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鄭莊公表示非常心累。 另外…… “孝高武帝不制止女兒娶……啊不!是納這么多小公子嗎?” “你瞅哪家的老夫人會反對兒子納兩小妾?” 天幕雖然放出一堆男男女女,可對擁有龐大國土 世界三分之一財富的女帝而言,也不過是灑灑水的程度,甚至不及原時空里的唐玄宗之萬一。 況且女帝風流歸風流,但也不似得唐玄宗般搞出令人聞風喪膽的花鳥使。 天幕說了,她的后宮是“走任制”的。只要不在任期里亂搞,那么等女帝倦了或是你自己想換個身份就可以拿補償走人。 這擱后世不是活菩薩是什么? 你把孝仁后宮的招聘……啊不!是走任條件往抖音一放,下面全是“jiejie看我”和“求包養”的現實主義躺平派。 最重要的是…… “后來的大漢居然這么這么繁華?” 雖然只是偶爾一瞥,但是那干凈的街道,往來的行人,以及從未離開視線的各色商鋪,都能看出這是個極度繁華的國都。 如果按五分制給公元前的首都打分,那么劉邦所在的長安得一五分,文帝所在的長安得兩分,天幕展示的孝高武和孝仁所在的國都長安高低能打四點八分——扣零點二是怕對方驕傲。 “不僅是繁華,最重要的是黔首們的氣色?!?/br> 此時雖沒赤道幾內亞式的高gdp赤貧說法,但是在等級森嚴的古代,民不聊生的天朝上國比比皆是。 近代雖比古代好點,但也有把自己人餓死的糊墻做派。 謂之,國人應有的大局觀。 劉邦進咸陽時所見的全是麻木到沒有痛感的人。 你不知道那個場景有多震撼。 無論是上了年紀,沒上年紀的,亦或是被父母用破布包裹的嬰孩,都呈現出團團死氣。 “這和接手一座死城有何區別?”饒是見過大場面的劉邦都感到絕望。 黔首們反抗也好,恭迎也罷,本質上都帶著想要活下去的頑強意念。 這就橡根發黃的小草,瞅著一副奄奄一息的樣兒,實際卻可以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與之相比,麻木的東西就是死的,非仙丹靈藥不可使其復生。 劉邦將咸陽旁的新都改為長安,也是希望自己的大漢能“長治久安”,不要再有活著等死的麻木者。 漢朝的黔首在百廢待興的政策扶持下好歹是有生活的盼頭,但遠不及天幕展示的長安那般生機勃勃,好似可以聽到令人腦瓜震蕩的叫賣聲。 “炒蒜!剛出爐的炒蒜!撒上把香菜能迷死人咧!初到長安的定要嘗嘗!這可是陽陵縣的特色美食,每個去陽陵的參加科舉的學子都會買來強身健體,爭取一次登高及第?!?/br> “陽陵……既然是以陵為地標,那肯定與帝王的陵寢挨得很近?!碧觿u搖頭道:“也不知是哪個帝王那么倒霉,死后還得聽著儒生瘋狂念經?!?/br> “大蒜能強身健體嗎?”得知劉盈不靠譜后的劉邦首先是與韓信議和,其次就是好好保養,爭取活到劉恒不易被人擺布,所以對天幕提到的,可以強身健體的食物很感興趣。只是那大蒜似與平日見到的白色種物甚是不同,應該是在對外擴張時從國外引進的。 也就是說…… “彼隸生的,乃公竟然吃不到?!?/br> “無花果,新鮮的無花果。巴掌大的一顆只要十錢,不甜不要錢?!?/br> 如果說劉邦之前是為吃不到炒蒜而罵罵咧咧,那么在路邊的小販拿著一顆紫紅的水果在瘋狂叫賣的場景無疑是讓不少黔首非常艷羨——因為他們日??梢猿缘降乃簿椭挥惺囊粔K的甜瓜。 彼時的人均收入也就六百錢,而一塊甜瓜的價格足以去下趟館子,而且還是有湯有rou的館子。 “后人真是好命??!”瞧著那人叫了不到兩三分鐘便有帶著孩子過來仔細挑選的婦女,以及扒著傭工確認真的只賣十文一個的老人。 現代搶購打折雞蛋和大牌商品也不過是這副場面。 一群人很快就把店家圍了個水泄不通,一邊搶著十文一個無花果,一面喊著“真便宜”、“好劃算”。 漢初的黔首:“……”扎心了,老鐵。這是啥家庭了,居然會嫌十文一個的巴掌小果十分便宜。 更扎心的還在后頭。 一群女人推著木質的小車沿街叫賣豆豉和醬油,甚至還分咸甜口。 咸甜口??! 別說是黔首,就連一些過得不錯的官吏都酸溜溜道:“呵!還有醬汁可吃咧!” 現代是買魚送蔥姜蒜,而古代是買蔥姜蒜送免費魚蝦。 醬汁就更不提了,最便宜的也要十文一斗。粗鹽更是一石可換兩石梁米,因此在物價崩潰的秦末,鹽可謂是金餅以外最好攜帶的硬通貨。 至于糖…… 《詩經》有云:“周原膴膴,堇荼如飴”。 雖然先秦就有制作麥芽糖的技術,漢代將其稱為飴糖,可是就和古代的糧食非常磨牙,時常吃到不該吃到的東西一般,漢代的飴糖也遠沒有現代的麥芽糖甜蜜可口,但也屬于黔首可以勉強消費的甜味零食。 至于用飴糖做菜或是用甜味醬汁…… 還是那句話…… 啥家庭??!居然吃得起甜味調料? 你當制作飴糖的糯米,麥芽,柴火都不要錢哪!平日里買來嘗嘗也就罷了,居然還用飴糖做菜,做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