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9做汽車巨頭 第1568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炮灰宿主總是被偏執反派覬覦、穿書后我搞養殖養首輔、快穿:清冷美人總被強制愛、穿書,別想阻止本咸魚改劇本吶、后宮林菀傳、重生之步步升仙、重圓(雙重生)、穿越考科舉、綠仙、嬌軟老婆,在線飼蛇
“波音飛機的交付時間是比較長的,全日空那邊如果實在是等不及的話,先訂購一批我們也是理解的?!?/br> “不過請他們務必相信我們的mrj項目一定能夠成功,如果有新的大的訂購計劃,也跟我們商量一下?!?/br> 大宮英明知道這個時候強逼著全日空等自家的mrj是不現實的。 除非他能給出一個準確的交付時間,并且這個時間還不能太久。 要不然人家不可能一直等著你。 作為東瀛最大的軍工巨頭,三菱重工牽頭的mrj項目集合了富士重工、川崎重工、石川島播磨重工等東瀛大型重工企業配合,就連豐田汽車也參與了該項目的研發。 原本以為一切都會非常的順利。 畢竟這些企業有不少都給波音飛機提供了各種零件,甚至波音飛機上有差不多三成的零部件都是東瀛的廠家生產的。 但是真的開始自己設計飛機的時候,卻發現情況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東瀛的企業雖然能夠生產不少零件,但是想要把大部分零件都交給國內的廠家生產,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尋找歐美供應商供應一些核心的零件,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但是這些供應商基本上都是波音的供應商。 兩個客戶之中,自己應該更看重哪一個,大家心中都很清楚。 波音肯定是不希望mrj項目成功的,但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吃相那么難看,也為了讓東瀛徹底的死心,所以波音表面上也是支持三菱重工的mrj項目的,甚至還提供了一些幫助。 但是到了關鍵時刻,波音肯定會在背后給三菱重工捅刀子,讓mrj的飛機沒有那么快下線。 哪怕就是生產出來了,也別想那么快拿到適航證,甚至一直拖,找各種理由讓mrj項目沒有辦法拿到適航證。 最終各種開發成本絕對可以拖垮三菱重工的耐心。 畢竟大家搞這個項目,除了情懷之外,也是要掙錢的。 如今掙錢的事情遙遙無期,各種投入卻是一年比一年多。 就算是三菱重工家大業大也經不住這樣子的折騰啊。 “我盡量跟他們好好的溝通一下,不過可能公司需要考慮安排更多的人員和資金,快速的推動mrj項目的發展?!?/br> 借著這個機會,犬養一郎自然也是要找大宮英明要一些支持。 要不然他也確實是沒有信心能夠快速的搞定各種問題。 “你把預算申請報過來,下次董事會的時候討論一下?!?/br> 事到如今,三菱重工肯定是不能退縮的。 特別是華夏那邊民航客機的進度似乎在加快,他們就更加不想落后了。 只是最終他們會發現,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能解決的。 …… 美利堅的互聯網上,關于波音的負面新聞,就像是雨后春筍一樣的冒出來。 雖然這些新聞不是主流媒體的頭條內容,但是真真假假的信息,倒是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洛克希德·馬丁作為波音在美利堅最大的競爭對手,自然也是注意到了這些內容。 別看美利堅在打壓南山系的企業的時候,動作頗為一致。 但是其實它們內部也是有許多派系的。 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顯然是屬于兩個派系,矛盾很是突出。 作為美利堅數一數二的軍火公司,它們的不少產品都有競爭關系,這些年斗爭留下的牙齒印算是很深了。 目前美利堅航空工業中,波音公司霸占了美利堅幾乎所有大型民航飛機型號。 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則是著名的戰斗機專業戶,美利堅的3款隱身戰斗機f-117,f-22和f-35全是它的杰作。 很少人知道,在上世紀70年代,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是一個大型民航飛機的重磅選手。 它們開發的l-1011三星寬體客機,和波音公司的巨無霸波音-747和當時麥道公司的dc-10形成了三巨頭對戰。 只是最終三巨頭血拼的結果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失敗,被迫1983年關閉生產線,從此退出民航飛機市場,三巨頭縮水變成2巨頭。 之后波音又把麥道給吞并了,成為民航唯一的巨頭。 這只是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在民航客機上的斗爭。 其他戰斗機等領域的斗爭,也是數不勝數。 這也意味著大家的矛盾已經非常的深了。 