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節
他們都知道興平侯看著笑瞇瞇的,但是該狠的時候一點兒不比無名公子弱。 算學且不論,因為這些人基礎太差,只能從最基本的教起,農學的課程所有人都格外認真,就連呂祿夏侯灶蕭同這哥仨都不例外。 誰都知道興平侯種田比旁人要種得好,同樣的作物收獲的時候要比別人多一倍。 在整個大漢都在努力讓自己吃飽飯的時候,這樣的技能比什么都吸引人。 就算是貴族也一樣。 蕭何夏侯嬰這些勛貴誰家沒有個幾千戶的封邑?誰不想將樊伉種地的本事學到手? 若非樊伉是呂后的外甥,臨武侯的兒子,只怕當初舞陽縣的消息傳過來,就有人上門“求教”了。 現在樊伉樂意將自己種地的本事教給他們,便是夏侯灶這種看著書本就打瞌睡的傻大個也恨不能多帶個腦子努力睜大眼睛認真聽。 除了農學,無名兄的軍事謀略也很受歡迎。 這年頭只要不是條咸魚都希望自己能上陣殺敵搏個功名封妻蔭子。 聽說軍事謀略的教程是由韓公親自寫的呢! 身為彪悍的大漢熱血青少年,誰還沒有個大將軍的夢想么?而韓公就是他們的榜樣! 現在有機會學習韓公的用兵之道,當然要認真聽了。 不光要自己認真聽,講堂里的所有人都要一起認真聽,誰敢不認真?一頓死揍! 除此之外,最受歡迎的就是下午講完課后的活動時間。 書院建了個挺大的校場,除了日常掄劍射箭之類的常規活動之外,樊伉還在校場一側建了個籃球架,另一側又建了足球場。 在了解了基本規則之后,這兩項體育活動很快就嬴得了書院一眾學子們的歡迎。 每天上完課都會吆喝上三五好友一起去打球。 一起在校場你推我搡揮灑了不少天的汗水之后,這幾個紈绔貴族與那群平民賤民少年之間的隔閡總算有點開裂的架式。 當然,距離相親相愛的程度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至少有點冰雪消融的意思。 正當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長樂宮中呂后一道旨意將樊伉又召了回去。 樊伉有點莫名其妙,還以為宮中出了什么事,不敢怠慢,立刻讓乘光準備牛車準備回長安。 考慮到呂祿他們哥仨來書院快半個月了還沒有放過假。樊伉便索性大筆一揮,給書院學子們都放了兩天假,讓這群憋壞了少年們能外出放放風。 上午出發,下午回到長安,在府中休整了一晚,第二天便由椒房殿的將行接引進宮。 進了宮,將行直接將他引進椒房殿,皇后呂雉丞相蕭何以及太尉周勃都在。 一看這陣容樊便知呂雉喚他來多半是為了政事,心下稍稍松了口氣。 蕭何周勃都在,政事上應該也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見過姨母蕭丞相周太尉?!狈幰幘鼐氐匦辛硕Y。 “伉兒來了,過來坐?!眳物裟樕€算平靜,想必也不是什么棘手的政事。 樊伉心里又安定了幾分。 “謝姨母?!狈谑捄紊磉呑?,蕭何笑瞇瞇地看著他,說,“犬子在書院勞興平侯費心了?!?/br> “不敢不敢,蕭同公子于算學上甚有天賦,想是丞相平日教導有方,他日必成大器?!碧岬綍旱氖?,樊伉不由有些心虛。 蕭何掐著胡須心中歡喜,面上卻還要謙虛兩句:“哪里,興平侯謬贊了,都是興平侯教導有方?!?/br> 周勃為人沉穩,雖然對蕭何和樊伉口中的這個書院好奇,卻并不多言,只是默默地觀察著他們。 呂雉待他們寒喧完畢,方才開口道:“伉兒,周太尉不日就要領兵駐守雁門,囤兵抵御匈奴,今日喚你來一則是為了給周太尉餞行,二則也是有件事我與蕭丞相周太尉一時心中無法決斷,所以想聽聽你的意見?!?