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節
縣學里的同窗也是。 這次來府城,發現府城的人同樣如此。 但紀元卻并未拋下他們任何一個人。 他懷里,還帶著紀元寫給小河的信。 當然 了,還有趙夫子他們的信件。 大海忽然想到小時候學過的一句話,良師益友。 紀元就是這樣吧。 要是聶世鳴在這,知道大海的想法,或許就不會再糾結圣賢書不圣賢書的事了。 一本書怎么解讀,怎么背誦,怎么運用,在乎讀書的人,不在乎書籍本身。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路線不對,知識越多越反動。 可這也不是一個人的事,是天下的人,是天下的風氣不正。 送走大海,紀元沒事就跟李錦出去閑逛,還去了東市第一街,棲巖寺故地重游,又找了之前的夫子們敘舊。 唯獨不好的是,本地府學學政多次找他去講課。 現在的建孟府學政,知府,早就換人。 但對紀元的熱情依舊。 紀元推脫不成,便去講了幾節課,竟也引來無數學子圍觀,課堂擠得都沒地方站。 好在他等的人,終于在五月之前回來了。 數科,高夫子。 如今的建孟府府學,已經沒有數科這門學科了。 都說這學科無用。 高夫子的時間也就更多了。 紀元忍不住吐槽:“有眼無珠?!?/br> 高夫子點頭:“說得好?!?/br> 府學掌印殷博士無奈:“沒辦法,如今科舉又不考這個?!?/br> 這也是實話。 大家并未過多閑聊。 轉而把目光放在高夫子手里的材料上。 “這是上好的鋼材,讓他們研究了兩年多,這才研究出來?!?/br> 蒸汽機這東西,不是說造就能造的。 材料,工藝,設計,甚至維修,每一個都是難點。 現代一個小小的工藝品,看起來稀松平常,那也是很多經驗技術集合而來。 普通國家根本造不出。 因為工藝也是要一點點進步的,直接吃口胖子,那絕對不可能。 蒸汽機,這種更復雜的工藝品,更不用說。 高夫子他們幾乎是從頭開始。 要不是憑借對蒸汽機的興趣,甚至還有對紀元的信任,他們說不定早就放棄了。 沒錯,是他們。 高夫子的師兄弟們也在幫忙。 如今剛剛把適合做蒸汽機的鋼材給做出來。 這些東西,是他們跑到附近一個大窯洞里,那里的炭火溫度足夠高,窯洞的主人技術又好,把里面溫度控制得也穩定,這才有了這批鋼材。 反正那燒窯的主人快煩死高夫子他們了。 好幾年的時間,一爐子一爐子地燒,上好的炭用了不知道多少斤,看得他都心疼。 不過連帶著,這家燒窯主人的手藝也是越來越好了。 被高夫子的師兄弟們折磨出來的。 紀元等的,就是高夫子他們。 高夫子道:“這次的鋼材還要再試試?!?/br> “蒸汽機的動力太足,如果鋼材不夠穩定,那很容易炸爐?!?/br> “除此之外,冷熱不夠均勻,也不夠穩定?!?/br> “密封性也有問題,好在有橡膠在,可以適當解決這個問題?!?/br> “只是橡膠太容易損壞,不到一天時間,就要更換密封塞?!?/br> 這些問題紀元一一記下,他要是想到答案,立刻給他們送過來。 橡膠容易損壞這件事,紀元同樣沒有太多辦法。 水冬瓜樹的橡膠本就是替代品,質量確實很一般。 但一天換一個塞子,就說明蒸汽機要停工片刻。 而停工片刻便意味著,許多熱能又被浪費了。 這么看起來,問題還真是多。 一群人在這邊寫寫畫畫,殷博士看得無奈。 一般到這個時候,他看熱鬧就好了。 幾天下來,紀元對蒸汽機的進度算是有些了解,不過他道:“要不然,大家想想,怎么改進橡膠?” 高夫子眾人看向他,表情嚴肅無比。 紀元剛要擺手,眾人就道:“好,改進橡膠!” “我們就不信了,弄不出來穩定的蒸汽機?!?/br> 紀元看的都要淚目了。 同時心里更是暗暗道,這數學,化學,物理,一定要撿起來才行。 上輩子那個世界吃的虧,這輩子絕對不能再犯。 紀元雖然想繼續跟著研究,可他必須要上路了。 能在這停留快十天,已經是耽誤事。 五月初三,紀元跟殷博士告別,同時也跟李錦,周家兄妹,還有來送行的高夫子他們揮手。 紀元騎著租來的馬匹,一路往京城方向。 這次不再停歇,直奔目的地,京城。 京城還有很多事等著他呢。 比如聶世鳴押送過來的犯人王長東。 再比如讓程大人驚恐萬分的秘密。 此去兇險,卻讓紀元忍不住添了斗志。 是非曲直黑白,自有定論。 雖是一個人,紀元卻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同,朝著目的地進發便是。 一路疾馳,五月二十二晚,紀元敲響自家的門。 京城的風光還是那般,善內街的風景也如他離開時一樣。 善內街紀家宅子被人從里面打開。 蔡豐嵐下意識扶了扶自己的叆叇,開口道:“誰啊?!?/br> 蔡豐嵐話音都沒落下,直接道:“紀元!” “真的是你?!” “天??!四年沒見了!” 蔡豐嵐還跟之前差不多,只是叆叇換了一個,鏡片更厚了。 紀元給他的叆叇他一直收著,不時還拿出來看看。 今日早上甚至還拿出來擦了擦。 而今天晚上,便看到紀元本人了! 興奮過后,蔡豐嵐左右看看變了臉色:“你怎么回來了?!?/br> “如今京中子弟,都想往外走,不該回來的?!?/br> 紀元笑:“所以我才要回來?!?/br> 什么意思? 蔡豐嵐不解。 什么叫,所以他才要回來? 第153章 第153章 蔡豐嵐在化遠四十一年中了舉人。 四十二年中進士, 為二甲二十三名。 當年八九月份,蔡豐嵐考上庶吉士,一直在翰林院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