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節
書迷正在閱讀:硬核系統讓我當大佬[七零]、嬌軟老婆,在線飼蛇、歷史副本從崖山海戰開始、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
“真的假的?”跡見赤梼將信將疑的問道:“左府殿明明是個大唐人,這還是第一次來倭國,怎么會和這石像生的一模一樣?” “我也不知道呀!所以才覺得害怕呀!”沙吒相如苦笑道:“若是傳出去,估計主上還以為我們撒謊騙他呢!” “如果真的是這樣,最多請左府殿過來親眼看看就是了,倒也不用擔心他以為你們騙他!”跡見赤梼笑道,旋即他皺起了眉頭:“不過如果這是真的,那也太奇怪了,難道這是湊巧?” “天底下哪有這么湊巧的事情!”曹僧奴道:“一個生在萬里之外的大唐,一個是幾百年前的石像,卻長得一模一樣,這也太荒謬了吧?” 三人正爭論不休,那巫女突然一陣劇烈的抽搐,旋即蘇醒了過來,她看到三人的樣子,問道:“如何?大國主可曾回答你們問題?” “回稟巫女!”跡見赤梼苦笑道:“大國主神的確回答了我這兩個朋友問題,但又出了一個更麻煩的問題!” “更麻煩的問題?”巫女問道。 “對!”跡見赤梼便將方才曹僧奴和沙吒相如發現的事情講述了一遍:“巫女,您說這奇怪不奇怪?” “貴主上與大國主的神像長得一模一樣?”巫女皺起了眉頭:“這是真的?” “不錯!” “確是如此!”曹僧奴問道:“這會不會是碰巧?” “碰巧?”巫女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這要向神靈詢問才知道。對了,你們的主上是誰?來這里問了什么問題?” “你剛剛不是聽到我們的提問了嗎?”沙吒相如問道:“為何又要問我?” “呵呵!”巫女笑了起來:“是這么回事!方才大國主神降臨在我身上,借用我的rou體與你們交談,所以我對于方才你們說了什么,一點也不知道!” “原來是這么回事!”曹僧奴笑道:“回稟巫女,我們的主上乃是大唐天子麾下倭國撫慰大使,受命于貴國女王陛下,左府殿,剛剛擊敗中大兄逆賊的王文佐,王府君!” “原來是他!”那巫女露出了驚詫的神色:“那可是一位連鬼神都要敬畏的大將軍呀!” “呵呵!”曹僧奴笑道:“想不到您在出云國,也聽說了我家主上的威名!” “這等大事,便是瞎子也會從旁人口中聽到!我就算再怎么孤陋寡聞,也會從前來祭拜的客人口中聽到一二!”巫女笑道:“三位既然是左府殿的手下,且隨我上去,好好招待一下!” “那我家主上與神像容貌相似的事情……”曹僧奴問道。 “這件事情干系重大,我現在也無法給你們答案!”巫女肅容答道:“但有一點是確定的,神靈的一切所為必有深意,只是我們智識淺陋,一時間無法理解其中真意罷了!” 三人隨巫女出了長屋,那巫女招來同伴,附耳低語了幾句,便領著三人出了林子,將三人待到臨近的一處莊園,先請三人前去沐浴。三人在溫泉中洗浴干凈后,來到屋內坐下,看到四下無人,沙吒相如問道:“跡見兄,你看那個巫女這是作何打算?” “現在還不知道!”跡見赤梼答道:“不過應該沒有什么惡意,曹先生,你覺得呢?” “我也是這么覺得的!”曹僧奴道:“那巫女應該是把我們的事情稟告上司,然后一同商量?!?/br> “既然是一同商量,你又怎么覺得他們沒有什么惡意?”沙吒相如問道。 “呵呵!”曹僧奴笑了笑:“沙吒兄,你記得先前我們拿出一匹馬五匹絲綢來,說是獻給神靈的祭品,那兩個巫女是什么反應的嗎?” “什么反應?”沙吒相如回憶道:“那兩個巫女好像很高興,對了,那個年輕的還伸手去摸絲綢,被年紀大的那個攔住了!” “沒錯!”