/br> 能讓蕭何都無法下定決心的必然是大事。 樊伉正襟危坐,表情也嚴肅起來。 “姨母請講?!?/br> 呂雉朝蕭何看了一眼,蕭何點了點頭,呂雉方才開口道:“自陛下登基,以關中為都,然而關中歷經戰亂,人口稀疏,大片肥沃的土地荒置,無人耕種,反觀齊楚之地國富民強,豪強大族頗多。長此以往只怕不妥?!?/br> 樊伉皺起眉頭,這倒是實情。 呂雉見狀,接著道:“前日建信侯在朝議上提議效法當初先秦徙民之策,將齊楚之地的六國豪強大族遷徙到關中,一來可以防范匈奴,二來若是諸侯王叛亂,也可征調他們去討伐,此乃強本弱末之術,伉兒以為如何?是否可行?” 樊伉一聽到劉敬的名字,心中就一跳,直覺沒有好事,等到聽完呂雉的話,頓時在內心直呼晦氣! 這個劉敬怎么就這么陰魂不散??! 前次他提出那個和親的餿主意被他懟得不能見人,這才過了幾天,居然又跳出來蹦跶,而且還提出比和親更加餿不可聞的主意。 齊楚之地的百姓是跟他有仇嗎?要這么害人家! 第144章 徙民徙民,就是把人家從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強行遷到別的地方居住。 都說故土難離,世代都在一個地方住著,當朝者一聲令下就要舍家棄業,千里迢迢前往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生活,換了誰都不會樂意。 這可不是交通發達,遍地都是汽車火車飛機的現代社會。 齊楚之地距離關中數千余里,徒步徙民是一項何等浩大的工程。 且不論這當中會損失多少社會財富,給將將安定的大漢天下造成多大的也動蕩,光是途中會生出多少事端,又會有多少人挨不過辛勞疾病死去,樊伉不用想都能猜測得到若當真采用徙民之策,必定會令齊楚兩地人們死傷無數,元氣大傷。 樊伉想不明白,徙民跟防范匈奴與平定諸侯王這三者之間有什么必然聯系。 完全說不通??! 蕭何察顏觀色,一見他的表情就知他內心定然不贊同徙民此舉,不由試探地問道:“興平侯可是另有見解?” 樊伉皺起眉頭,認真地想了想,然后道:“我確實有點想法?!?/br> 呂雉展了展衣袂,道:“說!” 樊伉正要開口,呂雉又道:“去喚太子來,讓太子也聽一聽?!?/br> 樊伉只得閉上嘴巴,不一會兒軟萌太子劉盈匆匆過來。 許久不見,劉盈變化挺大的,顯然劉邦中風,他監朝聽政這一段時日的經歷對他影響頗大,氣質更加成熟了。 這樣也好,身為大漢太子一直像以前那樣軟萌可不行。 劉盈見到樊伉的時候不由眼睛一亮,面露喜色,仿佛下一秒就會像以前那樣飛奔過來。 樊伉滿頭黑線,心想自己剛剛還在心里夸他長大成熟了,結果根本沒有變化嘛。 好在劉盈及時控制住自己,斂容規規矩矩地行完禮,得到呂雉的許可方才在周勃身邊坐下,與樊伉面對面而坐。 身為太子居然位于大臣下座,呂雉似乎對此并無任何不悅,似是已經習慣,溫聲道:“前次建信侯朝堂之上提出徙民之策,太子也聽一聽興平侯的想法?!?/br> 劉盈轉過頭,趁著呂雉不注意,朝樊伉眨了眨眼睛。 樊伉覺得劉盈這樣調皮眨眼睛的時候還挺萌的,就是不知道以后做了皇帝會不會還是這樣可愛。 “伉兒說罷?!眳物舻?。 自從知道自己要做夫子的時候起,樊伉便一直惡補先秦歷史,現在雖說稱不上什么先秦專家,至少比起剛來的那會兒要強多了。 “先秦時就曾遷徙六國貴族豪富十二萬戶于關中定居,彼時秦皇的目的不過是擔心六國貴族復辟作亂,威脅先秦統治。而今距離先秦徙民已過去十數年,又經過多年戰爭,余下的族人當中與先秦六國王親有關聯的已然不多,勢必起不了什么大風浪。所以在這一點上姨母大可放心?!