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順帶一提,這個龍母溫鳳嬌和媽祖林默一樣是真實存在的。她生于生于戰國時的楚頃襄王九年,卒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在南越當地治水除害,深受愛戴,說是南越的大禹也不為過,因此在死后被當地封神,人稱“龍母娘娘”。 直至今日,兩廣還有祭祀龍母,祈求龍母保佑今年風調雨順的習俗。 同理,因為龍母的功績,她的部落也被尊稱為龍部落,并且保留著母系傳承制與舅甥撫養制。 如果不是溫媼,亦或說龍母在本地的威望過高,以至于連關中都對這一部落很感興趣,要求擇一有德行的長者出使大漢,趙佗是真不想讓這個老嫗接近愛女。 總覺得她會帶壞自己七十好幾才有的寶貝女兒。 第279章 溫媼知道趙佗不喜自己,甚至借著祭祀龍母的名義將她逐出權力的中心。但是考慮到趙佗打壓的人足以稱得上車載斗量,加上他在防秦防越的同時也令雙方被迫開始嘗試合作,所以在拿下閩越的大漢越逼越緊時,趙佗開始優待他曾瘋狂打壓的人群,避免他們一股腦地倒向大漢,從而便宜了劉家的泥腿子們。 嘖! 越想越覺得關中的小兔崽子會和年輕時的他一樣借力打力,從內部肢解南越朝廷。 而以上帝的視角來看,趙佗的猜測非常正確,甚至稱得上“知漢莫過秦”。 秦朝靠張儀的三寸不爛之舌與尉繚的金錢攻勢離間六國聯盟與君臣關系。 而到大秦的好大兒這兒,無論是借勛藩王打壓勛貴外戚,還是借推恩令把藩王的勢力一一肢解,亦或是在西域搞了一系列的政變,都讓世人看到大漢這個好學生絕對稱得上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大漢的風俗與南越不同,你在關中……”趙佗想到關中的劉家也不過是富了四代的暴發戶,連禮儀章程都是叔孫通一秦末的待詔博士主持修訂的,所以那句“切莫丟了南越”的臉是怎么也說不出口。 “算了,劉家那種扒爛族譜才找到一個魏國大夫的泥戶們哪里懂得禮儀秩序?!辈恢潜坏那枳屭w佗的心里極不平衡,還是在打壓過的溫媼面前想保留一絲王的尊嚴,總之在短暫的語塞后,趙佗突然嘲弄般地說道:“沒底蘊的才愛顯擺?!?/br> 如果不是他的身份擺在這兒,他倒想去關中看看老劉家的規矩。 那一定會非常有趣。 溫媼始終沒有說話,這讓趙誕在承此大任的不安之余又很好奇溫媼此人有何能耐,居然能在無所不能的父王如此鎮定。 呂嘉得知趙佗要派公主誕與溫媼出使大漢時真真正正地吃了一驚。 《史記》記載呂嘉的兒女皆與王室聯姻,而趙佗的幺女與呂嘉的孫子年紀相仿,自是不能亂了輩分地嫁入呂家。所以在今日以前,呂嘉對這位公主沒啥印象,頂多感嘆下趙佗的老當益壯與趙氏王朝的枝繁葉茂。 如若閩越未被滅掉,趙佗可能會將愛女嫁去閩越——正如他為滅掉甌雒而令太子迎娶甌雒公主為妻。 “大王莫不是要與大漢聯姻?”縱觀古今中外,聯姻都是最脆弱,同時也是最令人信服的結盟方式。 當然,根據雙方的實力不同,誠意不同,聯姻的人選在本國的地位,以及所獲得的支持度也截然不同。 吞并閩越后,刨除海岸線,大漢同南越接壤的地方幾乎占了南越邊境的三分之一。 對于趙佗乃至南越而言,現在只有三條路可選——1.向漢稱臣;2.被滅;3.棄城逃跑。 而這可逃的地方要么是西南小國,要么是更南邊的地方。 他們總不能跳海求生吧! 只是在呂嘉看來,第一種方案也好,第三種方案也罷,都不過是茍延殘喘之計。 更要命的是,這還只是趙佗,亦或是說趙家獨有的茍延殘喘之計。 有東甌和閩越的例子在前,大漢對趙佗一家的后續安排應該是封個王侯圈養起來。 實地控制? 呵! 那些被皇帝削死的異姓王和同姓王都有話要說。 得知劉瑞如何安置閩越的貴族和私兵后,呂嘉的心里那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閩越的上層只要沒犯殺了漢人或東甌人的大事都能善終,悲的是私兵與中堅貴族都下場不好,要么是被趕盡殺絕了,要么是去邊境淪為終身苦力。 嗯! 雖然文景兩帝廢除了鬼薪白粲與隸臣妾的終身制,可實際cao作起來,還是有不少犯人終身未釋,一直都在最苦最累的環境里勞作到死。 劉瑞登基后雖對《漢律》進行修改,減輕了因天災人禍和國仇家恨而犯法的罪人刑期,但卻對劉彭離那類不可回收的垃圾沒有一丁點的仁慈可講,基本就是折騰不死地往死里折騰。 沒辦法,大漢這時也就五千萬人口,任何一個壯年勞動力都是很珍貴的。 況且把勞役轉嫁給犯人總好過讓正常人受苦受累吧! 呂嘉不知自己要是主動投了會是什么待遇。 但可以肯定是,以呂家的人口,想要保證所有人的榮華富貴是不大可能的,畢竟在漢越交惡的那些年里,呂嘉和呂氏子也沒少作惡。而且就劉瑞那個不喜歡打腫臉充胖子的性格來看,優待東甌和閩越的王室就已經算是很難得了。 呂家? 呂家是個什么東西? 勞資連廢物親戚都踢出去自食其力,你一歸化的酋長大臣還想讓我掏錢養你?