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而至天幕的信鄉居那兒,已經脫離了“暗釣”的范疇,升級為對二樓客戶的明釣。 說是像開屏的孔雀一樣招搖也不為過。 天幕捏出的小人飛向二樓的座位,指著有鏤花木板與薄紗遮擋的座位說道:【這便是向兩千石的大臣與博士開放的特等座,以及……】 天幕的小人跟隨劇中人的步伐,掀開一個厚重的簾子子道:【孝高武帝和景帝的信鄉公主微服私訪的秘密座?!?/br> 難以置信的學子:“……還真有皇帝來看??!” 難怪這里車水馬龍,辯論不斷。 【據司馬公記載,第一位靠“信鄉辯論”而獲得圣睞的是儒轉陰陽家的倪寬?!?/br> “儒轉陰陽家?合著又是許行般欺師滅祖的人?!?/br> 【這位可是運氣好的代名詞。雖說是當代大儒歐陽和伯的弟子,但也只是聽過幾次歐陽和伯的課,不算他的關門之徒,所以較經典更愛文辭歷法,于信鄉辯論時連勝七場,因此得到陪同劉瑞微服此地的鄒公欣賞,拜為鄒公的關門弟子?!?/br> “這……這是討巧吧!絕對是討巧??客衢T邪道獲取陛下賞識?!?/br> “可就算是歪門邪道,你也得有走到對方跟前的資本??!不然那群落敗的學子又算什么?不如邪道的廢物嗎?” 這話也確實不錯。 不過比起信鄉居的小插曲,更引人矚目的是太學府…… “咚!” “哐!” “當!” 無論是坐高堂,混九流的,還是山里當野人的,都不由為陽陵深處的太學府所震驚——他們在夢里、古籍里、談論里所幻想的稷下學院也不過是這般場景。 諸子百家按比劃與人數分得一片學院之地,依次掛上儒、法、墨等代表身份的名字。 而在正中的方形建筑里則夯起梯形的公共座位。按照各家的內部排位與學院排位,分別畫上不同花紋,從而拱起中心的圓臺與上座的皇位。 【孝高武復稷下第二,凡此間辯論者,不計身份,不計內容??纱叹?,可諷先賢?!?/br> 【孝高武曰:jian人因名利恨國,賢者因絕望諷君?!?/br> 【后者的出發點不是背叛,而是恨你為何不強?!?/br> 【為何不夠強?!?/br> 第364章 番外(二十八) 天幕的話讓不少人的cpu燒了。尤其是像儒家那樣認死理的學派,都無法對素未謀面的孝高武帝做出評價。 劉氏正統,薄情寡義。 這些都是入居者能打給劉瑞的標簽??墒菍τ诨实鄱?,薄情寡義是個貶義詞嗎?嗯……有待商榷。 而從政績來看,劉瑞的文治武功都很不錯。少年天才,中年開拓,晚年平穩交接政權。對于治下的黔首而言,這幾乎是最好的皇帝——因為他夠長壽,夠清醒。和文帝一樣突出一個穩穩的幸福,但那又不似文帝那般接受一個爛攤子,不得不與宗室貴胄兵戈相見。 硬要說劉瑞的一生有何缺點,那便不是儒家期待的垂拱君王。 相反,他太精明,太折騰了。 想要糊弄這種君王是不大可能的。 更煩的是,儒家內部也不能排斥這種君王——因為劉瑞雖不重儒,但對底層的學子還是很友好的。儒家的厚積薄發是靠仲尼的“有教無類”??杉幢闶侵倌?,可是靠弟子們的資助才勉強維持三千門徒的規格。到了漢初的叔孫通這兒,受限于百廢待興的現實與漢高祖對魯儒的負面影響,儒家的民間大佬幾乎是靠借債授課。 無論后世如何批判儒家的行徑,但是在階級至上的先秦之時,僅靠臘rou而非血統擇生的儒家還是很擬人,更別提在漢武帝時為朝廷提供大量人才的公羊之儒。 如今聽說孝高武帝會資助學生,給予底層相對公平的選拔平臺。儒門內部就算是有不滿之音,也會在真金白銀的誘惑下難以一致。 更別提對張口“稷下”,閉口“先賢”的百家而言,有個能聽勸的皇帝更是做夢都不敢想。 連帶著黔首都難以置信道:“天幕不會是胡說八道吧!哪有皇帝能忍成這樣?“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史書里的明君聽聽就行,真要以為皇帝都能虛心求諫,那便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更何況是劉瑞這種順風順水,沒有失手的皇帝。 蕭何想起夜下追韓信的往事,倒是沒有懷疑這事的真實度。 當然,看孝高武帝晚年傳位孝仁女帝,自己退居洛陽深造的架勢,估計這漢代稷下的諫言也是選擇性聽著,不會被人輕易左右。 “麒子,麟子?!眳物舨唤c了點頭,想起劉盈又滿臉痛苦。 【因為太學府的辯論是不對外開放的,加上參與辯論的大家都很有默契地沒有外傳辯論之事,所以我們無法復原孝高武時的六十二次辯論,只能靠野史記載的辯后反應來推測的一二?!刻炷坏穆曇衾餄M是遺憾,隨即又雀躍起來:【據太史公記載,孝高武帝的三次暴怒都與太學辯論有關?!?/br> 小人豎起三根手指,然后又慢慢按下:【一次是在大漢滅白羊、婁煩、奪河套之地后的漢匈談判;二次是在奪取南方,北滅匈奴的文武之爭;三次便是壯年的孝高武帝想立長女為儲,結果開啟長達五年的宗法改革?!?/br> “改革?宗法改革?”此話一出,不少人都大炸特炸:“這簡直是欺師滅祖,如始皇般大逆不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