狈?,“再者齊楚豪強大族之所以強盛,以伉看來和朝堂并無多大的關系,不過是倚仗著當地的漁鹽貿易之便方能獲利頗豐。若是強行將他們遷徙至關中,失去了齊楚的天然物產優勢,讓他們從事不熟悉的耕作方式,非但不能讓關中繁榮起來,反而會令這些原本富裕的豪強大族陷入貧困的境地,增加更多的貧困人口,令關中益加貧困?!?/br> 殿中諸人唯蕭何最通這些民利之事,聽樊伉如此一說,不由細細思索起來。 樊伉接著道:“這些齊楚豪強雖與六國舊族并無多大聯系,然而他們在齊楚之地經營多年,彼此之間互通姻親,關系緊密,結成一張龐大的關系網,這也是他們能夠成功的社會基礎。若是將這些人遷往關中,齊楚之地的經濟失去了賴以發展的基礎,也將蒙受巨大的損失。所以徙民之策于我看來,完全只有雙輸的結果。我想不出來,平白多增加一群貧困又充滿怨氣的人對于抵御匈奴和防范諸侯王叛亂能起到什么作用?!?/br> 樊伉忍不住淡嘲道:“當然也可能是伉年幼見識淺薄,沒有看出建信侯此舉的深意罷!” “那依興平侯所言,該當如何?”蕭何問道。 還能如何? 樊伉眨眨眼,道:“除了休養生息,還能如何?” 就他看來,處于赤貧狀態的大漢,除了輕徭薄賦,頒布一系列有利于生產的措施,吸引那些豪強流民主動來關中定居,別無他法。 用強硬的手段強迫別人遷過來,實為舍本逐末勞民傷財之舉,乃下下之策,不可為。 蕭何依舊不恥下問:“敢問興平侯,如何一個具體的休養生息之法?” 樊伉反問他:“蕭丞相以為櫟陽的樊氏作坊園如何?” 蕭何微愣:“甚好?!?/br> 在他看來作坊園雖然規模不算大,然而發展得井井有條,大家都有活干有飯吃,甚至毫不客氣地說,樊氏作坊園里生活的那些人,比外頭大多數的人都要生活得更安穩。 樊伉笑著道:“難以想象以前那里不過是安置雪災災民的臨時棚戶吧?雖然作坊園里很多都是流民賤民,然而也有一部分附近農人閑時過來討活計,而這些農人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乃是其他郡縣的災民,因為作坊園發展得好的緣故,雪災結束后并沒有返鄉,反而留了下來?!?/br> 當初親自前往棚戶區安置災民的劉盈最有發言權,聞言他點了點頭,道:“伉兒說得沒錯!原本作坊園乃是一片荒地,現在不過短短四五年時間,周圍就已經聚集了將近一萬人,而且還是他們心甘情愿留下來的?!?/br> 這么一想,劉盈覺得當初那個作坊園建在櫟陽太可惜了,若是建在長安,現在長安城豈不是能多一萬人口? 別看一萬人放在大漢朝是少了點,但若是細思,就很可怕了。 能讓一萬人心甘情愿地在櫟陽城安定下來,光是這一點就比什么樣的徙民政策都更穩妥。 劉盈能想到的呂雉自然也能想到,她皺眉思索了一番,然后松開眉頭,忽然問道:“你那個書院如今可還順利?” 樊伉愣了一下,沒有想到呂雉會突然關心起書院的事,老實回答道:“書院尚在摸索階段,如今已有五十名學子,其中幸得滕公和蕭丞相的支持,送了蕭同公子夏侯公子來書院學習,祿表兄也在?!?/br> 呂雉便道:“聽起來似乎不錯,哪天我和太子也去看看?!?/br> 樊伉:“……” 蕭何會意,捋須點頭,決定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關心一下蕭同在書院的學習。 放假歸來,正在府中裝病打算以此逃學的蕭同突然打了個寒顫。 他看著窗外燦爛的陽光心想真奇怪,明明太陽這么大,他怎么還會覺得冷呢? 第145章 從長樂宮回來,樊伉剛進門,就見呂媭的侍女阿偌急匆匆地過來,道:“郎君,主母有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