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但二月初九考完,只有考生能出考場。 其他夫子們要再封閉三天,把所有卷子改完,就連監考官也要留在考場做些其他雜事,直到縣試放榜。 算下來,就是二月十三。 眼看紀元在下午上課時間又去了尊經閣,氣得打賭得眾人直跺腳。 怎么有朋友來尋,他都不出去玩的??! 不過到如今,他們也知道那賭約基本完蛋了。 紀元他就不是人! 天天學習! 不累嗎! 累嗎? 紀元最近覺得還好? 從昨天下午開始,他就從抄書轉為真正地練字。 今天早上,終于把“文”字上的側點給寫得入了門。 按老夫子的話說就是:“比得上幼童了?!?/br> “文”上的一點成了,下面的長橫又是問題重重。 書法一道,除了練還要巧,還要有經驗,更要有天分。 紀元天分夠了,臂力也夠,經驗跟巧,卻很欠缺。 老夫子話雖不多,卻字字在點上。 紀元這次回來,額外帶了份符曾湯圓,又買了縣城有名的雞腿。 他也不知道老夫子愛什么,故而只帶了這些。 紀元也乖覺,拿著食物并不進藏經閣,只道:“夫子,學生中午出了縣學,正好給您帶來了些吃食?!?/br> 老夫子其實聞到食物的香味,本想呵斥要帶食物進來的紀元,沒想到他倒是懂事。 老夫子有心說不吃,卻道:“是符曾湯圓?” “對,是符曾湯圓?!奔o元連忙道。 老夫子倒是去買過幾次,可惜每次人都很多,他也就吃過五六次,總是沒吃過癮。 紀元要是聽到,肯定驚訝。 符曾湯圓出現到現在,也就半個月,半個月里吃了五六次,還覺得不過癮?! 老夫子這才走了出來,在藏經閣外的石桌上坐下。 紀元自然服侍夫子用飯,也勸道:“湯圓為糯米,不好消化,學生給您煮些山楂湯消食,如何?!?/br> 老夫子看他一眼,點點頭。 紀元老老實實在藏經閣外角門的小房里煮山楂湯,平日老夫子就是在這泡茶的。 山楂洗凈去核,先煮去澀苦,再小火煮出山楂酸甜,加入紀元買的陳皮添加風味。 快煮好的時候,最后加入一絲蜂蜜。 等一壺山楂茶端過來的時候,老夫子的湯圓跟雞腿也吃完了。 老夫子看著紀元還拿了干凈的濕巾布,忍不住又看他一眼:“你這小孩,倒是乖得很?!?/br> “您為學生夫子,學生自然盡心?!?/br> 他在古代雖然見識短淺,卻在現代見過不少名人書畫。 按照他的眼光來看,眼前夫子的字若能流傳下去,必然會被稱為書法大家。 這樣的夫子來教他入書法的門道,買吃食,煮茶水這種差事,根本不值一提。 再說有事弟子服其勞,是他當學生的本分。 老夫子喝口山楂茶,驚訝地又品了品。 確實酸甜解膩。 “好了,今日先不要再抄禮記了?!崩戏蜃诱f著,示意紀元把那壺茶端過來,“禮記十萬字,春秋十八萬字?!?/br> “這些二十八萬字抄完,你的字就徹底廢了,壞習慣能帶到骨子里?!?/br> “今日寫永字?!?/br> 永? 永字八法?! 但凡接觸過書法的人,沒有人不知道這個說法。 像書圣王羲之說過:“攻書多載,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備八法之勢,能通一切字也?!?/br> 這話或許有些夸張,卻也說明能寫好“永”字,就能掌握大半筆法,以及一定的結構。 以此作入門,是再好不過的。 老夫子的意思,自然是認真教學了。 紀元深吸口氣,立刻跟上拜謝。 見學生認真,老夫子微微點頭,不知想到什么,說了句:“此事不可外傳,若外人知曉,你也不用來學了?!?/br> 老夫子又嘟囔了句,紀元只聽到教諭什么什么,好像是怕教諭讓他多教學生? 紀元失笑,看來他猜得沒錯,老夫子在藏經閣做事,就是為了躲清閑,自己也是運氣好。 他的字也確實讓老夫子看不過眼。 同樣也是怕他抄幾十萬字書,養成不好改的壞習慣。 紀元再次謝過,坐直身體,開始寫字。 永字的寫法掌握之后,老夫子便不再說話,繼續看書,讓紀元每日寫一百個永字,還要寫大字。 等著一百個“永”字寫完,今日的課業算是完成,然后再抄書。 雖然平白多了一項功課,紀元心中卻是高興的,回去之后還把這方法教給好友李廷。 可惜李廷還是沒功夫學這些。 他昨日托同村的人送回去書信,同鄉今日回來,還是給帶回信件,甚至連口信都沒有。 紀元聽著,只覺得各家有各家的難處。 他要防著三叔三嬸,李廷的家里同樣有事。 在縣學的半個月來 只管讀書,竟然是最清閑的。 一直到二月初六,今年的縣試正式開始。 而縣學里也徹底放假。 等到縣試考生們放榜,他們再回來上學。 放假當日,縣學里學生們便走得七七八八。 甲等堂秀才們本就深居簡出。 乙等堂學生全都去考試。 丙等堂該回家的回家,少部分留在縣學里住著,就連李廷也回家了,看來還在發愁五經的事。 畢竟等放假回來,縣學里教學恢復正常,下午明經博士們的課也要開了。 紀元的宿舍里只剩下兩個人,他跟舍長常慶,兩人話都不算多。 只是紀元依舊早早起來讀書,讓常慶多看兩眼,忍不住也跟著學。 常慶還問:“你不回家嗎?” 紀元想想自己家,搖頭道:“不回了?!?/br> 若趙夫子在家,他可能會回安紀村看看,但趙夫子不在,大海也見過了,就沒有必要。 唯一想念小黃,但想到三叔三嬸家的事,那還是算了吧,不要去自找麻煩。 紀元依舊早出晚歸,尊經閣幾乎是他第二個家,放假放了三日,他便在這三天。 就連吃飯,也跟老夫子一樣,在尊經閣的小茶房解決。 老夫子還未見過他這樣耐得住性子的學生,忍不住道:“今日縣試結束,縣城里讀書人都去看他們出考場,你不去嗎?” 聽到這,紀元才抬頭,恍然道:“縣試都考完了?” 考試前幾天,紀元還能感受到周圍的氣氛不同。 考試的時候,周圍倒是安靜下來。 三日的縣試竟然就這么結束了。 老夫子好笑道:“你去看看吧,學子們從考場出來,也不容易,多去看看?!?/br> 這也能漲漲經驗。 紀元不置可否,不過老夫子說了,他也就去看看吧。 《禮記》他基本已經抄完,就差最后一本春秋。 五經深奧,抄寫也是學習的一部分。 更別說他掌握寫字的奧秘,如今的字越寫越好,甚至有越寫越快的感覺。 可見掌握練字方法有多重要。 東西收拾好,紀元從縣學走出去。 縣試的考場就在不遠處,那里原來是舊官署。 廢棄不用后,現在的縣令把它收拾出來,作為考場來用。 紀元還未走近,就聽到外面的鑼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