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這樣很適合掛在講臺上,還能夠重復使用。 紀元把白板的棱角打磨光滑,明日偷偷送到私塾的小室里,希望對趙夫子有幫助。 “趙夫子就知道要錢,學了幾十年就考了個秀才,我呸?!奔o三叔邊罵邊喊紀元,“喪門星滾過來,過來端碗?!?/br> 很明顯,紀家堂屋還在商量私塾學費的事。 紀元正好趁這個時候,去聽聽趙夫子具體怎么收費的。 “每逢過節,安村長還要讓咱們這些學生家長送節禮,每月再交學費一百五十文,咱們一年到頭,能掙那樣多嗎?!奔o三叔罵道,“還學什么,不如跟著我種地。今日月考,又是一塌糊涂,考了個倒數第二,這像話嗎?” 紀三嬸冷笑:“種地?種地能種出高屋好田?你真當自己掙來這房屋?” 說到這,兩人同時頓聲,顯然不愿意拿錢出來,紀三嬸又罵:“家里多了口人,你還不去城里做活,把你兒子的學費掙出來,若不是你去同人賭錢,還用得著發愁?” 說罷,紀三嬸又指著紀元道:“明日不要去安大戶家喂牛了,每日還要給他們吃奶的錢。這牛錢都要了我們三兩銀子,后面喂奶每日還要給兩文,憑什么?!?/br> 紀元聽了個差不多,端著碗筷回去,心里已經有本賬。 原來堂哥紀利的學費被他爹賭輸了,怪不得今天拿不出來。 算下來,上學花銷確實不小,一個月一百五十文,也就是一錢半,確實不是普通人家拿得出來的。 整個安紀村也不算小,卻只有十四位學生,想來就是這個緣故。 紀三叔家的條件確實很不錯。 他家房屋近幾年翻新的,紀利也上了快三年的學,還有買牛犢花了三兩銀子,再給安大戶家的牛奶錢,算下來著實不少。 這個念頭一閃而過,紀元更多的還是在愁學費。 紀三叔三十多歲,能去縣城做工,他卻是不成的。 雖說趙夫子默許他旁聽,但長此以往下去,他心中也有愧,這個白板也只是個添頭。 不僅愁學費,還有筆墨費,他如今雖可以學習筆畫順序,卻始終在沙地上寫,回到住處同樣用沙子與樹枝。 想到今日“考試”時,他寫的字跡,自己都不忍目睹。 但想要練字,就要買筆墨紙,又是一筆費用。 怪不得都說古代讀書難,單這門檻,就不是他一個八歲娃娃可以跨過的。 紀元細細算了。 學費一百五十文。 最便宜的紙張,三張紙一文錢。 最廉價的墨,一兩墨二十文。 最便宜的筆也要十文一支。 硯臺就不買了,最差也要一百文一個,他回頭撿個合適的石頭試試。 一個月下來,至少要花銷二百文。 便是先把學費撇開,他也要至少能有五十文買紙筆。 別說五十文,就是一文錢,他都沒有。 難,難如登天。 紀元嘆口氣,把洗好的碗筷放好,又收拾了廚房跟牛棚,再把明早要用的柴給劈好。 明日,明日要再早點起來,他要去山上挖竹筍賣錢。 春筍好吃,他要趕在大量春筍上市前,多挖一些。 寅時,差不多早上四點多,紀元就起床了,照例做好早上跟中午的飯,自己在廚房吃了稀飯就出發了。 他出門前,小黃都在睡覺,更不用說紀家其他人。 天蒙蒙亮,紀元先去了私塾的小室,把做好的白板送過去。 隨后便摸到山上,蘑菇,春筍,野菜,來者不拒。 他個子本就小,人也瘦弱,跟清早起來割草的村長家小兒子撞了個對臉。 那小兒子今年二十多,平日沉默寡言,這都被嚇得驚叫出聲,仔細看了后,才道:“元哥兒?怎么這樣早出來?!?/br> 紀元一手的泥濘,笑著道:“挖點竹筍?!?/br> “哦,你別往山上走,這會山上還有狼?!贝彘L小兒子隨口道,又見他小小一個,背著大竹筐,嘆口氣道,“我幫你提著吧?!?/br> 紀元搖頭,不過說起另一樁事:“安五叔,您知道這些東西可以送哪賣嗎?!?