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節
書迷正在閱讀:硬核系統讓我當大佬[七零]、嬌軟老婆,在線飼蛇、歷史副本從崖山海戰開始、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
“這樣很好,我也是這么想的!”金仁問點了點頭:“如果兄長因此被害,我死后也無顏見父親!” “我倒是覺得你父親應該無顏見你!你們兄弟之間鬧成今天,分明是因為你父親的處事不公!”王文佐冷哼了一聲:“那新羅人打算什么時候開城門?” “這件事情恐怕沒有這么簡單!”狄仁杰道:“我聽那金楊褒的意思,應該是他們允許金仁問入城稱王,條件是唐軍必須退兵?” “那就是說他們擁立金仁問為王換取我們撤兵?”王文佐捋了捋頷下的胡須,笑了起來:“這位金楊褒還真是個有趣的家伙!你入城之后,豈不是他們手中的人質?即便是稱王那也就是個空頭,就要換取我們退兵?他還真會做生意呀!” “大將軍,那金楊褒的意思是:假如大唐只是要讓金仁問為王,那他們可以接受,但如果唐軍要進城,那為了先王宗廟墳墓,便是力不能及,也要打到底!” “先王宗廟墳墓?呵呵呵!”王文佐笑了笑:“你覺得這句話是金楊褒一個人的意思,還是城中新羅貴胄所有人的意思?” “應該是新羅眾人的意思!”狄仁杰答道:“畢竟有百濟、高句麗的例子在前面,如果大軍進城,我們再改了主意,他們就只有束手聽命了?!?/br> “這倒也是!”王文佐點了點頭,目光轉向金仁問:“仁壽兄,你想怎么做?” “只要他們交出金法敏,我愿意入城!”金仁問答道:“三郎你放心,我畢竟也是先王之子,那些貴胄不敢傷我分毫!” “我大軍就在城外,他們肯定不敢!不過等我退兵之后,那就很難說了!”王文佐嘆了口氣:“我此番來是送你回國為王,可不想害了你!狄先生……”“屬下在!”狄仁杰應道。 “煩你再入城一次,告訴那金楊褒,我想與他在城外當面會晤,當面商議!如果他同意的話,我可以大體上應允大軍不入城!” “屬下遵命!” 新羅王宮。 “大體上應允大軍不入城?這是什么意思?”一個新羅貴胄問道。 “是呀,要么入,要么不入,哪有大體上應允不入城?這分明是唐人的詭計!” 第734章 四個條件 “是呀!這一開始就是唐人設下的圈套!用來離間我們的!” “罷了!”金楊褒舉起右手,打斷了貴族們抱怨:“王文佐所要求的也不過是在城外當面商議,至多也不過是取我一條性命。以他的身份地位來看,倒也不至于為了老朽區區一條性命而食言!” “楊褒公,那可未必!興許他就是想把您騙出城殺害!”有人道。 “老朽前年就已經七十,若是中壽,墳頭樹木已經有大腿粗細了,便是這真是王文佐的圈套,又何惜一死來換取諸位見識王文佐的真面目??”金楊褒笑道:“若是那樣,國事就偏勞諸公了!”說罷,他向場中眾人深深做個團揖。 會面的地點在一片點綴著白色新伐樹樁的空地,厚實的落葉鋪滿地面,時而可以看到灰白色的蘑菇。 “您來的很早!”王文佐跳下馬,穿過樹樁之間,在他的身后是二十名全副武裝侍衛,依照先前的約定,雙方能夠帶入會場的護衛不能超過二十人,“王”字虎旗在他的身后隨風飛舞,空氣中彌漫著松脂特有的清香,讓人忘記正在進行的戰爭。 “身為主人,老朽來的更早一些是應有之義!”金楊褒不得不依靠兒子的幫助才能從馬上下來,他的目光掃過四周,記憶中這里是一片美麗的樹林、有橡樹、楓樹、銀杏,每當秋天來臨,這里即化為一片金黃色的海洋,這也是新羅人都城名字的由來。自己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在這里奔走頑耍,采集樹莓、打獵、他和妻子的初吻也發生在這里。而現在這里已經化為一片白地,唐人砍倒了那些美麗的樹木,用來搭建攻城塔和投石機,準備圍攻這座城市。金楊褒不禁思量這片樹林究竟有多高,樹林養育了城市,也將毀滅城市。 愿神靈保佑,讓我能夠保住城市!金楊褒默默祈禱,他的兒子上前半步,試圖將金楊褒遮擋在身后。王文佐笑了笑,對一旁的金仁問道:“孝乃百善之先,有這等孝子,新羅便有不亡之理!” “楊褒公治家有方,家父在世時便是股肱之臣!”