曹僧奴笑道:“也不瞞二位,我自小便是在祆廟長大的。這天底下的寺廟都是差不多的,不論供的是沙門的菩薩、道教的天尊、還是祆廟的光明神,這里廟里供奉的神靈不管泥雕木塑、包金裹銀,都是吃不了東西、穿不了衣服、動彈不得的。 信眾送來的糧食、銅錢、布帛、絲綢、金銀都是入了廟中人的口袋,與神靈又何嘗有半點關系?這倭國的大國主神也不會例外。神用不著騎馬,也沒法穿絲綢,馬也好、絲綢也罷,最終都是歸了那些自稱侍奉神靈的巫女的!” “這倒是,不過這和他們有沒有惡意有什么關系!”沙吒相如問道。 “這還不簡單?大國主神又不會自己說話,真正言事的就是這些巫女了。她們喜歡錢財,又知道主上的威名實力,有機會和主上搭上關系,你覺得他們會怎么做?你難道忘記了我們在那地下洞xue時,那個裝神弄鬼的巫女是怎么回答我們的問題的?” “哈哈哈哈!”沙吒相如聽到這里,不由得大笑起來:“不錯,這些巫女聽了主上的名聲,就好像聞到香油的老鼠,趕都趕不走了,曹先生,這次你可是立下了大功,回去后主上肯定會重重賞賜你的!” “沙吒將軍你這話可就錯了!”曹僧奴笑道:“若論功勞,咱們三人中最大的要數跡見兄了,畢竟這件事情從頭到尾可都是他想出來的,咱倆不過是跟著演了一出戲罷了!” “不錯!”沙吒相如拍了拍跡見赤梼的肩膀:“跡見兄,經過這次的事情后,你在主上的地位肯定是一日千丈,我們幾個今后還要多多仰仗你呀!” 第442章 語言的力量 “哪里,哪里!”跡見赤梼笑道:“與二位比,我不過是后來者,今后在左府殿手下,仰仗二位照顧的地方還多著呢!” “這個是自然!”沙吒相如拍了拍胸脯:“左府殿讓咱們三個一起出來辦差,這就是緣分,否則那么多人,為何是咱們三個?” “是呀!”曹僧奴笑道:“現在回想起來,的確是難得的緣分。若是換了別人,如何能想出大國主神這條路來?” “其實這也沒有什么!”跡見赤梼笑道:“也是二位開通,若是換了個人,只怕會覺得我這辦法太過異想天開了?!?/br> “異想天開有什么不好!”曹僧奴笑道:“照我說最異想天開的就是主上,只是最后他都做成了?!?/br> 說到這里,外間突然傳來腳步聲,三人不約而同的停止交談。門被推開了,先前的巫女走了進來,向三人鞠躬行禮:“三位,這是蕁麻茶,還有米團子,請三位品嘗!” “多謝了!”跡見赤梼趕忙還禮道謝,對曹僧奴和沙吒相如道:“這兩樣是大國主神廟的特產,二位也請品嘗一下!” 曹僧奴和沙吒相如道了謝,一同品嘗起茶點來,也許是因為一路上都吃干糧的原故,都覺得茶點分外好吃,不由得多吃了幾塊。那巫女只是坐在對面,笑而不語。 “這米團子著實不錯!”二人將茶點一掃而空,曹僧奴笑道:“只是有些少了,可否再拿些來?” 跡見赤梼將曹僧奴的話翻譯給巫女聽,巫女笑了笑,對門外吩咐了兩句。跡見赤梼道:“你們兩個等會,待會就到!” 不一會兒,新點心便送到了,曹僧奴和沙吒相如這次吃的慢了不少,巫女和跡見赤梼交談了幾句,跡見赤梼道:“二位,巫女想要了解一下左府殿的過往經歷!” 沙吒相如和曹僧奴對視了一眼,沙吒相如道:“曹先生,你跟隨主上時間更早,不如你來說吧?” “也好!”曹僧奴拍了拍手,將手上的粉末拍掉,喝了口茶,潤了潤喉嚨:“唐國之貴種,莫過于五姓七望,主上之王氏便是出身于其中之一,可謂是天生貴胄。不過他發跡卻要從唐軍出兵百濟說起……”于是他便將王文佐隨唐軍渡海滅百濟,留戍百濟,而后戰亂四起,倭人出兵相助,他崛起于軍中,平定戰亂,擊退倭軍,而后在長安獲得天子青睞,出使倭國等諸事一一講述了一遍這番經歷本就跌宕起伏,驚心動魄,曹僧奴又口才邊給,屋內其余三人聽得目瞪口呆,嘆息良久,到了最后那巫女道:“聽你這般說,左府殿當真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呀!