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節
有的稻子長得高,但穗少。 有的稻子結的米粒多,可干癟得很。 總之,就沒有十全十美的稻子。 想要達成紀元心中的完美稻種,輕易是不可能的了。 紀元還是把目光放在天齊國以外。 以前沒想到就算了。 現在一想到占城稻,他那心里就癢癢。 到底要出天齊國辦差,此事確實還要再放放,至少鎮南關這邊要有人看著。 播種完成,甚至播種比賺錢重要的想法,也在這期間深入人心。 還是那句話,衣服可以湊合。 沒飯吃,是真的要死人的。 不過稍微閑下來,鎮南關伐木會的工人們,就去山上繼續砍樹。 樹皮賣到橡膠作坊是一份收入。 樹干鋸成建筑材料,又是一份收入,加之整個協會能跟那些貨商們直接溝通,伐木工人的日子總算過好一些。 但春耕結束,最高興的還是兩地的犯人們。 特別是寧安州的犯人。 他們都被拉到鎮南關挖水渠了。 那么多山,那么多水渠,這里的人生活也太不容易了。 紀元也不會真的把人往死里用,讓大家暫時休息。 暫時? 兩地犯人敏銳捕捉到這個詞。 “休息休息,接下來準備修路?!?/br> 鎮南關跟寧安州,如今像臺精密的機器, 按部就班地執行知州的命令。 紀元甚至把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都給寫出來了。 他的字本來就好,現在做成橫幅掛在附近,就算不識字的人,也會問問身邊人這是什么意思。 修路,自古就是個苦差事。 兩地的犯人一聽,腿都要軟了。 他們到底造了什么孽,要被這樣對待。 可回想他們的罪名,不少人心虛得厲害。 不過再想想,紀元不殺他們,就是為了留下來做苦力? 這些犯人的罪名,該千刀萬剮都不為過。 當時還有人覺得,紀知州只殺了幾個頭頭,是不是太輕松了,有些舉人甚至都沒怎么懲罰。 現在大家知道了,在這等著呢。 不是不罰! 是時候未到! 讓他們干脆利落去死,那太便宜他們了。 不如留下來做苦力。 再看看他們的下場,兩地治安都好了不少。 畢竟都知道,寧安州跟鎮南關有一條路要修,寧安州還有另一條路要修。 那條路要么去滇州府的昌鹽郡,要么去永臨縣。 這兩個地方倒是有小道可以走,但真正的官道卻是沒有的。 當初鎮南關跟寧安州唯一通道被堵住,就有人試圖走這兩條路,可惜那山路沒有修繕,人走還行,馬車是絕對不成的。 不過這路修起來,可不是簡單的工程。 反正最近犯了什么事的話,肯定會被拉去修路,到時候半條命都沒了! 在好好過日子跟去修路之間,大家肯定選擇前者。 治安變好,當地人的精神也松快起來,生活也會變得輕松。 兩地衙門則并不是這樣。 寧安州跟鎮南關兩地的衙門,在兩地交界處的一個小鎮子里住下。 這個小鎮子作為連通兩地的中間,以前還很荒涼,最近商貿多了,兩地交流也多了,逐漸變得繁華起來。 可接待這么多官員,還是頭一次。 此地小鎮是由當地土司管理,看到紀大人過來的時候,連忙行禮。 這位當地官員知道,只要這條路重新修整,那他們這里只會更繁華。 不過也有個問題,這條主干道是確定了的。 但由這個小鎮出發,往西邊是永臨縣,往東邊是昌鹽郡。 第二條寧安州通往外面的路,應該往哪邊修? 已經有這兩個地方的長官過來詢問了。 這土司人不算壞,但也收了兩地的好處,想要打聽打聽情況。 寧安州鎮南關兩地的情況,滇州府無人不知。 更明白,紀元想要修第二條路的原因,就是怕回頭鎮南關再出什么變故,給寧安州再找一條出路。 這對寧安州來說是備選,但對其他地方來講,則是好機會啊。 以前寧安州窮,有沒有道路也無所謂,現在還用說? 單是過往的商隊,都能讓一個小鎮變得繁華起來。 所以不管西邊的永臨縣,還是東邊的昌鹽郡,都要跟寧安州建立聯系。 這個聯系,便是修路。 紀元聽到當地官員小心翼翼詢問,倒是直接道:“先整修寧安州到鎮南關之間的道路?!?/br> “具體往哪邊修,還要再看?!?/br> 還要再看兩邊官員的態度,以及當地的民風。 其實往西邊修也行,過了永臨縣,就有較為平坦的大道,走不遠就有可以通船的河流。 但是東邊的昌鹽郡更富裕,聽名字帶鹽,就知道當地有鹽礦,通商肯定更方便。 紀元話是這么說,可心里并不想做選擇,想要兩條都要。 雞蛋不僅不能放一個籃子里,還要放三個籃子。 等當地官員走了之后,柴烽上前想說什么,紀元微微搖頭:“讓他傳出去?!?/br> 傳出去,才有競爭。 另外兩地的官員,才會帶著“好處”來找他。 到時候修路就不是剃頭的擔子一頭熱了。 寧安州的家底真的不厚! 他要省點錢花! 果然,鎮南,寧安兩地官員討論修路的事,東西兩地官員則也派人過來詢問。 說是打個招呼,但意思不言而喻。 那就是,讓我們也加入吧! 我們也想參與! 這反而讓鎮南關的官員們打起精神。 這是搶他們的商路??! 可大家誰都不敢反對。 人家寧安州為什么想要多修路,還不是因為鎮南將軍做的好事。 其實寧安州跟鎮南關的道路,與其說修建,不如說是整修。 通車的人多了,加上之前幾十年沒怎么管,肯定要好好修一修的。 鎮南關的官員們對視一眼。 別說了,一定要好好修,否則另外兩個地方的道路修好,那他們這里不就顯得很舊了? 那些貨商們精得很,如果對比起來,他們這不夠好,肯定走另一條路。 也有人說,那條路修好,誰知道要到猴年馬月? 這話說得,就讓人想笑。 你以為紀元吃素的? 他這種天生卷王,怎么可能拖很久??! 寧安州的官員們,再也沒有這樣放松的時候了。 他們只要等著談條件即可。 誰能想到,三個地方的人,都想跟他們修路啊。 他們談事期間,紀元則在等滇州府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