疑。 這種資料分享,等于是提前公布了某些人的畢生成果,對于崖山位面之后的人來說,是不是不太公平啊。 后世的各位卻紛紛讓他不要擔憂。 徐光啟的回復相當具有代表性,他這么說道: “能用自己的畢生所學幫上你們,我感到很高興?!?/br> “我之所以成為我,不是時勢造英雄,而是因為我迫切地想要改變這個時代,挽回墮陷于深淵中岌岌可危的中華?!?/br> 這位走過半生風霜的老人,望著身后沉淪半壁的帝國疆土,和風中飄搖的戰火與旌旗,輕嘆一聲,復又微笑著說: “你們能在未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真是太好了,千萬莫要為了這一點區區小事而糾結?!?/br> “既然你們提前發展了起來,等到我出生時,必將遠遠超過本位面。高速進步也會引發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屆時,你們位面的我終將迎難而上,再度開啟新的傳奇?!?/br> 眾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