只是你說他容貌與那大國主神的石像一模一樣,這是真是假?” “千真萬確!”曹僧奴道:“沙吒兄,你也是見過主上的,兩者是不是十分相像?” “的確如此!”沙吒相如道:“若非親眼看到,我也不會相信。若是假的,不但左府殿會責罰我等,神靈也不會饒過,誰又敢胡亂編造?” “我并不是信不過二位!”巫女沉聲道:“只是這件事情干系千萬人的性命,不得不先問清楚了!” “千萬人的性命?”曹僧奴心中暗喜,裝出一副迷惑的樣子:“即便主上與神像容貌相似,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和千萬人的性命又有什么關系?” 巫女笑了笑,目光轉向跡見赤梼:“他們兩個是異國人,對于大國主的故事沒聽過,你是出云國人,總應該聽說過大國主讓國于天孫瓊瓊杵尊命之后,是怎么離開出云國的,又說了什么嗎?” “自然記得!”跡見赤梼:“天照大御神派出建御雷神、天鳥舟神帶著自己的十拳劍來到葦原中國,大國主神無法對抗神劍的鋒芒,只得將國家讓給天孫瓊瓊杵尊命,自己登上船離去。在臨別前他許下預言:將來終有一日,自己的子孫會駕船而來,從天照大御神的后裔手中奪回這片土地?!?/br> “不錯,你記得很清楚!”巫女點了點頭,目光轉向曹僧奴和沙吒相如:“二位你們也聽清楚了吧?” “這,這……”曹僧奴一副不敢置信的樣子:“您該不會說主上就是大國主神的后代?可這未免也太荒謬了吧?主上又不是尋常百姓,世代為大唐之高門,與異國神靈又有什么關系?” “是呀!鬼神之事,虛無縹緲,又關系到左府殿,豈可妄言?”沙吒相如道。 “呵呵呵!”那巫女笑了起來:“二位這般謹慎,自然是對的。不錯,令主是唐人,世為貴種,不過其祖先可以追溯到何時?” “吾主出自瑯琊王氏,其始祖王吉是西漢時人,距今已經有六百余年了!”曹僧奴道。 “呵呵!”巫女搖頭笑道:“大和朝廷的初代大王距今已有近一千三百余年,大國主讓國離開出云之事更在此之前,所以左府殿之先祖是唐國人與他是大國主之后裔并無矛盾呀!” “您的意思是大國主神乘船離開之后去了吾國,然后在吾國娶妻生子,世代傳承,最后便有了主上?”曹僧奴苦笑道:“這道理倒是說的通了,只是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 “那是自然,神靈之威能,豈是我們凡人所能企及的?”巫女笑道:“可若非如此,那又怎么解釋左府殿與吾神容貌如此相似?還有千余年來,在這片土地上天照大御神的子孫從來未曾被人擊敗過,這是天照大御神與天孫定下的約定,這次卻被一個渡海而來的唐人打的慘敗。若非他是大國主神的后裔,那又怎么可能?” 巫女這番話如果在現代人看來完全就是毫無邏輯的詭辯,但在很多古代人眼里卻是邏輯嚴密的推理。在大多數古代民族看來,語言是有某種神秘力量的,尤其是在經過某種特殊程序之后發出的誓言,更是如此。因為日本神話中天孫降臨時天照大御神授三神器與他約定世代統治日本,所以天照大御神的子孫在這片土地上就是不可戰勝的,能擊敗天照大御神子孫只有另一個天照大御神的子孫。(其實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行為,比如劉邦殺白馬與群臣盟誓,歷代天子祭祀天地社稷等) 而能夠打破天照大御神子孫不敗金身的唯有另一個神許下的誓言,在出云國的神話中,大國主神是一個悲劇英雄的形象出現的。