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之路[慢穿] 第36節
本來給出這么多東西就已經讓老道士他們十分心疼了,可如今聽到榮國公居然想要讓他們兩個教會他功法在,這讓老道士和賴頭和尚兩個人頓時不敢說話了。 沒得到想要的答案,陶長安不大高興的看向兩個人,說道: “怎么,這功法你們都送給我了,不會是就想讓我看著眼饞,根本就沒有想讓我學會上面功法的想法吧?” 賴頭和尚小心翼翼的說道:“不是我們不想教榮國公您修煉,只是您這么大年紀了,也沒有修煉資質,無論我們怎么教您,您根本就修煉不了??!” 老道士補充道:“而且我們修道中人的功法都是不外傳的,都是師父手把手教會徒弟,徒弟以后再手把手教會徒孫,一代傳一代的。 要是我們今天教了您,您就得拜入我們的師門才行!” 陶長安只是對修道的功法好奇,可沒有想拜一個師門的想法。 以后即使真的要拜一個師門,那他也會給自己挑一個厲害一點的師門,而不是教出老道士和賴頭和尚這樣一看就不怎么厲害徒弟的師門。 徒弟這么菜,想必他們的師門也厲害不到哪里去,陶長安可不是嫌棄自己如今的日子太好過,就給自己找個麻煩回來忙活的人。 陶長安擺擺手,說道: “拜師就不必了,我就是想不拜師的跟你們學一些這些修煉功法,反正我就一個普通人,即使學會了也修煉不了,你們就說能不能教我吧! 要是不能的話,那我們之間也沒什么好談的了,你們從哪里來的就回哪里去吧!” 看不懂功法,即使得到了功法也沒用,陶長安可不想在一個自己用不了的東西上浪費時間。 再多的原則在自己小命面前,好像就不是那么不可動搖了。 賴頭和尚拉住想要拒絕的老道士低聲說道: “反正即使教會了榮國公看懂了修煉功法,就像他說的一樣--他只是一個沒用修煉資質的普通人,即使是拿到功法看懂了功法也沒用。 退一萬步說,即使他以后把我們的修煉功法傳給了其他人修煉,大不了到時候讓那個人加入我們的師門就是了,也不算違背了師門的教訓?!?/br> 第55章 老道士其實也知道這不合規矩, 不過他和賴頭和尚在警幻手下做事,就代表他們兩個并不是什么懂規矩愿意遵守規矩的人。 萬一以后師門的人遇到了不是他們門派的人,卻修煉他們功法的人的時候,想要追究的時候, 已經不知道是多少年后的事情了。 到時候他們兩個還活不活著都不知道了, 即使他們活著,那就證明他們兩個已經修煉了很多年, 實力肯定不會差, 到時候也不怕門派追究了。 想通了這點以后, 老道士這才一副狠下心來的模樣, 答應道: “榮國公這么風光霽月的人, 我相信你一定能夠說到做到。 你想學這些功法也行,但你得簽訂契約, 保證等我們教會你功法以后, 就會幫我們解決身體的問題, 安全的放我們兩個離開。 要是您不答應這樣的條件,那我們是不敢教您修煉功法的, 希望您能夠理解!” 不是老道士喜歡這么卑微, 連被人拒絕放狠話都不敢,實在是小命在人家手上捏著,他們不得不時刻顧忌著啊。 反正陶長安即使答應放他們安全離開, 也有手段保證他們以后不敢在輕易的出現在自己面前, 更不用說還敢到人間這邊做什么壞事了。 大不了到時候逼著他們兩個回到深山老林里面安心修煉, 不再出來干擾外面普通人的生活也就是了。 至于他們以前做下的壞事, 他們修道之人最講究因果, 到最后總是要還的。 見結果是對自己有利的, 陶長安自然沒什么異議, 點頭答應道: “可以,不過等簽訂好協議以后,為了保證你們教個功法沒有錯漏,我會把你們兩個分開居住,直到教會我功法以后,我自然會幫你們解決你們身體的問題,然后放你們一起離開。 為了彼此能夠心無芥蒂的合作,我相信這點你們兩個是能夠理解的,對嗎?” 陶長安這話聽著是跟老道士他們兩個人商量,但實際話里根本就沒有給他們拒絕的機會,老道士他們只有點頭答應的份。 沒辦法,形勢比人強,老道士他們根本就沒有選擇的余地。 