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節
想要童試的名額,是要努力,并且有貢獻的。 可事情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王學政甚至更加意識到,有紀元在的州學,那學生質量,說不定會碾壓整個滇州府其他官學。 這個危機意識不是憑空來的。 而是看到紀元的能力,又想到他的潛力,才會如此。 紀元輕咳:“寧安州的州學剛建立,學生水平還一般,故而下官準備編寫四書五經的書籍綱目,好讓學生更快了解?!?/br> 王學政:? 你來真的??! 紀狀元真的要指點自己當地的學生? 如果消息傳出去。 整個滇州府,都會抵制寧安州辦官學吧? 更會抵制給他們童試名額。 誰料,紀元又道:“此書已經寫成,若府學有人需要,可以拿去一看?!?/br> 王學政立刻站起來。 書呢? 紀狀元寫的書呢? 紀元只笑:“沒帶在身上,想著今日是賞畫,便不帶那些東西了?!?/br> “改日談公務的時候,一并帶上,想來更好?!?/br> 談公務。 什么公務。 自然是州學的童試名額。 說白了。 想要紀狀元的學習資料嗎。 那來談談童試名額吧! 旁邊的董老爺更服氣了。 他請紀大人吃飯的時候還問,紀大人接下來怎么辦。 人家都不需要思考! 人家都準備好了! 陳知府和王學政被紀元的態度逗笑。 年紀小小,心眼不少??! 誰料,紀元繼續道:“說到公務,知府大人,寧安州五十年免稅已到,今年的夏稅肯定會按時交上?!?/br> 田稅而已。 也是你們該交的。 “還有一件事需要您幫忙?!?/br> “不知道武新府附近,哪里的水冬瓜樹多一些,寧安州的橡膠分坊想再開幾處?!?/br> “天齊國各地都想要橡膠,鎮南,寧安兩地,有些供應不上?!?/br> “此事,下官斗膽請您幫忙周旋?!?/br> 這下,陳知府也跳起來了。 你說什么? 橡膠生意,要開分坊?! 還開在武新府附近??? 還說什么斗膽請他幫忙,他給紀元打下手都行??! 談判需要籌碼。 而他手里的籌碼,只多不少。 只要在合適的時間拋出即可。 紀元看了看那幅偽造的畫作。 畫畫的人,也幫了他一點忙。 那他揪出賣假畫的人,可以稍微客氣一點。 已經被無數消息砸懵的董老爺也跳了起來。 董老爺看看畫作,再看看紀大人。 之前有假畫迷惑大家,那也就算了。 現在知道,整個滇州府,大概只有兩幅青堂先生的畫作。 而這兩幅,都在他家手中。 科舉圖就算了,是當時在建孟府拍賣的。 這景致圖,完全是紀大人給他的。 那青堂先生的身份,不言而喻。 是紀狀元! 紀狀元就是聞名建孟府,滇州府的青堂先生! 別說董老爺反應過來。 陳知府,王學政,想了幾幅畫作的來歷,又看到董老爺的表情。 陳知府震驚:“你就是青堂?” “青堂先生?” 第143章 第143章 掉馬了。 紀元送給董家畫作的時候, 就想過會掉馬。 卻沒想到拖了這樣久。 似乎也還行? 紀元看了一圈,開口道:“當年拍賣畫作,既是完成恩師的課業, 也是囊中羞澀, 想要賺點銀錢, 讓考會試的時候, 不至于那樣拮據?!?/br> 這些事,紀元很少提起。 畢竟如今想起來,似乎已經過去很多年了。 紀元的話,讓陳知府,王學政也嘆口氣。 他們都是舉業上來的,紀元說的話, 他們其實頗有些感同身受。 便是富家子弟,舉業也會有許多坎坷。 不過紀元賣畫,還是為了去京城趕考? 說實話,其實沒那么夸張。 紀元當年考了鄉試解元, 官府給了一筆銀錢, 府學更是給了銀錢。 但那會, 紀元想著給蒙師趙夫子留些銀錢,加之還要通過房老夫子的考試等等。 但紀元說這話,明顯是要突出一件事。 舉業艱難。 “舉業何其艱難,從縣學到府學,再到京城,一路走過來, 學生實在不易?!?/br> 在場眾人忍不住點頭。 是啊。 天才如紀狀元都這么說, 他們更甚??! 唯一沒考過試的董老爺,他同樣感同身受, 他雖沒考過,兒子卻是考過的。 讀書的心酸,誰不知道呢。 紀元話鋒一轉,開口道:“但當年的情形,跟滇州府學子一比,似乎都不算什么了?!?/br> “夫子不豐,求學艱難,道路不通。想要趕考,就要提前一年出發?!?/br> “跟本地學子比起來,下官那些事,實在不值一提?!?/br> 話是這么說。 但你考上了狀元啊。 還不值一提? 但紀元的話,確實拉進了大家之間的關系。 王學政點頭:“本地學子,考試確實不容易?!?/br> “每次參加京城會試,都不能當年去,畢竟十月出鄉試成績,他們十月出發去京城,次年三四月份,是絕對到不了的?!?/br> 這些事紀元他們之前都說過。 紀元跟滇州府董康在一起閑聊,總是有提起。 這些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