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之路[慢穿] 第3節
陶長安看到這些跟原主關系比較好的同伴,心理感嘆原主做人還不算太過失敗,至少還是有人關心他的。 可惜原主要是聽人勸的話,也不會弄到把自己小命都丟了的地步。 陶長安低聲的回道: “多謝關心,這次真的是太危險了,我自己都以為自己小命都要沒了,也嚇了我一跳。 這次得到的教訓這么大,我以后可不敢再像過去那樣不顧身體的拼命干活了,要是我有了萬一,家里的妻兒老小要怎么辦?” 第4章 小伙伴見他終于想開了,還是感到十分開心的:“長安你能夠這樣想,那是再好不過了,到底你的小家還是要靠你的,要是沒了你,他們以后的日子還不知道要怎么過呢!” 趁著下田的空隙說幾句話,兩人就分頭去自己家的田地那邊開始忙活起來了。 原身的身高在村里其實也不算矮,大概屬于中等吧,可能是因為從小營養不夠的原因,原身長得還是比較偏瘦的。 盡管長得比較偏瘦,臉上也是一臉菜色,但可能是因為長期干農活的緣故,身上倒是有一把子力氣。 鋤田整地這些活,陶長安一開始干著還不大習慣,但可能是原身的身體已經習慣了干這樣的活,沒多久他就能夠干得似模似樣,讓人家瞧不出異樣來。 至于一開始時候的生疏,完全可以推倒說才傷到頭,一時手疏上面。 干著干著,天上的太陽漸漸變得大了起來,盡管帶著草帽,但一直出著力氣干活,身上的汗還是不斷的冒出來。 喝了好幾次水以后,劉父他們終于有點頂不住,這才停下手里的活到一邊的樹蔭下,打算歇一會再繼續干活了。 要是換成原身,這個時候可能只會跟著坐一會兒,就會趕緊到地里繼續干活,讓劉父他們在這邊繼續歇著了。 如今換成原身,看著外面的炎炎烈日,他這還是第一次干這樣的活,盡管沒感覺多累,但原身的大哥三弟他們都在一旁休息了,他可不會像原身那樣老實,自己一個去地里干活。 等歇了好一會兒后,劉父他們見老二沒有像以前一樣先起來干活,目光不由得轉頭看向他,老大劉長耀有點奇怪的說道: “老二,你怎么還在這里歇著,地里的活要是不快點干完,可是會影響著一季收成的! 要是因為你影響了家里的收成,那我們這一大家子要怎么活?” 言下之意就是讓陶長安不要再這里偷懶,趕緊起來繼續干活去了。 一邊坐著的劉父盡管沒有說話,不過也沒阻止老大,估計心里也是想讓老二趕緊把過去幾天沒有干的活,趕緊干回來吧。 至于老三劉長財這個比較聰明的人,就在一邊安靜的坐著不說話了。 可能其他人都沒有發現,但劉老三總覺得自己這個二弟變得跟以前有點不一樣了,但觀察了一下又沒發現他到底有哪里不同? 盡管沒有什么發現,但劉老三還是選擇暫時相信自己的直覺,看看老二跟過去有什么不同了以后,再決定以什么樣的態度來對待二房這邊。 以前對于家里的情況,劉老三那是一直看在眼里,不是不想為老二抱不平,可惜點了幾次,老二都不開竅,仍然愿意當老黃牛的帶著二房一起干活。 作為有點小聰明的人,劉老三對劉父劉母的偏心那是看在眼里,他可不愿意自己累死累活的干活來供養大房和四房。 畢竟只要家里有點什么好東西,幾乎都被劉父劉母他們偷偷塞給大房和老四了,哪里有他們這些排在中間兒子的份啊。 這次老二命大撿回一條命來,要不然就憑家里的態度,估計要是有個什么,也不會愿意花錢來給老二救命的。 對待老二都是這樣的態度了,作為家里的老三,劉長財可不會僥幸的以為自己比老二稍微收到劉父劉母的重視,萬一輪到自己遇到需要救命的時候,自己父母就會愿意為自己花費錢財什么的。 估計整個劉家,能夠享受這樣待遇的人只有老大和老四他們兩個了,至于其他人,估計就只能夠看自己命大不大了! 劉老三可不敢拿自己的命來賭這個萬一,反正自己在家拼命干活掙到的錢也輪不到自己和自己的小家用,與其便宜了大房和四房,還不如自己省點力氣養好身體,有時間的時候偷偷攢點私房錢來的好。 不得不說,劉家也就劉老三看得比較清,知道怎么樣做才是對自己最好的。 要不是受限于這個封建社會的大環境的制約,估計三房那邊的日子還能夠過得更好呢! 陶長安不是沒有感受到來自老三時不時投過來觀察的目光,但卻一點都不怕被人認出來自己跟原主有什么不同,實在是他平時都遵循著原主的沉默寡言的人設,有沒有做什么異常的動作出來,還有著原主的全部記憶,一點都不怕被人察覺出不同來。 