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心情復雜! 【弘治皇帝朱祐樘】:朕給你加封了光祿大夫、太傅,建祠堂,題字“旌功”,組織祭拜。 【清高宗弘歷】:朕為你題字“丹心抗節”。 【漢光武帝劉秀】:清高宗,怎么哪兒都有你? 【漢光武帝劉秀】:上次那個說要給文天祥寫文的,也是你吧。 【清高宗弘歷】:文章已經寫好了,正準備刻上,就叫《御制宋文信國公文》。 【宋孝宗趙瑗】:嗚嗚嗚,朕也好想給于謙題字追封。 【清高宗弘歷】:跨、跨時空追封?! 【宋孝宗趙瑗】:就封個“救世英杰,帝國雙璧”好了。 【陳文帝陳蒨】:雙璧? 【陳文帝陳蒨】:除了于謙,還有一位是? 【宋孝宗趙瑗】:另一位,自然是朕那能文能武,才貌雙全,文人中最擅打仗,武將中最會寫詩文的絕世天才辛幼安了。 【大秦天王苻堅】:宋孝宗夾帶私貨,叉出去! 【宋哲宗趙煦】:趙瑗每日一夸辛幼安任務完成(1/1) 【蜀后主劉禪】:你是懂副本任務的。 于謙把信息整理了一下,告訴鄧剡說: “我的謚號是忠肅,后來追封光祿大夫、太傅,后世幾位皇帝給我建祠紀念,題字【旌功】、【丹心抗節】?!?/br> 鄧剡:“……” 鄧剡:“…………” 不是,你這么厲害還拜文天祥當什么先生,我叫你一聲先生還差不多。 天下妖孽皆出一家,沒天理??! 他坐到一邊,默默自閉去了。 于謙見狀,又伸手將人拖回來:“好了,你過來,我把每一步要你做什么,都告訴你?!?/br> 于謙蘸了酒水,在面前桌案上寫了幾行字。 鄧剡越看越是錯愕,剛想問這能行嗎,一抬頭,卻正好對上了他的視線。 于謙是一個精神內核穩定,情緒力量極強的人。 他的眼眸十分優美,銳利而沉穩,如同天崩地裂下猶巍然屹立的亙古青山,讓心存猶疑的人一看,便瞬間感到有了主心骨。 也不知道為什么,鄧剡忽然就相信了他,覺得這些事一定可以完成:“好,你放心,等我消息便是?!?/br> 于謙淡笑,拂袖抹去了字跡。 “跟你一起謀事,早晚要折壽”,鄧剡嘀咕著,坐到旁邊,接連喝了幾杯酒壓驚。 忽聽有人輕咳一聲: “老師,你尚在病中,這般喝法不好吧?!?/br> 一只手從旁邊伸過來,直接按住了酒杯,不讓他再喝。 于謙回頭看去,見一個約莫十五六歲的少年,錦衣貂裘,劍眉入鬢,清清爽爽立在宴會紅燭邊,神情一派英氣勃發。 這就是張珪了。 鄧剡見到弟子,先是神色一喜,而后又臉一黑:“你怎么不告訴我,你就是張珪,張弘范的兒子?” 誰知,張珪看起來比他還要驚訝:“老師居然不知道我的身份嗎?” 小少年頓時眉頭緊鎖:“我不是故意欺瞞老師的,我分明跟您說過我姓張,又能在軍營里自由出入……” 這樣一來,他的身份不是呼之欲出了么! 鄧剡卻一臉坦蕩地說:“天下張姓之人何其多?便是你元營中的將領,也有好幾個姓張的呢,我如何能確定你父親是誰?” 張珪:噫,不愧是他的老師。 乍一聽,質疑得好像還挺有道理的。 忽然,他心中涌現出了一個無比驚喜的想法:“所以,老師之所以同意收下我,其實并不是因為我父親位高權重,而是因為我這個人!” 鄧剡點了點頭,理所當然地說:“正是如此?!?/br> 張珪:! 他看起來簡直一派歡欣鼓舞:“那我會努力證明老師很有眼光!” 鄧剡拍拍他的肩,滿是欣慰:“你有這份心就好?!?/br> 張珪表面矜持點頭。 下一刻,趁人不注意,悄然背過身去,暗自狂笑不已。 一旁的于謙:“……” 絕了,這兩人實屬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師門)。 憨得如出一轍。 他暫時不愿和張珪打交道。 