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書迷正在閱讀:仙道難修、龍傲天的反派小師妹、狐鎮、夫人快跑!魔王又再給你熬安胎藥、亂世書無錯版、和導師相親后,我嫁進了頂級豪門、暗戀成真!獨占神明、穢宴、安念(骨科 1V1)、聽擲(賭博文學、群像、NP)
朋友?不是情人嗎?雖然聽說他們和離了,但既然仙君這般上心,多半還是情人吧? 老虞憋了憋。 又想: 是了,他之前稟告昭太子失蹤的事時,也沒提別的。澹臺蓮州之名在昆侖都沒幾個人清楚,他也是從昭王后那里直接聽說兩人關系。 那……那他就當作不知道吧。 恭敬應答:“諾?!?/br> …… 岑云諫送澹臺蓮州回到王都時正是傍晚。 澹臺蓮州送別他,隨了幾步,揖身而道:“我知站得高才能看得更廣闊,看見更多的人,但是站得太高了,就一個人都看不見了。 “仙君有時不妨稍微飛得低一點,看看這世間的凡人?!?/br> 岑云諫站在背光處。 澹臺蓮州看不清他的表情。 岑云諫道:“改日見?!?/br> 澹臺蓮州回:“有緣再見?!?/br> 行過禮,轉身就走。 澹臺蓮州急著回家,要把他所見的嶙山置的見聞寫下來,心里已經想好了,就找任乖蹇來負責今后與昆侖那邊的斡旋。 正合適。 …… 數月后。 夏末時分。 澹臺蓮州已經完畢了初期的劍術與律法授課,在他親自考試過以后,把這首批學生們放出去。 尤其是碎月軍的老兵們,使之各回老家。 他們的任務主要有下面點: 一,以他們對妖的經驗來加固地方的防守。 二,開班教授武藝,在當地培養青年應戰能力,無論是對人還是對妖。 三,頒布施行新法。1 新法主要有裴桓提出,晏猗修繕,以嚴謹刑罰與鼓勵農耕為主,讓當壯者務于戰,老弱者務于守,目的是讓百姓平時有自保之力,可以種田,也可以拿起武器戰斗,但得勇于公戰,怯于私斗。2 這份工作交給忠誠勇敢的碎月軍那些白發蒼蒼的將士們再合適不過,也可令他們錦衣還鄉,安享晚年。 這日。 昭國王都收到周國使臣送來的急信。 周天子過世。 令各諸侯國之王到黃金臺參加喪禮。 昭仁公二十四年秋。 九月八日。 昭太子蓮州領兩百親兵,代父出行,前往周國。 第56章 韋國是一個小國。 他無法跟昭、幽、慶這些萬乘大國相比,甚至連許多千乘小國也比不上。全國上下所有兵備湊在一起也沒有一千輛戰車。 但是韋國處在各國接壤的交通樞紐,時常需要迎來送往各國來客。 都城的守官提前七日就收到了昭國太子送來的過境書,而昭太子的隊伍正與約定的時間相同,甚至還提前半天抵達。 韋國的百姓對于外國軍隊的路過完全不感到高興。 小國還好說,大國實在是讓人討厭,盡管他們已經很久沒有接待過昭國了。 因為大國的權貴與軍隊來到他們這里,往往需要韋國自掏腰包接待,要錦衣玉食,要絲竹弦樂,要歌舞侑酒,要進一步地從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刮出一層脂膏。 而且那些人往往輕蔑他們,一毛不拔,白吃白喝不說,還往往不遵守他們國家的律法,甚至在此犯罪,做出jianyin擄掠的惡事。 昭國近年來國力大增,不可小覷。 韋國國君盡管聽說過昭太子的名聲,但沒見過真人,誰知道是不是吹的?說不定本人其實是個心胸狹隘之人。他們一介小國不能得罪大國,所以打算按照來信的時間,大概在中午左右去城門外迎接下午到達的昭太子。 是日清晨,他還在梳洗更衣,侍人匆忙稟告:“昭太子已到城門口?!?/br> 韋王大驚失色:“這么快?” 侍人問:“現在就放行?還是等王上過去再放?” 韋王無奈道:“人都到了,總不能把人關在門外半日。請丞相等人先去把人迎進來,孤慢一步去?!?/br> 等韋王趕到時,發現昭太子才剛進城門,轉而奇怪:“怎么這么慢?” 城門官說:“昭太子見有農人挑了擔子進城給人送菜,面有急色,便讓行一邊,給農人先進城。是以等到現在才依序進城?!?/br> 韋王:“?” 昭太子率兩百騎兵與三百步兵進城,步兵乘無頂的戰車,一輛車坐十人,皆是一樣的衣物與武器,手持長矛,身穿鎧甲,頭戴兜鍪。 當他們進城時,騎兵不下馬,但是都脫下了兜鍪,抱在懷中,勒馬慢行。而步兵皆下戰車,脫掉兜鍪,并且將長矛放在車上,隨車步行。 只見他們全部右列,行走間步履整齊,無一人聊天嬉鬧。 因為軍隊入城,街上的韋國百姓不敢吵鬧,而昭軍也不喧嘩,一時間,街面上靜得離奇。 只能聽見昭軍戰馬清脆的馬蹄聲、戰車的車轍轆轆聲,還有步兵整齊的腳步聲。 韋國百姓見此情狀,心下驚詫不已的同時,又不可避免地升起了一絲羨慕。 若是他們的國家也有這樣的軍隊,豈會怕被他國欺凌?昭國不愧是大國,國力強盛,戰馬健壯,戰車平穩牢固。 當然最讓人心驚的是這支軍隊的紀律嚴明,對他國百姓也尊重守禮。 韋國從未見過這樣的軍隊。 也讓他們愈發好奇,能夠訓練出這樣一支軍隊的昭太子究竟是怎樣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