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之路[慢穿] 第178節
孤今天也是想問一下太子妃你原本愿意帶著孩子跟孤一起離開大清?” 人各有志,要是太子妃實在不愿意離開大清的話,胤礽也只能夠自己帶著人離開了。 當然,他離開之前,肯定會拜托其他人幫忙照顧一下太子妃和孩子們的,等以后,要是太子妃她們在大清這邊過不下去的時候,自己再派人過來接他們出去也是可以的。 太子妃對海外可是沒有多少了解,印象當中海外的人也是茹毛飲血的野人,讓她去過那樣的日子,她一直還真的難以接受,她忍不住問道: “太子,難道真的沒有辦法挽回,打消皇阿瑪廢太子的心思了嗎? 第255章 從出生開始, 我們都是在大清這邊生活的,故土難離,外面人生地不熟的,要是遇到點事情可怎么辦? 要不太子您去皇阿瑪那里認個錯, 跟他求一求情, 我們繼續在大清這邊好好的當太子不是最好的嗎?” 看著一臉期盼看著自己的太子妃,胤礽只能夠苦笑一聲, 說道: “要是有其他辦法, 孤也不會想到要到海外生活了。 這個事情如今還只是孤的一個初步計劃, 才成不成還得看皇阿瑪那邊答不答應了? 要是去跟皇阿瑪求情就能夠有用的話, 也不會走到要廢太子這一步了?!?/br> 反正胤礽的意思十分明顯, 廢太子是肯定的事情,至于以后是被一家人被圈禁在一個院子里面呢, 還是離開大清前往海外生活, , 這個事情還得看以后事情是怎么樣發展的? 太子妃沒有想到事情已經嚴重到了這一步了? 這讓她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應該怎么辦才好了? 她逼著自己冷靜下來,看著胤礽說道: “這個事情實在是太大了, 臣妾一直之間也無法做決定, 先讓我回去好好想想再說吧!” 雖然如今外面到處都在傳皇阿瑪要廢了太子,但這不是還沒有行動嘛! 既然只是傳言,說不定皇阿瑪還沒有廢太子的心思, 即使起過這樣的心思, 但至少他如今還沒有真正廢太子。 只要事情沒有到那一步, 太子妃還是不大甘心帶著孩子離開大清到海外生活的。 畢竟外面的情況是未知的, 她也不想帶著孩子到外面吃苦。 即使外面再好, 也沒有如今在宮里錦衣玉食來得好, 如果能夠不改變現狀她還是不愿意改變的。 胤礽見太子妃不愿意接受這樣的選擇, 想要逃避,也只能夠由著她了。 也怪不得太子妃接受不了這樣的情況了,自己要不是有了上一世的記憶,估計這一會也不會甘心就這樣離開大清的。 當初胤礽重生回來的時候,康熙對太子妃的人選已經有了決定,并且已經暗中跟石氏的家人暗示過了,讓他們好好的培養石氏,以后才好當太子妃。 要是重生以后康熙還沒有給自己定下太子妃的話,胤礽其實也不想連累其他人的,可惜那個時候根本他可以選擇的機會,只能夠順其自然的過著先了。 其實不只是索額圖和太子妃他們這些人糾結,連康熙現在對于廢不廢太子這個問題,自己都有點糾結? 畢竟胤礽如今也不反對被廢,只要康熙答應他提出那不算苛刻的條件,就能夠配合康熙演一出被廢的戲碼了。 可廢太子容易,但廢了太子以后,康熙需要面對的局勢估計就會更加復雜了! 以前康熙只需要防著太子胤礽一個人,要是廢了太子以后,除非康熙立馬另外立一個皇子為太子,否則大部分皇子以及他們身后的勢力為了爭奪太子之位,肯定又會陷入一番混亂。 被這么一搞,朝中的人哪里還會有心思好好辦差,估計一些都在如何鏟除競爭對手上了 。 讓朝政陷入混亂,阻礙大清的發展,這可不是康熙廢太子的目的。 