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節
他很樂意像林大人那樣,造福一方。 青云寺在他手里,無關佛學,無關宗教。 他看到的,是僧人們日子好起來,是山下百姓因此獲利,是貧窮的學子有沒有容身之處。 什么佛學?這是你們僧人自己要考慮的事情。 他更關注人。 活生生的人。 所以他放棄更為穩妥地三年后再考,更放棄唾手可得的國子監身份。 便是考了三甲,他也愿意。 因為他的心已經不在這了,他想幫更多人,也想幫那些人改變生活。 所以二甲也好,三甲也好。 他都不在意。 他決定認認真真地考試。 紀元并不避諱,點頭道:“是,我回鄉一趟,看到了更多的可能?!?/br> 是比潛心讀書,更好的可能。 四書五經,他已經讀了許多年,一遍遍地看,一遍遍讀。 讀到最后,竟然沒了趣味。 四書五經自然是好書,但什么書也不能逐字逐句地長年累月解讀。 既像紙上談兵,也像閉門造車。 更像無時無刻的辯經。 別辯了。 出去走走吧。 若鄉試之后,沒有回過家鄉。 若回家鄉之后,沒有看到那些改變,沒有看到不同地方但同樣有困境的青云寺。 紀元或許,真的會選左右訓導給的選擇。 三年后再考。 進了國子監再考。 最好能考到一甲。 他放棄了。 無論此次考試如何,他都要拼盡全力。 便是考不上進士,他就學殷博士,隨便分到一個縣學,他也可以當夫子。 高老四看著這樣的紀元,一時說不出話。 紀元,紀元真的不一樣。 他坦然地讓所有人都覺得,好像沒有事情可以阻攔他們。 他們讀了那么久的書,背了那么多文章。 并不只是為了科舉那幾張試卷服務。 “好,若我落榜,我也去做夫子?!?/br> “做夫子又有什么不好,說不定我能發掘一個像紀元這樣的好學生?!?/br> 白和尚點頭。 他也去當夫子。 落榜了,便去教學生。 當年孔夫子還收了三千門徒呢,當夫子又有什么不好。 武營,鄔人豪,劉軍同樣一掃之前的萎靡。 沒錯! 他們一身的本事,天底下還沒有容納他們的地方嗎! 他們的本身,總能做成事的。 三月,他們這小院里,竟然沒有一絲浮躁的氣氛。 好像瞬間平靜下來了。 不就是會試嗎,那又有什么了。 該學習學習,該讀書讀書。 到時間就去考! 這期間還有不少同鄉來找,看到他們三個這么淡定,都覺得驚訝得不行。 更說什么:“這次會試也要考六天,六天不準出門,你們不著急?” 著急,著急也沒用。 越臨近會試,京城的學子們越多。 無論去哪,似乎都在討論今年的會試。 而今年的主考官也正式確定。 文淵閣首輔大臣,從二品大員,六十三歲的李首輔。 主考官確定,考試一步步逼近。 會試的氛圍在京城上空凝聚。 紀元偶爾出去買些東西,都能感受到此地的氣氛不同。 再到書店,紀元準備買今年剛出的一本新書,來了幾次都沒買到。 這會剛到,就聽柜臺的人道:“程小姐您運氣真好,這書賣的好,正好是最后一本?!?/br> 最后一本? 又沒了? 紀元目光停頓片刻,對方正好看過來,紀元不好直接看人,眼神躲避,人側了側身,只對柜臺伙計道:“新一批五經講義什么時候到貨,我能先訂一本嗎?” 聽到書生說話的程亦珊回頭,又看了看個子極高的書生,想了想道:“這本給你吧?!?/br> 紀元回頭,眼神詫異。 “想來你是科考要用,你就拿去吧,我等下一批即可?!彼眠@書只是自己看看,并不是特別需要,還是先給備考的書生。 程亦珊把書給了紀元,又伸出手:“錢給我吧?!?/br> ??? 紀元這才抬頭,眼前的女孩子年紀不大,一看便知被保護得極好,笑起來眼睛彎彎的,又帶了些機敏。 紀元把錢如數給了,對方扭頭便走,她身邊的丫鬟拉著自家小姐,走得飛快。 直到出了書鋪,程亦珊才小聲道:“這書生還挺英俊的?!?/br> 紀元:。。。 聽到了。 紀元低頭看著手里的書,其實也非科舉要用。 他就是想看看,對于五經又出了什么新看法。 反正會試就那樣了,能不能考中全看天意。 紀元出了書鋪,往左右看看,這才回到住處。 還有十日,就到會試。 紀元莫名有些輕松。 考吧,考完就好了。 考完就知道,接下來的時間,他要去什么地方了。 第93章 第93章 化遠三十八年, 三月二十九。 往年應該換上薄薄春衫的時候,今年卻還穿著棉衣。 就連紀元他們讀書的房間,也是燒著炭火的。 “今年怎么格外冷?!蔽錉I道, “去考試的被褥你們真的不需要我們幫忙?” 大家都在飯廳吃飯, 故而聊起此事。 紀元, 高老四, 白和尚,在復習之余已經把東西準備好了。 他們好歹是經歷過多次考試的,該帶什么,不該帶什么,心里都很清楚。 紀元道:“我們都備妥當了,都是科舉最常用的東西, 不會出錯?!?/br> “那就好?!蔽錉I又道,“最近街上的書生都少了,一是因為天冷,二是因為馬上要考試。我看大家都很著急?!?/br> 沒幾天時間了, 肯定著急的。 像紀元認識的許多舉子來京, 他們甚至都沒時間聚在一起多聊。 紀元認識的人, 基本都是建孟府出來。 比如正榮縣的張洵,當年給他做過童試的擔保,以廩生的身份出具了保書,這才讓他得以參加鄉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