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節
算起來跟村里曬果干,賣醬菜差不多。 安叔公越聽,眼睛越亮。 紀元道:“想來帶著全村致富,此事就能成?!?/br> “不過還是要同村長一起來趟縣里,把這件事跟縣令交代清楚,該交稅交稅,該有規矩有規矩?!?/br> 更要把青儲料的事講得明明白白,好讓衙門的人知道,這不僅能賺錢,還有利于養殖戶。 耕牛喂好了,便有利耕種。 耕種好了,便有利糧食。 民以食為天,天下間吃飽是頭等大事。 如今的糧食產量本來就不高,能有一點點進步,都能多活一個人。 事關糧食,紀元自然上心。 此事不知道就算了,既然知道,便不能不說。 至于他那份,自然不好要全村的兩成。 到時候看一看,夠他讀書就行。 當然,還是要瞞著紀利一家,能瞞多久就瞞多久。 紀利父子全都是賭鬼,要知道他這有錢,那還了得。 回到安紀村,紀元托人把冰皮月餅送到趙夫子家中,便一行直奔村長家。 此刻村長家里只有一個小姑娘,這會農忙,村長全家都在田地干活。 小姑娘年紀小,就在家看門,見一群人過來,還有些害怕。 還好里面有熟悉的人:“安叔公,您有什么事嗎?” “能不能把你爺喊回來,就說我有事想同他商量?!?/br> 小姑娘點點頭,還特意鎖上大門,這才去叫大人。 本以為還要耽誤會時間,沒想到村長一聽安叔公,還有紀元喊他,鋤頭都沒放下,人就回來了。 村長看到安叔公,張獸醫,安大海,還有紀元,臉上忍不住浮現喜色。 “你們是想來收我家的秸稈嗎,這好說,怎么還來這么多人?!?/br> 村長笑著道:“就知道你們今年還要收秸稈做飼料?!?/br> 話音落下,見沒人開口,安叔公還帶著驚訝。 “怎么?你們不是來收秸稈的?” 前年就算了,前年安叔公跟紀元做的飼料少。 但去年就成車成車地往外面拉。 收秸稈的時候,更是買了不少。 當時安叔公只買了自己相熟的人戶,其實讓村里不少人都羨慕。 反正秸稈放著也是放著,自家也用不完,不如賣了好。 眼看又到秋收,秋收之后就要收秸稈,安紀村很多人都盼著安叔公來收。 村長一聽安叔公帶著人過來,以為也要談秸稈的事。 紀元看這情形,就知道要談的事有戲。 想賣秸稈,是為了賺錢。 拉著一起賣青儲料,更是可行。 安叔公明顯也發現了,笑著道:“不是收秸稈,是比收秸稈還要好的事?!?/br> 安村長看看他們,安叔公跟他算是同輩,不過村里人都這么稱呼,他也跟著喊。 自己這個同輩一向吝嗇,他有好事,不自己捂著? 還帶著他? 這怎么可能。 紀元道:“是真的,要不然我們坐下來慢慢聊?!?/br> 紀元一開口,安村長就信了。 不為別的,就為紀元現在的名聲。 聽說他在縣學讀書,也是最厲害的那個。 不信他,還能信誰? 等大家坐下,安叔公看向紀元,明顯讓他開口,紀元也不推遲,盡量把事情講得清楚。 最后道:“總的來說,便是如今青儲料的需求增加,但安叔公一家,做六萬斤已經是極限?!?/br> “要說青儲料,您家的牛也用過,這可是好東西?!?/br> “所以其他養殖戶都想要?!?/br> “既然這樣,想請您作為村長,牽頭帶著安紀村愿意做青儲料的人戶,等農忙之后用自己的秸稈,或者出人力入股,到時候賣出去的東西,大家按照出力出錢的多少來分賬?!?/br> 入股,股份這些詞并非完全外來。 只不過他們當地用的少,做生意多的江浙粵一帶,早就有類似的說法。 紀元稍微解釋一下,村長也就明白了。 這種事,由村長牽頭最合適不錯。 是帶著整個村子致富的。 紀元還道:“聽說隔壁縣,有家種水果的,自制了極好的果脯,村里人都跟著受益,想來我們也是差不多?!?/br> 村長聽得點頭。 村長牽頭,帶著全村愿意做事的人,一起來做青儲料。 去年他也看了,要說這東西,除了必要的秘方之外。 其他時間就是挖窖,鋪料,最后人力運出去售賣。 所耗費的時間并不多,還正好在農忙之后,但凡勤快點的人戶,都愿意參加。 村長剛想答應,紀元就把后面的事想好了。 “但畢竟是大宗買賣,所產生的稅費,還要先跟官府溝通?!?/br> 純粹的商業稅,跟農業產生的稅,向來都是兩種級別。 前者更多,也會更苛刻。 村長這才知道,自己還想簡單了,開口道:“還有呢?” “還有就是,要同官府通氣,并拿到貨物通行的許可,去年前年都賣的是安紀村附近,這些路憑要不要都無所謂?!?/br> “可要是大量運貨,再賣到外縣,就要提前溝通。有了貨物的許可,也能少很多麻煩?!?/br> 等于說,提前找官方背書,不管售賣還是運輸,都會少很多麻煩。 按照紀元對正榮縣衙門的認識,這事并不難辦。 主要還是跟外縣的溝通。 這事,別說他做不成,村長也不行。 只有衙門去溝通最合適。 打點好上下關系,才能暢通無阻。 更能保證,做青儲料這事,不會被歸于純粹的商業行為。 不管自己,還是安叔公,都能藏在背后,藏在大樹之下。 一個多時辰,紀元說的事讓村長越來越興奮。 好啊。 要是真的能這么做,安紀村多少人戶都能受益,他作為村長,更是功德無量。 做! 一定要做! 既然要去做,安村長干脆放下手里的農活,明日就去縣城求見縣令老爺。 安叔公,張獸醫,自然也要跟著去。 紀元更不用講,大家還等著讓他跟縣令老爺解釋清楚呢。 安紀村其他人奇怪得很。 要說他們村里,最勤勞的,就是安叔公跟安村長。 但他們兩個農忙的時候都不在,也不知道在忙什么。 安叔公家里還有,他雖然不在,大兒子安老大依舊埋頭干事。 其他家里人或多或少知道一點,安叔公估計在忙著他們青儲料賺錢的買賣,故而有條不紊做家里的活。 趕緊做吧,做完才能掙外快! 安村長那則不同,他不在,家里竟然懶懶散散,農活的進度都慢了許多。 這日一大早,紀元他們就到了衙門附近。 過來之后,自然是見不到縣令的。 雖說只是縣城的衙門,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項事務官一應俱全,所負責的事務更是極多。 像他們這種以做飼料為名,想要請求縣令允許的,消息也要一層層往上遞。 這事本不大,村長想帶著村里人做青儲飼料,掙些銀錢。 青儲飼料又確實是好東西,能讓本地牲畜養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