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之路[慢穿] 第37節
到了賈瑚和賈珠這個年紀,是已經能夠記事了的,大房二房的紛爭到底影響到了下一輩。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府里的資源就這么多,他們父母不爭取的話,就只能夠成為受委屈的一方,雙方都認為自己吃虧了,人心可不就不齊了嘛,這是無法避免的。 陶長安對于底下小輩們的爭奪,只要是良性的他都不會插手,有時候互相競爭一番,有利于互相進步嘛! 在陶長安劃下界限,只支持兩房良性競爭,凡是越線的就會受到懲罰以后,大房和二房就學乖了很多,不敢在私底下作妖了。 反正只要不越線,不鬧到自己跟前來,陶長安也不怎么理會兩房之間事情的,當然也不會逼著賈赦和賈政兩兄弟兄友弟恭,只要他們在規矩范圍內行事,他們怎么自在就怎么過吧! 賈母這個當家夫人頭上有陶長安這個丈夫看著,也不敢在明面上太過偏心,對兩房大致也過得去了。 至于私底下賈母是怎么拿自己的私房補貼小兒子的,這陶長安就管不到也不想管了。 這一世,王氏在被禁足之前,是和張氏一起管家,禁足之后連院子都出不了,更不用說管家了。 沒有管家權,王氏這個時候也沒有開始偷偷在外面放高利貸害人,暫時沒有觸犯律法。 至于以后,有陶長安派人盯著,王氏要是敢伸手私底下放貸,就不要怪陶長安出手剁了她伸出去的爪子了。 在賈璉兩歲多,元春一歲多的時候,陶長安的武功修煉得不錯,一個人可以打好幾個高手以后,靜極思動,干脆直接跟如今身體還十分不錯的皇上請了長假。 說是自己年紀大了,以前都忙著打仗和做官,都沒有機會回金陵老家祭祖,順便到處看看的時間,如今眼看自己年紀越來越大了,要是再不趁機會到處走走,他還真怕以后老了就走不動了。 說這話的時候,當今看著榮國公那精神飽滿,身體十分健朗,看著就能夠活好幾十年的模樣。 在看看自己,差不多的年紀,自己感覺精力那是越來越不濟,還常常被底下惦記著自己皇位的逆子給氣得半死,頭發都白了大半! 兩個人一對比,當今覺得自己才是那個需要休個長假,好好休息的人。 本來皇上是不想放人的,心腹身體好不容易恢復過來,他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他的地方呢! 可惜耐不住榮國公這個老臣一副自己不答應,就整天纏著自己磨的厚臉皮模樣,到底經不住答應給了陶長安半年的假期。 能夠不用每天一大早的上朝,終于可以出去到處走走,陶長安才不在乎其他覺得他厚臉皮,為了請假硬是磨得皇上煩的不得不答應呢! 要是有人過來說酸話,陶長安還故意做出一副人家這是羨慕嫉妒自己的模樣,讓對方要是實在羨慕,也可以去求一求皇上,說不定皇上心一軟就答應了呢! 這話說的,一般人誰有這么大的膽子敢這么去磨皇上??? 不怕皇上一個不高興,讓自己徹底回家休終身長假,不用回來做官了嗎? 也就榮國公這個深受皇上看重的老臣,敢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其他人可不敢測試一下他們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怎么樣! 這些年陶長安雖然對朝堂上的事情不怎么上心,但誰讓他有劇情這個金手指呢。 關鍵的時候,他特別懂得如何站位,也搞得清自己的身份,從來不會仗著皇上的信任,就做出一些恃寵而驕的事情來。 面對太子和幾個皇子的拉攏,也都是一副堅定?;庶h的立場,能力靠得住,以皇上的意愿為重,不摻和黨爭什么的,這才能夠一直得到皇上的看重。 盡管陶長安大概知道下一任皇帝可能就是四皇子,如今的太子和大皇子、三皇子都是奪嫡的失敗者,但他從來不自作聰明,也不仗著自己的先知就想去改變一個皇朝的走向。 天下間的聰明人多了去了,可不是就自己一個聰明人,論智力自己可能還比不上很多其他人呢。 對于黨爭和皇位之爭,陶長安能夠做到的只是明哲保身而已。 