/br> 村長五兒子道:“縣城啊,咱們村每隔幾日就有去縣城的,今日就要去?!?/br> 紀元卻是不能去的,一是要蹭課,二是不想讓紀家其他人知道。 那五兒子道:“要不然我幫你去賣?我今日也要去縣城?!?/br> 這顯然也是聽到村里傳言的。 不然這么小一個人,何必天都沒亮就出來。 紀元眼睛一亮,立刻感謝。 “但這些東西,也賣不了多少錢?!卑参迨宓?,“頂多三四文錢?!?/br> 現在春天了,野菜,筍子,蘑菇,都不是稀罕物。 而且東西也不多。 紀元點頭:“好,有錢就行?!?/br> 蒼蠅再小也是rou啊。 紀元原本想讓安五叔換成紙張筆墨回來,又想想還是算了。 還是先給趙夫子湊學費吧。 別人都交學費,自己卻不給,定然會有閑話,說不定會連累趙夫子。 紀元又說出最后一個請求:“能不能不要告訴別人,這是我賣的?!?/br> 他說得欲言又止,安五叔卻明白,拍拍他肩膀:“可以,小事一樁?!?/br> 接下來兩人不再多說,趕在清晨多做點事。 一直到卯時末,安五叔擦擦頭上的汗,一個半時辰的干活,他都要歇歇了。 紀元卻在采集中看到幾味中藥,雖然是常見的藥材,應當也能賣錢。 安五叔看著小孩忙碌的背影,忍不住搖頭,可憐啊。 最后把東西交給安五叔,估了估價,估計到手能有二十文左右。 這還是安五叔不要車馬費,免費幫忙。 若是其他人自己去賣,這一整天就要耗盡去了,也只得這么多錢。 紀元心中感激,默默記下這份人情。 安五叔卻只當是順手的事,這樣小的孩子太不容易了。 等到天亮,大家還有各自的事要忙。 紀元趕緊回到村里去安大戶家中,跟安大娘子說他家小黃不吃奶了。 也確實要到斷奶的時候。 只是一般人戶都是慢慢斷,紀三嬸為了銀錢突然如此,小黃肯定會不適應,紀元只能準備好嫩草,讓小黃好過一點。 忙完這些,紀元沒發現自己滿頭大汗。 早上起來就沒閑過。 等他再牽著牛出來,就看到安紀村不少人坐著安大戶家的牛車進城,每人交了一兩文的車馬費。 也有人不舍得交錢,準備自己走到縣城,反正不算遠。 安大娘子還心疼道:“去那么多人,咱家的牛也太可憐了?!?/br> 說著,看到紀元眼神在去縣城的車馬上,隨口道:“想去縣城玩嗎?” 紀元是想去的。 可他年紀真的太小了。 但凡他有個十一二歲,都要往那邊走走。 頭一天改變行程,紀元緊趕慢趕,還是遲到了。 正好在窗戶外跟趙夫子對上眼神,嚇得紀元一激靈,什么叫班主任的眼神,他再次體驗到了。 趙夫子明顯不悅,看到臺上的白板,神色微微緩和。 再看牽著牛的紀元滿頭是汗,便也沒說什么。 他每日卯時初去小室溫書,去時白板已經在了,說明紀元早早起來,此刻遲到,多半有事。 就是說,紀元差不多四點多起來,快速做飯,放了白板。 趙夫子五點去小室讀書,已經看到白板,所以趙夫子推測紀元起得比他還要早。 事實也確實如此。 紀元還不知道趙夫子的推測,老老實實罰站,心里跟著默念聲律啟蒙的前半段,今日趙夫子又帶著學生們復習,他也能跟著學學。 幸好這些東西,他上輩子多少都背過,現在復習幾遍就能跟上進度。 課堂上,十四個學生里,已經有幾個學生坐不住了。 天天背書,實在是難熬。 村長家的長孫百無聊賴,一會看書一會看筆,一會看外面的鳥。 他是私塾里,唯二自己有書的學生。 另一個有書本的,是安大戶家的安小河,也是私塾里的第一名。 安長孫撇撇嘴,跟安小河的哥哥安大海一起笑話他假正經。 那安小河卻先給了他一個白眼,反而安大海讓他別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