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節
都說當官便要當京官,當了京官,還要當天子近臣。 紀元若做了橡膠司的掌司,便是一步登天。 娶公主郡主也不錯,以后子子孫孫都不用cao心其他的。 而且以他的能力,公主郡主的,也不會左右他,只會成為他的助力。 至于紀元本人,此事則在安慰蔡豐嵐:“別著急?!?/br> “事情還沒有那么糟?!?/br> 紀元沒什么表情,甚至沒有什么想法。 畢竟封建王朝,做什么都是有可能的。 也有人來問他的想法。 他什么想法? 他請求去西北的文書還在吏部。 那就是他的想法。 吏部那邊得到暗示,可他們遞到皇上手邊的文書,卻遲遲沒有批復。 這事看似是由紀元在選,實際上,他從來都沒掌握決定權。 真的嗎? 真的是這樣嗎? 紀元把玩著手里的東西,對蔡豐嵐道:“再試一次吧?” 蔡豐嵐點頭。 他們在主院在做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并不大,卻一定要背著人。 這個裝置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 一定要起個名字的話。 那就是蒸汽自動門。 利用水蒸氣,可以自動開門。 看著似乎沒什么。 但要披上一層玄學外衣呢? 紀元給蔡豐嵐展示的便是如此。 他在主院大門的正面放置一個火盆,火盆就放在一個看似普通的木盒子上面。 只見紀元點燃火盆,眼看著隨著火盆里的黃紙燃起,大門緩緩開啟,好似神跡一般。 蔡豐嵐大概知道原因,也忍不住驚訝:“做成了!” 蔡豐嵐看著火盆下面的盒子,里面其實是一個密封的容器,里面灌滿了水。 只要上方點燃黃紙,黃紙燃起炭火,便會通過熱能燒開鐵器里的水,里面的水被擠壓,順著管道往后方走。 而這個管道,正是控制大門的開關。 等于說,利用蒸汽跟繩索開門。 聽著好像就那樣,但糊弄人是夠用了的。 蔡豐嵐道:“你這是要給皇上看蒸汽機的作用?” 紀元搖頭:“若他知道蒸汽機,那還不立刻成立蒸汽司?” 蔡豐嵐沉默。 好像沒辦法反駁怎么辦! 接下來幾天里,紀元他們完善了這個小把戲,只等著合適的時機展示出去。 至于展示給誰? 反正不是皇帝就對了。 八月初九,長途奔波的西南十幾個小國終于到了京城。 他們路上跑得飛快,就是為了趕上中秋佳節,前來朝拜天齊國皇帝,以示尊敬。 以至于路上實在太趕,竟然病了幾個。 這些人的狼狽,讓天齊國皇帝看得開心。 看看,為了朝拜自己,他們多用心啊。 禮部一眾人等也是忍不住高高在上。 這些邊陲小國,實在是沒意思,竟然窮酸到這種地步,就那些禮物,還好意思拿出手? 為了他們,今年皇宮的中秋宴還要大辦特辦,真是不值得。 以景國,河輝國為首的西南小國并不多言,只是潛心準備中秋宴會。 他們當中,最不同的,便是幾位“活佛”。 河輝國請的一位,甚至是天竺來的高僧。 別的不說,這些僧人們,倒是與眾不同,衣著華貴,面容溫和,念經的時候,甚至頗像古畫里的佛像。 這點特殊,自然被報給天齊國皇帝。 老皇帝臉色變了幾變。 看了看最親近的幾個人,見他們表情也帶了驚愕,索性不再問他們,而是問了站在最后面的紀元。 “紀大人,這西南的小國,到底是個什么風俗,為何都帶了活佛過來?” 說起來,也就紀元的上個任地距離那邊最近,問他確實合適。 紀元認真答:“這是那邊的特殊,那邊普遍信佛,佛教密宗極多?!?/br> “想來,是請了他們最重要的人同行,以示尊敬吧?!?/br> 這話,倒是也合適。 老皇帝眼底帶了隱隱的期待,卻又不好表現,直接道:“五日后的中秋宴必須好好辦?!?/br> “讓這些蠻夷小國,看看天齊國的威儀,好讓他們心生敬畏?!?/br> “那些活佛也要好好招待,多備些素齋,不可怠慢?!?/br> 勤政殿大多數人不解其意。 太子跟李首輔帶著隱隱的不贊同。 五王爺一無所察。 楚大學士則準備投其所好。 剩下的人,還不知道皇上的心思。 紀元重新站了回去,站在最后面。 很快,大家都會知道,皇上的真正意思了。 第156章 第156章 “當真?他們只是小宗, 不得其法?” 皇帝半閉著眼,極力掩飾自己的渴求。 眼前的僧人胡須花白,看著寶相莊嚴, 任誰看了, 都覺得是得道高僧。 高僧的態度, 竟然比皇上還要驕矜:“陛下, 我宗之法,您也是知道的?!?/br> “這幾年冬日,是否未發病?!?/br> “佛法保佑,萬事無憂?!?/br> “再者,法事將成,還請陛下耐心等待?!?/br> 老皇帝點頭, 又聞了聞香,只覺得頭腦清醒了。 確實是有用的。 此香甚好。 只要等到法事成了,他便不會拖著疲憊的身軀。 高僧連夜前來,連夜離開。 他所去的地方, 便是老皇帝經常去的行宮。 以前就罷了。 高僧深居簡出, 許多人只是捕風捉影聽到什么。 這次還是頭一次真正看到高僧面容。 倒是證實不少傳言。 只在少數人當中流傳的傳言。 太子府中。 太子跟李首輔臉色極為不好。 他們想盡力隱藏的事情, 只怕要瞞不住了。 西南那邊,一口氣來了三四個活佛,聽說個個精通佛法,還各有各的秘術。 這簡直正中皇上的心思。 “那邊的佛法真的盛行?不是圈套?”太子問道。 李首輔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