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節
兩個縣令面面相覷,他們給的價碼已經很好了??! 差不多都占了各自成本的一半? 這就是雙方算成本的方法不同了。 這兩地根本沒有核算任何人力成本,默認寧安州也好,他們兩地也好,都要征免費的徭役來修路。 反正修路是利好百姓,讓他們修,肯定沒問題。 而紀元這邊的算法,是認認真真,要給勞工們工錢的。 所以紀元算起來的成本更高。 兩個針鋒相對的縣令,大晚上坐在一起,忍不住吐槽:“這不是胡鬧嗎?!?/br> “修路這種事,肯定要征徭役的啊?!?/br> “他們寧安州五十年的免稅,在去年就到期了,該按正常的征徭役了吧?!?/br> “誰把人力算上啊?!?/br> “按他那么算,咱們還要多出多少銀子?” 可話說完,兩人看看對方。 多也要出啊。 這已經不單單是條路,更是雙方的競爭。 紀元,還真給他們出了個大難題。 想著紀元直來直去的性子,永臨縣的縣令干脆直接去問。 第二日一早,就把自己的疑問說出來:“哪有徭役還給錢的,給飯吃不就行了?!?/br> “再說了,路修好了,當地百姓也能受益啊?!?/br> 放在現代來講。 一條通往外面的路,當地百姓確實可以受益。 但這是古代,是人員流通并不大的古代。 紀元似笑非笑:“真的嗎,真的是百姓受益更多,還是商會的人受益更多?!?/br> 如今來往頻繁的,都是商賈。 并非說商賈不好,他們也為各地的繁榮跟連接做出巨大貢獻。 可他們是道路修好之后,最直接的獲益者,否則他們為什么會那樣興奮? 無利不起早,對誰來說都一樣。 紀元也沒把永臨縣的縣令往外推,而是直接道:“天齊國本就重農抑商,難道我們要維護商戶利益,讓本地的農戶多受磨難?動農本,就是動國本?!?/br> 紀元并非夸大其詞,這確實是真實的情況。 最后他又道:“此路修好,寧安州的橡膠等物,就可以運出去?!?/br> 此事成了,朝廷必然能看到。 這是大實話。 紀元也是在委婉地說,“犧牲”商會的利益,給你帶來平步青云,難道不好嗎? 好嗎? 當然好! 所以,他跟紀知州才不是對立的,他也不用跟紀知州斗智斗勇! 他只要去問自家商會要錢就行了! 沒錯! 等出了知州府的大門,永臨縣縣令立刻清醒過來。 不對勁啊。 為什么紀知州的話,那么能蠱惑人心?! 他怎么就被帶著走了??! 可說得又沒錯。 他們讓利于民不說,誰受益最多,誰就出錢,這話肯定沒錯。 中午時分,昌鹽郡縣令也走了出來。 臉上帶著同樣的懷疑人生。 哎,紀知州說的對啊。 等他們離開,柴烽才道:“您不是說,這些官員都跟當地商會有勾連,肯定會幫商會說話?” 官商勾結,這是肯定的。 可這是古代。 這是權大于一切的天齊國。 大多官員并不在乎那些商賈的真正利益,他們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高升。 一起壓榨百姓,他們樂意做。 但跟升遷有關,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紀元并不會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對立面,而是站在為官的角度上替他們分析。 紀元不好解釋那么多,只好簡短道:“路修好了,便是一大政績?!?/br> 一個漂亮的履歷,對升遷還是很有用的。 幾番來回之下,雙方都在出價。 都想把道路爭取在自己那邊,肯定要多多出錢出力。 一直到六月底,雙方都拿出自己最誠意的價碼。 東邊的昌鹽郡,愿意出資三萬五千兩銀子,再送來他們當地的囚犯,以及征收本地徭役,銀錢按照紀元說的給。 西邊的永臨縣,直接出價三萬兩,等于自己出了四分之三的銀錢,同樣愿意把本地的囚犯送來修路,徭役倒是不出了,他們永臨縣今年還有別的工事要做。 為了這條路,兩個地方的官員跟商會真的是拼了。 普通百姓們嘖嘖稱奇的時候,都在考慮,要不要去修路? 修路累啊,死人都是常有的事。 可這是在紀知州的監督下修路,給錢給吃食,還有合理的休息時間。 如果真的是這樣,他們愿意去掙點外快。 他們不怕出力,就怕出力不討好。 是紀知州的話,應該沒問題? 這么想著,不少普通百姓躍躍欲試。 說起來,現在能掙錢的東西真多啊。 稻香魚,稻香鴨,還能去砍樹,做橡膠,但凡勤快一點,大家日子都會好過。 所以寧安州跟鎮南關的百姓們在猶豫。 而昌鹽郡跟永臨縣的百姓們則在踴躍報名。 眼看四個地方的人,人在為這條路興奮。 紀知州到底修哪條路??! 快有消息了吧?! 七月初,從四地交匯處的通遠鎮傳來最終的答案。 那就是,兩條路都修! 同時修! 年后鎮南通往寧安的路修好,便立刻動工。 葉大人跟程大人,已經在啟程繪制修路圖了! ???! 都修??? 說好的只修一條呢? 等會。 紀知州從未說過只修一條。 他見到兩個地方縣令的時候,態度甚至都是一樣的。 這個假消息怎么傳出來的啊。 四地交匯處的通遠鎮地方官一屁股坐在地上:“是我說的?” 他好像被誤導了??! 就是,就是紀知州模棱兩可說了,只修一條路,他收了兩地的好處,就講出去了。 面對紀知州了然的目光,這位地方官感覺自己脖子發涼。 紀知州早就知道他收了昌鹽郡跟永臨縣的銀子,所以一直通風報信。 但紀知州并不拆穿,反而利用他傳遞或真或假的消息?! 他們一群人,被十七八的紀知州耍得團團轉?! 消息傳出去。 兩地縣令跟商會既傻眼又覺得了然。 也是,紀知州做事的風格,不就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