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節
十兩是尾款,另外十兩是加急的錢 。 紀元愕然:“這是怎么了?為何如此著急?” “沒辦法,居然有些人不守規矩?!敝芗視还苁乱а?,又不好多說,只道,“不知現在抄到多少了,緊急的話,還有多少日完工?!?/br> 管事知道,不少潤筆先生都愛拖時間,不到最后的關頭不肯寫的。 就是不知紀元是不是這個習慣。 見紀元疑惑,管事只好把事情和盤托出。 原來是這么回事。 《陳家詩詞格律感悟》是從兩廣拿來的,這些紀元都知道。 里面還刪減了筆者本地的用語,替換成如今的版本。 這本也正常,各地不同俗,語言也有些不同,換成更容易懂的詞語,本地學生也愿意買。 但事情就出在不同版本上。 周家書坊小道消息得知,那岳家書坊竟然也買了這本《陳家詩詞格律感悟》,又出了個不同的版本。 那岳家竟然緊急趕工,一定要在他們之前出售。 若真讓岳家做到了,那周家買書以及一系列制作的費用全都打水漂。 “我家選書先生眼光毒辣,他看中的書一般都不會太差?!?/br> “也不知道岳家怎么知道我們這批新書,竟然想辦法也買了回來,《陳家詩詞格律感悟》就是其中一本?!?/br> 書坊行業發展到至今,已經有很完善的產業鏈。 其中選書先生,有些像現代的實體書編輯,他們在許多書當中選擇可能暢銷的。 也會在各地的書籍里面挑選合適的。 挑選的書籍,一般都是行業秘密,畢竟你家千辛萬苦選出來的潛力股,被對方買去了,你是什么想法? 看來周家的書單泄露,讓岳家撿便宜了,根本不用自己去選書,直接照著書單買即可。 紀元道:“這也不對吧?跟這本書簽契約的時候,應該不會讓原書作者賣兩份吧?至少不會在咱們建孟府賣兩次?!?/br> “契約是契約,追責是追責?!敝芗視还苁碌?,“建孟府距離兩廣兩三千里地,每次帶回來的書都是一批批的,對方估計也知道,咱們不會為了一本書去追究那邊的責任?!?/br> “再說,這也是競爭,若真的爭輸了,豈不是讓人看笑話?!?/br> 生意場上是這樣的。 紀元點頭,對白和尚和蔡豐嵐道:“我帶周伯去拿書,你們先去吃飯吧?!?/br> 紀元讓白和尚他們先去李錦那吃飯,一會給自己帶兩張餅子回棲巖寺即可。 那管事見此有些奇怪,直接去拿書? 紀元道:“書我已經抄完了,你們取來直接印即可?!?/br> “也不是,一會你檢查一下,若哪張問題,我當場重新寫?!?/br> 什么?! 已經寫完了??? 被喊周伯的人滿臉高興,太好了! 本想到交稿日子是在十一月初五,今日才十月十五,還差二十天呢! 周伯召來自家馬車,開口道:“走走走,坐馬上更快?!?/br> 說著,又把二十兩銀子一起給了紀元:“元哥兒幫了大忙,這提前的緊急費用,你也收下?!?/br> 周伯恨恨道:“岳家近來做事越來越離譜,他那大兒子也是不成器的,真以為這么下三濫的手段能搶了第一的名頭?” 這話紀元不好插嘴,他也不知道什么情況。 很快,馬車到了棲巖寺,周伯在產房院子里檢查了紀元抄的書,第一眼就覺得這字實在好。 用現在的話來說,跟現代印刷品差不多。 主要是,紀元見過現代印刷品是什么樣子,更知道方方正正的字跡印出來就是好看。 而古代從未有過這種概念,自然模仿不出。 紀元估計都不知道,他現代對印刷品的理解,已經影響了如今的抄書。 周伯看過的書多了,只覺得紀元這寫得實在好,印出來絕對整齊漂亮。 周伯再滿意不過,想了想道:“二十號你們休息,記得再來后街書坊,到時候開始抄第二本?!?/br> 說著,紀元開口道:“第二本的時間,還是兩個月左右吧?” 周伯稍稍思索,笑了:“放心,絕對不會以你的時間,你的質量去要求其他潤筆先生?!?