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節
書迷正在閱讀:硬核系統讓我當大佬[七零]、嬌軟老婆,在線飼蛇、歷史副本從崖山海戰開始、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
六條唐人的長船正在與至少兩倍與己的倭船廝殺,實際上倭人的船還要更多,但白村江入海處的水流又急又強,將倭人的船只沖的東倒西歪,難以保持隊形,為了避免長槳與相鄰的友船糾纏在一起,倭船不得不將船身間距拉開足夠的間隔。而唐人的長船要比倭船更靈活、也更堅固、更大。他們保持著嚴密的隊形,相互保護自己的側舷,遠則用弓弩、蝎子發射火箭、飛石,近則用船首沖角撞擊,不斷有倭船被他們擊沉或者點燃,河面上到處漂浮著尸體和船只的殘骸,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倭人的。 “殺得好,不要放過一個!”崔弘度咆哮,槳葉在水面翻飛,發出有節奏的擊水聲,耳邊不時傳來嗖嗖的聲音,那是弓手們正在向右前方不遠處的一條倭船射擊——確切的說只有半條船,唐軍長船的沖角將其一折兩斷,半截已經沉沒,剩下半截毫無遮攔的甲板上站滿了絕望的人,是最好的活靶子。不斷有人中箭倒入河中,鮮血四溢,將破船周圍的河面染成了毫無生機的棕紅色,仿佛鐵銹。 嗚嗚嗚嗚嗚嗚嗚! 戰號長鳴,似乎是在催促倭人繼續猛攻,更多的倭船沖破亂流,向崔弘度這邊沖了過來。這一次拉長了戰線,顯然倭人的指揮官是為了從兩翼迂回,然后將崔弘度的船隊包圍起來消滅。 “鳴金,鳴金,調轉船槳,撤退,撤退!”高聲喊道。他身后的親兵趕忙用力敲打起一旁的銅鑼來,清脆的鑼聲響徹河面。唐軍的槳手們迅速開始向反方向劃槳,唐人的長船以船首為船尾,以船尾為船首,逆水而上,向上游駛去。 唐軍船隊的不戰而退激勵了倭人的士氣,他們也催促槳手,加快航速,企圖追上相距不遠的敵船。急促的鼓點似乎敲打在每個人的心上,長槳起起落落,船首撞破波浪,向前疾行,崔弘度回頭看了看越追越近的倭船,笑道:“快呀,再快些便追上你爺爺了!” 從海上看來狹窄的河道,如今卻遼闊了起來,周留城的身影也逐漸爬出了地平線??吹匠穷^上依舊飄揚著己方的旗幟,倭人的士氣大振。他們高聲叫喊,催促著槳手,準備追上唐軍,將其殺個片甲不留。 唐人的本隊終于出現了,一共有一百二十條戰船,分為三列,最大、也是最堅固的六十條排成第一列,后面兩列各由三十條組成。崔弘度的長船消失在行列的縫隙,唐軍的第一列緩慢前行,整齊的仿佛一道盾墻。 一群搖曳的火鳥從唐軍的戰艦起飛,沖到最高點,然后在地心引力的牽引下墜,河水淹沒了大半火鳥,但還是些落在倭人的船上,火鳥炸開,火花四濺。甲板上準備登船的武士們亂作一團,他們笨手笨腳的用水去潑,但反倒激起了更大的火焰,火舌舔食著纜繩、木屑、衣服等一切可以燃燒的東西,很快,這幾條船便失去了動力,在河面上打橫起來。 但這僅僅是開始,第二波攻擊接踵而至,這一次是雨點般的箭矢、石彈、短標,一名倭人武士中箭翻過船舷,落入水中,他掙扎著重新浮出水面,就被翻飛的長槳擊碎了顱骨,重新沉入水中。河水清洗了長槳上的血跡,推動著船只繼續前行。 “擊鼓,吹號,快些靠上去,弓弩我們不是對手,打接舷戰!” 鼓號聲更加急促了,倭人的槳手們已經竭盡全力了,相比起甲板上的武士和士兵們,有甲板遮蔽的他們就要好得多,但彌漫的煙火和慘叫聲是最好的興奮劑。