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節
也怪不得鎮南將軍對寧安州的東西當作自己的。 更能解釋,天齊國朝廷,為何允許鎮南關的兵將那么多年不換防。 這可是為天齊國開疆擴土的兵將。 若不是這位鎮南將軍太過肆意妄為,因橡膠的事惹怒太多人,估計皇上都不會說什么。 果然,一切看似不合理的事情背后,總是有許多原因。 當然了。 如今五十年都過去。 寧安州都要開始交田稅。 想來也是一件事翻篇。 不管怎么說,斷了寧安州要買的耕牛,還扣上要通敵的帽子,這絕對不成。 寧安州要發展,要耕牛,此事必須解決。 化遠四十年八月結束。 整個滇州府都知道了鎮南關跟寧安州之爭。 借著買賣牛羊的理由,雙方開始新一輪的拉鋸戰。 到底是誰能拿到更多的銀錢? 就看這次 了。 這次連寧安州的百姓都牽扯其中。 他們是真的慌了。 他們是真的想買牛啊。 倒是鎮南關百姓的態度,大家不太清楚。 畢竟提到鎮南關,立刻想到的是兵將,里面普通百姓如何過日子,好像還真不知道。 與此同時,徐大人休息好了,他的人手陸陸續續下去。 此事,必然要斷個明白。 雖說事情已經擺在明面上,可內里到底如何,還是要查的。 換了其他的監察官或許不會如此。 但徐大人素來嚴肅認真,他要查,就會查得徹底。 紀元派的人也在查。 但他查的卻是另一個方向。 他想要鎮南關的兵將駐扎到寧安州,自然要知道那邊兵將的情況。 紀元有預感。 五十年過去了。 或者說三十年過去了,鎮南關的兵將,還是當初奮勇殺敵,開疆擴土的兵將嗎? 還是那批人嗎。 里面的氣勢,還是當年的模樣嗎? 以前的紀元并不好奇。 但知道當年到底發生了什么之后,還是想知道的。 因為,到底是不是那支隊伍,就決定了他接下來的態度。 在紀元這,到底誰獲得利益,他早就定了基調。 那鎮南將軍貪財好色,把過往商隊給官府的稅收全都放到自己的腰包。 這些證據清清楚楚,根本不需要多查。 而他想知道的,是更深層次的事情。 鎮南關的鎮南將軍,他還以為自己會在博弈里面取得一定的收益。 殊不知,某個人抱著鐵鏟,正在朝他的祖墳揮舞。 或許,他身上那層祖宗給的庇護,很快就會戳穿。 在滇州府都在關注這件事的時候。 紀元的奏章已經傳到整個滇州府。 被整個滇州府的學子們傳看。 今年的鄉試剛剛結束,學生們本來就注重各類文章。 紀狀元的奏章傳出來,大家肯定要爭相傳看的。 看了一眼之后,滇州府學子們沉默了。 這文章,他們這輩子也寫不出來??! 有幾個真正才學不錯的書生甚至抱著文章想哭:“這文章,這才學,這想法,是我等耗盡畢生心力,也學不會的啊?!?/br> “怪不得他是第一,怪不得啊?!?/br> “狀元郎的文章,著實有些可怕了?!?/br> “這文章要是在考前發出就好了,咱們也能學一學?!?/br> 學一學? 鎮南關的鎮南將軍都要氣瘋了! 不少人都說紀元這文章,絕對會永遠流傳下去,作為今日第一文章被讀書人傳頌。 ??? 你傳頌了。 我呢? 我在你的文章里是大反派??! 放在現代來看,不少后世的人,都羨慕名篇名作里面的人名,這些人或許本身不出彩,卻因為被寫到文章詩詞里,從而名揚天下。 放到現在看。 如果自己是名家的好友家人就罷了。 可自己是反派??! 你這文章寫的越好,我的名聲就越差! 以后大家學這篇文章的時候,還要了解這件事的前因后果。 那他呢? 他的名聲就不要了?! “來人!來人給我寫!” “把鎮南關將士怎么幫助臘蠻的事給我寫下來!” “也要讓人傳頌!” “讓世人都知道,這寧安州的人,就是實打實的白眼狼!” 鎮南將軍手下的人沉默。 寫文章可以,但寫這樣好的文章。 他們真的不行啊。 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像紀元那般文采出眾! 紀元還不知道,他一篇奏章會有這樣大的效果,他手里拿著的,正是當年鎮南關老將們的情況。 “王五,七十二,右腿殘疾,妻子離世,兒子做雜役?!?/br> “張柱,六十九,纏綿病榻,至今還對打仗的情形心有余悸?!?/br> “葉售,七十七,帶著七歲孫女度日?!?/br> 一長串名單下來。 都是當年的老將現狀。 明明朝廷讓他們不用換防,明明當地的稅收基本都給了鎮南關的將士,明明寧安州之前給了很多米糧木材。 為何他們的日子還是這般? 紀元的目光放在另一個名字上面。 是因為,有人欺上瞞下,中飽私囊。 這件事鬧到現在。 是有人借著五十年前的戰事吃別人的血rou。 最應該得到補償的那群人沒有得到。 最應該被感謝的人,如今孤苦無依。 那位鎮南將軍,吃這些老本,也確實吃夠了。 此時的鎮南關里。 徐大人臉色鐵青,直接道:“鐵證如山,你還不認嗎?!” “身為本地將軍,插手官府事宜,整個官府的庫房都被你掏空了!” “賴琨順啊賴琨順,你叔叔當年為鎮南關流血流淚!你在干什么?說!” 徐大人不僅認識紀元,也認識這位鎮南將軍。 甚至跟前任鎮南將軍關系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