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節
至于,為什么要去應天府。 紀元想起他看到的那人經歷,不由得想笑。 紀元這邊回了話,就到史官院坐著了。 既是休息,也是整理思緒。 王長東,京籍。 二十五的時候,也就是化遠二十年時,考上秀才,之后屢試不中。 托了家里的關系在京城順天府做了小吏,最后找到機會去了較為偏遠,卻有發展潛力的建孟府正榮縣。 為何說有發展潛力? 當時朝中說,要在附近修運河,等修好之后,沿途一片,至少能發展起來。 便是建孟府也是依托運河起來的。 但消息沒放出去,那邊依舊是窮苦之地,所以一個秀才,也能被安排過去當縣令。 這種情況雖然不多,卻也不是沒有。 去了正榮縣,接著便是出了那檔子事。 罪責推脫干凈之后,去做了從七品的給事中。 化遠三十二年,正七品的民司官員。 從這之后,就是林大人他們沒打聽到的。 紀元終于在吏部看到升遷情況。 化遠三十六年,王長東被調到應天府,直接去了油水多的戶司。 并且還是戶司代主事。 說是從六品的官職,實際掌握正六品的權力。 好個升遷之路,好個順暢無比的升遷之路。 紀元握住自己的手指,眼神沉靜而鎮定。 他應該高興的。 王長東。 戶部代主事。 人在應天府。 他從有意去往吏部,趁著年底吏部升遷名單出來要查閱大量文書,便主動過去幫忙。 最近幾年的文書并不難找。 知道對方在化遠三十二年人在湖廣司的民司,很快就查到后續的情況。 要說對方已經夠小心了。 當年在正榮縣。 先是自持身份,都人稱王縣令,真正知道他名字的人,要么被朝廷斬首,要么見勢不對直接逃跑。 還有就是知道的,也不太敢說。 林大人也不在正榮縣了,更不好查。 程教諭身為教職,也不怎么跟他們接觸,費了一番功夫才知道那人的名字。 好在,如今都明白了。 戶司可是個油水部門,自己遲早會找到對方的把柄。 十一月初三,天氣越來越冷。 去年的天氣已經足夠不同的了。 今年好像更冷了。 紀元從官署離開,一路走回家中。 這次回來,只見里面燈火通明。 怎么了? 白和尚捏著信件,眼圈通紅。 白和尚向來不會這般,他沒事還勸大家莫要著急。 很有身為和尚的修養,在刑部的時候,甚至還能勸上司。 這般著急,紀元只見過一次。 當年青云寺差點出事那會。 可現在的樣子,明顯要著急得多。 難道是青云寺出事了? 紀元猜得果然沒錯。 “青云寺,青云寺被查封了?!?/br> 白和尚深吸口氣:“說是建孟府不少寺廟出現問題,和尚強買田地,強行征收香火錢?!?/br> “年前被舉報之后,青云寺也順道被查封?!?/br> 青云寺的白師兄趕緊給白和尚寫信,具體現在,已經過去差不多十天。 紀元看過信件,稍稍松口氣:“只是查封,封了之后慢慢查?!?/br> “你師兄他們,應該沒做吧?” 白和尚先是搖頭,后遲疑。 他不太清楚。 如果說按照之前的方法來“經營”青云寺,肯定沒問題,還帶著周圍村民一起賺錢。 但要說他師兄有沒有照辦,那就不好說了。 信里讓他想想辦法。 他確實要想。 此事已經上報給刑部跟戶部,就看兩邊的意見。 不過涉事的寺廟道觀太多,一個個查下去,不知道什么時候輪到青云寺。 紀元道:“想來當時青云寺,也是學著其他寺廟的法子?!?/br> “不過咱們又給了主意,你師兄是知道輕重的,多半沒事?!?/br> 白和尚也這么覺得,可該擔心還是擔心。 接下來幾天里,皇上確實為這事不滿,讓人下令嚴查此事。 侵占民田,誘騙村民燒香火錢,都是皇上不能容忍的。 而這時,讓原本已經準備派官了的白和尚也被牽連。 他是儒僧,這事大家都知道。 刑部跟吏部,以及戶部,再知道他就是涉事寺廟之一出來的,這個外派也被押后。 白和尚的變故讓翰林院史官院一時人心惶惶。 要說草擬的外派下來,大致不會變動。 誰知道會出這樣的意外? 可又說了,那本來就是草擬,誰知道會出什么事。 而且年底清查這類案件實屬正常。 再者,如今只是說后面再講,還未一錘定音,已經算厚待了。 往前去看,史官院不是還有往科的庶吉士,一直到今年才派官? 紀元他們在官署打聽了情況,最后分析道:“青云寺那邊問題應該不大,目前處于停業整頓,只要查清楚,還青云寺清白即可?!?/br> “想來白和尚的外派,也要等到青云寺的事情查清楚之后?!?/br> “你是庶吉士,朝中多半不會為難你?!?/br> 高老四也有些沉默,拍拍白和尚的肩膀。 董康給屋子里的炭火撥了撥,讓大家暖和些,說了自己知道的事:“要說每年派官,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br> “之前我跟家里抱怨,說怎么每次考試,每次做事之前都會有問題?!?/br> “家里講,一切順利才是假象,他們做生意也是,無時無刻都要解決問題,這才是大家的工作?!?/br> 順順利利是一個美好的祝愿。 大家能做的,就是把一件件事擺平。 考秀才的時候,保書臨時不合格,又或者買了不好用的筆,那都是天大的事。 考舉人那會,背了四書五經,看了無數時文,臨時又換了考試的時間,自然也覺得天大無比。 越往后,事情越多。 人的存在就是在解決問題。 董康一口氣說了很多。 還用了不少滇州府的俗語,那里的人好像天生容易樂觀。 這些話也是家里人寬慰他的。 紀元點頭同意。 確實是這樣。 但是再大的事也要過去,一定可以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