/br> “更不會強行把預留的時間減少?!?/br> 不用紀元多說,周家的人竟然明白他的意思? 周伯哼笑:“你以為我們是岳家?不顧質量,不顧潤筆先生,只當他們是廉價的抄書匠?” 紀元撓頭:“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br> 周伯搖搖頭,他現在愈發喜歡紀元了。 周伯并未多聊,帶著人連忙離開,趕緊把書印出來! 印出來之后,搶先一步售賣! 到時候虧空的,就是岳家了! 兩邊商戰打得有來有往,周伯也沒忘記讓車夫給紀元帶份晚飯回來。 這么好的潤筆先生,只吃餅子怎么能行? 車夫給紀元帶回來的飯菜,跟蔡豐嵐帶回來的飯菜正好重了。 以李錦的話說,紀元怎么只能吃餅子! 給他裝了吃食,用飯盒帶回去! 紀元忍不住笑,有這群朋友著實不錯。 白和尚照例晚上去誦經,蔡豐嵐倒是坐下來又吃了點,想了想道:“紀元,你說我的字練到什么程度,可以去做潤筆先生?小作坊的都行?!?/br> 蔡豐嵐想做潤筆先生,倒不意外,畢竟是個賺錢的買賣。 今日過后,紀元口袋就有二十三兩銀子,夠他花一段時間。 紀元知道蔡豐嵐的字,想了想道:“小作坊可以去試試,從話本子開始?” 說著,紀元毫不藏私,把自己的技巧跟經驗說了下。 蔡豐嵐深吸口氣,他最近一段時間都在努力練習,一定要學做潤筆先生。 紀元道:“我二十號會去后街的周家作坊,要不然先去周家試試?如果不行的話,我記得有幾個小作坊價格還算公道?!?/br> 說著,紀元翻出自己之前做的筆記,他可是跑遍所有作坊的,明白各自管事的脾性。 “好,這幾日我再努力努力?!辈特S嵐還說了他為何想做潤筆先生,“上次見你買了叆叇,我就也想買,你知道的,我這眼睛近視,還是要買副叆叇的?!?/br> 要說平日的花銷,蔡豐嵐家里還是承擔得了,他家爹娘哥嫂都在,他考上秀才之后,家里不用交稅,攢出來的銀錢不少的。 可要是想買幾十兩的叆叇,蔡豐嵐怎么都張不了這個口。 還是自己賺吧。 紀元表示理解,又把自己的心得講了,蔡豐嵐統統記下,最近幾天一定會惡補。 蔡豐嵐準備當大小書坊的潤筆先生,東市第一街的書坊也在斗法。 要說都是競爭,互相有點什么很正常。 但這種競爭,還是讓人很是不爽。 竟然偷他們周家的書單,還要先一步印出,怎么會有這么無賴的人。 周家大公子冷著臉,約莫知道一點。 岳家一直想超過周家,成為第一書坊。 第一書坊的名頭可不是白來的,書籍行會里,要比出版的數量出版的質量。 更要比印了多少官方書籍。 那岳家今年拿到《童試錄》的印刷權,所以就想往上走一走。 今年童試錄的售賣數據也好。 既是沾了小三元的光,也是因為監臨官徐大人夸過。 所以今年這書賣得比往年要好。 估計對方是想趁著如今的風頭,再推出幾本好書,好讓今年的岳家占據上風。 當然了,也是為了掃去之前的污名晦氣。 可你們想要出好書,自己去找啊。 他們周家滿天齊國地找好書,距離兩三千里兩廣的書都被他們翻出來,還不是為了書籍的質量。 你們竟然偷書單,還真有你們的。 周家大公子這幾年才跟著他爹一起經營書坊,終于明白,他爹為什么那么討厭岳家了。 但岳家跟府學的關系極好,他們也沒辦法。 要不是周家書坊確實厲害,質量一直極好,今年的《鄉試錄》,估計也會給岳家。 越是這樣,周家就越看重質量。 算了,暫時不理岳家,等他們這批書印出來,讓他們血本無歸。 此刻的岳家還以為,他們會按照原定的時間印刷賣出,根本不知道,他們在加班加點提前印出。 到時候,有些人就要自討苦吃了。 這批書里面,周家大公子最滿意的就是《陳家詩詞格律感悟》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