他離開自己的國家時滿懷對入侵者的仇恨,所以許下了……“自己子孫將駕舟而來,從天照大御神的子孫手中奪回國家”的預言,這一預言所具有的神秘力量壓倒,至少是抵消了天照大御神當初與子孫立下約定的力量。這才是王文佐能夠擊敗中大兄的真正原因。 “您說的雖然聽起來很有道理!”沙吒相如笑道:“可我從沒聽說過主上說過自己與倭國有過什么關系,更不要說什么大國主神了!我覺得他也不會認為自己能打敗中大兄是因為某個神的力量。好像這也沒有什么用吧?” 巫女笑了起來,臉上滿是傲然之色:“既然天照大御神能夠讓自己的子孫世代統治葦原中國,那大國主神也能做到!” 大津。 北風吹拂,卷起成片的蘆葦,無邊無際,與遠處的湖面連成一片。 “真不錯!”王文佐看著遠處的琵琶湖,嘆道:“照我看,這里比飛鳥更適合作為都城!” “哦?為何這么說?”琦玉問道。 “琵琶湖有方便的水運,可以運來四方的物產,四周的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有足夠的糧食!”王文佐道:“相比起來,飛鳥京所在的地域也未免太狹窄了!” “這倒是!飛鳥京所在的奈良的確比近江狹小多了!”琦玉笑道:“不過飛鳥京有更好的港口,新羅、百濟、高句麗、靺鞨以及中國的船只可以直接抵達飛鳥京的碼頭,這難道不是更重要嗎?” “與大陸交通更方便,利于吸收先進文化技術!嗯,這倒也是個不錯的理由!”王文佐點了點頭:“無非是取舍罷了!不過從長遠來看,近江那邊更適合做國都,這里的物產更豐富,人口也更稠密!” “這倒是奇怪了,你和葛城倒是想的一樣,他以前也總是想著遷都到近江大津,理由也是這里土地肥沃,又臨近琵琶湖和不破關,即交通便利又扼守險地,是建設都城的好地方!” “那結果呢?”王文佐露出饒有興致的表情。 “結果就是不了了之呀!”琦玉笑道。 “不了了之?他當時不是大權在握嗎?” “大權在握又如何?”琦玉笑道:“飛鳥京四周有多少神社和寺廟呀?如果遷都到大津,他們怎么辦?如果不去的話,以后朝廷的好處就都沒有了,等于是被邊緣化;如果遷去大津,那這里的田莊產業寺廟都不要了?到那邊從頭開始?這可是幾百年累積下來的呀!” “就因為這個?”王文佐不禁大失所望,他當然知道遷都是個麻煩事,要應付許多既得利益者。但中大兄的手腕他是見識過的,著實是個厲害人物,像這樣的人物既然打定了主意,怎么會這么容易打退堂鼓? “什么叫就因為這個?”琦玉笑道:“你是不知道神社寺院的本事。這么說吧,大王一年到頭少說也有七八十個祭拜儀式,這些祭拜儀式都是由這些寺院神社主持的。隨便找個由頭,說卜卦不吉,就能把葛城弄得焦頭爛額。別忘了,他只是太子,又不是大王。只要我說天照大神降下兇兆,說遷都激怒了四方神靈,他們世世代代都是守衛著京城,保護著大王的平安,現在葛城要把都城遷走,那他們又怎么辦?每年大王親自獻上的各種祭品再也沒有了,那他們又何必還為了大王保衛京城呢?就讓惡靈們隨意胡為吧!” “sao,還有這種玩法?”王文佐已經聽得目瞪口呆,作為一個穿越者,他其實和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生活在兩個世界,在王文佐看來,這個世界是物質的,而在古代人眼里,這個世界是人鬼神雜居的,崇信萬物有靈論的古代日本人更是如此,如果沒有飛鳥京周圍眾多的神社寺院的保護,人們又怎么能正常的起居生活呢?沒有這些寺院神社的默許,中大兄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開。 “你明白了吧?為啥當初葛城雖然恨我入骨,卻拿我一點辦法也沒有!” “我明白!”