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一進門,先是對著文天祥恭恭敬敬行了一禮,而后轉頭,緊盯著于謙。 “你這個人的面相真是奇怪”,陳英瞅了他許久,狐疑道,“本該在月余之間橫死……” 于謙:! 本來,按照在景泰位面的歷史發展,他確實會被復辟的朱祁鎮下獄抄斬,死于一個月后。 他忍不住問:“你還看出什么來了?” 陳英盯著他,揉了揉眼,又走過來掐了兩下他的臉:“怪了,真是怪了?!?/br> 他不敢置信地說:“你憑啥能平白多出幾十年性命?我看你一身正氣,定不是那害人妖邪之流,你究竟做了啥!” 天下竟有這般離奇之事! 他感覺從前學的全都到狗肚子里去了! 于謙:確實離奇,他還真說對了。 然而…… 誰能想到大明的開國老太公,竟然是一位神棍啊。 天幕上,朱元璋及時進行了信息補充: 【洪武大帝朱元璋】: “于謙啊,咱的外公,確實有些……神乎其技?!?/br> “咱小時候,外公經常說以前的故事?!?/br> “比如他被元兵抓走之后,遇見暴風雨,即將沉船,通過溝通天上的神靈,穩定天氣,保住了一船人的性命?!?/br> “元兵因此對他大為敬重,后來放他離去?!?/br> “咱把外公的神道碑銘發來,于謙你自己看吧,有不懂的就問咱,咱隨時給你解答?!?/br> 【洪武大帝朱元璋】:上傳《大明追崇楊王神道碑銘》全文。 于謙掃了一眼文章,里面講了幾件陳英在崖山遇見神跡,巧妙保全性命的故事。 他懷疑地看向陳英:“你真會呼風喚雨?” 陳英“啪”地伸手,往他額頭上一蓋:“也沒發燒啊這娃,大白天怎么說起了胡話呢?!?/br> 于謙:“……” 文天祥:“……” 天幕前的朱元璋:“……” 簡直不忍直視! 老朱對這位外公的記憶,基本都來自于小時候,外公拉著他進行一些早教,給他講有趣的故事。 一般都說的是自己在崖山的光輝事跡,一說就是一下午。 那時候的小不點朱元璋,經常因此而感到心馳神往,激動萬分。 這,甚至對他產生了深遠影響,間接促成了他長大后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恢復漢家天的一系列行為。 誰能想到。 外公的那些故事,居然是胡編亂造,一通瞎吹呢! 老朱頓覺童年濾鏡碎了一地,撫胸長嘆不已。 幸好此時,陳英很快進行了解釋:“呼風喚雨,那是神靈做的事,我不過區區一介凡人,最多也就只能預測五六天之后的天氣罷了?!?/br> 于謙將信將疑:“明日天氣如何?” 陳英鎮定自若道:“白日艷陽高照,至夜間子時轉暴雨,刮西風?!?/br> 次日驗證,果然如此。 于謙又測試了他數次,陳英每次都能預測得準確無誤。 對此,他笑瞇瞇地表示:“所以說,要相信自然真理?!?/br> 于謙:神奇。 你一個給別人看面相的人,跟我說要相信自然真理? “我猜,你也更想相信自然真理一點”,陳英壓低聲音。 他第一次露出了無比肅然的神色:“畢竟按照命理玄學來說,文相公他的命理,委實是千般坎坷曲折,改命更是難如登天……” 于謙默然許久:“事在人為?!?/br> 陳英順利通過了考驗,于謙決定將他拉入自己的計劃中。 他雖然不了解陳英其人,但他對這位一手將大明太祖朱元璋撫養長大的長輩,報以足夠的信任。 陳英后來一直活到了九十九。 在朱元璋的早期成長之路與人格塑造上,他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肯定是個正面人物。 而且,從陳英一直追隨張世杰、死戰至最后才被俘虜的情況來看,他始終心向大宋。 給自己外孫的教導,也是要復興漢人衣冠。 陳英聽他道出營救文天祥的意圖,糾結半晌,最終深吸一口氣,拍板道:“好,這回豁出去,跟你干了!” 他自認為是個玩世不恭的小人物。 但小人物,也是有自己的孤勇和堅守的。 歷史上的陳英,幾次死里逃生。 因為不愿再從軍旅,為元軍賣命,索性選擇了隱居,內心一直認定自己是宋民。 此刻,他想到,之前就沒能救得了太傅,今天總還可以努力一把,將文丞相救出來吧! 大不了賭上這條命便是! 于謙:“……倒也不必如此,你的性命很重要?!?/br> 萬一陳英在這里蝴蝶掉了,他到哪兒去變一個未來的太祖出來? “我有一個建康驛出逃的計劃”,他告訴陳英,“你既然能夠預知天象,選定出逃的日期就交給你了?!?/br> 離開建康,最合理的路線是走覆舟山一帶,切進京口,再入海順流而下。 一路水流湍急,舟輕如箭,速度很快。 且沿途多有隱蔽之處,容易逃離元軍的搜捕。 要達成這個目標,最關鍵在于兩點。 一是必須選定一個風向順利、潮水正勁的日子,這點可以交給陳英。 第二件事,就比較棘手了。 于謙修長的手指輕扣桌沿,幾度斟酌:“你懂醫藥嗎?” 陳英微微遲疑:“大概是普通江湖游方郎中的水準?!?/br> 天幕上,朱元璋立刻出來拆臺: “于謙,咱外公的醫術,是吃符箓喝咒水的巫醫水準,咱小時候沒少被毒害過,你莫要輕信?!?/br> 于謙:“……” 行吧,這就很難搞。 參考歷史上的發展,鄧剡能夠留在建康驛,不繼續北上,是因為重病無法成行。 那么,他的先生也必須“重病”。 至少在脈象上,必須完美騙過元人的醫者才行。 于謙本人對醫學不能說一知半解,簡直就是一竅不通。 他決定進行場外求助。 【明. 景泰位面.挑戰者于謙】:請問,有沒有一種比較溫和的藥物,能夠在不傷身的情況下,讓人表現出沉疴在身的狀態? 眾人:“……” 于謙這什么cao作,我們真沒見過。 居然還能找外援? 藥性溫和,不傷身,還要完美裝病,如此多要求,你咋不上天呢?! 片刻后。 唐太宗第一個回復: 【唐太宗李世民】:@于謙,孫思邈讓朕轉告你,洗洗睡吧,夢里什么都有。 【唐太宗李世民】:他說,世間確實存在這樣的藥,但絕非你現在的情況能配出來。 【秦始皇嬴政】:夏無且也是這么說的。 【秦始皇嬴政】:他教你莫要胡亂搞有的沒的。 【秦始皇嬴政】:這等藥劑的用量萬分關鍵,于謙你一個手抖,你的先生指不定就沒了。 【魏武帝曹cao】:孤剛才幫你問了華佗,他亦不建議你貿然嘗試。 【魏武帝曹cao】:華佗說,可能要給腦袋開瓢。 【西遼感天皇后蕭塔不煙】:于謙,朕幫你問了問中亞地區的宮廷醫師,他們倒是有一些與中原迥異的醫療方法,但并不適用于你的情況。 【東晉康獻太后褚蒜子】:葛洪先生說,藥物的配置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冒冒失失行動。 許多人都在勸阻于謙。 也有人直接激烈地提出了質疑: 【宋高宗趙構】:于謙作為副本挑戰者,為什么可以隨意跟場外溝通? 【宋高宗趙構】:之前蚩尤和李淵挑戰的時候,也沒見那兩位說話。 【明宣宗朱瞻基】:這叫合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