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節
在場的人一點也不覺得,被一個比他們小的人護著有什么不對勁。 隨后知府又傳出來的話,讓正榮縣學子們精神一振。 聽到沒! 不許再提那個什么李耀眾了! 知府都說那人不是讀書人,是個潑皮??! 你們要是再提,那就是跟知府作對! 直接被知府說潑皮,算是定性了。 這李耀眾不僅不是秀才,甚至連讀書人都不算。 就是個市井無賴。 你們這些學生再說,那就沒意思了啊。 最為驚喜的就是李勛了,恨不得抱住紀元。 天知道他們因為李耀眾的名聲有多困擾。 現在終于解脫了! 李錦也是一樣。 他們恰好是一個姓氏,不知道有多倒霉! 以后終于沒人會提這件事了! 宴會廳因為正榮縣學子們的興奮而變得活躍起來,紀元見危機已經解除,頭一次舉了酒杯,開口道:“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br> “諸位,同飲?!?/br> 小三元舉杯,又用了唐詩講宴會的精美華麗。 眾人自然跟上。 “同飲!” “同飲!” 宴會瞬間又熱鬧起來。 比之前還要更和諧。 這次真的要離開的知府他們,對紀元好感更盛,等他們來了府學,必然也是個攪動風云的人物,他們還有點期待。 要說這兩位為何如此寬容,自然是有原因的。 知府今年剛來,自然是要政績的。 而比他更想要政績的學政有些不同。 按理說他早應該調任,但三年前鄉試舞弊,讓他留在原地已經是寬容。 他必須做出些成績才能動一動。 這些年他搜尋不少人才,紀元橫空出現,讓他很是驚喜。 點他做小三元,也是此番道理。 學政甚至可惜紀元的年紀,他要是能參加今年的鄉試就好了,說不定還會給人驚喜。 不過沒關系,這樣的學生,以后總會揚名。 到時候他這個學政,也算半個老師,可以沾沾光了。 現代學校的老師校長對重點學生格外關照,古代也是如此。 兩人離開,宴會照舊,不會因為誰的離去就變得不同。 紀元為了調節氣氛,帶頭喝了杯酒。 誰料這就收不住了,其他生員各個都要來敬杯酒,說什么你喝一口我們喝一杯就行。 嚇得紀元趕緊擺手。 他不行??! 這個是真的不行! 只那一杯,紀元臉上便帶了紅暈,眼神更是飄忽。 他輩子好像頭一次喝酒? 還一飲而盡了?! 紀元罕見傻笑,靠在湖邊的欄桿旁,讓湖水吹到自己的臉上,終于散了些熱氣。 彎月掛在天空上,紀元看著月亮,稍稍慶賀自己考過童試。 他終于是秀才了。 這好像是他考上之后,頭一次慶賀。 這晚學子們乘興而來乘興而歸。 整個建孟府都是此番美談。 小三元做的詩也隨之流傳,恨不得人人都讀。 這可是小三元的詩,多讀一讀,說不定也能跟他一樣考上功名呢。 旁的不說,學學人家的淡然啊,學學人家的豁達啊。 府城學生們的風氣,竟然漸漸往這方面靠攏,也是讓人沒想到的。 如果說這首詩讓大家佩服紀元。 那隨之流傳出來的科舉文章,更是讓人口舌生津,都要站著拜讀才行。 府學編寫今年的童試錄。 原本一人最多占六篇。 可紀元這次,獨獨占了八篇。 主要是夫子們再怎么取舍,也覺得一定要放九篇才行。 這九篇文章拿出來,既能看出紀元的進步,更能看出他一以貫之的性格。 此等文章,在最后院試文章里展現的更加淋漓盡致。 他后面在分辨是非對錯,在講律法跟人情之間的平衡,引經據典,酣暢淋漓。 此文章放在鄉試里,也是不差的。 這童試錄初版編出來之后,先抄了幾本,送到長官們手中,這期間被其他人抄寫閱讀。 加上紀元小三元聲名顯赫,他的文章還會單獨再抄。 在紀元要離開府城回鄉之前,被無數人拜讀。 童試的學子們讀到,即使嘴上說得再硬氣,心中也是佩服的。 這文章實在讓人嫉妒啊。 他才十一歲! 以后的文章又能好到什么地步? 他們怎么那么倒霉,竟然跟天才一起考試? 五月初七晚上,紀元他們在收拾東西,明日就要回正榮縣了。 李錦喜氣洋洋的過來,對紀元,蔡豐嵐道:“太好了,我爹回信,說幫我托了關系,我能來府學讀書!” 李錦并非故意瞞著大家,總想著事情成了再說。 提前說這事也不太好,就算是現在,他也只同紀元,蔡豐嵐說。 在李錦看來,他們兩個以后都在府學讀,說了是沒事的。 蔡豐嵐果然高興:“真的嗎,那太好了?!?/br> 出門在外,有相熟的朋友自然很好。 李錦點頭:“是啊,本來怕辦不成,就沒提前說。我爹聽到我考了第五,回信說這事簡單,第五很好進?!?/br> “真好,以后我們還是同窗?!?/br> 到紀元這的時候,紀元撓撓頭。 他還沒做決定,怎么樣都要先問問老師們。 特別是殷博士,他跟殷博士還有約定,不能直接離開。 李錦還沒察覺出什么,開口道:“明日早上,我們去府學登記名字,要提前告訴府學的夫子,說明白咱們時候過來讀書?!?/br> 只要在八月之前過來即可,這段時間大部分人都要回家一趟。 蔡豐嵐點頭,他也打算明早過去。 他們中午吃過飯離開府城,時間完全來得及。 兩人齊齊看向紀元,紀元想了想道:“我還要再看看?!?/br> 再看看?! 兩人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就聽紀元道:“來不來府學讀書,還是兩說?!?/br> 不說銀錢的事,就說跟殷博士的約定,他都不能貿然答應。 倘若能在明年來就好了。 李錦傻眼,不由得說出大實話:“我以為你肯定在府學讀書,所以跟著來的啊,沒有你這個同窗,我還怎么進步?!?/br> 這話雖夸張,但也是實話。 跟紀元一起學習,進步會非???。 紀元哭笑不得,只好道:“我同縣里還有旁的事,想著要是明年來就好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