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之后,陶長安這才心情十分愉快的帶著人回府里去了。 至于老道士和賴頭和尚兩個人,后面自然有人會接手安排他們的。 當然走的時候,十分順手的讓人把老道士和賴頭和尚兩個人剛剛貢獻出來的家底給帶回去了。 出去一趟收獲不錯,也達到了自己預期的目的,接下來這段時間,自己就可以安心的學一些自己喜歡的知識了。 陶長安并沒有把老道士和賴頭和尚兩個人帶回榮國府,而是把人分別安置在京郊的小莊子和京城的一個小院子里面,讓人把手著。 他也不怕老道士和賴頭和尚兩個人逃跑,畢竟他們兩個人的身體的問題并沒有解決。 陶長安只是給了緩解的藥,暫時中止了他們身體繼續虛弱下去的趨勢而已,并沒有一下子就把解藥給他們。 老道士他們修道這么多年,誰知道他們有沒有什么特別的手段可以對付自己??? 保持住距離,再握著制住他們的手段,合作起來陶長安也能夠放心一點。 把老道士和賴頭和尚兩個人分開這么遠住著,也是為了隔開他們,讓他們教自己上古文字和功法的時候不能夠相互通氣,不給他們串通起來騙自己的機會。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陶長安雖然想借這個機會學習這些功法,但也沒有想把自己命搭進去,也不想學到的東西是假的。 一切都安頓好以后,陶長安檢查了一番老道士他們貢獻出來的一大堆東西,確認沒有什么問題以后,干脆標明了每個東西的用途以后,就一起放進一個大的木箱子里面,收進小空間里面放著。 畢竟這些東西不能夠見光,不好讓其他人知道自己在接觸修道有關的事情,這些跟修道有關的物品也不好讓其他人見到。 為了保密,陶長安自然不會把這些東西拿出來擺在明面上,給人探詢的機會了。 其實這樣保存起來也是陶長安有點不放心老道士他們兩個人,畢竟他們兩個人拿出來的東西,誰知道他們有沒有在上面藏了什么手段? 對于自己不了解的東西,陶長安一貫保持著一種畢竟謹慎的態度,盡管可能看著保守一點,沒有一種銳利進取的開拓精神,但勝在安全啊。 沒辦法,誰讓陶長安第一次轉世的時候,已經是一個高壽老人了呢。 那種獨屬于老一輩的謹慎小心,普通人的那種小精明是刻在骨子里面的,并不會因為后面的經歷改變太多。 盡管活了這么久,但陶長安一直都記得自己只是當初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平凡人而已。 守住當初只想著平平安安養老,享受不同生活,體驗那種那種慢慢學習各種知識,不斷充實自己的滿足感! 永遠看清自己是什么樣子的人,知道自己是誰,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認清了自己以后,陶長安才能夠保證自己不會在以后不斷穿越當中迷失自己! 等以后回想起來,才不會覺得自己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完全認不出當初的自己了。 至于那兩本功法,陶長安干脆去書店請人拓印了好幾份,當然為了保密,拓印的時候,并不只是拓印那兩本功法,還包括另外二三十本書籍一起,那些拓印的工人也是分開干活的,并且被要求進行保密。 對外的說法,就是陶長安見那些書籍比較珍貴,想多拓印幾份,留做以后送人或者備份什么的。 這在大家族當中十分常見,書籍的傳承是每個世家都比較重視的,也是被上層壟斷了的珍貴資源。 那些寒門為什么難出貴子,還不是因為普通的平民百姓連字都不認識,更不用說買得起書籍了。 那些能夠科考的書籍都被世家大族珍藏起來,并不外借,寒門之人沒有門路得到這些,想在科舉考試上面超過世家之人,可不就非常難了嘛! 有了備份的功法以后,陶長安就把原本的兩本功法書籍跟其他東西一起存放進大木箱里面,一起放進小空間的一個角落封存起來。 