原著當中賈家最后被抄家,其實跟寧國府和榮國府不知輕重的摻和皇位之爭有關。 隔壁原主的堂兄賈代化已經去世十來年了,爵位也早就由其兒子賈敬繼承,可惜盡管賈敬是通過科舉出仕的,但由于出身勛貴,在翰林院做官的時候,一直被那些文官排擠。 陶長安這幾年都忙著自己和榮國府的事情,倒是很少關注隔壁府里堂侄子的情況。 偶爾碰見了,賈敬也是打過招呼之后,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想起原著當中原主這個堂侄子可是被排擠得直接辭了官,連爵位都提前讓兒子繼承,自己一個人跑去京城郊外做道士不問世事練丹去了的。 賈敬可不在自己的任務范圍內,陶長安倒是不怎么關注他。 三年前,女婿林如海在兒子養住了以后,選擇外派到地方為官,想做出點實事來。 陶長安覺得這是好事,也就選擇幫了他一把,讓他選了一個合心意的地方從知縣做起,等以后履歷夠了,再給他運作升官的事情。 賈敏和林家老太太不放心林如海一個人過去,就干脆帶著孩子,一家人搬過去了。 林如海如今還是一個小官,倒是不用擔心他會參與到奪嫡的事情中去。 即使有人拉攏他,估計也只看在他是賈家女婿的反份上,對于這樣的拉攏,早就得到岳父陶長安提點的林如海,那更是不會接對方伸出來的橄欖枝的。 林如海如今兒子都有了,他還想看著兒子長大娶妻生子呢,可不愿意摻和進這些危險的事情中去。 林家那邊還算安穩,為了避免賈家被拉進奪嫡的風波當中,陶長安回金陵祭祖之前,只能夠讓人把隔壁的賈敬請了過來。 接到隔壁堂叔請自己過去一趟的要求后,賈敬還有點奇怪自己這位堂叔找自己有什么事情? 自從自己父親過世以后,兩家除了過年的時候一起祭祖以外,來往得還是比較少的。 “侄子給堂叔請安,堂叔怎么突然想起來讓人找侄子過來了,是有什么事情嗎?” 陶長安笑著讓賈敬坐下,說道: “想起很久沒跟侄子你坐下來聊一聊了,趁著今天有空,就把你叫來坐坐?!?/br> 賈敬雖然弄不懂自己堂叔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但大家都姓賈,同一族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還是相信自己堂叔是不會害自己的。 聊著聊著,陶長安總算是知道自己這個侄子后來為什么寧愿辭官跑出去當道士了。 一是對賈敬當修道感興趣,二是自從他進了翰林院之后,就一直遭受文官們的冷暴力,日子過得比較苦逼,三則是這些日子一直有大皇子的人來拉攏,希望他加入大皇子的陣營。 看來那些人拉攏自己失敗了以后,就想間接的通過把寧國府籠絡過去以后,間接的把榮國府拉下水啊。 聽了一遍賈敬的訴苦以后,陶長安并沒有露出什么同情的神色,而是問道: “既然敬兒你在翰林院待得不習慣,以前為什么不跟我或者你父親提,算了以前的事情就不提了。 第57章 那些文官看不上我們勛貴出身的就看不上唄, 估計暗地是嫉妒我們有這么好的資源可以利用。 因為那些文官沒有這樣的條件,所以也只能夠嫉妒我們這些出身比較好的人了,敬兒你不用把這些放在心上。 既然翰林院的人看不上你,你也不用搭理他們, 下值之后約上三五個合得來的人一起玩, 不是更好,何必跟那些不懂得變通的書生計較! 要是敬兒你實在待得不習慣, 要不我想辦法幫你換一個地方待著?” 作為皇上的心腹, 這點小便利還是有的, 以前賈敬不提出來, 陶長安就當做不知道。 今天既然已經把人叫過來了解情況了, 這樣順手的事情,他自然不介意幫上一把。 賈敬剛剛開始進入翰林院的時候, 在遭受到同僚的排擠以后, 之所以沒像他父親賈代化尋求幫助換一個地方, 也是為了賭一口氣。 后來等他覺得撐不住的時候,他父親賈代化正好病重, 他哪里好為了這點事情麻煩病重的父親啊。 直到賈敬的父親過世, 賈敬情緒不高,在翰林院待得也越來越不舒服,要是時間久了, 估計會讓他對官場對心生厭惡吧! 