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
可見這一家在村里如何地人厭狗嫌。 回縣學之前,紀元又看了看小黃,私下拜托安大娘子:“若他家賭到要賣牛,還請幫我買下,暫時養在您家里,我會送銀子過來?!?/br> 小黃跟他的情誼不同。 他剛穿越過來 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小牛。 之后在窗外讀書,也是牛在陪伴。 甚至沒有冬衣的寒冷初春,同樣靠著照顧小黃的名義,住進廚房。 這才讓他熬過來最艱難的一年。 人的恩情要報答,牛的恩情同樣要報答。 安大娘子應下,又道:“看他家這樣,賣牛是遲早的事,我肯定第一時間買下。你家小黃也聰明?!?/br> 紀元再次謝過,提著東西回縣學。 十歲的他有些力氣,身量也比尋常十歲的孩童要高。 加上每日鍛煉,看著氣質不同,眼睛也明亮得很。 若不是這身帶了補丁跟接了一截的冬衣,只覺得他出身不俗。 又是一年了。 在這個世界讀書的第三年。 想來今年年底,就要嘗試考入乙等堂。 必須更加刻苦才行。 今年的目標,一本禮記,一本春秋。 再讀更多集注,好讓四書的解意更加清晰。 新年新氣象。 就定個小目標。 考入乙等堂! 爭取在明年這個時候,準備考秀才。 時間可不等人??! 都說出名要趁早,這考功名同樣要趁早! 第38章 第38章 回到縣學, 依舊跟上一年一樣熱鬧。 如今已經是化遠三十三年。 紀元來這個世界的第三年,也是入縣學的第二年。 去年升堂考核的十二個人里,有五個考入乙等堂。 蔡豐嵐不用說, 他是第一的成績靠進入。 常慶竟然也考過去, 已經搬到乙等堂的宿舍。 乙等堂宿舍四人一間, 條件要好很多。 副舍長蔣克卻沒過, 但人更沉穩了,估計今年也會奮發圖強。 甲乙丙堂人員稍微有所變動,其他情況倒是跟去年差不多。 夫子博士們又把注意力放在乙等堂上。 二月又是縣試。 但今年丙等堂的情況跟往年不同。 今年丙等堂的學生們,不管夫子博士們在不在,都在用功讀書。 珍惜讀書的機會,已經養成了習慣。 再說, 丙等堂以紀元,劉嶸為首。 這兩個人,一個十歲,一個十四, 勤奮得不行。 他們這些人年紀大些的, 又有什么資格貪玩。 跟紀元要好的李廷錢飛, 更是手不釋卷。 學吧,跟這一群卷王,除了學習還有什么事。 三月份,縣試已過,夫子博士們照常上課。 四書夫子還是之前的幾位,不過講的內容明顯更深入。 明經博士則換了。 明經就是通曉明白經書的意思。 博士也是夫子的另一個稱呼, 也有職位的意思。 明經博士, 意思就是精通經書的老師。 而明經博士,也可以按照他們所教授的內容, 分別稱呼。 就像老師都可以喊老師。 但分開來說,就是語文老師,數學老師,物理老師等等。 縣學里的稱呼也差不多。 教《詩經》的就叫詩經博士。 教周易的就叫周易博士。 去年詩經博士,周易博士,尚書博士都講了自己擅長的內容。 今年要學《禮記》,自然也換了最精通禮記的博士。 但禮記要分兩位老師來講。 一個是秀才,平日帶大家通讀。 另一位是舉人,只能抽時間來教學,大部分時間,他都在乙等堂,乃至甲等堂。 舉人博士極為年輕,今年不過三十五歲。 是浙東余姚人,江浙讀書風氣之盛不必多說。 那里出來的夫子,多擅長《禮記》《禮儀》《周易》,他能在這教學,也是看了縣令的面子。 今日是舉人博士頭一次出現在丙等堂,學生們根本坐不住。 中午吃過飯,所有人都坐到自己位置上,只等著禮記博士過來。 這可是舉人??! 三十五歲的舉人。 這個年紀明明可以再考,或者去當官。 當然,現在的官場,舉人想要立刻當官,必須進候補名單。 之前趙夫子好友,黃舉人那個是例外。 他是被卷入科舉舞弊,所以給的補償,而且黃舉人也只是當了個偏遠的小官。 但是三十五,真的可以再考! 考上進士,那這輩子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很多人都好奇,他為什么不繼續考?!?/br> “劉嶸你知道嗎?” 劉嶸的祖父是舉人,或許他知道? 劉嶸只把自己聽說的講了下:“我祖父考上舉人,已經五十多年前的事,那時候的士子比之現在不算多,所以考上舉人之后,遴選兩三年就有合適的位置?!?/br> “五十多年過去,天齊國多了不知多少舉人進士,但官職就那么多?!?/br> “殷博士應該還會再考,來咱們這教書也是備考?!?/br> 剩下的不用多說,大家都明白了。 職位是固定的。 考上功名的卻越來越多。 所以想要進候補名單都要排隊。 聽到這,大家的熱情似乎少了點。 劉嶸卻又道:“殷博士是浙東人,他們當地科舉又盛,能在當地考上舉人,實在了不起?!?/br> “而且浙東一帶,特別是余姚當地,對禮記的理解甚好,遠超其他的地方?!?/br> “天齊國各處開館收徒,首先想要的,就是浙東余姚出身的夫子,專門教導這幾門課?!?/br> 紀元之前聽過一星半點。 這會劉嶸認真解釋,他對即將過來的殷博士抱有很大期待。 首先,殷博士所在的地方,放在現代來說,就是高考大省。 那地方卷生卷死的,出來的學子必然不一般。 說起來,江浙在現代同樣高考難省,古代竟然也是一樣。 再者,當地對禮記等三本書的理解非常深刻。 這可以比作當地對此的文化底蘊深厚。 那就卷中卷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