這樣經常翻看功法的時候,就不用擔心功法秘籍上會有什么對方會對自己產生不好的影響了。 做好了這些準備以后,陶長安總算是能夠安心的過自己的日子了。 畢竟外部威脅基本沒有了,不用擔心自己有什么動作的時候,會招來警幻那些人的注意之后,陶長安做起事來更加輕松自在了。 每天從那些功法當中隨便挑出幾句話來,分別送到老道士和賴頭和尚那邊,讓他們兩個把各自翻譯的結果寫好,送過來。 陶長安會根據結果來判斷他們翻譯的是真是假,經過反復測試和各種驗證,在大半年以后,陶長安總算是拿到了翻譯好的功法,以及學會了對應的上古文字。 盡管學的不算深,但簡單的讀寫和理解,陶長安還是能夠做到的。 確認過沒有問題之后,陶長安總算是按照協議當中寫的那樣,給老道士和賴頭和尚兩個人解除了身體當中中的那些藥粉的功效。 等老道士和賴頭和尚時隔差不多一年,總算真正的能夠施展功法以后,激動得差點哭了出來。 恢復過來以后,老道士和賴頭和尚也不敢多做耽擱,生怕陶長安反悔又給他們來一手,到時候他們后悔可就來不及了。 “這段時間麻煩榮國公您了,希望我們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以后再見,告辭!” 賴頭和尚也跟著說了一聲:“告辭!”之后,兩個人瞬間閃身不見了。 那副避之唯恐不及的模樣,顯然這次是被陶長安嚇得不輕??! 陶長安微笑的看著老道士他們走遠,心里并不擔心他們事后報復,畢竟生死不由自己的體驗,估計老道士和賴頭和尚兩個人不會想再體驗一次了。 即使他們以后想不開,還想再次來干預劇情,陶長安能夠制住他們一次,就能夠再次拿下他們第二次,就看老道士和賴頭和尚兩個人是不是識趣了。 這大半年有了這樣的收獲,陶長安還是非常滿意的,以后自己有的是時間慢慢研究那兩本功法,倒是不用心急。 如今已經是九月份了,六月份的時候老大媳婦生了一個兒子,也就是原著當中的賈璉了。 對于被養得胖嘟嘟的小孫子,反正不用自己親自養,每次請安見到賈璉的時候,陶長安還是挺喜歡他的。 這一世張氏生賈璉的時候并沒有難產,賈瑚也活得好好的,在經過太醫的調理以后,張氏如今的身體還是不錯的。 至于賈母這個妻子想要把賈璉抱過來養在身邊的想法,直接被陶長安給擋回去了。 人家張氏辛辛苦苦,掙命才生下來的孩子,憑什么就讓你想抱走就抱走??? 第56章 盡管賈母是張氏的婆婆, 不過陶長安可不慣著她老是想為難大房的做法,孩子養在自己親父母身邊才,才是對他們最好的。 至于還在禁足當中的王氏,距離她生孩子還有一段時間呢。 對于這些瑣事, 自然有賈母這個當家夫人和張氏這個大兒媳婦管理, 陶長安懶得把這些瑣事放在心上。 說起來陶長安這一年大半的心思都放在了那兩本修道功法上面,對于他一直計劃要學的中醫, 難免有點懈怠了, 如今還在背誦醫書和認識藥材階段呢。 多少也算學了點東西, 陶長安使來享受養老生活的, 可沒有想過把自己逼成一個學習機器, 只要有點進步,他就十分滿意了。 王氏即使被禁足了, 但還是像原著當中寫的一樣, 在大年初一這天生下了一個女兒。 陶長安沒有給這個孫女取名, 倒是賈母這個老太太覺得這個孫女出生的時間十分吉利,以后肯定貴不可言, 就給這個孫女取了一個元春的名字。 賈政也覺得這個女兒出生的時間不錯, 心里對王氏的不滿倒是少了一點。 加上這一段時間來賈珠這個長子讀書不錯,有這個長子在中間緩和關系,二房那邊的氣氛總算是好了一點, 至少賈政不在是一副提到王氏, 就要發怒的模樣了。 可以說這一年當中, 府里發生的事情, 讓賈瑚和賈珠兩個人的關系變得僵硬了很多, 盡管是他們每天見面, 但因為雙方父母的原因, 他們兩個到底不能夠再像過去一樣親如兄弟了。 在人前面能夠維持住面子情,就已經算是不錯了,私下里面,賈瑚和賈珠是不怎么來往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