王文佐點了點頭:“那后來中大兄就再也沒提遷都的事情?” “沒有,不過他每年總要去幾個月近江,還在大津修建了一座宮室給自己??!”琦玉笑道:“既然你也這么喜歡大津,那這座宮殿就賜給你吧!” “微臣多謝陛下了!” “一座宮室而已,也算不了什么!反正向東還有無邊無際的土地可供開拓!”琦玉滿不在乎的揮了揮手:“葛城實在是太傻了,明明向東還有那么多肥沃富饒的土地,卻總是想著從新羅人手中拿回任那四郡,真是太傻了!” 王文佐笑了笑,琦玉的觀點其實在大和王國內部是很有代表性的,其實中大兄皇子在歷史上白江口之戰后,也調整了大和王國的擴張方向,將矛頭指向東北方向,開拓廣袤的關東、陸奧大地,這極大地影響了日本的歷史。 在歷史學上有一個概念,叫雙生帝國。即帝國都是成雙成對產生的,比如秦帝國的誕生,導致了草原上產生了匈奴帝國;而匈奴帝國的軍事壓力又迫使新生的漢帝國更高度的中央集權,和更強大的軍事機器。一個帝國的產生往往會影響帝國對應的他者也走向統一的道路,與其對抗。 古代日本也是如此,最早的大和國家是以南九州、近畿地區和關西為主要活動區域的,但從公元七世紀開始,完成了律令制改革的大和國家開始向東擴張,征服了當地蝦夷人,并派出大批軍事移民在當地建立一個個新的令制國。 第443章 帝國 但在廣袤的關東土地上屯墾作戰的軍事地主們在將這里納入大和國家的同時,卻也逐漸產生了“坂東意識”,即自己是坂東人,與京都為中心的大和國家是不同的,京都也從可親的母國變成了可恨的壓迫者和入侵者。 從平將門開始,一個個關東武士首領紛紛拿起武器,向強大的大和國家發起進攻,企圖建立屬于關東武士自己的國家。直到源賴朝建立了鐮倉幕府,關東武士的要求才得到了部份滿足。從某種意義上講,平將門們是阿弖流為們(平安時期蝦夷酋長,曾經多次擊敗東征的大和王國軍隊,最后被日本平安時期名將坂上田村麻呂所擊敗,坂上田村麻呂也是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征夷大將軍)的精神繼承者,雖然雙方的民族、血緣、文化有著巨大的區別,但訴求的內核卻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建立獨立于大和國家的關東國家。 所以在內戰結束之后,大和王國必然會掀起一番向東擴張的浪潮,這是王文佐樂見其成的,在東日本不然有肥沃的土地,還有大量可供開采的貴金屬。更重要的是,北海道與庫頁島隔海相望,那兒不但有著豐富的漁業資源,還能通過貿易從東北亞的林中土著手中換取各種珍貴的特產,只需要在整個日本海沿岸建設若干商站據點,就可以建立一個環日本海的貿易網絡,漁業、貴金屬、鯨油脂、皮毛、蜂蜜、松脂、藥材等各色財富就會如潮水一般流入王文佐的口袋中,為他的宏偉事業添磚加瓦。而這一切,王文佐無需派出一兵一卒,只需要在幕后暗中主導就行了。 “怎么了,你覺得向東經略不好嗎?”琦玉見王文佐始終笑而不語,便問道。 “怎么會!”王文佐笑道:“向東是勢在必行之事,否則這么多起兵有功之人,你用什么來賞賜他們呢?” “這倒是!”琦玉笑道:“還是你想的周全,那你愿意把這個擔子挑起來嗎?” “我?”王文佐笑了笑:“你還是不肯放棄那個念頭呀!我已經說過了,我身為大唐天子的臣子,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的。而且你也應該明白,如果我真的留在倭國,對你、對倭國都未必是什么好事!” “我明白!”琦玉光彩照人的臉上露出一絲黯然:“你如果留在這里,大唐也不會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