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節
抓這些后幾堂的學生做什么?有什么意義嗎?這些人把書讀死了,也不一定能考上舉人。 換句話說,能在后幾堂讀書的,他們心里也該有數的。 每年的鄉試,他們也不過是來湊數而已。 何必對他們費心思。 殷進士這么做,完全是吃力不討好! 難道這些學生,還能念他的好? 不可能! 殷博士怎會不知道張掌印的想法,卻并不解釋。 道不同,不相為謀。 這張掌印隨便吧學生棄之不顧,一會收慶蘭府的銀錢,放任對方欺負自家學生。 一會又眼睜睜看著學生受傷,從蹴鞠場上被人抬下來,就不配為人師長。 殷博士看著府學的學生們。 無論哪一個,都是曾經有理想有抱負,認真苦讀過的。 難道他們就該被放棄? 就因為他們不是一個好“田莊”? 退一百步說,即使他們考不上舉人,便可以縱容享樂? 士風為國之本。 天底下讀書人基礎的秀才都如此行事放蕩,絕對會影響到普通百姓。 他們這些讀書人,應該做好鄉里表率才是。 張掌印拂袖而去,他倒是要看看,這剛來的新掌印,怎么整頓士林之風。 還是那句話,吃力不討好。 不是他一人能為的。 兩個掌印教官不和的事,飛快傳遍整個府學。 府學學生都討論兩三輪了。 就連紀元也聽一起學數科的高老四講:“聽說殷掌印是你之前的五經博士,他真像傳聞一樣,只對后幾堂惡劣。對前三堂很好嗎?!?/br> ? 這是哪里的話。 殷博士九月初五下午才來。 今日不過九月初七,怎么有這么離譜的傳言啊。 紀元道:“你仔細說說傳言如何?!?/br> 原來從昨日早上開始,殷掌印便在抓學生們衣著的錯處的。 不僅是衣著,還有行走,甚至還會抽背功課。 若有不好的,直接讓他們各自的每堂教官帶走。 可大家漸漸發現,殷博士只往后七堂跑。 從第四堂到第十堂是他最常去的。 第一堂到第三堂基本不涉足。 這跟張掌印完全是兩種做法。 不由得引出一些傳言。 殷掌印討厭那些學生,所以故意找茬,好顯示他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紀元問:“那殷掌印達到目的了嗎?!?/br> 好像沒有。 紀元又問:“殷掌印費力不太好,是無中生有斥責后七堂學生,還是真正找到了不足之處,讓他們加以改正?” 一個人說你不好,既分直白地勸誡,也分嘲諷式的說教。 可能無中生有,也可能真正指出不足。 如果當初,房老夫子一句,字可真丑啊,他就玻璃心發作,直接氣憤不已。 還會有今日的字嗎? 高老四震驚,但震驚的是另一回事:“紀元!這是我見你之后,看你說過最多的話!” 特別是這一年,紀元穩重沉默,對誰都溫和。 很少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么旗幟鮮明地支持殷掌印,他頭一次見啊。 紀元道:“我的禮類均是殷博士教導,他身為舉人的時候,就對白丁的學生一如往常?!?/br> “如今他已經是進士,卻依舊對學生們極好,難道是他真的官癮發作,找秀才們斥責一番?” “何必呢,有時候被斥責,也要看自己夠不夠格?!?/br> 高老四默默道:“好會罵人?!?/br> 紀元說話的時候,并未避諱旁人,作為一堂第一的他,算是府學風口浪尖上的人。 他這一番話,幾乎飛快傳遍府學。 紀元五經選的《禮記》和《春秋》研讀。 他的禮類知識更是豐富,讀過許多大家都未曾聽說過的書,許多觀點非常新穎。 而他說,他的禮記博士,是殷掌??? 這,這殷掌印還是新科進士,又該有多厲害? 被一堂第一認證過的夫子,這還用說? 還有,紀元說的話難聽,但意思沒錯。 殷掌印身為進士,來管他們行為上的過失,確實是禮賢下士。 紀元一番話,又讓府學學生的想法改了改。 九月初八再看到殷掌印的時候,大家老老實實行禮。 而學生們的青衿終于正常了,腰間的配飾少了許多,有些正經學生的模樣。 張掌印在旁邊欲言又止。 這些學生就不反抗嗎? 不讓家里給殷掌印施壓嗎? 殷掌印等學生走之后,幽幽道:“哎,昨日還有學生家長要送我一處府學附近的宅子?!?/br> “可惜了,我已經府學已經安排好住處,妻兒也都安頓好了?!?/br> “為什么送?自然因為他們說,自家孩子終于好好穿衣服,不搞那些烏七八糟的了?!?/br> 家境極好的學生家長也不是傻子,更有自己的審美。 學生穿個不成體統的衣服,以為他們不想管嗎? 可管不住啊。 現在府學幫忙,他們簡直求之不得。 再聽說殷掌印是二甲十五名的進士,年紀又不大,剛來便是正六品的官,還做過正榮縣縣學的五經博士,本身更是出身浙江余姚,鄉黨也多。 這一串履歷下來,大家只會認為殷掌印管得好,太好了。 怎么不早點這么管啊。 當然,還有會有頑劣的學生覺得殷掌印確實在針對他們。 但大流學生都老老實實換衣服,老老實實讀書,他們自然掀不起什么風浪。 風氣能影響人,更能改變人。 殷掌印整頓好衣服的事之后,又讓教官發布了項通知。 九月二十日,其他三個地方的蹴鞠隊就要來了,他需要一百個學生幫忙接待,以及跟著處理蹴鞠場上的事。 一百人,自愿報名,在九月十一日截止。 這種事。 不是殷掌印直接命令人去做即可嗎。 怎么還自己報名啊。 等殷掌印說,還有每日銀錢補貼時,不少學生心動了。 不缺錢的學生其實也心動,可以過去湊湊熱鬧啊。 以前只知道蹴鞠比賽,但多是覺得這比賽跟自己關系也不大,頂多打聽一下,不會真的參與。 現在不同,現在要他們一起做? 好像有點意思。 今日九月初八,還有三天考慮時間,他們會好好想想。 紀元跟著殷博士回家后,說道:“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參與感,同時覺得府學是一個整體?!?/br> 其實學生們本來就有這個意識。 否則不會為蹴鞠隊的不公平待遇鳴不平。 這是一個讓大家團結的好機會。 殷博士原本只是有點模糊的想法,本想著先抓好校風校紀,至少不能讓學生荒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