金仁問笑道。 “若令兄能夠對這位言聽計從,想必也不至于今日!” 王文佐的話仿佛尖刺,讓金楊褒一陣刺痛,他不想再繼續這些無益于事的交談:“王大將軍,您要與老朽在城外面談,現在老朽來了,您要談什么呢?” “既然您這么性急,那我也就不繞圈子了!”王文佐用馬鞭指了指不遠處的樹樁,示意金楊褒坐下:“如果你們滿足我的四個要求,我就可以同意你們的要求,即大軍不進城!” “四個要求!”盡管早已有了心里準備,但金楊褒在聽到王文佐軍隊不進城的承諾時,他還是松了口氣。 “那我可以聽聽是什么要求嗎?” “當然可以!”王文佐用馬鞭抽打了一下路旁的野草:“首先,在撤兵之前,召開由全體圣骨、真骨貴族參加“和白”會議,向仁壽兄宣誓效忠,并舉行登基儀式。除此之外,仁壽兄將帶領一支三百人的衛隊進城,這支衛隊的人選將由我挑選,你們不得干涉?!?/br> “新王要帶三百人的衛隊進城?”金楊褒皺起了眉頭:“您這是什么意思?” “當然是為了確保仁壽兄的人身安全!”王文佐道:“他已經十幾年沒有回到自己的祖國了,誰知道會不會有逆賊會尋機刺殺他?” “那怎么可能!”金楊褒苦笑道:“您未免太多慮了吧?” “多慮嗎?我怎么不覺得?”王文佐笑了笑:“別忘了,是你們將金法敏趕下王位,捆綁起來要交給我的,誰知道我撤兵之后你們會不會故技重施?也許您不會,但別人呢?我可不能把我最好朋友的性命托付于他人之手!” 金楊褒被王文佐說的啞口無言,幾分鐘后他嘆了口氣:“好吧!如果只是三百人的話,我可以先同意!那第二條呢?” “第二條便是必須交出人質!”王文佐道:“為了避免新羅人再次對大唐不忠,金城內必須交出三百名貴族兒童作為人質,這些兒童的年紀必須小于十四歲,性別為男,出身于真骨以上的家庭。如果新羅再次反叛,那人質將會被立刻處死!” “不行!絕對不行!”這次出聲的是金楊褒的兒子,他右手按住刀柄,雙目通紅,死死的盯著王文佐,還沒等金楊褒出言呵斥,曹文宗已經搶上前一步,右手已經按在對方的佩刀上,左手在胸口用力一推,金楊褒的兒子便飛跌出去,摔了個四腳朝天。 “大將軍,應當如何處置那廝!”曹文宗問道。 “看在他是個孝子的份上,便且饒了他這次!”王文佐冷哼了一聲。 “多謝大將軍寬宏大量!”金楊褒已經被曹文宗如鬼魅一般的行動嚇出一身冷汗來,自己兒子也有幾分勇力,可在那護衛面前竟然如稚童一般,被輕易擊倒。 “罷了!人質的事情,你能接受嗎?” 金楊褒額頭上已經滿是汗珠,他稍一思忖答道:“這件事情恐怕不是我一個人能做決定的,必須還要和其他人商議了才能答復大將軍!” “無妨!行與不行你可以給我一個答復,若是城中有人不從,那就是他們的事情,與你無關!否則每一件事情豈不是都要回去商議,那要談到什么時候?” 面對王文佐咄咄逼人的逼問,金楊褒知道自己不可能推諉過去了,咬了咬牙道:“好,在下同意交出人質。那大將軍的第三個條件是什么?” “第三個條件就是,將新羅東萊縣一處臨海港口劃為自由港,不受新羅王管轄,改由本將軍直轄!” “東萊縣的臨海港口?”相比起王文佐先前提出的兩個條件,金楊褒對于第三個條件倒是表現的頗為鎮定:“若是如此的話,老朽可以答應!” “好!楊褒公果然拿得起放得下!”王文佐笑道:“我的第四個條件是,新羅作為大唐之藩屬,必須出動步兵四千,騎兵一千,隨本將軍平定遼東之亂!以表忠順之心!” “這……”王文佐的最后一個條件真正戳中了金楊褒的痛處,既然新羅承認自己是大唐的藩屬,那自然不能拒絕具有方伯身份的王文佐的征召令,但這么做就有兩個后果:這五千新羅軍隊等于是王文佐手中的人質,新羅國內的任何異動都要顧忌到這五千人;其次這等于是用新羅人的鮮血來鏟平金法敏、金春秋兩代人在遼東擴張的心血,這種痛苦是外人無法感受的。 “怎么了:王某受天子之命,潼關以東、大河以北,皆為王某權限所在,爾等敢不奉詔嗎?” “不敢!臣奉詔!”金楊褒痛苦的低下頭,整個身體劇烈的顫抖著。 “很好,那現在您可以回城了!只要你們愿意接受上面四個條件!那戰事就可以平定,新羅百姓就可以重享太平了!”