其實這些年來,太子也沒有做過什么越權的事情,康熙仔細的回想了一番,發現太子這些年來做人做事還是非常規矩的,十分有分寸。 可自己為什么老是覺得自己的權力會被太子胤礽給威脅到了呢? 只能說自己太過敏感,身為帝王的疑心病比較重,這才對太子胤礽不滿意吧! 看著朝中混亂的情況,康熙開始覺得廢太子好像有點得不償失,開始猶豫起來要不要繼續按照原計劃去廢太子了? 胤礽最近在上朝的時候,其實也能夠感受到康熙那開始猶豫的心情,對此,胤礽并沒有感到奇怪。 自己主動過去跟康熙說愿意被廢了太子之位,實在是出乎了康熙的意料之外吧。 自己不想給的和人家主動放棄不要的,給人的感受可不一樣。 可以胤礽對康熙的了解來看,這種猶豫的時間不會持續太長時間,最多過幾個月就能夠讓他徹底下定決心了。 趁著這個一段時間,胤礽也是時候開始布置自己的后手了,畢竟想要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可不能夠期盼一個帝王的心軟和感情上,事實已經證明了那才是最不靠譜的。 隨著胤礽發動暗中的一些人手開始對局勢進行推波助瀾,在眾人的期盼當中,康熙這個時候已經有點騎虎難下了。 這個時候他要說自己反悔不想廢太子了,估計其他人都不會答應,他們這一段時間跟太子一系以及其他派系的人廝殺了這么久,傷敵一千自虧八百,損失了這么大,付出了這么多代價,要是康熙這個時候來上一句不想廢太子了,估計朝堂都會動蕩一段時間。 不僅其他人不會答應,胤礽這個太子估計也是不會答應的,他可不想以后等康熙隨時反悔的時候,再讓他廢了自己的太子之位。 那種等待頭上刀子落下來的感覺并不好受,他能夠忍一段時間,但可不想繼續忍個幾年十幾年的時間啊。 這一世康熙習武了以后,尤其還經常服用了那種特殊植物制作而成的藥丸調養以后,他的身體可是比上一世的時候還要健康,活個八九十歲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如今康熙才五十六歲,那等到他活到八九十歲以后,自己六七十歲了,讓自己一點自由都沒有的當一輩子的太子,胤礽覺得這日子自己可受不了。 胤礽可以大概預測到康熙能夠活上多久,可是其他人包括康熙可不知道這點,畢竟古人的壽命一向不長,能夠活到五六十歲都已經算是長壽的人了。 盡管習武了,但康熙自我感覺他還能夠活上個十幾年還是沒有問題的,到了那個時候胤礽也有四五十歲了,考慮到這點,康熙也知道繼續讓胤礽一直當著太子也是不大合適的了。 他努力奮斗了這么多年,這才好不容易讓大清有了這樣大的發展,等他過世的時候,康熙也是希望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繼承人來繼承自己的遺志,繼續把大清往繁榮昌盛方向發展,最好能夠讓大清朝萬年長存的流傳下去。 要做到這一點的話,那給大清朝選一個足夠年輕的儲君,就是康熙以后需要做的事情了,在這之前,胤礽已經不合適當大清的儲君了,不是胤礽做得不夠好,只能夠說時勢造英雄,胤礽遇到自己這個長壽的皇阿瑪,也只能夠恨自己生得太早了! 考慮清楚了其中的利弊以后,康熙自然不會再過多糾結了,如今他需要做的就是為下一任年輕儲君掃除障礙,不讓胤礽這個前太子妨礙到以后的大清繼承人掌控大清才行。 在康熙四十八年四月份的時候,康熙到底不忍心對無辜的太子下殺手,帶著一點不舍的答應了胤礽之前提出出海的要求。 對于這樣的結果,胤礽早已經預料到了,可當聽到康熙答應自己的要求時,胤礽心理仍然還是非常難受的! 