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按照少府與太仆的計算,七成的軍需應該能在開展前被送往邊境?!眲⑷鹜覂仁放c河東郡放了兩枚代表軍需的棋子,然后把目光放到靠至婁煩,守著一條河道天險的膚施縣上:“請君入甕的那套就得在膚施縣后大量屯兵?!?/br> 漢武帝時讓聶壹設下的馬邑之謀就是依靠雁門后的河道天險,使匈奴騎兵在深入漢地后被倒三角的河道分叉所困。 壯武侯許昌是代國出身,在文帝登基前就戰過南下的匈奴部落,所以對圍剿戰十分拿手:“陛下在膚施縣搞甕中捉鱉怕是太勉強了?!?/br> 劉瑞對老將的建議還是很看重的,所以擺出好學生的姿態道:“是因為膚施縣離長城太近了嗎?” 后人根據包頭市的長城遺址推斷秦時長城的外壁在四米左右,多用夯土或土石混筑,很少會有極耗工期的石砌城墻。 畢竟就秦朝的財政來看,統一之戰已耗完之前的所有家底,加上始皇興建阿房,修建皇陵,直接把賦稅拉大人均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七……這還不算各式各樣的徭役與兵役。 如果始皇真在邊境修個可以用到宋朝的石砌長城,估計不用胡亥登基,他就能被活不下去的黔首士卒合力推翻——因為那時缺人到開始放寬贖死的條件,所以承擔防御工作的都是邊境駐兵。 一群遠離家鄉妻兒的單身漢在邊境呆久了能做出什么,想必各位都很清楚。 更別提西漢所用的長城大都是在戰國遺跡上修補而成的。 戰國那是各人自掃門前雪,所以從云中到隴西的長城都是斷斷續續的,這也給了婁煩白羊可趁之機。 劉瑞: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只要我的敵人不存在了,我就花錢修補邊境長城。 所以…… “如果不在膚施縣埋伏一波的話……直接把右內史郡當成對戰河套部落的第二防線吧!”劉瑞在宋昌解釋完上郡作戰的不便處后摸摸喉嚨,笑瞇瞇道:“對于軍臣而言,朕比一個上郡更有價值吧!” 此話一出,不僅是壯武侯宋昌差點噴差,就連初次參與會議的北宮舊臣都跪下求道:“不可??!陛下。不可?。?!” 乍眼望去,會議室里彎了一片:“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乃大漢之君,萬民之父,豈能……” “豈能如何?”劉瑞斂起臉上的笑容,冷冷回道:“父有教子,育子,護子,愛子的責任。朕一不事生產,享有民脂民膏的大漢皇帝真能擔起君父之稱嗎?” “你們平日為了應景地叫上兩聲也就罷了,但朕還沒有飄飄然到那種地步?!?/br> “享天下人之享,就該有為天下人犧牲的準備?!?/br> “同是大漢的領地,大漢的子民,憑什么云中郡,上黨郡,隴西郡,遼西郡,遼東郡等邊境子民過得那么苦,過得像個沒了明日的牲口,而關中的子民,關中的達官貴人就能享受著日復一日的歌舞升平,然后做著千世萬世的美夢?!币皇桥吕蟿⒓业膬扔徛摵咸侍笊塘繌U帝,劉瑞一定喊出那句“大漢有沒有五百年都不一定呢!別想著后面如何,先把眼前的事,眼前的人都安排到位再談以后?!?/br> “千金之子不坐堂?” “呵!” “朕的祖宗要是聽了這般言論,哪還有我劉瑞當上大漢天子的這天?!彪m然后世時常調侃劉邦是個老流氓,甚至有史盲把劉邦奪得天下的功績都算到韓信頭上,可事實卻是劉邦——這個沛縣出來的小亭長一生參與過五十三戰,成績為三十九勝八平四敗兩不利,勝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三點五。 這成績在歷朝歷代都能稱得上有為之將。 有人常拿六邊形戰士李世民和劉邦相比,覺得劉邦不如李世民??墒菂⒖级说纳L環境,自學成才的劉邦能做到這點真的已經很不容易的。 硬要比的話,也該是拿朱元璋和劉秀混合一下,這才配得上劉邦那看似泥腿子,但又不是六代泥腿的尷尬出身。 “朕意已決。如若要為匈奴‘設宴’,那便在右內史郡設宴吧!”去禍禍那群“曰乎者也”的豪強們總總好過禍禍那群沒兩rou的邊境子民。 劉瑞掃了眼在座的官吏,只見叫的最狠的無不面色通紅,青筋暴起,活似一副要弒君的惡鬼模樣。 呵!板子不打到自己身上是永遠不曉得疼的。 這也是穿越小說里把主和派都送往邊境的橋段由來。 你以為主和派的都是汲黯那種真敢出使匈奴之地的狠人? 不,他們不當秦檜就不錯了,甚至連黃金榮那種“當不了關二爺也不做漢jian”的□□頭子都比不上。 第295章 “只可惜與高祖相比,朕不是個征戰沙場的苗子?!睔鈿w氣,但劉瑞還未喪失理智,更不會像腦抽的朱祁鎮那樣把自己與能征善戰的祖先劃上等號。 硬要說的話,大漢的皇帝里也就高祖文帝上過戰場。 高祖那是被李世民直呼是不是“神獸”的硬核狠人,而文帝是被高祖封在抵御匈奴的代國,所以自然武德充沛,并且還有衛綰這種善于使劍的儒生充當保鏢。 所以知道文帝登基后為何能與誅呂的功臣掰手腕吧!因為人家邊境出身,不缺武將。你就算是挑梁子不干了,他也能找代國的班底立刻補上。 至于那些文官…………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