如今洛克希德·馬丁的人看到網上關于波音公司的一些不利新聞,自然不想錯過。 “羅伯特,我安排人專門打聽了一下,網上傳的一些內容,很可能是真的?!?/br> “波音那邊的吃相有點難看,安排去做適航認證的有些人,完全是什么東西都不懂就在瞎搞?!?/br> “除此之外,它們內部的一些作假也是存在了很多年了?!?/br>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敗壞波音名聲的機會?!?/br> 作為洛克希德·馬丁的副總裁,沃倫斯基現在非常積極的想要搞波音一把。 只要能夠讓波音難受,他的心情就很好。 畢竟他剛剛加入到洛克希德·馬丁的時候,所在的項目組正好就是負責民航客機的,結果卻是敗給了波音。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作為一個獨行特立的飛機制造商,在飛機研發上充滿了各種天才的奇思妙想。 當初在客機研發上,也遙遙領先于對手波音公司。 它們有更強悍的升力系統設計和航電技術,以及充滿了革命氣息的新一代三軸渦扇發動機:羅羅公司的rb211。 該發動機最大推力18.6噸,采用了大量高新技術,發動機非常省油。 當時各種評測都是業界一致看好l-1011三星客機。 但是誰都想不到,災難就埋藏在rb211發動機上。 由于該發動機技術難度太大,所以不斷發生各種故障,交付不斷延遲,最終洛克希德·馬丁退出民機市場時,飛機僅僅交付了250架。 而死對頭波音采用更低風險的cf6雙軸渦扇發動機,問題較小,取得了446架的好成績。 洛克希德·馬丁也是頭鐵。 當時某些航空公司特別擔心羅羅公司革命性的rb211發動機帶來的不可知風險,處于避險考慮,希望在更先進的三星客機上采用通用電氣的cf6發動機,主要特點是工作穩定,安全可靠。 這些航空公司也承諾,假如洛克希德·馬丁能開發一款可以兼容cf6發動機的型號,它們將大力購買。 畢竟洛克希德·馬丁的實力大家有目共睹。 但是很可惜,固執的洛克希德·馬丁的設計師拒絕了這種變通設計。 其實洛克希德·馬丁需要做的工作很少,僅需要設計一個兼容2個發動機的尾部s型發動機艙。 對于洛克希德·馬丁來說,根本不成問題。 可惜的事洛克希德·馬丁太自信了,它們沒有考慮這個兼容性方案。 最終,項目全力推進,某些客戶擔憂的問題出現了。 羅羅公司rb211出大問題,差點直接倒閉。 最終洛克希德·馬丁的客機大量延期交付,經濟上不堪重負,不得不關閉客機生產線! 洛克希德·馬丁拒絕兼容發動機,導致的嚴重后果,后來成為航空界不成文的規則。 那就是除了標配發動機之外,假如還有足夠數量的航空公司用戶希望用另外一款發動機,飛機設計師大多也從善如流,增加發動機選項,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當然了,對于洛克希德·馬丁來說,這些都是恥辱。 雖然責任主要是在洛克希德·馬丁自己身上,不過沃倫斯基卻是認為一切都是波音的錯。 如果沒有波音,洛克希德·馬丁的民航客機,不可能從歷史上消失。 “你有把握找到更多的證據嗎?” “只是依靠互聯網上現在的那些消息,其實是沒有辦法給波音帶來太大的威脅的?!?/br> 羅伯特自然是對波音公司也沒有好感。 要是有機會搞它一下,他絕對是支持的。 不過到了他這個曾經的人物如果要搞事情,肯定不能小打小鬧,要不然就顯得自己太沒有水平了。 可是要把事情搞大,肯定就要有點干貨才行。 “我找到了一個波音公司前質量控制經理,他叫做約翰·巴尼特?!?/br> “他剛開始在波音公司北查爾斯頓工廠工作,按照他的說法,當初他負責檢查供應商的產品缺陷?!?/br> “有一次他帶著一隊檢察員前往供應商的工廠,檢查他們即將交付的產品?!?/br> “當時他帶著4名檢察員來到供應商勢必銳公司,對41個部門進行檢查?!?/br> “然后發現了300處缺陷,其中一些很嚴重,需要工程師進行修復?!?/br> “當他回到波音北查爾斯頓工廠,他的高級經理告訴他找到的缺陷太多了,下次去勢必銳檢查由他來帶隊?!?/br> “結果下一次他的高級經理帶了兩名檢查員,回來以后只發現了50處缺陷,還受到了表揚?!?/br> “約翰·巴尼特把一名檢察員拉到旁邊詢問,勢必銳公司真的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改好了嗎?” “這聽起來不太對勁!” “那名檢察員很生氣,說并非如此,兩名檢察員只被允許用短短兩個小時檢查多達41個部門,然后就被趕下了飛機?!?/br> “羅伯特,我覺得約翰·巴尼特透露的一些消息,應該是很有意義的?!?/br> “我們只要把它推出來,然后幫忙讓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約翰·巴尼特曝光的內容就夠了?!?/br> 沃倫斯基今天既然選擇了過來找羅伯特總裁匯報對付波音的事情,自然是有一些準備的。 要不然什么準備都沒有,肯定解決不了問題。 那樣子反倒是把自己的印象分給降低了。 越是到了更高的位置,對于自己的面子有的時候看的就更重。 這種會丟臉,降低印象分的事情,自然是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