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節
紀元寫完,心道,出題人要是能看出來,那他也算沒白寫,但會試肯定完蛋了。 如果沒看出來,反而贊揚他,那他的諷刺豈不是給瞎子看。 好難,一時之間,不知道希不希望對方看到。 算了,該看還是看吧。 他少見加了情緒做文章,對方沒看出來,他覺得很可惜??! 至于會試? 紀元心道,他接下來的考試,估計要放飛一下了。 怎么放飛? 還是先看看第二題的題目吧。 第94章 第94章 第二題, 出自孟子。 文王視民如傷。 周文王對待百姓,就像對待傷患一樣耐心細致。 這章的上下文沒什么好說的,就是孟子舉了很多例子。 要學禹, 湯, 文王, 武王等等。 總之是說, 為君之道,應該學之前的國君。 為什么一定要學之前的人? 紀元直接答:“心存乎民與道足以?!?/br> 只要心里裝著百姓跟道義,那就夠了! “觀夫康功用既,而微懿之美,愛著柔恭。道之在躬者,不既盛乎?”1 看著田地道路修繕整齊, 以后以此為定例就很好啊。 安撫百姓并不懈怠,這不就是圣道在身上了嗎。 后面也講,既要學文王,也要學先賢, 之后又說只要善待百姓, 對百姓之心不變, 那就可以比肩文王。 如果是“信而好古”的酸儒看到紀元這篇文章,基本可以直接對罵了。 第三題,也就是《四書》的最后一題,出自《論語》。 題目為:“事君能致?!?/br> 此題不在紀元的押題之中,但也是這題讓他對頭一題有了想翻白眼的沖動。 事君能致,之前也說過, 孔子信奉的道理。 大意是, 為了侍奉君主,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 紀元通看了所有題目, 才對頭一題有了無語的情緒。 反正前兩題都那么答了,第三題不放飛自己,都虧了。 當然了,直白的罵戰肯定不合適。 紀元雖然全家只有自己,但還不想直接投胎。 所以頭一句為:“人臣以身而效之君,可以觀盡倫也?!? 就是說,臣子能為皇上去死,是盡了人倫之道。 后世人一講人倫,以為是親人之間的關系,其實君臣,也是人倫之一。 此句是孔子的門徒之一子夏說的。 紀元順著夸贊子夏,但筆鋒再一轉,變為:“一身之進退不恤也,而有益于君者,既奉身以赴之焉?!? 臣子不管自己的升遷,也要關心國家的安危,就算死了也可以。 后面又說,作為臣子跟國君討論國事,那也是自己的職責,為此死了也無憾。 由原本的忠君,改為了忠國。 有錯嗎? 自然沒錯。 不過跟出題者想聽的馬屁,差了十萬八千里。 紀元的四書三題寫完,這才感覺到腹中饑餓。 再看桌子前面,中午發的餅子跟rou醬好好地放著。 他從辰時開始寫文章。 竟然一直寫到下午? 差不多是早上八九點開始寫,一直到下午兩三點,等四書題目寫完了,才停筆? 紀元咬了個餅,沒有碰旁邊的rou醬,省得吃壞肚子。 紀元一邊吃東西,另一個手翻了五經題目。 五經題目總算正常了。 看來只有四書題目有些怪。 紀元吃完東西,又看了一遍方才的文章。 可以,沒有太大問題。 其實有些文章,越學下去,才會越生氣。 就像一篇文章在罵人,可用的是你看不懂的語言來罵,那你會生氣嗎? 大概率是不會的。 因為看不懂啊。 但如果看懂了,難免會有些不爽。 好在紀元雖然寫了心中所想,但也不是很出格,頂多沒有按照出題人的想法來答而已。 再者,他也沒有偏題,答的還是在框架內。 至于出題人會不會介意,紀元手頓了頓。 算了,閉眼交卷。 他都寫完了,總不能再撕了吧。 紀元慢條斯理吃完餅,又去吃自己帶來的rou干跟果子。 旁邊的侍衛都覺得這學生有意思。 先是悶頭寫,寫完又開始慢悠悠吃東西。 接著,接著睡了?! 紀元午休了會,起來鍛煉身體,再吃了些東西,繼續睡覺。 真情實感寫文章,是有些累的。 還好,會試第二日,依舊精神飽滿。 紀元甚至甩甩腦袋,把昨天的“不理智”給拋到一邊。 今日寫《五經》題目,五經里面五選一或者五選二,不管哪個題目都很正常。 紀元再次松口氣。 面對這種“正?!鳖}目,他也可以正常起來了。 第一場考試共計三天時間。 五經一共四道題,可以分兩天寫,一個是可以琢磨文章,二是也讓時間過得快些。 說到琢磨文章,紀元又想到后世的八股文。 要說八股文確實有可取之處。 不過幸好現在的天齊國還不強求,否則他昨日的文章都要作廢無用。 兩天時間,寫四篇八百字到一千字的文章,紀元感覺自己時間充裕。 而他又是個每逢大考,越寫越精神的人。 想著時間反正充足,五經的文章,不如好好打磨出來。 也能彌補之前的放飛。 紀元提筆之前,先劃好格式。 雖說不嚴格按照八股文來寫,但先把破題,承題的部分給確定了。 八股文之所以能流傳開,自然有原因。 其中嚴格的結構形式,加上規定好的思路,雖說是個框架,但能把框架寫出來的人,絕對是個天才。 紀元仿照這樣的思路,自己的思路一以貫之,再打磨簡練準備鮮明的語言。 這樣一步步下來。 此篇文章先不說內容,只看文辭就高出別人一籌。 紀元在童試的時候,郭訓導就提過八股文,當時也是有些苗頭,如今三四年過去,市面上這種文章逐漸多起來。 可要說寫得妙,還要看紀元這一手。 兩天的時間,打磨四篇文章,對紀元來說并不困難,甚至有些樂在其中的感覺。 這幾天里,吃飯喝水有人管,他只要沉浸在文章里即可。 會試第一場,三天時間飛快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