即使自己跟原主稍微有點不同,在經歷過生死大關,人變得稍微與過去不同,那完全是說得過去的。 畢竟,任誰失血過多差點沒命,又親眼見到家里都舍不得為自己請一個好點的大夫來看病,心都會寒,好不容易活過來性子要是一點都沒有變,才讓人覺得難以置信! 在劉父他們目光的注視下,陶長安裝作一臉虛弱的說道: “爹,我其實也知道自己這次受傷干不了活讓你們受累了,也想多干點活好讓你們能夠輕松點,無奈身體實在是沒什么力氣了?!?/br> 在劉父他們懷疑的目光下,陶長安繼續說道: “可能是前幾失血過多,到現在我還感到自己整個人有點打漂,干活也有點力不從心了?!?/br> 陶長安這么一說,瞬間堵住了劉父他們想要繼續趕他先到田地干活的話語,盡管劉父覺得老二沒有過去那么聽話了,但也以為是因為傷還沒有好的緣故,只能淡淡的說道: “既然這樣的話,那老二你就跟大家一起再歇一會,等緩過勁來了再和大家一起繼續干活吧!” 劉老大其實有點懷疑老二是不是想要偷懶的,但鑒于以前老二一直都老實干活,也就不再多話了,只想著以后一定要讓老二多干點活補回來才行。 陶長安面上好像因為自己拖累家里感到十分愧疚的樣子,但其實他心理一點都不覺得自己沒像原主那樣賣力干活有什么不對。 先不說原主從小到大干那么多活能夠掙到多少錢了,光說他農閑的時候出去做短工,起碼交給家里有十來兩銀子了,可從來沒有白吃家里的飯。 這次受傷需要找大夫治療,不說別的,原主家里劉父劉母他們可是只花了十個銅板讓村里的土郎中過來看了一下,連傷藥都沒舍得買,直接拿點草木灰捂到傷口上就算了,可謂是吝嗇到了極點。 連陶長安這個后來者都為原主感到不值得,原主自己也因此丟了小命,再讓陶長安代替原主繼續拼命的給劉家干活,陶長安可不愿意。 盡管今天是陶長安好多年來第一次干農活,但可能是原主的身體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節奏,倒是沒有讓他感到特別疲憊。 看著田地里面的農民汗水一滴一滴的冒出來,辛苦的干著農活,最后能不能夠有收獲--還得看老天爺賞不賞臉。 萬一倒霉遇上災年什么的,賣兒賣女都是輕的,所以說無論什么年代的農民,生活都是沒有保障的,也難怪這么多人想要跳出這個階層,去過更好的生活了。 好不容易干了一個早上的活,劉父看天色不早了,天上的日頭也比較大了,這才招呼三個兒子回去吃午飯。 如今不不算農活最忙的時候,盡管家里一天也還是吃三頓,但吃的還是比較稀的,勉強混個水飽而已。 看著劉母打飯的勺子顛啊顛的,給劉父舀了一勺碗底比較稠的雜糧粥,幾個兒子大半勺,到陶長安這里,勺子顛了一下就只剩下半勺而已。 不只是這樣,輪到給原主妻子李氏和三個孩子打飯的時候,更是只給半瓢上面的湯水而已,上面就漂浮了幾根野菜而已。 盡管這樣的情景,陶長安已經在原主的記憶當中見到過,可當自己真正體驗的時候,心下還是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李氏生了三個孩子,本來身體就虧了很多,又一直吃這點清湯寡水,也難怪那么瘦弱身體虛弱了,大丫他們三個孩子更是在長身體的時候,就吃這么點東西怎么行? 本來想把自己碗里的雜糧粥分點給李氏他們,但還沒開始行動,就被劉母用不悅的語氣警告道: “老二你還不趕緊吃,要是你覺得干一天活不累,想把碗里的粥孝敬給我們做父母的,那也行!” 言下之意就是要是陶長安自己不吃的話,也是要繼續去田地里面干活的,而且他碗里的粥也只能夠分給劉父劉母他們吃--想要給李氏和大丫他們那是不可能的! 在劉母的眼皮子底下,陶長安只能夠歇了分點粥給李氏他們的動作,忍著怪味三下兩下的,就把可能是因為野菜放得太多,泛著各種苦味澀味的粥水喝光,一抹嘴巴,說道: “可能是前幾天血流得太多的緣故,干了一個早上的活頭還有點暈,我先回屋休息一會兒,待會兒爹你們出去的時候喊我一聲就行!” 見老二這次居然破天荒的吃完居然要回屋睡一會,本來劉母是非常不高興,想要罵人的。 第5章 可還沒等她說話,陶長安就直接跨步出去了,根本就沒像過去那樣等長輩說完話才走,這可把劉母氣得不輕。 顫抖的用手指著門口,氣憤的轉頭跟劉父告狀道: “老頭子你看看老二,像個什么樣子?哪里有一點對長輩的尊重,我看是這幾天慣得他都要不知道自己是誰了,你可要好好的管管才行了!” 