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不過他們三個坐在角落里, 不會有人聽到他們的談話。 “是這樣,去年的青儲料, 足足做了六萬斤,到后面也是不夠賣的?!卑彩骞?,“今年縣城牛家,早早過來,說今年要買四萬斤?!?/br> “堡李村李家,要的數量也增加了,要三萬斤?!?/br> “這加起來,就七萬斤,咱們安紀村各戶要的,加起來也要一萬多?!?/br> “這,這實在太多了?!卑彩骞畹妙^發直掉。 他還是頭一次覺得貨物太緊俏也是麻煩。 第一年賣青儲料的時候,一萬多斤,都要他跑前跑后。 現在呢? 單預定的都有八萬多斤了。 明明冬日要的東西,為何八月初,這里剛放麥假,也就是剛要收獲的時候就來定? 自然是各家都怕晚了沒自己的份。 安叔公話音剛落,只聽張獸醫又道:“我那邊的還沒算,我認識隔壁縣一戶養羊的,聽說青儲料的好處后,一定也要買的?!?/br> “他那邊也要四萬斤?!?/br> 隔壁縣想要這事,安叔公都不想提。 提了有什么用,自己縣城的買賣都做不完啊。 去年做了六萬斤的青儲料,都是他們全家老小齊上陣。 今年? 再多一斤都做不出來。 “就是想同你商量一下,看看賣給誰,不賣給誰,或者有什么法子,讓大家都買到?!卑泊蠛5?。 安叔公跟張獸醫討論好幾日了,還是安大海說:“不如去找紀元,他是個聰明的,找他啊?!?/br> 所以大家就到了縣學。 紀元聽明白了。 需求量太大,生產跟不上了。 賣給這家,不賣那家,容易結仇。 畢竟都是同行。 紀元道:“村里有沒有人愿意一起做,多找些人吧?!?/br> 話說完,紀元也覺得不對。 很早之前,他就考慮過,賣青儲料,到底屬不屬于商業活動。 自家這么干就算了。 再雇人一起,那就說不清了。 而且這利潤確實不錯。 他去年得了二十多兩銀子,這數字比得上農戶許多年的積蓄。 再擴大,就不好了。 安叔公估計也這么想的,他還想著自家子孫出個能讀書的。 肯定說什么都不會擴大規模。 所以事情又回到原點,就那么多,賣給誰。 安叔公果然道:“掙錢雖好,但要被歸為商籍,卻是不妥?!?/br> 雖說如今允許商籍讀書。 但也就這幾年的事,若什么時候改回去,那怎么辦? 再說青儲料的買賣如此之好,以后要是有代替的,他們怎么辦。 農籍變商籍簡單,商籍回農籍,那就難了。 按照他們本地輕商賈的想法,安叔公是絕對不愿意的。 紀元點頭。 但張獸醫卻著急了:“這有什么想的,多雇人多做點啊。青儲料的好處,你們不會不知道?!?/br> 安大海也點頭。 他們是專業的,走訪的人戶越多,越知道青儲飼料的好處。 特備是府城來的獸醫,知道他們這有青儲料,還大為驚訝。 畢竟他們這邊不算富裕,養殖也是剛開始沒多久,竟然有這種東西。 府城來的獸醫還說,若能普及開,對縣里的牲畜都有好處。 只要冬日耕牛掉膘不嚴重,明年春天就能多耕地,秋天才能多收獲。 便是不給耕牛吃,給羊兒吃,長rou也能賣好價格。 縣外的城防營馬匹,吃這些更好,馬兒跑得好。 總之一通話下來,許多人都追著安叔公要預訂青儲料。 “耕牛,rou羊,還有城防營的馬匹?”紀元聽著,面也吃完了,心里也有數了。 “也許,這事還有轉機?!奔o元笑著道,“這買賣,或許你想象中還要大?!?/br> 既然東西這么好,那說明全縣都需要,甚至隔壁縣也用。 別說六萬斤,八萬斤,便是八十萬斤,都能賣得出。 “乖乖,賣這么多,我就真的是商籍了?!卑彩骞绷?。 紀元搖頭:“放心,要先去探探口風?!?/br> “此事,只怕要麻煩縣令?!?/br> “誰?!縣令?!” 別說安叔公坐不住了,便是張獸醫也坐不住。 他們這里面,就張獸醫跟縣令接觸得多一點,那還是因為要發展本地的獸醫人數。 就這,他也才見過兩次面。 安叔公更不用說,他見過最大的官,只是村長啊。 安大海雖然也驚訝,但還是更相信紀元。 “那誰去找縣令?”安叔公問道。 紀元看向張獸醫。 這事張獸醫說最合適,但張獸醫趕緊擺手:“不行,我不行,我見到縣令腿肚子打轉?!?/br> “這是對全縣耕牛有益的事,不單單是生意?!奔o元道,“對比賺的銀錢來說,把青儲料推廣出去,才是最大的好處?!?/br> 紀元平時花銷不大,便是安叔公一年買五六萬斤青儲料,再加上去年價格降低,他也能得二十多兩,足夠他一年的花銷。 所以提高產量,對他來說可有可無。 甚至悶聲發大財才是好的,更不會引來窺探。 但方才張獸醫說了那么多好處,加上最了解耕牛的養殖戶爭搶購買,就知道這不僅是買賣的事了。 張獸醫還是擺手。 他真的不行啊。 他就沒見過什么大世面,如今被人追捧,是正好選對了職業,他一個半吊子都能被推上去。 讓他去給縣令說這事,他真的不行。 張獸醫甚至沒聽紀元的想法,便堅持不做。 安大海了解自己師父,朝紀元搖頭。 紀元思索片刻。 既要擴大產量,又不能讓安叔公家轉為商籍。 或許還有個法子? 紀元道:“等我收拾東西,咱們即刻回安紀村?!?/br> 回村? 這行啊。 紀元還去錢家拿了做的冰皮月餅,除了趙夫子家的那份,其他的給安叔公他們分了吃。 正要往村里走,沒想到縣城牛家的來了。 他家做事的看到安叔公他們來縣城,立刻過來迎。 看樣子,還是為了青儲料的事。 現在也不好直接答應,只讓他們暫時等等。 反正在秋收結束之前,就把事情定下。 回去的路上,紀元把他的想法同安叔公說了。 既然安叔公家不能雇人,也不能大規模生產。 那就把整個安紀村都算上。 他們先去說動村長,就以帶著全村做農產品的名義來做。 村長牽頭,招呼愿意做青儲料的人戶。 整個村都參與,也不好把整個村全都變成商戶吧? 說到底,他們就是做飼料的初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