倭人的船隊沖破箭雨和火彈,向唐軍的第一陣列沖去。 “傳令下去,若無軍令不許發拍!”孫仁師大聲道。 “遵命!” 隨著急促的腳步聲,傳令官宏亮的聲音在甲板上響起,王文佐偏過頭去,戰船兩側豎起的拍桿仿佛巨人的手臂,這種中國古代特有的水戰利器其實是一根末端綁著重物的長木桿,不用時豎起,當敵船靠近時就突然放開,重物從高處落下,便將敵船擊碎。顯然,船只越大,層數越高,所能裝備的拍桿數量和威力也就越強。像他腳下這條大船上裝備的拍桿就有二十余條,尾端的巨石懸掛于頭頂,讓人望而生畏。 第237章 發拍 最前面的幾條倭船已經逼近,繞過唐船的正面沖擊,斜刺里靠了上去,企圖登上唐軍戰船,予以圍攻。 “發拍!”孫仁師大喊道。 “發拍!” “發拍!” 隨著唐軍的叫喊聲,長達十五米的巨桿倒下,其末端的的巨石攜帶著巨大的沖量砸落下來,下首倭船上的槳手們拼命劃槳,企圖讓自己的船避開拍桿,但已經來不及了,拍桿尾端的巨石準確的砸在了倭船的后半段,將其擊成粉碎,而其前半段直接躍出水面,王文佐甚至能看清滿是藤壺的船底。 “升桿!”甲板上的唐軍水手開始費力的推動絞盤,將方才落下的拍桿重新升起。隨著畢竟倭船的增加,兩側的拍桿接二連三的落下,王文佐可以聽到一聲聲巨響,在船只解體的刺耳尖嘯聲中,人的慘叫聲變得不那么刺耳了。 “蠻夷小國,也敢觸犯大唐天威!”孫仁師冷笑道,他看了看已經被化為一片片碎木的倭人戰船,露出了不屑的笑容,他看了看一旁的王文佐:“王參軍,你看我這大艦如何,有三十五根拍桿,當者皆碎,所向披靡?” “這玩意會讓船只的重心變高,降低船只的適航性,在內河還湊合,但還是不如希臘火和沖角好用!”王文佐腹誹,面上卻還是那副謹慎模樣:“下官平日里都是陸戰,哪里見過這等利器,著實是開了眼界!” “呵呵呵,王參軍也不必過謙嘛!”孫仁師笑道:“我看你那霹靂車也都是難得的利器,和拍桿比起來,可以說是一時瑜亮呀!” “孫將軍謬贊了!”王文佐笑道:“這霹靂車也是僥幸,并非在下一人之功!” 這時,又一波倭人快船涌了上來,箭矢與石彈飛來,只聽得擋板上噼里啪啦的聲響,就好似下雨一般。孫仁師此時也沒心思與王文佐閑聊了,開始大聲指揮各船保持隊形。只見拍桿如巨人的手臂,紛紛落下,數百斤的巨石從空中墜落,將倭船的甲板擊碎,把人活活打成碎骨、rou泥。 最前排的唐軍戰船已經全部投入戰斗,抓鉤穿梭,鐵撞錘擊碎木殼,雨點般的火把在空中飛舞,相互投擲,士兵們如螞蟻般群聚登船。在流動的濃煙中,箭矢遮天蔽日,人像螞蟻一般死去……幸好,至此為止,王文佐身邊還無人受傷。 “參軍!”元驁烈低聲道:“讓我也上吧!” “再等等!”王文佐保持著冷靜:“你看,倭人的后繼并沒有跟上來,現在和我們交戰的只有一部分!” 元驁烈向白村江下游看去,只見越來越多的倭船已經逆流而上,但是他們并沒有加入戰團,而是停在原地,似乎在等待著什么。 “還真是!他們這是干什么?如果等我們拍桿再升起來,倒霉的可是他們自己!” 王文佐沒有說話,而是捋著胡須思忖,正如元驁烈說的那樣,拍桿這種武器固然威力巨大,但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陷,那就是一旦放下之后,要想再用就必須用絞盤將其重新升起,這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但在接舷戰時又怎么會有多余人手去拉絞盤呢?所以實際上這種拍桿都是臨陣一發,只有在交鋒間隙才有可能重新把放倒的拍桿豎起。