就賈敬如今的模樣, 加上大皇子那邊有心拉攏, 估計賈敬后面要是沒有人能提醒的話, 稀里糊涂的就加入了進去也說不定。 等后面大皇子奪嫡失敗, 作為大皇子陣營的一員, 賈敬為了一家老小不被清算, 估計只能通過辭官讓爵的行為避禍了吧! 原著當中,原主已經過世了,榮國府是由賈赦襲爵,但實際權利卻在賈母這個老太太手上。 原主的去世,榮國府也隨著敗落了下來,很多人脈都已經不能夠用了,這個時候自然也幫不上賈敬什么。 原著中這時候賈赦因為從小是太子伴讀的緣故,天然的就是太子陣營的。 賈家一共就榮國府和寧國府拿得出手一點,等太子和大皇子奪嫡失敗以后,兩府沒一個逃得過去的,也難怪后面混成那個鬼樣子。 榮國府如今陶長安這個榮國公是堅定的?;庶h,賈赦都沒有當家,他根本句沒有站位的資格,自然影響不了什么。 至于賈敬這里,陶長安只能夠做到提點一番,要是賈敬實在不聽,那就怪不了以后陶長安不管寧國府了。 賈敬聽到自己堂叔愿意幫自己一把,雙眼頓時放起光來,連忙答應道: “堂叔您能夠幫侄子一把,給我換一個地方做官,那真是再好不過了,侄子在此先謝過堂叔了?!?/br> 對于賈敬的識趣,知道好歹,陶長安還是挺滿意的。 滿意之余,這才語重心長的勸說道: “好說好說,你是我親侄子,幫你一把也是應該的。 不過你說大皇子那邊有意想讓你給他們做事,你一直待在翰林院,消息可能不是那么靈通,對皇上的意思不是很懂?!?/br> 說到這事,賈敬再糊涂,也知道這種事情可開不得玩笑,連忙正色起來,虛心的請教道: “堂叔您是皇上的心腹,能夠一直穩坐高位,本事一定特別厲害,這事要怎么做,關系到全家老小,還請堂叔教我!” 陶長安覺得賈敬可比自家的兩個臭小子懂事多了,你看自己才提一句,他就知道放低姿態請教人了。 “堂叔也不好擅自揣測圣意,但是我想任是誰作為當家人,都不喜歡自己還沒死的時候,底下的兒子就為了誰能夠襲爵打個你死我活吧?” 賈敬作為一個同樣有爵位的人,雖然他現在只有一個兒子賈珍,但想到要是自己有幾個兒子,自然是希望幾個兄弟之間能夠兄友弟恭,而不是鬧得跟仇人一樣的。 只見他連連點頭贊同道: “堂叔說得對,那侄兒是不是要回絕掉大皇子的邀請,但這是不是容易把人給得罪了?” “我們賈家一直都是堅定的?;庶h,堅定的站在皇上一邊。 若只是拒絕了皇子們的拉攏,不是靠向其他皇子那邊,想必那些皇子還是能夠理解的。 即使那些皇子不能夠理解,賈家還有我在呢,侄子你怕什么?” 要知道如今宗族講的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那些皇子要是想要打壓寧國府的時候,榮國府這邊肯定也會受到牽連,在外面的人可看來,兩府都是賈家人,只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罷了。 到底連著根,也寫不出兩個賈字,有事的時候陶長安就是不說,最終也是落在他這個官最大的賈家人身上。 心里清楚這一點歸清楚,但這不妨礙陶長安這個時候拿這話來哄人開心啊。 看賈敬那一副找到主心骨的開心模樣,就知道這哄人的話有沒有效果了。 有了自堂叔這話,賈敬頓時就知道自己該怎么辦了。 反正有自己堂叔這個皇上心腹在前面頂著,大皇子即使不高興自己拒絕他的招攬,也不好拿自己怎么樣。 “行,那侄兒就聽堂叔您的了,同為賈家人,堂叔您是?;庶h,侄兒怎么也要跟叔您站在同一戰線才對,回去我就找機會拒絕大皇子那邊。 以后若是還有人來找我,我就用這個理由拒絕他們!” 聽到賈敬這么自覺,陶長安面上也是十分滿意的,高興的說道: “敬兒你能夠明白堂叔的苦心就行。 堂兄走了,作為跟堂兄做了一輩子好兄弟的人,怎么也要在堂兄走后,多照顧照顧一下敬兒你們府里,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你們走錯路,這樣以后到了地下,見到堂兄我也能夠有個交代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