二三十年的相處,要是算上上一世的話,父子之間都相處好幾十年了,盡管胤礽盡量讓自己保持鎮定,不讓自己透露出一絲受傷來,但他渾身低沉的情緒也說明了他興致不高的事實。 康熙心理也是難受的,可作為大清帝王,他不僅僅是一個父親,不能夠僅僅考慮到自己的要求,還得以大清為重。 兩個人沉默了好一會兒以后,胤礽這才調整好心情,配合詢問了一些自己需要配合的事情,不過為了不讓康熙變卦,胤礽要求康熙先把允許他出海的圣旨擬好給自己先? 先小人后君子,盡管康熙是一個明君,但卻不是一個好父親,胤礽也怕他事到臨頭了去反悔--不答應讓自己帶著家眷出海離開大清了。 自己如今都三十幾歲了,人生能夠還有幾十年,當然是應該及時行樂,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才對。 盡管康熙被胤礽那不信任的態度給氣著了,但為了讓胤礽配合接下來他廢太子的舉動,盡量把事情的波動范圍減小,把不良影響降到最低,最終康熙還是寫了一個廢除胤礽的太子之位,并封胤礽為平親王,準許其帶著家眷出海游歷,給大清開拓海外版圖,宣揚大清文化的圣旨。 收到這樣的保證以后,胤礽這才開始配合起康熙的計劃,鋪墊了這么久,終于在五月初的時候,康熙在大朝上讓梁九功宣讀了廢太子的旨意... 胤礽索額圖這個時候心理早已經有了底,這一段時間也溝通好了,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以后,為了太子一系的人好,他們都十分平靜的接受了這樣的旨意。 敗了就是敗了,既然康熙這個實權皇帝已經容不下太子一系存在了,沒有能力反抗,他們只能夠盡量讓自己一系受到的傷害小一些,不讓無辜的人受到牽連,不連累家里人,跟歷朝歷代廢太子比起來,他們的結局還算是好的。 第256章 這些年因為胤礽的特地壓制, 明面上太子一系的人除了天然站在胤礽這一邊的人外,也就只有一些康熙推過來的人,并沒有吸收太多的人進來。 因為對今天的結局有所預感,在之前的十幾年胤礽并沒有讓底下的人干什么犯忌諱的事情, 那些害群之馬也早就被他清除出去了。 因此這次廢太子事件, 除了一些罪有應得的人獲罪了以外,其他人最嚴重的也只不過是被罷職歸家罷了。 大部分的官職并沒有丟, 而是被康熙打亂重新調整了一番, 分到大清各個角落干活罷了。 當然, 胤礽的人手肯定不只是明面上的這一點, 他隱藏在暗地里的人手可沒讓康熙知道, 即使康熙能夠查到一些,但因為沒有證據, 胤礽不配合康熙也不好說什么。 反正胤礽一家以后都要出海離開大清的, 他手底下還有一點人手康熙覺得并不會影響什么, 大不了在胤礽離開以后,自己在慢慢處理掉太子一系剩下的那點人好了。 太子妃石氏經過這半年多的調整, 已經逐漸能夠接受胤礽要被廢的事實了, 本來她確實下定不了決心帶著孩子離開大清的,可是這半年時間,宮里宮外那些人對東宮的態度, 讓她意識到, 以后胤礽的太子之位一旦真正的被廢除以后, 自己也不在是太子妃了, 那么那些宮里宮外的人在面對廢太子廢太子妃的兒女, 自然是不會客氣的。 如今胤礽的太子之位還沒有被廢, 兒子和女兒去讀書的時候, 就已經受到了那么多冷遇和言語上的欺負,一旦胤礽沒了太子之位,要是胤礽留在大清的話,自己一家人肯定要被圈禁在一個院子當中,別說能夠讓孩子正常讀書了,就連出去都辦不到。 自己一輩子毀了不要緊,總不能夠讓兩個孩子的人生也被毀了吧? 太子妃也不想讓孩子們一輩子不見天日,陪著自己呆在一個小院里面哪里也不能夠去,什么也不能夠做,甚至連外人都見不了! 