所以對于倭人來說,最有利策略就應該是不斷進攻,不給唐軍重新豎起拍桿的間隙,發揮己方人多船多的優勢,而不是在旁邊坐視己方友軍在苦戰。 “這應該是倭人分隸各部,互不相屬的緣故!”王文佐用不那么肯定的語氣答道,他從定惠和尚口中知道了不少大和王國的內情,但依照定惠和尚所說,中大兄皇子消滅蘇我氏之后,以天皇為中心的集權統治大大加強,像這次出兵,就耗費了很大一番心血,用老黃歷看人未必是對的。 “參軍,您看,那應該是倭人的旗艦!”元驁烈突然指著前方喊道,那是一條足有五十步長的大船,桅桿頂部飄揚著大旗,船首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金黃色,在眾多倭人船只中如鶴立雞群,隨著它的出現,原本觀望的倭船也不再環伺,而是加緊劃槳,朝戰場沖來。 “決戰的時候到了!”王文佐自言自語道,他走到孫仁師身旁:“將軍,倭賊帥船已經到了,我方亦當傾注全力,一舉將其擊破!” “嗯,不錯,那應該就是賊人的主帥!”孫仁師看了看遠處的高天原號,突然笑道:“布陣雜亂無章,水上交鋒自有章法,豈是僅憑人多一擁而上便成了嗎?傳令下去,待敵船沖進了,多用噴火筒!” 隨著倭船的越來越多,河面上已經不存在清楚的陣線,許多船只糾纏在一起,相互旋轉,甲板上血rou模糊,人們相互用刀劍長矛相互廝殺,每當有船只被撞壞,河水便涌入船身,成群的人落入水中,活人掙扎求生,死者寂默浮沉,無甲或者身著皮甲的人們還好,而身穿鐵甲的人不論死活立刻被河水淹沒,即將淹死的人們苦苦哀嚎,一直在河面上空縈繞。 周留城的塔樓上,代表著百濟大王的大旗在風中飄揚。扶余豐璋站在大旗下,緊張的看著遠處江面上的鏖戰,他很清楚自己的命運就寄托在正在進行的戰斗之上了。當他看到高天原號華麗的船身出現在河面上,不禁雙手合十,向天祈禱。倭人果然守諾,沒有放棄自己。 “快,快,下令打開城門!”扶余豐璋回過頭,大聲吼道。 “城門?”身后的隨從愣住了,他也不知道扶余豐璋說的是那座城門:“那我立刻派人回宮請王后出來!” “請王后?”扶余豐璋愣住了:“我讓你開東門出兵進攻唐人營寨,策應援兵,你請王后干什么?” “該死!你不說開哪座門我哪里知道?我還以為你是要出城逃走呢!”隨從腹中暗罵,急中生智道:“屬下還以為陛下是要請王后一同看看唐人覆滅的情景呢!” 第238章 易幟 “請王后看看唐人覆滅的慘狀?這倒是個好主意!”扶余豐璋笑了起來:“你速去請王后來,快,快些!” “遵令!“那侍從應了一聲,長出了口氣,正準備下城傳令。卻聽到城頭傳來一片驚呼聲,抬頭一看,不由得呆住了。i 一抹火光閃過眼簾,飛向前方,落到一條倭人大船的左舷,幾乎是同時,一群赤紅的毒蛇在那條船的船尾升起,翻騰,蔓延,哭嚎聲從整條船蔓延開來。 兩軍并不是第一次使用火攻,但相比起唐軍剛剛使用的噴火筒來,原先兩軍平常使用的火箭、火把等縱火物,不過是兒戲。這種可怕的縱火器材是一個裝滿攙雜了硫磺粉末等藥物的魚油的大皮囊,使用時用力推動活塞,便將魚油噴射出去,然后點燃。這種可怕的油脂幾乎無法撲滅,哪怕只遇到一點火星,就會騰的一下燃燒起來,用水澆,用掃帚撲打,都反而會燒的更加厲害。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用大量的沙土覆蓋,這才能減緩其蔓延的速度。