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節
最后,才是在六部實習的進士。 大家削尖腦袋也要進翰林院,便是為以后的外放努力。 上次會試在化遠三十五年。 當時那批的狀元,庶吉士等人,在這三年里,陸陸續續都外放出去。 這也三 年時間了。 上批會試的人,自然走得七七八八,如今史官院沒人才正常。 “也就是說,史官院要想正常做事,要等到七月份的庶吉士選拔,從新科進士里,選出庶吉士填充進來?” 這里就是個過渡的崗位。 所以人員來來回回。 今年這會,正好是上批人剛走,下批人還沒來的時候。 左右典籍講的清楚,紀元牢牢記下。 幸好有左右手幫忙,否則這么細致的事情,誰會知道啊。 紀元還笑:“趁著他們過來之前,我還能提前熟悉這里的差事,否則也要出糗?!?/br> 大家都是同一批進士,他提前來任職,確實可以提前熟悉本部門的工作。 否則不能服眾啊。 左右典籍恭維:“您可是新科狀元,誰會不服您啊?!?/br> 紀元搖頭:“考試已經過去,之后也就是個正六品的微末小官而已?!?/br> 兩人詫異。 紀六元還真是拿得起放得下。 換做他們當了狀元,恨不得一天八百回把身份亮出來。 紀元則在看案頭上的文書。 上屆狀元把該做的事寫的很清楚,兩人雖然沒有交接,倒也隔空對話了。 甚至還有上屆狀元發的牢sao,看得紀元哭笑不得。 比如下面這幾條。 “好閑,人真少?!?/br> “忙?!?/br> “文書多?!?/br> “事情雜?!?/br> “累?!?/br> “怎么還不派官?!?/br> 一直到化遠三十六年春,上屆狀元被外放出去,做了某地的學政。 紀元算了算時間。 上個會試年為化遠三十五年春,差不多也是三十五年五月來了翰林院史官院。 從七月開始,上屆狀元開始忙。 一直到三十五年的年底,事情還是很多。 翻過年到三四月份左右,他被派官。 等于說,上屆狀元在此差不多快一年的時間。 那自己應該也是如此? 紀元努力熟悉接下來的工作。 他的好友們,可沒那么好運。 其中董康,高老四被分到禮部,兩人性子都還算活潑。 但從早上過來,一直到下午,連口水都沒機會喝。 一會去送文書,一會給官員下手,各種跑腿的活更不用講。 白和尚那邊也差不多,白和尚所在刑部,他不僅要當“實習生”跑腿,還要熟悉天齊國各種律法書籍,好隨時翻閱。 幸虧在府學的時候,白和尚修過律科,否則更加艱難。 但他那點基礎,讓白和尚被刑部官員另眼相看,少了不少打雜的活,專心幫忙查閱律法書籍。 他們三人如此,其他新科進士們大差不差。 實習頭一天! 腿都要跑細了! 什么? 你們可是進士,不做這種打雜的活? 還真有不長眼地直接說了此話。 對方直接嗤笑:“怎么?誰還不是個進士?” “不是進士,連這里的門都踏不進來?!?/br> 若真有不是進士,卻在六部,通政司,大理寺,都察院做官的。 你們猜,他們是不是皇親國戚,王公大臣? 進士? 進士在這,就是最低的功名。 此話一出,大家臉色變了。 沒辦法,人家說得雖然直白,卻是沒錯的。 還能怎么辦呢。 一定要好好學,學好了考到翰林院去! 說不定去了翰林院,這種情況就會好點吧? 之前也沒人跟他們說,做官是這種感受? 如果跟家鄉的人講,他們這些進士老爺們,現在全都在打雜,做一些秀才都能完成的差事,估計眾人下巴都要驚掉。 但沒辦法。 誰讓這是朝廷的六部。 誰讓這是整個天齊國權力中心。 努努力吧,說不定七月份,他們就能去翰林院! 此刻翰林院的紀元,面前站著五六個摸魚睡醒的人。 左右典籍到底還是把他們給喊醒了。 別睡了! 修撰來了! 新的頂頭上司來了! 這五六個人里面,其中四個是史官院的檢討,算是這里的固定職位,跟左右典籍一樣。 另外兩個有些尷尬。 他們是上屆的進士,考進的翰林院,成為庶吉士。 但他們沒有關系,也沒有門路,三年了,都沒派官。 現在新科進士都來了,過段時間,新的庶吉士也要來了,他們還要等著任派。 方才就是他們兩個在睡覺,此刻更尷尬了啊。 紀元卻不打算提這些,直接道:“本官見史官館內有許多文書,那些暫時不處理,沒關系嗎?” 兩位庶吉士面面相覷,左右典籍道:“說實話即可?!?/br> 他們兩個趕緊道:“沒關系,都是六部整理好的文書,我們登記歸類即可?!?/br> “只是咱們這人少,積壓得有些多了?!?/br> 也因為同年都派官了,他們還留在這,有些心灰意冷,不想做事。 紀元點頭:“好,本官知道了?!?/br> 這就沒事了? 他們兩個出了修心館,心道,今年的狀元是不是太嫩了,所以不管他們啊。 那他們是不是可以繼續摸魚了? 左右典籍,還有四個檢討官同樣疑惑。 紀元笑:“今日也快下班了,等明日再說吧?!?/br> “明日兩位編修也會來,有什么事,明日再談?!?/br> 兩位編修,自然是榜眼跟探花。 以后他們互相的稱呼,就是各自的官職名稱了。 左右典籍還好,他們跟紀元相處過幾日,知道他不是個隨便說說的,更不是個軟弱的。 那四個檢討官則跟庶吉士一個想法。 難道說,他們接下來的日子好過了? 可以繼續摸魚了? 畢竟史官院最大的頂頭上司都不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