王文佐伸手右手,虛扶了一下金楊褒:“還有您的兒子,希望他沒有受傷!” “這就是王文佐提出的條件,一共四個!”金楊褒似乎已經耗盡了所有的氣力,他頹然揮了揮手:“他說如果接受的話,他就同意撤兵;否則的話……”他稍微停頓了一下:“大家記得城外那片樹林吧?就是秋天一片金黃色那些,唐人已經砍掉了許多樹木,他們有足夠的木材建造各種攻城器械!” “效忠唐人的傀儡、衛兵、交出人質、割讓土地、最后還要派兵去給唐人當炮灰!就算我們最后打敗了,也不過如此吧?”一個貴族酸楚的嘆息道。 “他至少把性命還留給你我,畢竟他本來可以把我們全殺光的!”另一個人嘲諷道。 “我們手里也有刀,還有城墻!”有人怒道:“打到最后誰贏誰輸還不一定呢!” “如果是別人的確如此,但王文佐可不一定!你們忘記“霹靂車”嗎?那玩意就是王文佐發明的。他能把我們都砸死在倒塌的城墻下!” “這倒是,我親眼見過他用那玩意圍攻周留城,巨石從空中落下,把一切都砸碎!照我看,我們還是答應他的條件吧!” “是呀!我們會失去一些,但也能夠保全剩下的那部分!總比全部失去的好!” 隨著討論的繼續,支持接受王文佐的條件的那一派逐漸占了上風,原因很簡單,王文佐的條件雖然苛刻,但并沒有對新羅貴族們的利益造成太大的傷害;向金仁問效忠是應有之義,反正除了金法敏他的繼承順位最高;讓金仁問帶三百侍衛進城也無所謂,反正這里的大多數人也沒真的想刺殺他;交出人質固然很痛苦,但他們又不是只有一個兒子,誰叫他們現在被圍在城中呢?最后王文佐就要了一個港口,這對于貿易還很落后的新羅人來說,也沒啥。真正對他們傷害最大的其實是派五千人跟著唐軍征討遼東,畢竟很可能就是征調他們的人手,但形勢如此,也不得不如此了。 “那大家就表態吧!支持的人有:1、2、3、4……”隨著點數聲,金楊褒眼睛亮了起來:“不用數了,同意的人已經超過一半了,那就這么決定了!” 圍城之中的新羅貴族并沒有拖延時間,第二天中午,他們的代表就出城向王文佐表明了己方的態度,并把金法敏交到了王文佐的手中。兩天后是個大晴天,新羅人就在金城的東門外的空地上,舉行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效忠儀式——四千多名唐軍士兵的矚目下,三百二十七個“真骨”貴族跪伏在地,向王座上的金仁問宣誓效忠,而王文佐代表天子,冊封金仁問為樂浪郡王、新羅王。隨后新羅人交出了王文佐索要的貴族兒童人質,而金仁問也帶著護衛進城,他將在王宮里再舉行一次登基儀式。 “到這里,總算是功德圓滿了吧?”沈法僧看著金仁問前呼后擁進城的背影,笑道:“三郎,他還真是多虧了你,否則猴年馬月才能當上新羅王呀?” “話也不能這么說!”王文佐笑了笑;“沒有仁壽兄的援手,我們也沒有今天!” “話是不錯,可天底下知恩圖報的人又有幾個?不恩將仇報就不錯了!”沈法僧道:“三郎,不過你就這么放過新羅了?我記得你答應他們大同江以南的土地都歸他們,那里面可是有好大一塊都是原先高句麗的地盤呀!” “權當是看在仁壽兄的份上!這新羅國將來也就是歸他的子孫后代了!”王文佐笑道。 “那將士們怎么辦?”沈法僧問道:“大伙兒出來流血流汗,錢糧更是花了不計其數,都指望著拿新羅人的田地財富來補償,現在都沒了,怎么辦?” “那就繼續向東吧!只要平定了遼東之亂,還需要擔心沒有田地財富?” “遼東?”沈法僧眉頭微皺:“那地方有啥好的,遼東那邊要么是一望無際的野林子,要么就是沼澤地,冬天又冷,照我看還不如倭國的東邊,有金銀礦、還有魚鹽之利!” “財富也不是天上掉下來出來的!”王文佐道:“琉球島、濟州島之前也是蠻荒之地,現在如何?你好好做,其他的事情無需擔心!” “好吧!”沈法僧無奈的點了點頭,他其實是想和王文佐提提與賀拔他們輪換防區的事情的,卻不想被王文佐三言兩語堵回去了,心中不禁有些不滿,但礙于多年的積威,卻又不敢說出來,心中憋得愈發慌了。 “大將軍,金法敏帶來了,您要見他嗎?”狄仁杰問道。 “金法敏?”王文佐猶豫了一下:“算了,見他就不必了。你讓人好生看顧,先送他去周留城,等個好天氣,便送他去長安!” 