而倭人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可怕的武器,他們習慣性的用衣服武器撲打,往火上潑水,其結果可想而知?;鹦撬臑R之下,反而將相鄰的其他船只也點著了。 “快,快用噴火筒!燒死這幫倭奴!”孫仁師見噴火筒如此有效,哈哈大笑起來:“還有,若是倭船后退,快些將拍桿升起來,把擋路的家伙拍碎!” “快,快掉頭!左側的槳手向前劃,右側的槳手向后劃,后面的船不要再往前了!” 還沒有被噴火筒噴中的倭船趕忙以最快的速度調轉船頭,在他們的眼前,火焰正以驚人的速度吞噬了一條條同伴的船只,火焰纏身的人絕望的跳入河中,發出非人的慘嚎!從唐軍的大船上,箭矢和石彈還在不斷飛來,突然,一根拍桿落下,濺起沖天的水柱,落下的水將甲板上的人都淋的透濕,下一秒鐘,又一根拍桿落下,直接拍中一條有十五米長的倭船,這條船就好像從高處丟下的玩具般四分五裂,濺起的碎片四處橫飛。 周留城上,扶余豐璋看著眼前的一切,目瞪口呆,命運之神一瞬間將他從天堂丟下了地獄,他在城樓上看的很清楚,由于倭人的船隊數量太多,前隊后退時,后隊卻繼續向前,于是擠成一團,進退不得,成為唐軍戰船拍桿和噴火筒的最好靶子,成排的倭船被鮮紅的火舌舔舐,火焰點燃纜繩和桅桿,仿佛一顆顆奇形怪狀的樹木,人們跳入水中,絕望的抓住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隨時都可能沉入江中,就好似他的王冠。 “陛下,出城突擊的士兵都準備好了!就等候您的命令?” 隨從的聲音從背后傳來,扶余豐璋卻好似泥塑木雕,站在那兒一動不動,隨從正想再催促,突然扶余豐璋猛地轉過身:“立刻回宮!” “回宮?”隨從愣住了:“您不是要……”“你去準備四十匹好馬!把細軟財物打包好,還有健騾,車輛!”扶余豐璋一邊加快下樓的腳步,一邊說:“大勢已去,我們要乘著唐軍沒有騰出手來之前,盡快離開這里!” 甲板上,物部連熊看著眼前的一切,仿佛石像一般一動不動。不遠處的江面上,烈焰騰騰,己方的船隊已經有半數起火,剩下的也在火中苦苦掙扎?;鹧娴挠H吻使得幾個小時前還威風凜凜的艦隊化為葬禮的柴堆,把人變成火炬,空氣中滿是煙塵,箭矢和慘叫。 倭人后隊的船長們,無論身份高貴與否,屬于哪個部族,都眼睜睜的看著眼前的一切,唐人的巨大戰船,仿佛一堵高聳的城墻,緩慢的向前移動,不時噴射出一道火光,拍桿如巨人的手臂不時揮下。絕望的倭人士兵向其射箭、投擲標槍、投擲火把,但無濟于事。 一條倭船終于被饑渴的火焰吞沒,成群的人們從船上跳入水中,火焰在水面上舞動,噼里啪啦、絲絲作響,壓過了四周的慘叫聲,河面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頭,要么被淹,要么被燒,要么即被燒又被淹。 一陣熱風襲來,卷起物部連熊的披風,拍打在他的臉上,將其從這場噩夢中驚醒過來。在開戰之前,他的確對于己方的未來的確很悲觀,因此才說服守君大石一同向唐軍投誠,但也沒有想到雙方的實力會如此懸殊,己方會輸的如此慘烈。想到這里,他不禁又是恐懼,又是慶幸。 “守君將軍的船靠過來了!” 侍衛的喊聲將物部連熊驚醒了過來,他扭過頭,果然守君大石的座船正朝自己這邊靠過來,相距還有六七米,便看到守君大石站在船舷,一副焦慮不安的樣子,剛剛搭上踏板,還沒等踏板放穩,他便三步并作兩步,跳到了物部連熊的船上。 “物部兄,物部兄!”守君大石一把抓住物部連熊的胳膊,將其拉到船舷:“當真是多虧了你,若非你的提醒,我和我的人只怕已經在那火堆里了!” “不說這些了!”