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節
本以為,一直會這樣下去。 可從去年冬天開始,一直到今年三月份,五王爺好像對蹴鞠的興趣減退,根本不找他們。 那以后他們怎么辦? 王力太清楚,他們這些人的存在,就是為了給王爺當樂子。 現在王爺不把他們當樂子,他們就要完了! 在京城的一切都要完了! 紀元看著王力他們的表情,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他突然想到化遠三十四年建孟府的監臨官徐大人。 徐大人不喜神童的一大原因,就是因為皇上喜歡。 因為皇上喜歡,所以有很多“神童”出現,甚至現在國子監還養著一個被毀的孩子。 蹴鞠的事,同“神童”也是一樣的。 都是上面的人喜歡,下面的人拼命去送。 其實五王爺未必真的很喜歡,這對他來說,只是一句話的事。 紀元正想著,誰料王力竟然直直看向他:“還有你,武營他們這些武舉日子不好過?!?/br> “你以為你們這些文舉日子就好過了?!” “三年一次文舉,一次選中一百多人,多少人都沒官做,你們真以為考上便萬事大吉?!” “還不如攀附住貴人,想做什么官就做什么官!” “等你們被外放到什么偏遠之地,只等著哭吧!” 鄔人豪站起來,一把推開王力,王力一個壯漢,都被他推得直接跌倒在地上。 “閉嘴?!?/br> 對馬上科考的人說這些,還有沒有良心。 鄔人豪也是經歷過武舉的,自然知道考前心情的重要性。 白和尚跟高老四微微皺眉,顯然沒想到,考前就要知道這些殘酷的真相。 不過王力說得也沒錯。 真的考上了,似乎也做不成什么? 看鄔人豪他們就是了。 鄔人豪甚至是武舉的第五名,還被皇上夸過。 如今還不是成為皇上小兒子的球隊一員。 面對鄔人豪的壓迫感,王力不敢再說。 他的話卻說中大家的心坎。 白和尚,高老四,都不是容易沮喪的人。 他們面對紀元這種天才還能穩得住,認為自己考上三甲同樣不錯。 可要是說,辛辛苦苦考上了,依舊沒有結果。 這話確實讓人不能接受。 紀元慢慢走了過來,王力這才發現,紀元已經比他還要高了。 紀元開口道:“為什么去偏遠之地,就要哭?” “你見過京城的繁華,你還會回你那小小的縣城嗎?!” 王力直接道:“還想住到棲巖寺的破廟嗎!” 他本以為紀元就算反駁,也會稍稍遲疑,誰料紀元卻笑道:“怎么不可以?!?/br> 紀元道:“禮記大學開篇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br> 紀元又看了看白和尚跟高老四,甚至還有武營他們。 大學開篇,講的就是學習的目的跟意義。 他們如今是為了科舉,苦讀圣賢書,但里面有些東西確實有些道理。 比如大學的開篇。 它在講,人在學習間要達到什么目的,要做什么,要有什么目標。 讀了那么多,真的只為了科考? 紀元又提到一個人。 林大人。 正榮縣的那位前任縣令。 “林大人被派到正榮縣的時候,是去救火的?!?/br> “當時的正榮縣貪圖腐敗,官商沆瀣一氣,官吏橫行霸道?!?/br> “可現在呢?” “現在建孟府里提到正榮縣,又是什么語氣?” “當時,林大人是舉人,程教諭也是舉人,他們兩個難道做的不好?” “他們沒有考上進士,難道就沒有讀懂大學之道?” 他們不僅讀懂了,還融會貫通了,甚至知行合一了。 如今的自己等人,已經是舉人,難道不能學習林大人他們嗎。 “如果把我送到偏遠,乃至蠻荒之地,我也會學習林大人?!?/br> “哭什么哭,不如起來干活,替牛多犁幾畝地?!?/br> 高老四直接笑出聲。 好像也沒錯? 說實話,他們從看到武營他們如今的處境,心里就壓了塊石頭一般。 現在聽紀元這么寬慰,又提到正榮縣那位林大人。 好像紀元說的也沒錯。 就算他們沒考上又怎么樣,先不說他們還年輕。 就算他們考上了不被重用又怎么樣,難道就不能憑借自己的學識,改變一方天地? 他們這些學問,只用在科舉上,似乎確實有點浪費? “你們笑武營不懂巴結貴人,覺得他對蹴鞠隊可能要解散的時候不慌張?!?/br> “他們當然不慌,他們還有武藝跟學問,他們在等一個施展拳腳的機會,你們呢?” 原本就跌倒在地的王力,此刻覺得四肢發軟,爬都爬不起來。 他在等什么? 他什么也不能等。 來京城一年多里,他就顧著吃喝玩樂了。 也有人說,要不然攢攢銀子,回頭回鄉了做個小買賣也行。 他卻沒有聽。 而他面對紀元,一種自慚形穢的感覺發自內心上來。 王力看得出來,紀元說的都是實話。 紀元也不是對自己說的,他是為了安慰自己的朋友們。 武舉也好,文舉也好。 他們這些人,需要的都只是一個機會。 因為他們有真本事。 等王力等人跑開,紀元還看了看周圍的路人。 這院子里的吵鬧,到底還是傳出去。 不過他們說的話也沒什么可以嚼舌根的。 說到哪都有理。 會試之前,吵鬧的書生也多了去。 話是這么說,紀元他們以后說話,還是去屋子里更好。 等紀元轉身,劉軍一掃之前的難過,握住紀元的手:“你說的對,我們有真才實學,我們等的就是一個機會?!?/br> “八年多武舉我們等過來了,還怕其他嗎?!?/br> 武營也狠狠點頭。 沒錯,他們總會等到機會的。 而且也會自己爭取機會。 沒必要因為踢個蹴鞠顧影自憐。 白和尚看著紀元,開口道:“紀元,你什么時候有這種想法的?” “是不是青云寺就有了?” 白和尚之前一直不理解,紀元為什么會幫青云寺“賺錢”。 或者說走向正軌。 這會好像明白了。 在紀元眼中,事情無分好壞,無非是看能不能改變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