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有此堪稱魔幻小說的前人經歷,以至于連當上皇帝的劉邦都時常感嘆自己的人生不夠精彩,于史書上都很難留下較大篇幅。 當然,這話多是酒桌上的一番客套。畢竟以黔首之身奪天下的,古往今來也就兩位。而且那位事成前以劉邦為榜樣,事成后向先君敬酒時還特意多敬劉邦一杯。 而就是這經歷傳奇,自喻見過大風大浪的劉邦也很好奇他的曾孫是怎么離間匈奴王庭的。 春秋戰國能搞離間計是因為高層表面都奉《周禮》雅言,加上各國往來頻繁,甚至有秦國羋氏的離譜例子,所以搞離間計的成功率還是值得嘗試一二。 可匈奴不同于中國諸國,那幾乎是另一次元的國度。 如果說大漢與東甌南越的相似度在百分之四十左右,那與匈奴應該只有不到兩成的相似度。 而比文化更難捉摸的是各大王庭的地址。 漢匈貿易之所以在邊境進行就是因為漢人沒法徹底摸清王庭動向。這也是衛氏舅甥出征時,匈奴的小王、且渠能心大到陣前喝得爛醉如泥的主要緣故。 你說孝高武帝收買幾個無關緊要匈奴貴族尚有幾分可信度,但是把匈奴王庭玩弄于股掌之上…… “他不會把冒頓……啊不!是冒頓的孫子給收買了吧!”不然沒法解釋這個曾孫能把匈奴坑成這副德行。 【大家都知道封建王朝的政治正確是重農抑商吧!甭管是萬國來朝的唐代還是靠商貿維持表面風光的宋代,都不會在這一點上做出異議。哪怕是像管仲那樣善于經商的法家弟子,也是強調“農”比商重,商人賤之?!?/br> 天幕下的百家不由自主地點頭道:“無糧便無人,無人便無國。世間大道本應如此。天下豈有未養蠶而先裁衣的怪事耶?” 想象力匱乏的古人很難相信商業可以反哺農業。因為在普世的價值觀里,商人是社會的寄生蟲,官方指定的背鍋對象。 【但在孝高武帝接手這個龐大帝國后,商人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br> 【漢高后時,為了促進人口流動與貿易往來,政府放開了對商人的戶籍限制,允許其中的賢者出仕?!?/br> 【而至攢下萬貫家財的文景之時,無論是平叛還是減稅,都需要除勛貴以外的群體支付大量金錢。同時因為漢民擁有的土地與爵位綁定,而抄襲秦法的漢律里有且只有軍功可為底層提供升爵之道,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文景推出的納粟受爵算是西漢版的轉移支付,但也加快了勛貴富商的土地兼并?!?/br> 【為了解決這一煩惱,孝高武帝一方面對稅收、貨幣進行改革,提高富人的斂財難度,而另一方面就是資助墨家進行產業升級,推出國企與之良性競爭,逼其提高工人待遇的同時,也把目光轉向境外?!?/br> (彈幕)【讓我們恭喜被盯上的倒霉鬼們?!?/br> (彈幕)【卷不過就換賽道卷是吧!真不愧是靈活多變的資本家們?!?/br> (彈幕)【傾銷,買辦,次級貸與收入陷阱……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商業玩法至于西漢土著就是降維碾壓?!?/br> (彈幕)【所以孝高武帝真的不是穿越者嗎?他未免也太可怕了吧!通過中等收入陷阱讓反復橫跳的西域死心塌地地跟隨關中,然后借貿易制造匈奴的買辦并拉高他們的財富差……】 (彈幕)【我要是匈奴左部的貴族、牧民我也會瘋。合著我辛苦養了幾十頭畜生,賣完后還倒欠那群貴族老爺一兩千錢?!?/br> (彈幕)【大漢的子錢商人也就圖一樂,匈奴右部的貴族才是敲骨吸髓的行家?!?/br> (彈幕)【我估計孝高武帝把這套玩法“教”給匈奴人時也沒料到他們狠到這種程度?!?/br> (彈幕)【朋友,你聽說過月息五分的貸款嗎?我玩游戲開作弊器都不敢這么喪心病狂?!?/br> “這群瓜娃子欸!就不能把事情說得簡單點嗎?”劉邦讓籍孺去請蕭何,拍著膝蓋罵罵咧咧道:“他這是做皇帝還是商人?”倒不像是薄姬的后人,而是呂雉那婆娘的種。 【文景之前就有漢商把粗鹽布絹賣去匈奴,而至看重技術,鼓勵開創新興產業的孝高武帝這兒,賣去匈奴的產品數量與種類在三四年里翻了十倍。由于不少大熱商品都是南方特產或南北合作工業產品,所以留給走私商人的空間不多,使得關中不僅在漢匈貿易里收入為正,更是借此養了一批買辦階級?!?/br> 天幕打出買辦的定義,看得劉邦背后一寒:“合著匈奴遍地都是郭開之流??!” 有買辦,有內紛,還有準備跳反大漢的西域諸國。 這種情況下匈奴能撐上十年真就是家大業大,禁得起折騰。 去請蕭何的籍孺未歸,椒房殿便送來還是小豆丁的劉恒。 “你是把呂家嚇破了膽嗎?后者竟把未來的皇帝送給我這不死不休的政敵?!表n信答應照顧劉恒后與劉邦打賭呂雉不會善罷甘休。然而比起缺筋的韓信,劉邦還是了解那個野心勃勃的討厭婆娘,所以笑著扔出一塊老舊的虎符:“乃公贏了。依照賭約,你得帶恒兒替乃公跑一趟?!?/br> 韓信摩搓著褪色的虎符,心頭與眼眶都微微發熱:“諾?!?/br> ………… 如果給漢初的功臣定一個著急叛變的名單,那么韓王信一定高居榜首,難落第二。 如果問漢初的異姓王誰真有入關中為主的意思,那么包括韓信、英布在內的大刺頭們一定指向蠢蠢欲動的韓王信,表示他們頂多是對自己分得的待遇不滿,而韓王信是壓根就沒臣服之心,不僅看不起布衣出身的劉邦,甚至對“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項王也十分不滿,覺得他們以下犯上,明明是以楚懷王孫的名義推翻暴秦,但又在天下武士云集響應后出爾反爾,派英布騙殺逃至郴縣的楚懷王孫,這才有了楚系諸侯的離去與范增的第一次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