物部連熊雖然心中得意,但也知道眼下時間緊迫,問道:“眼下這個情況,你說應當怎么做?” “怎么做?”守君大石笑道:“自然是易幟倒戈呀!還能怎么做?” “可依照原先的約定,我等是要等到唐人發出的信號才倒戈的,可到現在為止也沒看到唐人發出的訊號呀?” “唉!”守君大石頓足道:“物部兄你真是糊涂呀!戰場上什么都可能發生,難道唐人一直不發訊號,你就站在這里一直干看著?唐人殺過來的時候可分不清那么多!還是乘著現在戰局沒全定,咱們早一分鐘易幟,便能多一分功勞!” “不錯!”物部連熊聽了守君大石這番話,如醍醐灌頂,立刻清醒了過來:“就依照守君兄你說的辦,你快回你的船上去,咱們馬上易幟,為大唐天子效力!” 第239章 倒戈 “好!正當如此!”守君大石應了一聲,趕忙回到自己船上,兩邊都降下原有的旗幟,換上唐軍常用的紅旗來,物部連熊站在眾人面前,高聲道:“中大兄皇子無道,濫殺大臣,屠戮皇室,我物部氏從今往后效忠大唐天子?,F在擊鼓,打白旗的是敵軍!” 隨著鼓號齊鳴,物部氏和守君氏兩部的戰船陡然更換旗幟,向周圍依舊打著白色旗幟的倭人船只攻去,毫無防備的倭人船只在兩部戰船的猛攻下被殺了過措手不及,一時間風聲鶴唳,亂作一團。 唐軍旗艦。 “咦!”孫仁師突然指著遠處說:“王參軍,你看那邊倭人的舉動有些奇怪!怎么自相殘殺起來了!” 透過濃煙烈火和戰場,王文佐只能看到模模糊糊的,不過正好一陣大風吹過,將濃煙吹散了不少,他這才看到易幟的兩部船只,稍一猶豫:“孫將軍,那應該是倒戈的倭軍!您看,他們已經換上紅旗了!” “倒戈?”孫仁師一愣,旋即反應了過來:“王參軍,你已經在倭人中有內應了?” “開戰之前確有倭人秘密前來,但是真是假也不知道!所以末將只是敷衍了幾句,倒也沒當回事!” “嗯!”孫仁師點了點頭:“你這么做也沒錯,倭賊jian猾,誰知道是不是反間之計。傳令下去,待會只要是敢阻擋大軍的,一律斬殺,不分紅白!” “孫將軍果然老成!”王文佐聽到這里,已經知道孫仁師對自己未預先將倭人內應的事情告訴他有些不滿,笑道:“不過此番江上一戰,大破倭人,若論首功便數督領舟師的孫將軍您了。能夠多些倭人投誠,您面上也多幾分光采呀!” 孫仁師見王文佐服了軟,心中也舒服了些:“也罷,今日殺賊殺的血染大江,足以令賊人膽落,多殺幾個少殺幾個,倒也無所謂了,就依王參軍說的來吧,也讓這些倭賊見見我大唐的仁德!” 到了中午時分,江面上的戰斗已經進入尾聲,江面上到處都是殘破的船只碎片和尸體,絕望的倭人士兵,丟下武器,向迎面而來的唐軍戰船叩首求饒,有許多倭船逃向岸邊,將船擱淺,士卒上岸逃走,甚至還有幾條船不知如何穿過唐軍的陣線,沖到了周留城下上岸,船上人丟下船逃入城中。但其實兩者的結果都區別不大,上岸的倭人士兵已經失去了基本的組織。最重要的是,舟師覆滅之后這些倭人已經是無根之木,又是身在異國,語言不通,補給沒有著落,覆滅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物部連熊和守君大石在稍晚一點的時候派來了使者,登上唐軍旗艦之后,他剛登上甲板就跪倒在地,膝行了十幾步后向孫仁師和王文佐磕了十幾個頭。經由他的稟告,王文佐得知在除去兩人的本部之外,其他倒戈乞降的倭人還有不少,共有近萬人,大小船只百余只,各種軍械甲仗不計其數,接下來應當如何行止,兩人請孫仁師示下。 “這二人倒是機靈的很!”孫仁師笑了笑,對王文佐道:“王參軍,你覺得應當如何呢?” “先讓他們暫時收容倭人潰兵吧!”