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邊境的軍戶有政策保護,關中的勛貴有資源傾斜,兩相對比下,中部地區的漢人成了徹徹底底的倒霉蛋。 劉瑞聽完汲黯的解釋后得出以上的悲催結論。 不過在中部“貧困”的矛頭影響大穩定時,有個地區呈現出了格格不入的穩定——漢中。 是的,你沒看錯。 被后世譽為西南入口的漢中郡是虹吸效應下受害最小的關中鄰郡。因為靠近天府之地,無論是巴蜀的精鹽還是蜀身毒道的貨物都經其進入關中之地。同理,絲綢之路的貨物也要經此進入巴蜀,所以在過道費與第三產業的滋潤下,漢中郡的壯年有著較低的離家意愿,同時也有大戶在此置辦學堂,邀請名師來挽留當地的勞動力。 這是值得參考的好現象。 尤其是在周邊的對比下,漢中郡的特別無需劉瑞點明就被擺上桌面:“臣以為人流如洪流,要遵循堵不如疏的治理理念?!?/br> 汲黯的話剛一落地,晁錯便過來拆臺:“說得好聽,但想說服那群刁民又談何容易?!?/br> “滯留關中的隱戶無非想得一個關中戶口,但是陛下近年只有南羌這一個目標,所以對關中的隱戶而言,除了參軍,他們沒有落戶關中的任何途徑?!倍侨ル]西參軍,他們就得說清自己的來龍去脈。 劉瑞倒不擔心會有內jian策反隴西的軍隊,畢竟在關中的轉移支付下,隴西的軍人對朝廷不說忠心耿耿,但也不會腦抽地覺得自己去了匈奴會比現在更好。 說句難聽的話,漢初的藩王在匈奴都得身份降級,你一小兵既沒樊噲之勇,張良之謀,去了匈奴不被當成奴隸祭天就是祖宗保佑了,還想過好?這好比是潤人在國內嚷著自己生不逢時,去了國外淪為老墨的灌奶工具。知道啥叫玻璃天花板不?不懂的去看看當年闖關東與下南洋的記錄。國內換個地方都得遭遇本地的排擠打壓,能扎根的無一不是硬核狠人。從古至今,遷徙都是全村遷徙,出門都是子弟攜手。 抱團取暖。 在你沒有通天的本事前,當個烏合之眾不是壞事。 “萬事不過利字開頭?!?/br> 上頭的聲音按下晁錯的冷笑弧度。 汲黯沒有理會這位御史大夫的難堪,而是道出自己構想:“臣以為,陛下可對陽陵縣和霸陵縣的隱戶實施特赦,然后對中部實施教育鼓勵,避免鄉紳也跟著往關中的湊?!?/br> 黔首是黑著不走,地主則要體面得多,但認子成風,逼得劉瑞重申大漢的過繼政策,罰了一批勛貴敬猴才消停下來。 “臣以為廷尉監的想法還是太天真了?!标隋e再次否定對方:“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父慈出愚子。若是陛下次次心軟,那漢律就是一紙空文,所有人都心存僥幸,等著陛下特赦天下?!?/br> 說罷他還正兒八經地再次一拜,語氣比剛才嚴重兩分:“高祖特赦是為漢初的休養生息,文帝特赦是為諸呂之亂的安撫人心。陛下任時已對關中實施分田特赦。如今雖有休養之需,但不如高祖之急?!?/br> “不患寡而患不均。若將諸郡視作陛下的兒女,那關中得到的愛護未免過于赤裸,會令各郡感到不公?!?/br> 晁錯說完便有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為晁錯站臺。 “陛下,臣以為御史大夫言之有理?!北緛硐喈敿槲锏内w綰居然會為不對付的晁錯說話,這令劉瑞感到意外的同時也令汲黯反思自己是否有錯:“萬事都得有理有據。若以‘關中需要更多的勞力而特赦隱戶,只會讓世人堅信只要一直茍在關中,便有機會落戶長安?!?/br> “這與陛下的初衷背道而馳?!?/br> 第461章 同樣站在晁錯那邊的還有身為統錢令的卜式。 作為經第一屆科舉入北宮的商賈之后,卜式的官途可以說是成也出身,敗也出身——沒有商賈的錢財鋪路,他不可能參與科舉,更不可能成為當下混得最好的北宮成員。然而也因商賈的出身,他科舉時被壓了名次,一直受到同行排擠。 好在排擠不能掩蓋卜式的才華,更不能讓他被貿易鍛煉出的強大心臟有任何動搖。 當家才知柴米油鹽辛。 一旦皇帝決定特赦關中的隱戶,隨之而來的便是隱戶的安置問題,以及要從哪里分田給隱戶。 西漢的建筑材料可是很值錢的。更別提從大戶手里買地的開銷就比的上二十萬人的定居之資。 當然,這種情況下的卜式不會拿錢說事,不然同僚又得攻擊他的出身:“無功不受祿。上次獲得關中身份的隱戶都參與對外的戰爭調動,臣擔心在陛下無由特赦這群新生隱戶后,以前獲得關中身份的隱戶會感到不公?!?/br> “這也是臣一直強調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毖垡娨延袃扇酥С炙恼f法,晁錯也再接再厲道:“還請陛下重新考慮廷尉監的提議?!?/br> 劉瑞瞧著他們這副無比激動的模樣也是十分無語,過了好久才緩緩問道:“朕有說要采納汲黯的提議嗎?” 真是的,你們到底在自導自演個什么? 終于意識到皇帝只是感嘆,并未贊同任何提議的朝臣也都十分尷尬,努力做出若無其事的樣子。 “敢問陛下有何妙計?!苯舆B遭到三重否定的汲黯也是來了脾氣,上拜的動作帶著袖子劃過一道凌厲的弧度:“有陛下的明計,何須臣等在此行丑角之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