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節
正式的官職沒有,手底下的兵將更是沒有,甚至想要去邊關駐守,都不能直接開口。 否則就是不給五王爺面子。 三個人越想越憋悶,劉軍甚至大早上開了壇酒,要不是武營強硬攔著,劉軍早就混成酒蒙子了。 紀元看看外面,京城真的很大,京城也真的很難。 武營拍拍他們肩膀:“朝廷不重武將,卻是重文臣的,你好好考,考個好名次,說不定就帶我們走了?!?/br> 武營是隨口說說,但這話到底也帶了期盼。 只要紀元能做官。 不對,只要紀元能留在京城,他們的日子一定好起來的。 雖然不知道為什么,但他們就是信任紀元! 非常信任! 第92章 第92章 紀元聽著武營他們吐槽京城里的事, 也算明白,他們為什么緊閉大門,不跟其他人交際。 他們考上武舉之后, 也只領了虛職, 鄔人豪從六品的護衛, 另外兩個是七品的巡衛。 他們只是陪著五王爺踢蹴鞠, 就能住到善欽街,可見沾上真正的皇親國戚,地位就有多高。 但這種結交,稍有不慎,就會被牽扯其中。 他們雖是武將,這些事卻也懂的, 跟家里通過信之后,讓他們該踢球踢球,之后家里想辦法讓他們出京城。 至于跟其他人打好關系? 那就不用了。 總之,希望五王爺對蹴鞠的興趣趕緊減退, 否則誰知道他們還要陪王爺玩多久。 紀元也安慰他們:“貴人們多喜新厭舊, 等找到新玩意, 估計就會放下了?!?/br> “希望這樣?!?/br> 武營又道:“說起來,過完年之后,五王爺好像沒找我們踢球了?!?/br> 今日二月二十,算下來也快兩個月。 難道真的要放他們走了? 想到這,大家莫名有些興奮。 其他陪著五王爺踢蹴鞠的人,恨不得王爺一直喜歡蹴鞠。 也就他們盼著貴人興趣趕緊消退, 他們好去自己該去的職位。 紀元心想著, 卻沒打擊他們。 按照朝廷如今位置的空缺,加上朝廷又不重視武舉, 要不是怕落個馬放南山的名聲,武舉甚至要十年不開。 合適他們的位置估計會很少。 而且就算有位置出來,估計也有關系先頂上。 就從來的路上,聽有些舉人講,吏部分配了教職他們直接不去來看,這里面的活動空間很大。 再者,拿已經距離很遠的聶家來看。 聶縣令的叔父就在吏部,對方給聶縣令安排的位置,那也是恰到好處,可見不是不能活動的。 他們這種,基本要靠邊站。 相比來說,文舉上來得還好點,現在朝中不乏有科舉出來的首輔閣老,也愿意提拔。 可武將這一脈,估計是難了。 如今天下太平,又無軍功可拿,更是難上加難。 不過這些話紀元不會說出來,先讓武營他們有個希望。 而且看他們的樣子,約莫想的,也是能出京城,直接戍邊也好。 就算不出京城,正兒八經當個巡衛都可以。 但絕不能陪王公貴族踢球,這個是絕對不成的。 他們只是難受,自己學了那么久的武藝,讀了那么多的兵書,現在跟一幫球混混們踢球。 球混混們自鳴得意,甚至就住在他們不遠的地方,每天尋花問柳,看他們想吐。 紀元安慰道:“暫不逢時而已,天生我材必有用,想來,總會有我們施展才能的時候?!?/br> 劉軍嘆氣:“希望如此吧?!?/br> 他們來考武舉的時候多高興,現在就有多沮喪。 鄔人豪沒說什么,他還在鍛煉,反正什么時候都要鍛煉,什么時候做事都是做事。 武營則道:“算了,不提這些,你們來了就好了,咱們也有人能說說話?!?/br> “至少不會那么憋悶?!?/br> 這倒是真的,他鄉遇故知,大家都高興的。 紀元他們也徹底在武營他們的住處安頓下來。 此地是球隊的管事幫忙他們尋了好幾處院子,算是能用比較便宜的價格租下,武營他們就選了這里。 此地距離會試的貢院要走一刻鐘,也就是十五分鐘,算近的了。 武營道:“你們安心備考,其他的事情交給我們即可,讓我們有事可做?!?/br> 紀元白和尚高老四再次謝過,算是安頓下來。 沒想到他們倒是最快安頓的書生。 其他舉子多多少少都遇到些麻煩。 想要找到合適的棲身之地并非易事。 除了就近貢院的旅店之外,就是附近的房舍可以租下。 在府城被嫌棄的寺廟等地,到了京城,同樣是搶手的地方,一個是安靜,二是附近的寺廟不會太差。 總之出門在外,誰都不容易。 紀元他們一邊備考,一邊聽著外面的動靜。 因為他們過來,武營等人也開懷不少,當然也有球隊不再找他們的原因。 可能是五王爺真的轉性子?不想踢球了? 最近的京城,因為即將要來的春闈更加熱鬧。 全國各地來的舉人,都要準備這次的會試。 還有些人家,已經在相看合適的舉人了。 最好是還未婚配,家境尚可,相貌英俊的。 紀元除了家境之外,似乎哪點都很合適。 武營還開玩笑道:“你最近要是出去,肯定會被拉住問個不停?!?/br> “要是再考個進士,肯定更多人想要你當女婿?!眲④娨哺?。 說到這個,高老四還把紀元進城時的事說了。 紀元剛來,就有小姑娘拿花丟他。 要不是知道紀元年紀小,說不定還真認識。 紀元只當沒聽到。 他現在滿腦子都是備考。 而且還有件事懸在他心頭。 那就是出發前,左右訓導給他的“建議”。 直接落榜。 等到三年后再考。 他現在有兩個選擇。 一是,今年全力考試。 考到雞肋的三甲,那就只能是三甲。 以后的前途自然會有限制。 二是按照左右訓導說的,放水落榜。 等到三年后再說。 這三年里,他可以拿著建孟府給的推薦名額,直接去國子監讀書。 三年下來,他至少也能上個二甲。 這兩種方法,明顯后者更穩妥,對以后更有利。 他今年十五,完全有時間再等三年。 但他要等嗎? 紀元有些不確定。 說實話,后者是個很好的選擇。 便是他自己,都有些心動。 羅博士甚至也想讓他在國子監進修,說是很有好處。 可真要他故意考得不好,總覺得心里不舒服,哪里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