王文佐笑道……“至于如何處置,還是等稟告了劉都督、劉刺史,一同商議再做決定為上!” “王參軍說的也有道理!”孫仁師點了點頭:“不過眼下他們降服未必是出于真心,很可能是形勢所迫,若是就這么拖延下去,說不定遲則生變?!?/br> “您的意思是?” “就讓那二人天黑前來大營拜見我們吧!”孫仁師笑道:“既然誠心歸降,總不會連人都不敢來一趟吧?” 王文佐吐出一口長氣,孫仁師臉上的笑容依舊,但此時卻別有一番意味。他對物部連熊和守君大石的顧慮并不奇怪,戰爭中迫于形勢投降然后在形勢改變后又反戈一擊的例子太多了。即便這兩人是真心投降,但他們現在麾下一萬余人,又有多少是真心投降呢?會不會有人天黑之后對唐軍突襲,或者乘船逃走呢?既然如此,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物部連熊和守君大石二人親自前來大營,如果來了就能將其控制在手,至少兩人的本部人馬是不敢亂動,如果不來就是心中有鬼,乘著倭人驚魂未定的關頭將其一鼓全殲,反倒落得個輕松痛快。 “怎么了?王參軍覺得我這個辦法不好嗎?”孫仁師笑道。 “不!”王文佐趕忙低下頭:“孫將軍的辦法很好,不過為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可否派一個末將手下的一個通譯同去!” “通譯?你覺得可以就好!”孫仁師現在在這個問題上已經沒有什么耐心了,他擺了擺手:“王參軍,我與你也認識有些時日了,覺得你這人倒也不錯,便說幾句貼心的話。你這人什么都好,就是對那些蠻夷太心善了。我們大唐男兒心如鋼鐵,手也如鋼鐵一般,這些蠻夷就像草一般,割了一波又會長出來一波,殺了也就殺了,何必這么婆婆mama的?” “是,是!”王文佐心知孫仁師這也是出于對自己的好意,有些差異也不是簡簡單單幾句話說的通,從某種意義上講,孫仁師的看法在這個時代可能還更切合實際一些。他應付了孫仁師兩句,退到一旁讓桑丘叫來定惠和尚,將方才的情況講述了一番,最后道:“勞煩禪師您跑上一趟,將方才的事情告訴那兩位首領,讓他們天黑前務必來我軍大營拜見大都督,否則就會被認為是詐降,那時兵戈相見,后悔莫及!” 定惠和尚聽了王文佐的話,卻沒有立刻行動,而是沉默不語的看著王文佐,讓王文佐心里有些發毛:“禪師怎么了?時間緊迫,你為何不去準備?” “王參軍,你說的會不會是個圈套?”定惠問道:“讓我把那兩人誆騙來了,然后你們唐人便下手,將那一萬余人殺的干干凈凈!” 第240章 納降 王文佐的嘴角微微上翹,正想發笑,但笑容立刻凝固了,方才孫仁師那番話在自己耳邊回響,定惠的顧慮絕非杞人憂天。殺降兵雖然不是甚么光彩的事情,但俗話說兵不厭詐,受降如臨敵,唐軍在異國對著上萬語言不通的降卒也是個麻煩事,尋機一股腦兒全屠了絕對是輕松省事,永絕后患的法子,無怪殺降雖然名聲臭,但千載以來愛用的人絡繹不絕。 “定惠禪師,你去告訴二位首領,就說是我說的!”王文佐加重了語氣:“既然已經降服大唐,那前來拜見大都督就是應有之義,來的越早越能證明他們的誠意。至于他們顧慮的事情,我也明白,只要他們前來,我王文佐拼了自家性命,也要保住他們兩人和他們的部眾無事!”說到這里,王文佐拔出腰刀,在左臂上拉開一條口子,鮮血立刻涌了出來:“方才所言,天地鬼神共鑒!若有半句虛假,鬼神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