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節
李錦搖頭:“我爹說了,錯過這個時間,府學是絕不收人的,要么八月之前過來讀書,要么就不行的?!?/br> 李錦他爹這樣講,那就是確定了。 紀元嘆口氣:“世上也沒有兩全的方法,但我還是要回去再說?!?/br> 紀元道:“明日你們兩個先去登記名字吧,不用管我?!?/br> 紀元都這么說了,那事情就不會更改。 另外兩人第二日去府學的時候,還是很吃驚。 蔡豐嵐不用說,他是建孟府童試第二,絕對有資格。 李錦為第五,但家里托了關系,而且這成績也不算差。 兩人名字寫上,登記的夫子道:“正榮縣?你們小三元什么時候來?!?/br> 這登記的夫子,正是童試宴上讓紀元作詩的張舉人,他本就喜歡紀元的詩,本以為宴會上看不到他的詩詞了,誰料后來那首《無題》又寫到他心坎上。 “他要是早點過來,我還能帶他參加幾個詩會呢,絕對能名揚建孟府?!?/br> 蔡豐嵐兩人面面相覷,只好含糊道:“他還沒確定,等有信了再說?!?/br> 張舉人手一頓。 什么叫沒確定? “府學的事怎么能不確定,他不會不想來吧?” 張舉人本是隨口一說,沒想到李錦表情沒崩住,還真的顯出這樣的神情。 “這怎么能行!”張舉人立即道,“我知道你們縣學很好,不管殷博士還是羅博士,放在府學也不遜色的?!?/br> “但學了春秋,學了禮記,旁的不就學了?!?/br> “是律法不學,還是時政不學,還是騎射不學?這不是胡鬧嗎!” 天齊國的律法規定之詳細,必須??茖W習。 鄉試,進士,這都是必學的科目。 不僅如此,對朝廷時政的分析,也是建孟府府學最佳,平日往來不知多少做官的夫子。 現在考鄉試的學生們,還有進士夫子們坐鎮教學。 這種待遇,是正榮縣縣學能有的? 最后的騎射,難道也不學? 以后當官了連馬都不會騎,這還應該嗎? 再深奧的禮樂詩歌,這也不學? 張舉人說的話,跟蔡豐嵐,李錦他們想得一樣。 張舉人只好道:“讓他別犯傻?!?/br> 說罷又道:“算了,讓他先回去,夫子博士們也會勸的?!?/br> 其他學生都確定了歸來的日子,只有紀元這個空著。 交到府學右訓導手中時,右訓導本來沒當回事,隨便看了一眼,看到紀元后面空著,下意識問:“紀元什么時候回來?應該跟正榮縣其他人一起吧?” 張舉人無奈:“不好說?!?/br> 不好說? 什么是不好說? 右訓導還等著跟紀元討論如何畫烏堂先生畫作呢。 最近沒找他,也是因為紀元剛考完童試,又參加宴會,讓他多歇歇。 想著紀元以后總歸是府學學生,有的是時間探討。 現在告訴他,紀元不想來? 右訓導趕緊道:“去,馬上派人去他們入住的酒樓,一定要把紀元的事告訴他們領隊的夫子?!?/br> “再要一個紀元確切回來的時間?!?/br> 說著,右訓導催道:“快去啊?!?/br> 別說他那點小愛好。 就說學政要是知道自己的政績要跑,會比他更著急。 府學的人迅速趕到劉家酒樓,只聽老板說那正榮縣的人吃過午飯就走了,這會應該已經出了府城。 ??? 這走的是不是太快了?! 沒辦成差事的府學雜役回來,正好遇到右訓導跟學政。 果然,學政直接站起來:“紀元?不確定來不來府學?這不是胡鬧嗎!” “我也這么說,但有什么辦法?!庇矣枌墒忠粩?,“竟然也沒趕上?!?/br> “去,寫信追問?!?/br> “不對,寫信給正榮縣縣令,這個學生我要定了?!睂W政最近心里都美滋滋的。 甚至想好了,等京城來的監臨官過來,他就帶著小三元過去轉一圈,好讓監臨官知道,他為朝廷培養的人才有多厲害。 現在告訴他,小三元要走? 這怎么能行。 不管誰來,這學生他都要了。 正榮縣縣學那邊,頂多再給點補償。 “正榮縣學生優秀,生員名額再多給一些,府學多撥些款?!睂W政讓右訓導記下,“夫子們的待遇也提一提,讓建孟府其他縣學看看,能培育好人才,是會有優待的?!?/br> 學政說著,還是扼腕:“怎么就沒紀元的想法,可惜了?!?/br> 畢竟誰能想到,紀元對來府學讀書還有疑問啊。 看看那排名的四五六名。 他們都沒有府學的資格,可還是托關系進來。 偏偏最該來的不來! 右訓導心底嘀咕,也就他們在場,說到外面,估計都能給得罪了。 這封文書飛快寫完,甚至在紀元他們回正榮縣之前,信件就送到正榮縣衙門跟縣學手中。 拆開信件的聶縣令跟程教諭,都是哭笑不得。 程教諭笑過之后,還把書信給了羅博士,殷博士,讓他們一起笑,最后道:“也好,還幫咱們爭取了生員的名額,今年年底可以多招些學生了?!?/br> “還有夫子們的俸祿也多了些,果真不錯?!?/br> “應該讓紀元再演一演的?!?/br> 羅博士跟殷博士看著信件,卻頗有些感慨。 特別是殷博士。 旁人猜不出紀元為何不去府學,他卻心知肚明。 去年他們約定好的,紀元歲考第一,自己就會親自教他禮類。 誰想到今年出了這么多事。 他跟教諭還讓他去考童試。 那約定便一直擱置,自己心里記得,紀元心里也記得。 紀元有時候透著跟正榮縣縣學一樣的傻氣,他會不知道府學更好?肯定知道,可還是要完成約定再說。 可惜了,自己這個夫子要先食言。 這府學,他不去也要去。 殷博士看著自己整理出來的禮類筆記。 有這些東西,自己教不教,還有什么區別。 紀元自己都想不到,他人還沒回家,就要被教諭夫子們往外趕了。 雛鳥出巢,是艱難些,但也要往外趕。 不趕出去,怎么見天地,怎么見眾生,怎么才能成長。 這也是學政的想法,知道信件寫給當地縣令,教諭,他們必然會趕著紀元走。 在府學,紀元才能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五月十三,黃昏時分。 從三月二十五出發的正榮縣學子們,終于回來了。 踏上正榮縣土地的那一刻,眾人齊齊松口氣。 近兩個月的時間,發生了太多,見了太多。 終于回來了。 他們中間大部分人,也沒有辜負家人夫子的期望。 如今,也算衣錦還鄉。 穿著嶄新青衿的十個人,走在回縣學的路上。 他們童試回來啦! 第62章 第62章 “新秀才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