光是這些還不是最難受的,太子妃最怕的就是即使這樣茍活著,一旦下一任皇帝繼承皇位,他們一家人可能連繼續活下去的機會都沒有了。 眼看留在大清就是一條死路,為了孩子們好,太子妃石氏最終還是答應了胤礽,一家人一起出海的提議。 為了讓妻子放心一些,胤礽說在海外他已經提前安排過了,讓石氏放心的先帶著孩子們在廣州那邊等自己,等胤礽處理完京城這邊的事情,他就會趕到廣州那邊帶著妻子孩子一起出海離開大清了。 之所以先把太子妃和孩子們送到廣州那邊等著,也是胤礽怕到時候康熙反悔把人扣留了。 先把家眷護送走,有自己的人暗中保護著,胤礽倒是不用擔心家眷的安全了。 康熙看到胤礽這么不信任自己的舉動,生氣是肯定會生氣的,可是這個時候還需要穩住胤礽,他只能夠任由太子先把家眷送走的舉動了。 太子妃和孩子他們走的時候是秘密走的,并不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可是隨著胤礽被廢一個月,京城的局勢穩定以后,胤礽這個平親王就開始大張旗鼓的搬運行禮,那一車車的東西浩浩蕩蕩的運往廣州那邊,據說太子一家以后會離開大清到海外生活了! 直到看到胤礽這么大張旗鼓的搬運行禮以后,胤褆他們才發現廢太子一家以后居然要到海外生活! 對于海外,大清這個時候的人大多還是保持一種未知不了解的狀態,覺得海外那邊沒什么好的,廢太子一家出海的舉動,估計就跟流放放逐一樣,以后還不知道要怎么過呢? 對于廢太子的離開,胤褆他們這些兄弟心理幸災樂禍之余,也是十分樂意見到的,畢竟廢太子做了那么多年太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大清他肯定還有一些底子沒有被掀起了的。 要是讓他繼續留在大清的話,憑著康熙以往對廢太子的寵愛,說不定哪天就把人給放了出來,給他回復太子的地位了? 他們辛辛苦苦一場,可不想為他人做嫁衣,最后什么都沒有得到的白搞了一場。 胤礽一家離開了大清以后,就算是徹底斷絕了跟大清這邊的關系,胤褆他們也不用擔心廢太子會不會在暗地里搞什么陰謀了。 萬一自己以后登基了,要是廢太子一家還在大清,反而不好處理,不管自己怎么處理都會被人說閑話,如今廢太子一家主動離開,他們以后登基了就沒有這個煩惱,不用左右為難了。 在胤礽帶著浩浩蕩蕩的一車隊行李趕往廣州,打算跟妻子孩子他們匯合的一路上,可是十分平靜,胤褆這些兄弟一個都沒有冒出來搗亂,甚至還暗中護送著,生怕胤礽半路出了什么事情讓他滯留在大清太久。 沒有人搗亂,加上車隊有胤礽的人護送著,十分平安的跟石氏和幾個孩子匯合以后,胤礽帶著二三十只大船的船隊浩浩蕩蕩的停在廣州碼頭上。 石氏帶著幾個孩子在廣州這邊等了大半個月,心理也是十分擔心還在京城那邊的胤礽的,生怕他出了什么意外,到時候她一個人帶孩子,日子可就要更加難過了。 石氏這次雖然也把自己的嫁妝和產業變賣,換了不少金銀珠寶存著了,但沒有丈夫護著,她一個人帶著孩子到哪里日子都不會好過。 盡管胤礽如今已經是廢太子了,但他到底還有一個親王的爵位,廣州這邊的人并不敢怠慢,各方面都是十分積極的配合胤礽,,盡量滿足他的一切要求。 等一切準備就緒以后,胤礽帶著妻子孩子站在船板上,轉頭回望了一眼大清,心中有不舍但也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一聲令下,船隊浩浩蕩蕩的就鄉大海那邊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