劉父心理對老二的舉動也是皺眉頭的,覺得老二有點不大像樣子了。 在劉父心理,老二這個兒子一直沒有什么存在感,也不是自己和老婆子倚重的長子和小兒子,只要老二老老實實的干活,平常劉父也是不大管的。 “老二這幾天確實有點不像樣,老二家的--待會你回去把我的話轉達給老二,讓他差不多就得了--因為他受傷的事情,家里的事情已經耽誤很多了。 家里已經給他休息了這么多天了--夠體諒他了,晚點讓他老實的干活可不能夠找借口偷懶了。 作為農民,要是不好好種田,回頭要是收成不好一家老小就得餓肚子,農活可容不得人偷懶!” 李氏本來就一直被家里妯娌欺壓著,沒有可以反抗的底氣,聽公公這么一說她除了應“是”之外也不敢其他什么了。 陶長安回到房間里面,見沒有其他人,趕緊從小空間里面取了點泉水出來喝。 還真別說,雖然還摸不準泉水的具體功效是什么,但喝了之后,因為干了一個早上的農活帶來的疲憊感頓時消去不少。 親身體驗過以后,不得不說小空間里面的泉水確實對人的身體有著非常大的好處,可以加速傷口的愈合,消除疲勞,據說長期喝的話,還能夠增強人的體質,使得人的力氣變大呢! 盡管沒感到那么累了,但這個身體到底才受過傷不久,加上以前虧得太多,還是需要好好調養來慢慢恢復健康的。 沒一會兒,李氏就回來了,見陶長安躺在床上還沒有睡著,就把劉父在堂屋那里說的話轉述了一遍,轉述完自己公婆的意思以后,她有點忐忑的說道: “孩子他爹,你是不是身體還沒有恢復過來呀,要是沒有恢復好的話,可不能夠勉強干太多的活,要不然孩子他爹你要是出了什么問題,我們娘幾個可真的不知道該怎么活了?” 前幾天孩子他爹連呼吸都差點沒了的場景,李氏至今歷歷在目,那種天都要塌下來的絕望感她至今記憶猶新! 李氏盡管不敢反抗公婆的意思,但她也有私心,出了這次事情以后,可不愿意自己家男人再這么拼命的給家里干活。 反正無論干得再好,也沒見公婆兄弟妯娌他們跨上一句,不能夠讓家里三個孩子多吃上一口。 陶長安看著李氏那略帶忐忑的面色,一點不慌的安撫道: “孩子他娘,我這身體經歷了這么一遭,確實沒有以前那么能夠干活了,得經常歇一歇才能夠緩過來。 不過你也不用怕,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清楚,實在受不住的時候,會說出來自己找機會歇一會的?!?/br> 聽孩子他爹這么一說,見他終于不像過去一樣愚孝,聽不進自己意見的時候,李氏心理還是有點開心的,覺得孩子他爹終于開竅了一點,不再像過去那樣見不得人說一句公婆不好。 不過到底常年在公婆手底下混著,要是得罪了公婆,也怕自己小家以后的日子不好過,李氏小聲的問道: “那要是孩子他爹你以后不像以前那么努力干活--經常歇一會的話,爹娘那邊有意見要怎么辦?” 這么多年下來,估計不只是劉父劉母,就連原主的那些兄弟妯娌們都已經習慣了二房這邊承擔大部分重活雜活的日常生活情況,這個時候二房這邊想要突然撂挑子,估計會引起其他人的強烈不滿和指責,對二房這邊在劉家的處境還是非常不利的。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做父母的權利可是很大的,就是不小心打死了兒女,那也是不犯法的。 要是惹急了父母長輩,他們完全有權利直接把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給賣了,讓作為子女小輩的人就是有苦也說不出! 在這個講究孝順,長輩大于天的年代,一般做小輩的人都要聽長輩的,要不然一頂不孝的帽子戴下來,那可是非常不利的。 李氏的顧慮陶長安多少也是知道的,說實話在自由慣了的現代活了一輩子,一下子讓他適應古代的人情社會規則,還真得有點不適應。 不過到底是已經活過一輩子的人了,不是說人老成精嘛! 不能夠明著違抗這個古代社會的規則和父母的命令,還不能夠暗著來嘛,反正盡量做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而且不是到了活不下去或者實在是跟父母撕破臉皮了,一般的道德風俗也不會允許父母隨便的發賣子女兒孫,要不然唾沫痱子和那些流言蜚語就能夠讓他們喝一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