盡管從歷史上來看,張珪這個人的品行相當不錯,可謂是元朝百年間,屈指可數的幾個真正高潔君子之一,最大的缺憾可能就是有一個張弘范這樣的爹。 鄧剡將他教導得很好,授盡平生所學。 未來,張珪將作為大元宰相,講經筵,行漢法,變儒治,平定叛亂,擁立新君,是文武兼備的一代名相。 他拔擢了不少漢官,也減免了眾多的漢人勞役和賦稅。 在自己身居高位之后,依然選擇了漢法改革,向既定利益階層斬首揮刀,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氣的事。 然而,張珪未來再出眾,畢竟還是靠其父的余蔭入仕。 于謙不愿接觸一個殺人滅國兇手的兒子,尤其是張珪他爹張弘范,如今還在威逼誘降他的先生,無所不用其極。 他悄然轉身離去,過了一會,張珪發現他不見了,就問自己的老師:“方才那人是誰啊,單看氣質,都快比得上我了?!?/br> 鄧剡:“……” 倒也不必每次都順帶夸一嘴自己。 他告訴張珪:“那是文山的一個晚輩?!?/br> 張珪又問:“他看起來跟老師頗為熟稔的樣子,那他的立場是?” 是可以為大元所用呢,還是像他的老師一樣,雖然堅決不入仕為官,但也不避諱和元人接觸呢。 鄧剡:“他的立場就是文山這個人?!?/br> 張珪瞬間心領神會。 懂了。 就是死硬派中的死硬派,寧死不降的那種。 “難怪他一邊跟您說話,一邊始終用余光看著那位文丞相的方向,好像很關切”,少年喃喃道,“真可謂是望穿秋水,望眼欲穿啊?!?/br> 鄧剡:“……” 這兩個詞是這么用的? “回去抄書”,他板著臉地宣布,“《說文解字》先抄一遍?!?/br> 張珪苦著臉:qaq 他小聲說:“為什么我一見他,就有種遇見宿命之敵,愛恨交織、恍然大悟、人生各有其道、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的感覺呢……” 他以前也沒見過于謙啊。 鄧剡嘴角一抽,心想,你的問題,已經不是簡單抄書能夠解決的了。 這幾個詞組,不能說表答清晰,只能說毫無關聯。 但他轉念又想到,于謙雖然是后世的太子少保,但張珪也是未來的四朝元老,帝師宰相,身份上可謂旗鼓相當。 鄧剡:我家崽也是很棒的! 他拍了拍少年的肩,鼓勵道:“這說明,你以后會成長為一個很優秀的人,為師看好你?!?/br> 張珪立刻高興起來:“謝謝老師!” …… 宴會上到處都是人,于謙頗費了一番功夫,才擠到先生身邊。 張弘范實在是不懷好意,安排了一茬又一茬的人向文天祥勸酒道賀。 文天祥來者皆拒,肅然面南端坐,一動不動。 全場歡聲雷動的熱鬧氛圍中,像是泠川上一捧寂涼的雪。 唯獨在看到前來的宋人降將翟國秀時,他沉如淵玉的眸中,終于泛起了一絲驚怒的微瀾。 翟國秀曾是張世杰手下最重要的將領。 張世杰待他不薄,大宋更待他不薄。 他卻在本該為國而死,舍身取義的關頭,就這樣果斷投降了,甚至還捎上其他幾個宋人將領,一起出賣了宋軍所有的布防信息,人員安排。 崖山海戰大宋的覆滅之罪,他絕對要占很大一份“功勞”。 而此刻,翟國秀正在滿面笑容地過來勸酒,面上完全不見國破家亡的悲痛:“丞相,來喝一杯,別做那么絕,指不定以后還要再繼續同朝為官呢?!?/br> 文天祥連正眼都不想給他一個,冷斥道:“你根本毫無廉恥之心?!?/br> 翟國秀被這話一刺,登時怒了:“宋國都滅了,你還清高什么?我不信你真的不怕死!” 他還想再罵兩句,卻忽然想起自己的來意。 忙退后半步,點頭哈腰地讓開一條道:“副帥,他就是文天祥?!?/br> 元軍的副元帥龐抄兒赤滿身酒氣,大步走來,要請文天祥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