第735章 大王到來 “那新羅人送來的人質呢?”狄仁杰道。 “送往泗沘城定林寺,便如當初王樸他們一般教導,不可苛待了!”王文佐道。 沈法僧道:“三郎,新羅與百濟乃是幾百年的世仇,這些新羅人質的父兄不少人與百濟都是生死大仇,如果送到定林寺,就算叮囑了,也難保不會有人尋機報復的!不如送到難波京吧!” “這倒也是!”王文佐點了點頭,他向新羅索要人質既有以此來挾持新羅貴族,避免其反復無常的原因;還有從中培養選拔忠于己方的人材,將來送回新羅,從內部控制該國的打算。若想達到以上的目的,若是讓部下對這些人質虐待,那就適得其反了。 “三郎,我有件事情,不知道當說不當說!”沈法僧猶豫了一下,咬牙道。 “你我之間有什么當說不當說的!”王文佐笑道:“盡說無妨!” “那我就斗膽說了!”沈法僧瞥了一眼狄仁杰,狄仁杰立刻不動聲色的退到一旁,沈法僧這才低聲道:“三郎,我在百濟這些年勞心勞力,整個人已經心疲力竭,著實是撐不下去了。此番平定了新羅,你還要去打遼東,可不可以給我安排一條后路?” “后路?”王文佐聞言一愣:“什么后路?你我都是為朝廷效力,要什么后路?” “這個……”沈法僧咬了咬牙:“就是仗打完了之后,我想去倭國,和賀拔雍他們輪換一下,那邊氣候、水土我很喜歡,想要在那邊養老!” “去倭國養老?”王文佐聞言笑了起來:“法僧你這話說的,你比我還小兩歲,怎么就想著養老了,男子漢大丈夫,正是建功立業、留名青史的時候呀!” “三郎,我和你不一樣!”沈法僧嘆了口氣:“你將來肯定能留名青史,而像我這等小人物能想的就是田園美宅,醇酒婦人了。我從軍以來,戎馬十六七年,險死還生有七八次,身上光是箭傷就有十二三處,一到陰雨天就渾身疼的厲害,現在就想著乘著身子骨還行,想多過幾天安樂日子!” “好吧!”王文佐聽到這里,也只能點了點頭:“既然你這么說,我自然應允。你放心,等到這一仗打完了,你就在倭國選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領國,我讓彥良封你為世襲國司,終老于當地如何?” “好,好!”沈法僧聽到王文佐的許諾,心中大喜:“那就多謝三郎了!” “自家兄弟,謝什么!”王文佐笑道:“區區一國之地,酬報你這些年來跟隨我的功勞,都有些少了!我本來是想讓你去揚州那邊養老的,那邊離你的家鄉更近些,風土人情也習慣,不過你既然想去倭國,那也由你,反正將來造船技術會越來越好,從倭國去揚州,快的話一兩個月也就到了,可以時常往來!” “三郎!”沈法僧聽到這里,心里也有幾分感動:“你也莫要太cao勞了,說實話,李家天子待下刻薄,你平定了新羅,剩下的遼東就不必急了,打個三年五年也不過分!” “三年五年?你這是讓我養寇自重呀!”王文佐笑了起來:“法僧,你不用替我擔心,我自有主意。此番出兵遼東,我不只是為了大唐天子,也是為了我們自己,還是為了子孫后代。百年之后,你口中的沼澤密林,將會變成良田村落、雞犬相聞,再造一個大唐,一個新大唐!這才是我的目標!” 周留城,港口。 “你看,那是什么?”瞭望臺上,哨兵突然驚呼道,被驚動的軍官順著士兵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遠處升起一股煙柱,那只意味著一件事情——有一支陌生的船隊正進入白江口,逆流而上,而這通常意味著是敵人。 “吹號角,立刻吹號角!”軍官大聲喊道:“快,快,動作快些!” “是!”瞭望臺上頓時一片忙亂,一聲聲號角響徹天空,看到下面一片混亂的碼頭,有個士兵不解的問道:“不太可能是新羅的船吧?前幾天不是都說新羅人都已經投降了嗎?” “快去給蝎子上弦!”軍官給了發問的小兵一腳:“有力氣去干活,別在這里有的沒的!” 正當周留城一片混亂時候,一支船隊正緩慢的進入白江口,逆流而上,為首的旗艦的主桅桿大帆上繡著菊花紋章,這代表著這是倭國大王的座船。 “陛下,這里就是白江口!”守君大石沉聲道:“再逆流而上走半日,就是周留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