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節
這種情況下,也能看出來四個邊村對河輝國的厭惡。 拿著他們的稅收,卻不做事。 憑什么! 四千八百多人的隊伍,整理起來并不算簡單。 好在這都是一家一戶的,再按照各自的村子排序。 初十-大清早,所有人離開自己居住幾十年的村寨。 不少人失聲痛哭。 沒有人愿意離開家鄉,也沒有人愿意離開家園。 但河輝國的不作為,加上景國那邊的蠻橫,以及他們跟天齊國邊民相近的口音。 都讓他們不得不做出改變。 好在走到路上,大家的情緒都好了些。 要說忐忑嗎。 肯定會有的。 但不過去,又怎么會知道以后。 大山的子民們,是不會懼怕大山的,換一座山,他們也可以生活。 走到人跡罕至的地方。 有個村人放聲高歌,歌聲回蕩在群山當中,憂傷悲愴。 但也不知是哪座山的村民,竟然跟著和了幾句。 好在紀元能聽懂當地的方言,那不知名的村民竟然在安慰大家,說莫難過,向前行。 莫難過,向前行。 再接著,大家唱起本地的民謠,歌聲變得歡快自然。 也有年輕男女唱了他們的歌謠,紀元聽得津津有味。 近五千人的隊伍,在山谷里驚起一片飛雀。 紀元原本還擔心年紀小的或者年長者,走不了那么久的路。 畢竟他們一路過來,十幾個男人,還騎著馬,都走了二十天多。 這么一行人,還是用腳走的,至少要近兩個月才行。 誰知道不管老人小孩,頗有些健步如飛的感覺。 其中一個小娃娃道:“我們從小生在山里,這不算什么!” 是不算什么。 但紀元還是把幾個小孩抱到自己馬背上,讓孩子老人走上去,他們這些人還是走路吧! 總不好連小孩老人都比不過吧! 好在山里大多人跡罕至,沒多少人注意到他們。 便是有些人看到,也會遠遠躲開。 一直到十月十五,快到寧安州附近的時候,紀元終于松口氣。 鄔人豪眼尖,直接道:“附近有斥候眼線?!?/br> 斥候? 紀元騎上馬觀察一番。 果然。 還未到寧安州,就已經發現斥候了。 這是,張將軍的手筆?! 紀元立刻對鄔人豪道:“旗語?!?/br> 鄔人豪好歹在軍隊一段時間,還考過科舉,這點是明白的。 鄔人豪拿出幾面小旗,有規律地揮舞。 大概意思是,這都是自己人,后面一共四千八百七十三人,并非軍隊,里面有老有幼,是來投奔天齊國的。 最后又表明,他是天齊國的官吏。 這么細致的說明,讓那些手指搭在弓箭上的斥候們微微松口氣。 不多時,走出來一個人,明顯是要交涉。 要說張將軍的手下們緊張嗎? 自然緊張得要命。 平時寧安州附近,可以說人跡罕至,偶爾有幾個,十幾個逃難的就罷了。 這次遠遠看著,竟然好幾千人? 難道是有人打過來了? 但再仔細看。 這些人根本不像軍隊,哪有拖家帶口的軍隊。 還好有人及時解釋。 出來交涉的士兵剛剛過來,就看到眼熟的四個上司。 以及紀知州?! 士兵口中的上司,自然是張將軍的親信。 而紀知州的模樣,見過的人都不會忘記。 紀知州怎么從天齊國外面過來? 還帶了這么多人?! 原本的緊張變為迷惑,他剛要行禮,就被鄔人豪按?。骸巴ㄖ獜垖④?,劉同知?!?/br> 紀元點頭。 終于快到了。 他從七月份出發,如今十月十五。 總算把占城稻帶回來了。 當然了,也帶了這么多受苦受難的百姓。 這邊的場景,別人或許還沒看出什么,四個村長卻了然一些。 其中一人道:“您,您不是收山貨收木材的商人吧?” 紀元笑,雖然沒有說話,卻也默認了的,他只道:“我不會食言的?!?/br> “大家的日子,一定會好過的?!?/br> 一路走過來。 四個村長也好,村寨的百姓也好,其實是相信他的。 這個年輕人相貌好,性格好。 做事更是穩妥。 他到底是什么身份? 為什么那么多人都聽他的?! 等穿著官服的天齊國官員過來時,大家更震驚了。 張將軍跟劉同知看到紀知州,大大松口氣。 再看到背后的村民。 ??? 您出發的時候,只有十三個人。 現在怎么有了好幾千人? 紀元只道:“說來話長?!?/br> “先安頓好他們吧?!?/br> “我記得寧安州還有適宜居住的地方,他們不到五千人,可以安置到一起?!?/br> 說罷,紀元又道:“往寧安州內里安置,不要放在邊衛?!?/br> 劉同知連連點頭。 那四個村長松口氣。 不在邊衛就好,不在邊衛就好。 張將軍更是目瞪口呆。 ??? 紀知州你在做什么啊。 說好的稻種呢? 稻種依舊在這些百姓們手中,紀元并未第一時間要。 在他們眼中,這些是他們的唯一依靠,剛到地方就要走,實在不合適。 猛然來了一個陌生地方,本就沒有安全感,還是不要多做其他的。 紀元即使再想拿到占城稻,也還是克制住自己。 等所有人進到寧安州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