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節
??? 他可以嗎? 武營一本正經道:“紀元聰明,踢球也是要腦子的,而且他體力不差的?!?/br> 說著還道:“比一般的書生有力氣多了?!?/br> 那弓都拉得不錯。 說到弓,紀元再次想到復合弓。 可張張嘴也沒提。 改進弓箭是可以,放在現代,這或許多少算個靶場里的玩具,但在古代,那就是槍,是真正的武器。 一開口就是改造武器? 還算了吧。 紀元把玩著手里的弓箭,想著有機會再試吧。 岳昌的事很快被大家拋到腦后。 也有人說,他明日還會來上學嗎? 答案是,來了。 但沒來第十堂。 他家里不知道怎么安排的,好像是托了掌印教官的關系,去了第九堂讀書。 建孟府府學分為十個教室。 第一堂到第十堂。 最新進來,還未分班的,就全在第十堂。 每一個堂都有一個班主任,這里稱呼為教官。 而掌印教官,相當于教導主任,統管十個學堂不說,十個教官也在他們手底下做事。 說動了掌印教官,給他調個班級還是輕而易舉。 不過自然也有人不忿。 這可不是現代的班級,每個班級的老師水平有差別,但不算特別大。 府學的學堂一個比一個好。 第九堂的夫子,絕對比第十堂好。 紀元倒是猜測著,岳昌家里給他轉班,應該不是為了好老師。 像是在躲著他? 紀元也不是自戀啊。 但那日岳昌看他的眼神,好像格外崩潰。 反正岳昌遠離他是沒錯的。 所以紀元對此并無太大的想法。 現在都九月中旬了。 等到十一月便是歲考,按照歲考成績分班,他總不會還留在這? 紀元身邊人也這么想的。 李錦本就覺得自己是求進學過來,在哪讀都一樣。 蔡豐嵐是酷愛讀書的,根本不管這些。 白和尚? 他都叫白和尚了,還在乎這些外物嗎? 本來以為自己會被非議,岳昌卻意外發現,第十堂的人雖然有些介意他去了更好的學堂,但也沒說什么。 這讓本來準備好難堪的他不知道說什么好。 其實也不想想,整個府學大部分人都是求進學的,大家區別都不大。 大家都是掏錢的,掏多掏少而已。 而對于本就考進來的學生來講,他們的目標也不是第九堂,而是前三,甚至前二。 又怎么會在乎一個人去了第九堂。 大家心中似乎都有自己的目標,并不在乎別人怎么看。 岳昌消失在大家視線之后,大家生活還是一如往常。 偶爾有慶蘭府傳來的消息,說是四個府學蹴鞠隊比賽,他們已經進了前三,就等著繼續比呢。 除此之外,紀元的生活一如往常,倒是那本《陳家詩詞格律感悟》,他竟然提前抄完了。 一萬多字的書,并不算厚,紀元寫字本來就快,一得空就寫。 本來說十一月初五之前交稿即可,現在剛到十月,他已經寫完了。 因是自己第一次潤筆,紀元還特意讓白和尚,蔡豐嵐幫自己看看,有無什么疏漏,字的大小一樣不一樣。 兩人都是讀過很多書的。 白和尚還接觸過不少印刷極好的佛經,一眼就道:“很好,字形統一,結構極好,若能按這個印出,單著字就會讓人買?!?/br> 紀元學的就是館閣體,本就是清晰優美的字形。 如今用在印刷上,再合適不過了。 蔡豐嵐也湊近看了看,點頭稱是。 話是如此講,三人還是找到幾處可以改進的地方,務必精益求精。 十月初十,這本書也就徹底抄完了。 蔡豐嵐見紀元把抄好的書收起來,反而去研究原本的文章,看樣子是想讀一讀如何寫詩的書。 蔡豐嵐奇怪道:“你作詩的水平,還用再讀?難道是在給他找疏漏?” 又道:“今日正好休息,干脆把抄好的送過去,那就能拿尾款了?!?/br> 紀元抄一本書十五兩銀子,定金五兩,抄完給下面的十兩。 蔡豐嵐知道,紀元為了買叆叇,身上沒多少銀錢。 要不是靠著童試文章有些稿費,估計荷包都要見底。 但即便如此,手里多些銀子還是好的,在府城處處都要銀錢。 這種情況下,怎么不提前交稿,提前拿錢?還能繼續接新的。 紀元聽著前面那個問題,耳朵一紅,轉而回答下一個問題:“說好的十一月初五之前交,我不能給得太早?!?/br> 白和尚一聽,明白怎么回事:“是了,交得太早,以后就要這么早了?!?/br> 而且周家書坊不止自己一個潤筆先生,他寫字快,自己是知道的。 這又不是讀書,拿了第一,也就是拿了第一。 這是賺錢,自己卷得飛起,那其他正常做事的人,是會被牽連的。 難免有人會說,人家寫得又快又好,你怎么是這個速度。 沒必要,不如按部就班,對大家多好。 紀元也是因為岳昌的原因,對此多思慮了一層。 單是名聲,就夠讓人抓狂,若牽扯到銀錢,那便更不同了。 蔡豐嵐也若有所思,最后道:“上學難,為人處世更難?!?/br> 誰說不是呢。 至于銀錢,紀元感覺自己身上夠用,童試文章賣了三十六兩,做潤筆先生還有五兩定金。 雖說平日吃喝都要銀錢,又買了些日常用品。 但如今也還有三十兩銀子,錢已經很多了! 偶爾需要多用錢,紀元也不怕的。 他可是有羅博士的五十兩銀票,還有房老夫子的兩幅畫。 實在不行,他就去當敗家子,去換銀票用! 倒是那本《陳家詩詞格律感悟》,他確實想研究研究。 也就是現在課確實滿,否則他真要花時間專門學習如何寫詩詞。 手頭這本格律感悟,不愧在兩廣賣得很好,里面說的很多東西通俗易懂,還挺適合入門。 第一章節還簡單說了詩歌起源發展,以及到天齊國是什么情況。 里面的基礎知識,如韻,平仄,對仗等等,都有涉獵。 可惜這些知識應該太過基礎,書里草草略過,并未多寫,主要是把平仄講了講,以及后面的對仗規則。 紀元認真閱讀,至少先把基礎知識給學了。 以后再慢慢來。 紀元沒想到的是,抄書的事,確實牽扯到銀錢,又變得十分不同。 十月十五,紀元剛下學,就見周家書坊的人在外面站著,見到他過來,連忙小跑到跟前,對方臉上還帶著不好意思。 “元哥兒最近可忙?!睍还苁聻楸碛H近,熟悉之后,一直喊紀元元哥兒。 紀元看看他,直接道:“是有什么事嗎?” “元哥兒果然聰明,您還記得那本《陳家詩詞格律感悟》嗎?!?/br> 紀元點頭,管事繼續道:“此書能不能快些抄完,書坊務必給您一些緊急的費用?!?/br> 說著,管事甚至把余下的銀錢也拿出來了,共計二十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